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要扛起这个家 第131节

  案子来了,不可能百分百侦破,只能说在现有的刑侦手段下,倾尽全力。

  每天报案的人很多,公安大部分精力都消耗在这块。

  出警,解决问题,收队,记录。

  有些案子例如人口失踪,或者遇到连续失踪的事,公安会抽调一部分人手,联合之前专门负责这块业务的公安,一起扑在这个案子上。

  如果只是单一失踪案件,则会安排专人盯着。

  但结果都是一样的,很难说发现失踪案,几天内就把那人找回来。

  找不到人,案子只能拖着。

  拖着的案子不少,公安会专门对这一类案子做好记录。

  在遇到其他案子时,如果犯人的口供涉及到其他案子,两件案子会汇总到一起进行审讯。

  很多时候,破案的机会就蕴藏在其中。

  可能一个小小的斗殴案件,会破获前两年留下的一个失窃案甚至是奸淫妇女案。

  当然了,这种事情比较小概率。

  大部分斗殴事件,一旦公安出现,双方马上偃旗息鼓。

  公安批评几句,交由大院大爷协调即可。

  陈知行拿出程虎挑中的公交车摸包儿案,询问邵厚信的看法。

  “这个案件不好抓,但交给你们小队来干正好。”

  “其一这个案子之前抓过一个人,虽然是个新人,但终究还是有些内部信息供你们分析。”

  “其二这个团伙稳定,只要有耐心外加一点运气,你们小队分成两组,耗他个半个月,肯定能有所收获。”

  邵厚信点评。

  “那咱们就干这个案子,不用半个月,保证一周给它拿下。”

  陈知行拍板。

  他刚才在脑海中想了想,公交车团伙摸包儿案,交给别人不行,只能死蹲死守。

  落在他手里,或许可以主动出击。

  “哈哈,你们要是真能一周拿下,我请你们小队吃饭。”

  邵厚信哈哈一笑。

  觉得陈知行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陈知行一行人看完了审讯新手摸包的记录,返回保卫科。

  四人坐在一起,各自说起自己从审讯记录上看到的信息。

  审讯记录是不变的,但每个人能从记录上看出什么东西,都不一样。

  集思广益是最好的办法。

  按照那个新手摸包的审讯记录看,这个团伙领头人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但他没有见过,只是听其他摸包叫他王爷。

  至于为啥叫王爷,那个新手摸包也不知道。

  但他见过其他的摸包儿,二十岁到三十岁左右的男性有四个,女性只有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姑娘,来的时间比他稍早些,出手机会很少。

  而且据那个新手摸包说,这个团伙在公交车上摸包只是顺带,作案频次最高的是在大路上摸包。

  只是因为公交车地点比较好标记,报案人认准公交车上失窃,所以被公安盯上。

  新手摸包儿被抓之后,供出来团伙居住的地点,是大一路公交车的某个站点附近。

  每天他们通过大一路公交车出行,上车之后要是发现有机会,自然顺手干一笔。

  团伙转移位置后,大一路公交车上还是出现了偷窃事件。

  陈知行估摸着,这个团伙居住的位置虽然转移了,但应该还是在大一路某个站点附近。

  “这个团伙现在起码六人,五男一女,居住在大一路公交车站点附近。”

  “我们可以顺着这条线进行盘查。”

  程虎率先提议。

  “不太行,咱们能想到,公安肯定能想到。”

  “他们人手更足,之所以没干,肯定是大一路公交车连通太多位置,无从查起。”

  “我建议咱们重点还是放在大一路公交车上。”

  程豹反对,说自己的想法:“公交车是他们非常重要的作案地点,其他地方随机性太大,不用考虑。”

  “三次报案时间,都是早上或者下午上下班时间,这个咱们可以重点关注一下。”

  邵斌说自己的看法。

  “我同意咱们重点放在公交车上,广撒网模式不适合我们小队。”

  陈知行认可程豹的话,又问道:“大家觉得这个案子该怎么开展?”

  “这个摸包团队很成熟,而且有吸纳新人的打算,不打掉的话,绝对会做大。”

  “我觉得咱们四人直接打散,一人一辆车,坐车坐他个一周,就不信碰不上这帮摸包。”

  还是程虎率先提议,主打一个直接。

  “四人分开,咱们哪怕单对单遇到摸包,也不会吃亏。”

  “四组肯定比两组方便,遇到摸包儿的概率大。”

  程豹开口附和。

  邵斌想了想,没啥建设性提议。

  单人一组他肯定不虚。

  要是不同意,反倒显得自己有点怂似的。

第115章 大喝一场

  “还是两两一组,安全第一。”

  “单对单咱们不怕摸包,万一对方是两人一组呢。”

  陈知行直接过滤了程氏兄弟的提议。

  宁可慢点,拖久点,小队成员不能出事。

  否则他这个队长没脸干下去。

  三名队员目光都落在陈知行身上,等着他下一步吩咐。

  “虎哥,豹哥你们两人一组,邵斌和我一组。”

  “明天早上七点起,直接上大一路公交车,重点关注二十岁到三十岁这个群体的男性。”

  “到九点钟之后收摊,回来科里休息加交流信息,下午四点开始再上车,到六点钟截止。”

  陈知行给出自己的方案。

  “陈队,为啥单单掐住这两个时间啊?中间段时间放了吗?”

  邵斌不解。

  “摸包下手的时间,一般是早上或者下午人潮涌动的时候,这个时候他们会坐公交车抵达自己想要去的位置,顺便在公交车上寻摸机会。”

  “连续三次报案的时间,佐证了我的猜想。”

  “其他时间他们不会坐大一路公交车,咱们也不用浪费时间搁车上苦熬。”

  陈知行解释。

  三位队员纷纷点头。

  “咱们在出任务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怎么算?”

  陈知行看向程虎。

  这事他自己是真没经验。

  “可以自己垫付,保留票据事后找组长申请报销。”

  “也可以找组长打申请,预支执行任务产生的花销,事后核对。”

  程虎说道。

  “邵斌,申请的事交给你。”

  “咱们四人一天坐四趟公交车,预计需要坐一周时间,算好需要多少资源,跟王组长申请。”

  陈知行把这个活交给邵斌。

  带队伍不能啥事都自己干,啥活都自己干,事没办完,自己就要累死了。

  “好的陈队。”

  邵斌重重点头。

  几人开始商量细节问题。

  下班前,邵斌拿了九块六毛钱以及一摞公交车票回来。

  分成四份,陈知行等人各自收好。

  “明天一早咱们在长安街集合,都别耽误。”

  陈知行交代一句。

  三名队员自无不可。

  下班之后,陈知行骑车直奔都一处。

  ……

  陈知行来到都一处门口,洪英杰迎了上来:“小陈爷。”

  “别叫我小陈爷了,我叫你杰哥,你叫我知行就行。”

  陈知行停下车:“等多久了?”

  “刚来,才来一会。”

  洪英杰笑着道。

  实际上他怕耽误,提前来了二十多分钟。

  这个机会对他而言非常重要。

  “得,咱俩先定个桌歇会,邵队估计一会到。”

  陈知行领着洪英杰进入都一处。

  “两位爷,一行几人呐?”

首节 上一节 131/5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