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安娜-温图尔曾经考虑过杂志一月封面人物采用安森——
一旦成行,这就将是“时尚”杂志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以男人担任封面。
最后,安娜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她认为时机未到;尽管如此,“时尚”依旧以八张内页的顶级规格为安森撰写了一年之内的第五个专栏,待遇可见一斑。
于是。
当安森抵达纽约的时候,快闪活动的热度不仅没有减弱也没有僵硬更没有乏味,甚至更上一层楼,全面引爆热议。
区别在于,核心焦点已经悄无声息完成无缝衔接,从近距离接触安森的机会演变为时尚标志的冉冉升起。
但不管如何,效果是一样的。
哈利是正确的,安森确实隐藏了一手。
(本章完)
第696章 正面破局
哈利-佩西是正确的。
当好莱坞那些老学究老顽固们依旧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卖自夸自以为是的时候,安森再次另辟蹊径地重新书写电影发行宣传市场营销的全新历史——
宣传电影的同时,深入观众乃至于普通民众之间建立亲和力的形象,并且顺带确立个人时尚形象。
一举数得。
而且,丝滑顺畅,完全看不出精心策略的痕迹。
在网络没有完全普及、地球村全球化刚刚打开局面的2002年,这一策略简直就是碾压级别的存在。
意识到这一点,哈利全然没有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反而越发确定安森是一个魔鬼绝对需要敬而远之的事实,否则稀里糊涂就把自己卖了还不知道。
描述起来,三言两语,寥寥数笔,似乎只是弹指一瞬间而已;但事实上,安森足迹遍布北美大陆角角落落展开全面宣传的快闪活动整整持续了十五天——
从2002年的圣诞节开始,在忙碌和奔波之中迈步进入2003年,并且还在一路往东,没有停歇。
话题,有了。
热点,有了。
好奇和喜欢,也有了。
那么,票房呢?
看似浩浩荡荡的宣传阵势,全部都是纸上谈兵而已,只有真正转换为票房,只有真正让观众愿意进入电影院,才是成功——
电影公司才买账,否则,那些光鲜亮丽也只是看上去很美,聚光灯熄灭之后的挫败和挣扎更加空虚。
自然而然地,宣传越热闹,聚焦票房的视线就越多。
十二月二十四日,圣诞前夜,“猫鼠游戏”首映式。
十二月二十五日,圣诞节,“猫鼠游戏”全美公映。
显然,这是一个万众瞩目的档期,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档期。
从积极角度来看,假期嘛,家庭观众又有时间了,前往电影院观看一部电影打发时间毫无疑问是一個选择,所以每到假期,电影票房都会明显上涨,圣诞节的话,可能具备拥抱票房的巨大潜力——
没有人会忘记,当年“小鬼当家”在圣诞节引发的狂热;而且,“泰坦尼克号”的票房奇迹也同样发生在圣诞节。
从消极角度来看,圣诞节作为一年一度全家团聚的日子,谁会跑到电影院去?所有人都在家里团聚,比起电影来说,还有很多娱乐活动可以选择。
和暑期档相比,假期档就自带这种矛盾的先天属性,所以一直到现在好莱坞也没有完全掌握规律。
最直接的一点就在于,圣诞前夜和圣诞节这两天,到底安排电影上映还是不安排电影上映?
目前好莱坞普遍倾向于不安排。
假期档,主要卖的是节假日前后时间,主打一个氛围;但是假日当天全家团聚,前往电影院的人潮寥寥无几。
数字,不会说谎。
在北美票房历史上,圣诞节单日票房的最高记录——包括首映和非首映的全部作品,目前记录保持者是2001年圣诞节当天首映的传记电影“拳王阿里”。
这部由威尔-史密斯领衔主演讲述全美家喻户晓传奇人物的电影,首映当天收入一千零二十万美元,这也是北美电影历史上,圣诞节单日票房突破一千万美元的唯一一部作品。
答案,再直白不过。
所以,选择假期档的电影,往往会避开假日当天,在之前上映。
另外还有一点,根据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规定,每年奥斯卡参赛作品的上映日期必须落在去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到今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之间,并且在上映之后至少需要在洛杉矶院线放映一周,否则就没有参赛资格。
这个时间区间,每年会稍稍调整,可能往前一些可能往后一些,但整体而言,以圣诞节为坐标就不会出错。
得益于此,为了竞争奥斯卡,电影往往都会在圣诞节的前一周上映,避免压哨上映可能引发争议。
可想而知,圣诞节之前的档期往往会拥挤得不像话。
今年,也是一样。
圣诞节这一周,就只有“猫鼠游戏”一部电影上映。
然而,前一周的话,则是倾巢而出扎堆出行的一片混乱。
“指环王2:双塔奇兵”无需多说,毫无疑问是这一周的重磅,但还有一系列作品毫无畏惧地同步上映。
休-格兰特和桑德拉-布洛克合作的“贴身情人”也举行全美公映,这是“数字谋杀案”遗憾没有能够达到预期之后,桑德拉重新回归浪漫爱情喜剧的一步,搭档浪漫爱情喜剧之王,期待摩擦出火花。
“纽约黑帮”更是今年颁奖季万众瞩目的绝对重磅,马丁-斯科塞斯、丹尼尔-戴-刘易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卡梅隆-迪亚茨,随便挑选一个名字都是绝对大牌,这部重头戏也同样在这一周公映。
而这些,仅仅只是一部分而已,另外还有两部电影在一千间以上院线公映,再加上小范围点映的三部颁奖季作品,全新和观众见面的作品足足达到了八部,绝对堪称全年一周之内首映作品最多的时刻。
如此热闹,电影市场的喧嚣程度完全堪比暑期档。
正是在如此背景下,“猫鼠游戏”登场了。
即使梦工厂知道圣诞节当天电影院可能并不热闹,即使梦工厂完全可以等待周五也就是二十七日再全面公映,但因为种种原因,梦工厂还是按照计划,如期全面公映。
然后。
周三,圣诞节。
一方面,媒体综评迎来喜报,“猫鼠游戏”赢得一片掌声,不管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强势回暖,还是安森延续“蜘蛛侠”好口碑,全部都值得庆祝。
另一方面,“圣诞礼物”快闪活动以洛杉矶为起点登场,尽管媒体暂时没有报道,TMZ也没有第一时间发现;但消息依旧在影迷之间快速传播开来。
所以。
“猫鼠游戏”票房表现如何,电影是否能够打破传统魔咒呢?安森又是否能够延续暑期档的神奇表现呢?
三,二,一,答案揭晓——
一千三百万美元。
好莱坞:……
鸦雀无声。
因为太震惊太意外太错愕,以至于彻底丧失反应能力,一个两个面面相觑不得不再三确认数字否则担心自己眼花多看了一个零,却依旧难以相信。
历史,诞生。
记录,书写。
继暑期档摧枯拉朽地改写历史之后,假期档的记录也再次改写,华纳兄弟苦苦等待苦苦期盼的奇迹没有发生在“哈利-波特”身上也没有发生在“指环王”身上,却终究还是发生了。
而且,这次依旧来自同一个人:
安森-伍德。
(本章完)
第697章 一马当先
期待,一直在那里。
在“哈利-波特”和“指环王”遗憾没有能够复制暑期档奇迹全面打开假期档市场之后,熙熙攘攘的目光就全部落在“猫鼠游戏”身上,准确来说是安森身上。
但同时,质疑,也一直在那里。
没有人能够百分之百确定假期档会发生什么事情,如果“哈利-波特”和“指环王”也没有能够一举颠覆市场规律,其他任何作品想打破瓶颈恐怕更加困难。
正是在如此忐忑又如此矛盾的背景之下,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一千三百万美元。
“猫鼠游戏”以横空出世的姿态,书写圣诞节单日首映票房的全新历史,并且在去年“拳王阿里”的基础上足足提升了30%,一口气将历史记录推向全新高度,以轰轰烈烈的姿态引爆今年的假期档。
来了来了,终究还是来了——
一片欢欣鼓舞。
当然,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的招牌毋庸置疑,两位行业大佬的市场号召力绝对顶尖;但好莱坞还是不由自主地把视线全部落在安森身上。
毕竟,安森才是核心主角。
毕竟,继暑期档之后,假期档也再次迎来突破。
毕竟,一部“蜘蛛侠”可以说是运气,再加上一部“猫鼠游戏”也可以说是巧合,但这样的壮举连续两次发生在同一位演员身上,专业人士就必须警觉起来了,直觉全面开启,不能轻易忽略事实。
质疑的声音依旧窸窸窣窣地在耳边萦绕,什么“蜘蛛侠”依靠的是原著漫画群众基础,什么“猫鼠游戏”依靠的是两位大佬的市场号召力,与其说安森成就巨星具备号召力,不如说他的经纪人挑选到好作品让安森蹭流量蹭热度一飞冲天,但安森自己而言,一个只有三部电影作品的二十岁年轻人哪里来的号召力可言,更不要把安森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相提并论,简直就是笑掉大牙。
酸涩,嘲讽,嫉妒,鄙夷,吐槽,不屑。
等等等等。
然而,即使是这些声音也不得不承认,安森再次搭上“顺风车”,认知度和人气度都正在搭乘火箭飙升,不由自主地,视线全部落在电影票房之上。
毫无疑问,圣诞节当天囊括一千三百万美元票房,以横扫的姿态刷新一系列历史记录一举登场各大新闻媒体的头条位置,完全点燃节假日的热闹。
1998年,罗宾-威廉姆斯领衔主演的“心灵点滴”在圣诞节当天拿下八百万美元票房,刷新历史纪录。
2001年,威尔-史密斯主演的“拳王阿里”更进一步,在圣诞节当天席卷一千万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然后,就是今年。
从八百万到一千万再到一千三百万,一步一个脚印,同时也是一步一次飞跃,“猫鼠游戏”在短短时间之内一举将历史记录提升到一个全新高度。
等等,这一集,好像看过——
暑期档,“蜘蛛侠”也是这样,以势不可挡的姿态横空出世,一鼓作气地把历史记录提升数个档次。
难道……“猫鼠游戏”也即将再次上演如此壮举?
这一幕,就是人们对安森的全部期待。
不过,事情也没有那么简单——
假期档,真的难以预料,这绝对不是说说而已。
“心灵点滴”,首映周末两千五百万,最终北美总票房一亿三千五百万。
“拳王阿里”,首映周末一千万,最终北美总票房五千八百万。
两部电影,同样创造圣诞节首映当日的票房记录,然而后续票房走势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原因?
原因肯定没有那么简单,从题材到类型再到后续推广策略以及电影自身风格和节日气氛的呼应等等,但从这里就能够看出来,假期档的难以捉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