四合院:我要扛起这个家 第204节

  想想都得劲。

  “陈队,喝你买的酒算怎么回事,大家凑凑钱得了。”

  程虎提议。

  “我觉得可以。”

  “这个主意不错。”

  程豹和邵斌附和。

  “等破了案子再合计。”

  陈知行淡然的摆了摆手,打住话题。

  他有预感,要是自己能侦破这个案子,组长位置基本上稳了。

  如果只是普通的拐卖儿童案,分量还差点。

  涉及到政治事件,这个案子的分量,一下子提高了两三个档次不止。

  甚至在年底评定轧钢厂先进的时候,这个案子都能给他加分。

  除了破案给他带来的功劳和荣誉。

  系统那边起码能刷出一个白银宝箱,如果能薅出拍花子背后的敌特人员,足以让他展望黄金宝箱。

  组长+先进名额+白银宝箱。

  破案能够拿到如此丰厚的奖励,陈知行自掏腰包请三位队友吃顿饭算啥。

  别说汾酒,茅台他都出得起。

  他的随身空间里面,还有六瓶茅台没开呢。

  “哎呀,咱们的饭盒还在吕秘书那边呢。”

  “咱们等吕秘书回来,还是先去公安局?”

  邵斌拍了拍脑门。

  “等吕秘书回来。”

  “天子不差饿兵,吃了饭才有力气干活。”

  陈知行不慌不忙道。

  他不着急过去公安局干活。

  破案是最主要的,但陈知行也得考虑自己。

  想要拿到更多的荣誉和系统奖励,他带领小队过去,绝对不能成为打杂的角色。

  怎么征服其他人,让他来主导或者共同主导这个案子,是陈知行要完成的第一个任务。

  四人刚刚下楼,吕春阳正好提着一个网兜回来。

  “陈队长,你们四个人的饭盒。”

  吕春阳递出网兜,又多问了一嘴:“严科长跟你们谈完话了吗?”

  “谈完了,接到了个活。”

  “吃完饭就得去忙了。”

  陈知行笑着道。

  “那敢情好,我没耽误你们工作。”

  吕春阳呵呵一笑。

  唠了几句闲嗑之后,他便上楼工作去了。

  陈知行几人回办公室就餐。

  吃完饭,收拾好物件。

  四人骑着自行车直奔公安局。

  这段时间,陈知行一直在脑海中复盘案子,反复思考。

  ……

  “陈队长,你们怎么才来。”

  陈知行小队来到公安局,有个公安看到陈知行几人,走过来打招呼。

  “是邵队让你在这里等我们的吗?”

  陈知行先是一愣,很快反应过来。

  “对,邵队交代了,你们小队来了,直接去会议室。”

  “跟我来吧。”

  公安在前面带路。

  陈知行四人跟上。

  很快,公安带着陈知行小队四人,来到一个大会议室前。

  陈知行对这个会议室并不陌生。

  破获杨德林大案的那一晚,公安局领导和轧钢厂领导,就是在这个会议室内开会商议。

  “邵队正在里面开会,你们等一下,我敲门问问。”

  带路的公安指了指会议室大门。

  双手叩门。

  咚咚。

  咚咚。

  “外面哪位?”

  里面有问话声传出来。

  “邵队,陈知行小队来了。”

  公安报告信息。

  “让他们进来。”

  邵厚信的声音传来。

  公安推开门,做了个请的手势。

  陈知行带领队员,进入会议室。

  目光微微一扫。

  好家伙。

  会议室里满满登登全是人。

  长条桌左右两边坐了六位公安。

  陈知行看到了公安局领导和邵厚信。

  会议室三面靠墙的位置,站着三排公安。

  他们的目光全集中在黑板上。

  一位皮肤黝黑,头发花白的老公安,一只手握着粉笔,一只手握着教鞭,站在一块黑板前。

  好像老师在给学生授课似的。

  “知行,来,坐我边上。”

  邵厚信招了招手。

  陈知行冲着邵厚信点点头,扭头吩咐程虎等人,和其他公安一样,靠墙站着听讲。

  程虎程豹邵斌没有二话。

  这么多公安都站着,他们自然也不例外。

  “王局,有新人加入,刚才讲的内容要不要跟他们讲一遍。”

  握着粉笔,站在黑板前的老公安询问。

  “不用,伟哥你正常讲,陈知行同志没听的内容,我晚点跟他补齐。”

  邵厚信接话。

  “好,那我继续讲了。”

  徐伟点头。

  “这位是我们公安系统内的老同志徐伟,经验非常丰富,处理过很多大案要案。”

  “局长特意把他请过来,给我们分析案子,方便接下来部署行动。”

  邵厚信压低声音,给陈知行解释。

  陈知行轻轻点头,目光落在黑板上。

  上面写了一些数字和汉字。

  例如11,四合院,胡同,休假等等。

  ‘11是代表目前被拐卖的孩子数量,四合院,胡同表示地址。”

  “放假应该是指放假时间,先列出要素,然后对这伙拍花子的犯罪行为做分析。”

  陈知行在心中揣摩。

  加入公安团队,全过程参与破案,对他而言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他非常认真的对待。

  “短短两周不到时间,这伙人拐走了11位儿童,最大的九岁,最小的两岁。”

  “拐卖集中发生在下午放学时间,或者休假时间。”

  “在这个时间内,儿童没有学习任务,处于非常放松的时候,诱拐成功率很高。”

  “我断定这是一伙非常有经验的拐卖团伙,大家伙有没有意见?”

  徐伟用现有的线索,加以分析,抛出结论。

  “同意。”

  “同意。”

  好几个公安开口,表示认可徐伟的分析和结论。

  陈知行没有发表意见,只是静静听着,等待着适合的机会。

  徐伟给出的结论,和他的判断一致。

  如果不是专业的拐卖团伙,不可能做到短时间拐骗成功十一位儿童。

首节 上一节 204/5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