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重生儿子的心声在南洋建国 第58节

  第一天的主题是:海,由字面可得出是以海产品为主材的比赛。

  第二天的主题是:天,是以禽鸟类为主材的比赛。

  第三天的主题是:陆,是以走兽为主材的比赛。

  第四天的主题是:粮,是以米面主食类为主材的比赛。

  第五天的主题是:菌,是以菌类为主材的比赛。

  第六天的主题是:菜,是以蔬菜为主材的比赛。

  第七天的主题是:果,是指干果、坚果、水果等。

  每一天的比赛又会分成不同菜品比赛,比如自选食材,官方定食材,常用食材等环节的比赛。

  另外,南洋皇后伊丽莎白很早就定下了这次美食节的主题:卫生。

  作为第一届美食节,伊丽莎白想将饮食卫生的理念根植进南洋的日常中。

  所以从美食节前的一个多月,南洋的各地报纸就以卫生为主题,各种解读,让南洋上下都认识到了食品卫生的重要性。

  时间终于来到5月10日,南洋第一届美食节由星海市市长林奇亲自宣布开始。

  这一天鲁菜、川菜、淮南菜、粤菜、谭家菜等各地菜系的传入纷纷来到星海市,在此一展厨艺,企图以此扩大自己传承的影响力。

  各地大厨的到来,吸引了无数吃货到星海一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作为早已有了吃货属性的陈紫函,她一直渴望尝试各种美食。

  这次,她本打算拉上伊丽莎白出来一品口福,享受一顿丰盛的美食盛宴。

  然而,伊丽莎白却因为到了快生产的时候,身体状态不太适合外出用餐。她只能无奈地放弃了这次品尝美食的机会,留在家里待产。

  陈紫函理解伊丽莎白的情况,她也为好友感到担忧和关心。她知道伊丽莎白此时需要的是休息和放松,以便顺利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尽管陈紫函错过了这次与伊丽莎白一起品尝美食的机会,但她并没有放弃,为了让伊丽莎白也能体会到美食节的热闹。

  陈紫函每天在美食节结束,都会找伊丽莎白。

  叙说一天在美食节发生的有趣事情,吃到哪一种没吃过的小吃了,各地大厨的神奇的菜品,以及大厨那让人炫目的刀工等等。

  陈紫函生动地讲述着美食节上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口感,每一个故事。她讲述着自己品尝到的美食,讲述着自己看到的风景,讲述着自己遇到的人。

  伊丽莎白听得十分投入,她的心情也渐渐变得轻松起来。她忘记了自己的烦恼,忘记了生产前的恐惧。

  在陈紫函的讲述中,伊丽莎白仿佛置身于美食节中,她感受到了食物的香气,感受到了人们的欢笑,感受到了生活的多姿多彩。她的心情变得越来越好,生产前的抑郁也得到了很大的缓解。

  刘铭华看着伊丽莎白的变化,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欣慰。

  陈紫函的到来给伊丽莎白带来了很多快乐和帮助,转移了伊丽莎白的注意力。

  

第95章 何大清与许广德

  美食节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入星海市,每天都有无数的人进出这座城市,他们被美食的香气所吸引,被这座城市的热情所感染。

  在美食节的现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来自南洋各地的美食让人垂涎欲滴,各种美食摊位前排起了长队,人们耐心地等待着品尝那些美味的食物。

  摊主们忙碌地准备着食物,他们手法娴熟,一边制作美食,一边还不忘与顾客们交流心得。每一道美食都有着它的独特风味,每一口都让人陶醉其中。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品尝到美食,还能感受到美食文化的魅力。

  星海市的夜晚同样热闹非凡,霓虹灯闪烁,照亮了整个城市。

  街头巷尾弥漫着美食的香气,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品尝一下那些特色小吃。

  人们在这个城市里尽情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热情和活力。

  一对普通的中年人走在街上心事重重,和街上热闹的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老何,今天比赛怎么样啊,我今天有是没能去看你的比赛。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怎么看起来很不开心。”

  这是一个年龄差不多带着些文艺范的中年人在后面,拍了下中年人,幸灾乐祸的问道。

  “老许啊,肯定没问题,这样的场面还不是手拿把掐。”

  中年人看了一眼身后的人,很是不屑的说道。

  中年人就是从北京来到南洋的参加比赛的何大清,而有些文艺范的就是何大清的死对头,许广德。

  “哈哈,你行的,老何。看你样子怎么有点不像啊。”

  许广德有些怀疑的看着何大清。

  “怎么不像了,我是什么身份,那可是正宗的谭家菜传人,刚才是在想其它的事。”

  作为谭家菜传人,何大清理所当然的收到了邀请函。

  谭家菜咸甜适口,南北均宜,调料讲究原汁原味,制作讲究火候足、下料狠,菜肴软烂、因而味道鲜美、质地软嫩。

  自古以来,谭家菜就是有名的皇家官府菜,普通人很难品尝到这一美味。

  这次美食节的目的是筛选南洋皇家菜谱,因此,这次美食节谭家菜先天带有不少优势。

  所以何大清,不远万里从北京来到南洋参加比赛,也可见对这次的重视,他想借这次机会将快已没落的谭家菜的名声再次振兴起来。

  今天的厨艺比赛终于轮到何大清了,他拿出的是谭家菜中最有代表的:清汤燕窝

  清汤燕窝选用的是“暹罗官燕”,这种燕窝,在古代为贡品,其色洁白而透明,燕毛绝少而无根,是各类燕窝中的上品,也是现在南洋的一大特色食材。

  制作时首先利用水的冷热温度和精确到分钟的发制时间,耗时四五天,才能涨发出符合要求的燕窝食材。当然这些都是何大清前期准备好的。

  而后将泡发好的燕窝放在一个大汤碗内,注入半斤鸡汤,上笼蒸二十至三十分钟左右,取出分装在小汤碗内,再将清汤烧开,加入适量的料酒、白糖、盐,兑好味,盛入小汤碗内,每碗撒上几根切得很细的火腿丝,即可上桌。

  最终上桌的清汤燕窝,真是汤清如水、色如淡茶,偏又入口清甜、回味悠长,燕窝软滑不碎,味道鲜美。

  当时这道菜出来后,现场所有人都目瞪口呆。评委们纷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他们一致性地认为,这道菜无论是色泽、摆盘还是口感,都堪称完美。每一口尝下去,都能感受到食材的鲜美和厨师的用心。就连一向苛刻的美食家郑老也不禁面露喜色,频频点头表示认可。

  看到评委们的神情,何大清知道这次成绩差不了,能有这么好的成绩出乎他的意料。

  这离不了南洋的高级食材,组织方根据他的要求,给他提供了最正宗的“暹罗官燕”的燕窝,以及最上等的干贝,火腿。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没有这些优质的食材,他也不可能做出如此出色的菜肴。

  因为常年战乱,哪有机会给做这些菜,自从何大清学会这道菜,还从来没完整的做过,每次都是用其他材料顶替,即使这样也是屈指可数的做过寥寥几次。

  所以这次能做出来,对何大清来说已经难能可贵了,中间有些操作有些生疏,可能影响到最终的风味。

  好在食材足够好,掩饰了菜品的不足。

  何大清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很侥幸。

  比赛已经结束了,至于最后能不能进入皇家菜谱,还要等通知。

  何大清心里也没底,这两天见过的大厨太多了,每一个都是不下于他的厨艺。

  何大清心里拿不准,但在老对头面前,一点不能露怯。

  “老许,肯定没问题,等着吧,明天咱就是御厨了。”

  “哈哈,老何,我就知道你肯定行。我就先恭喜你了。”

  许广德看到何大清自信的样子,有些强笑道。

  作为自己的对头,没有比看着对方成功更让他难受的了。

  “怎么样,你今天见面怎么样,谈成了吗?”

  何大清看着许广德强颜欢笑的样子,虽然心里很痛快,但也不能表现的太过了。

  怎么说,自己心里也没底,要是最后没通过,那可就没脸了。

  听到何大清的询问,许广德沮丧的脸立马绽放起来。

  “老何,我就说我这趟真的来对了。今天和宁总见面,他终于同意投资我这部电影了。”

  许广德是北京轧钢厂的放映员,自从前几个月在厂里,放映了南洋的《九幽探秘》这部电影。

  许广德就滋生了拍摄电影的想法。

  不过要想拍电影在北京肯定行不通,这时北京虽然赶走了小日本,但城内的满清遗留势力,军阀势力等等错综复杂,人人自卫,哪会有闲心投资电影。

  唯一能让他拍电影的地方就是《九幽探秘》的老家南洋,要不也说许广德是个人才,对北京距南洋近乎万里,许广德竟然将南洋的情况打听的七七八八。

  从那之后,许广德就萌生了下南洋的想法,可是他自己上路,又有些担心。

  恰在这时,许广德听到同院的何大清要到南洋参加美食节,何大清有些功夫在身,无疑是最好的伙伴了。

  于是许广德变卖了家产,带着妻儿一起跟着何大清来到了南洋。

  

第96章 技术移民

  “老许,你的移民手续办下来了吗?”

  何大清耐着性子,听完许广德的吹嘘后问道。

  “嗯,已经下来了,今天刚下来,从现在开始我们一家三口就是南洋人了。”

  许广德说着拿出一个小绿本给何大清看。

  何大清接过来翻看了下。

  绿本上印有户口本几个字,里面是许广德家人的基本信息,登记住户人员的姓名、籍贯、出生年月日、具体职称、职业等内容的簿册。

  “有这个小本,就代表你是正式南洋了,拿着这个小本,你可以到南洋的各个地方。”

  许广德接回户口本对何大清普及道。

  南洋为了有效的管理下辖人口,实行了严格的户籍制度,所有的移民,人口出生,死亡。结婚等都需要及时更新户口本上的信息,以便于政府的管理。

  “而且,你看这里。”

  许广德指着自己那一页上的职业一栏,给何大清看,何大清看了下,职业:导演。

  惊讶的问:

  “你成导演了?”

  “当然了,从现在开始我就是一名导演了。不单是放映员了。”

  许广德傲娇的对何大清说。

  “而且和你说,我这属于技术移民,和那些难民不一样,我一来可是就分了房的,正儿八经的楼房,比咱们住的四合院好多了,带厕所卫生间那样的,明天我们就搬过去了。”

  许广德炫耀的说道,可见他对南洋的待遇十分满意。

  “真的?还给你分房了!”

  何大清十分惊讶。

  “那还有假,明天你跟我一起去看看,顺便帮我弄弄房子。”

  许广德自得的对何大清说道。

  南洋对于有一技之长的技术人才,都是有不少福利的,根据其技术等级,给以不同的待遇。

  何大清听说南洋对技术人才的重视,既然分到了房子,那面积还不小。

首节 上一节 58/1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