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16节

  这帮学子辛辛苦苦考试,可不就奔着官场去的?

  那……谁敢得罪这样一位大佬呢?

  有什么怨念,都只能往心里憋了。

第22章 朱元璋都懵逼了!这是啥题目?

  第二十二章朱元璋都懵逼了!这是啥题目?

  事情就这么诡异的大起大落,而后转入了一片平静。

  毕竟闹腾来闹腾去,也不过是一帮连功名都没有的学子罢了。

  多嘴说上几句,在酒楼、客栈、学院里抱怨抱怨,骂一骂也就顶天了。

  这题,又不是针对一个人。

  所以,当打听到这题的出处以后,一帮人彻底老实了。

  而这一切的原因,不过是胡惟庸三个字而已。

  但凡有志于朝堂的,谁会傻了吧唧的还没入朝为官呢,就把这等高高在上的大佬得罪了的?

  哪怕他们自己想不明白,他们的师长也会死死地捂住他的嘴巴,然后抽上一顿,再给他说明白的。

  你自己找死不要紧,可若是因为这点事儿连累上一众师长,那就别怪师长们大义灭亲了。

  在世人眼中,胡惟庸固然眼下不是丞相了,可依旧简在帝心不说,那门生故旧也多如牛毛啊。

  那收拾几个新晋士子或者几个在野的教书匠、读书人,恐怕都不用吱声,就有聪明人帮着去办了。

  所以,一场波及甚广但影响并不大的风波就此消停。

  只是,一众今年参考的学子嘴上虽然不说了,可心里的怨念,那可是更深了啊。

  而就在外间云起云涌之时,应天府里的禁宫之中,洪武皇帝朱元璋此时却如往日一般端坐在御案背后,皱着眉头翻看着奏折。

  手里的朱笔,时不时的就会在奏折上画上一笔或者写上几个字。

  甚至有时候,看到某个折子的时候,他还得转头又去翻一翻之前的折子。

  而站在他对面的,则是最近没怎么进过宫的锦衣卫指挥使毛骧。

  毛指挥使平日里虽然在外间威风八面,无论是面对朝臣还是下属都能云淡风轻、淡然处之。

  可此时站在朱元璋的对面,他却始终觉着心中一片忐忑。

  这种感觉,每次来都有。

  来一回吓一回!

  可他又不得不来!

  谁让他干的就是给皇帝私人卖命的差事呢。

  不多时,朱元璋可能也是奏折处理得告一段落了,又或者是要临时歇口气,放下奏折看着对面站着的毛骧,随口问道。

  “县试考完了吧?”

  朱元璋问的随意,可毛骧却不敢答得随意,规规矩矩躬身答道:“回陛下,已如期考完!”

  “嗯,没闹出什么乱子吧?民间可有什么风浪?”

  这话一出,毛骧本能的一顿,而后才说道。

  “回陛下,县试前后倒不曾出现什么纰漏,就是一众学子之前怨声载道,好在如今已经消停下去了,倒也无虞!”

  朱元璋一听这话,一双虎目微微一眯,嘴角都往下耷拉了不少,沉声道:“给咱细细讲来!”

  “是!”

  毛骧应了一声后,不加思索、平铺直述的说起了事情的经过。

  “此事,其实起源于陛下任命的本届恩科主考官,翰林学士胡惟庸。”

  “胡学士上任以后,旁的事都不曾言语一切照旧,让礼部照旧例施行便是,唯独在出题的时候,在考卷的最后补了一道策论题。”

  “而考试后,无数学子认为,此题太过晦涩压根不知道如何破题、答题,故此怨气滔天。”

  “可终究胡学士此事并不是针对某人,故此抱怨一阵后,此事便也消停了。”

  “因此事从始至终不曾闹出什么大的风浪,且起来得快平息得也快,锦衣卫因此未曾加急报送御前,还望陛下恕罪!”

  毛骧的态度很老实,没多说什么也没少说什么,把事情直接汇报了个底掉不说,还替锦衣卫解释了一句。

  对于锦衣卫而言,这种级别的监测简直不要太简单,整件事几乎就是在他眼皮子底下发生,所以毛骧才能汇报得如此详实。

  朱元璋听到这儿,眉头皱得愈发深了,甚至不自觉的拿起了一旁摆着的一个玉如意把件在手上把玩着。

  良久,他才幽幽地问道:“所有学子都在抱怨胡惟庸的题太难?”

  “是的,陛下!”

  “嘶……胡惟庸这是干啥?这才是县试,他出那么难的题干啥?而且,啥题能让咱大明所有学子都抱怨上了?”

  似是提问,又好似自言自语的感叹了一番后,朱元璋忽然吩咐道:“宋利,去,弄一份县试的考题给咱瞧瞧!”

  “是,皇爷!”

  宋利但凡不吱声的时候,便永远都是朱元璋身旁一道不起眼的影子。

  可只要朱元璋有任何吩咐,却总能第一时间得到回应。

  宋利不带半点声音的垫着脚轻飘飘的出了宫殿,徒留下朱元璋在那儿沉思。

  不多时,朱元璋拿起手里的玉如意在桌上轻轻一敲,看着毛骧问道:“毛骧,咱问你,这中间可有人出面压下学子的非议?”

  毛骧这次倒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沉吟片刻后,才认真答道:“据臣所知,没有!”

  “一则锦衣卫一应人等确实没发现此类踪迹。”

  “二则,此事波及的乃是整个大明今年恩科所有参考学子,臣不认为谁有这个能力能让这么些人同时闭嘴。”

  朱元璋听到这儿不置可否的微微点了点头。

  而后,殿内再次陷入到了沉寂之中。

  毛骧汗都出来了,总觉着自己今儿明明没犯错,却总是提心吊胆的。

  好在这时候,救命恩人宋利捧着一张大大的试卷快步走了进来。

  得救了!

  毛骧倒是松了口气,可拿过试卷,直接把视线落在试卷最末的朱元璋傻眼了。

  “这是啥?”

  “宋利,你不会拿错了吧?”

  宋利苦笑着躬身答道:“回皇爷,小的自礼部调取考卷时也以为拿错了,还特意核对过!”

  朱元璋惊骇的看着试卷最末尾那个异常扎眼的“0”,无语的撇了撇嘴。

  这什么玩意儿?

  咱怎么也看不明白呢?

  想到这儿,朱元璋那好奇心还真上来了,干脆扭头吩咐道。

  “宋利,去一趟胡惟庸府上,让他进宫一趟!”

  “咱倒想听听,他到底是怎么弄出这么个玩意儿的!”

  “既然天下学子弄不明白,咱不是个读书人也弄不明白,那就让他这个出题的,给咱说明白!”

  ...........

第23章 老朱继续懵逼!这题还能这么解?

  第二十三章老朱继续懵逼!这题还能这么解?

  胡府。

  “胡学士,陛下宣您入宫觐见!”

  听着传旨内侍这话,胡惟庸略带迷茫的眨了眨眼。

  不过倒也没多想,不急不慢的起身,连衣裳都没换,就身上这身家居服蛮好。

  坐上马车,两手揣在袖子里,晃晃悠悠的朝着记忆当中的皇宫驶去。

  在前身的记忆中,这样的禁宫之旅时不时的就会发生一次。

  所以,他还真挺平静的。

  反正如今咸鱼一条,连翻身都懒得翻身,又没干啥天怒人怨的事儿,朱元璋也不至于针对自己。

  因此,这趟自他穿越过来后的第一次进宫之旅,他还真挺好奇的。

  没错,心态放平和以后的胡惟庸,对于朱元璋那是相当的好奇。

  毕竟怎么说也是大明开国皇帝,上下五千年里难得的开局一个碗的奇人嘛。

  前身的记忆固然没少跟朱元璋当面交流,但那终究不是自己的经历,始终隔了一层。

  如今亲自走上一遭,算是圆梦了。

  不多时,马车溜溜达达的到了皇宫门口,随车的内侍先行下去给胡惟庸引路。

  有内侍在,还有胡惟庸这张脸,进宫简直不要太简单。

  毕竟早几个月,这位爷天天来宫里上班的时候,都得从这儿过来着。

  和门口的守卫熟稔的打了个招呼,胡惟庸背着双手沐浴着这春日的暖阳,不急不慢的在宫中行走着。

  甚至还有心到处打量、观察呢。

  他是真心觉着好奇。

  皇宫,还是有主人住在里边的皇宫,这谁不感兴趣啊。

  要知道,后世得买门票进去的紫禁城,就是仿的应天府皇宫,只不过面积缩小了一点而已。

  如今走在这主人还在的“正版”里边,可不就得多看两眼?

  可时间终究有限,旅途总有终点,在紧张的汗流了一背的小内侍的指引下,胡惟庸终于迈入了御书房的大门。

  “臣胡惟庸见过陛下”

  “免礼,赐座!”

  胡惟庸作为前任丞相、如今的翰林学士,最重要的还是朱元璋的起家老臣,那来了自然不能跟毛骧这等皇家奴仆一个待遇。

  待宋利搬来墩子后,胡惟庸可没有半点客气的,直接就一屁股踏踏实实坐了下去,而后一脸坦然的带着淡笑看向了朱元璋。

  比起记忆里的朱元璋,此时的老朱貌似又憔悴了一些。

  想必,每日里繁杂的政务,各种糟心事儿一起涌来,对于他也是一种摧残。

  或许是前身的记忆、情感在作祟吧,还没等朱元璋开口,胡惟庸却先行颇为感慨的说道。

首节 上一节 16/6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