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重生儿子的心声在南洋建国 第110节

  在雅温得,李开召集了当地的军事指挥官和情报人员,详细了解赛昂纳德势力的动向和策略。

  他要求各级人员加强情报收集和分析,确保对敌人的动态了如指掌。

  同时,他还亲自部署了防线,加强了军事设施的建设,提高了防御能力。

  然而,李开也清楚,军事上的问题还是小问题,真正麻烦的还是思想问题。

  赛昂纳德势力的扩张背后,是苏联的红色思想在作祟。

  因此,他不仅要面对军事上的挑战,还要应对思想上的冲击。

  与此同时,南乍得的马马提黑人武装势力也几乎已经完全被苏联的红色思想渗透了。

  这让李开倍感压力,他明白,如果不能及时阻止这种思想的蔓延,后果将不堪设想。

  为此,李开不得不在乍得与中非和喀麦隆的边境设置边境带。

  他调集了大批军队和警察,加强了边境地区的巡逻和管控。

  他要求边境部队严格盘查过往人员,防止红色思想的传播和扩散。

  同时,李开还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向当地民众普及民主法治的思想观念,他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遏制红色思想的蔓延,维护地区的稳定和安宁。

  在李开的努力下,赛昂纳德势力的扩张得到了一些遏制,红色思想的传播也被控制到了一定范围内。

  为了缓解自己这一方向的压力,李开才向南洋发出开展第二战线的请求。

  好在,恰在这时候杜鲁门访问南洋,让李开如愿取得开辟第二战场的权利,同时随同而来的是大量来自美国的援助物资。

  这绝地是意外之喜。

  李开在收到答复的那一刻,心中的顾虑如同被一阵风吹散,烟消云散。

  有了美国的背单后,李开也不再顾及欧洲各国了,毫无顾忌的开始在非洲扩张。

  从林克那里调集了一半的军舰,以比绍几内亚为据点,迅速向四周扩张。

  军舰浩浩荡荡地驶向比绍几内亚,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占领了周围地区的港口和要地。

  然后,李开的军队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向尼日尔河的西南地区发起了猛烈的攻势。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李开的军队以惊人的速度和效率,控制了尼日尔河西南地区的近1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南洋的军队并未止步,他们继续向尼日利亚的北部边境推进。

  李开的目标明确而坚定,就是要将尼日利亚上的赛昂纳德势力形成夹逼。

  经过双向逼压,终于在1950年6月份,终于将苏联控制的赛昂纳德势力赶出了尼日利亚北部,随同赛昂纳德一起离开的,是大量被红色主义感染的土着。

  相应的李开的控制区连成了一片,李开和随行的美国代表史密斯,到达尼日利亚后,但当他们看到当地的统计数据时,却不禁大吃一惊。

  数据显示,尼日利亚的人口数量竟然少了近七成。

  这个数字令人触目惊心,显然,这些消失的人口都是跟随赛昂纳德一起离开的。

  而留下的,只有一些年老体弱的老人和残疾人,或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离开这片土地。

  李开站在那里,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自己还是小看了红色思想的威力。

  史密斯拿着手里的统计单,眉头紧锁,心情沉重地说道:

  “李,看来我们要重新评估一下,苏联的红色思想的危害等级了。”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担忧,显然,他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此时,他们再也不为取得的胜利高兴了。

  李开和史密斯都明白,他们面临的挑战远比想象中的要复杂和严峻。

  这是之前从没有的战争,是意识形态的斗争。

  一时间让李开和史密斯两人都有点不知如何行动了。

  

第186章 文化对抗

  与此同时,在南洋的政府总部和白宫的内部会议室里,两份报告静静地躺在桌面上,分别是李开和史密斯从尼日利亚发回的详尽报告。

  这两份报告详细记录了非洲发生的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对抗。

  意识形态领域的战争之前是从来没有过的,这让南洋和美国两国领导人都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

  毕竟,现在他们的主要对手,苏联在这方面很擅长。

  未来要想同苏联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熟悉他的这一种打法。

  李开和史密斯的报告让南洋和美国的领导人意识到,他们必须认真对待这个问题。

  因为这不仅关乎非洲的未来,更可能影响到全球的政治格局,未来的欧洲地区、亚洲地区及美洲地区都会面临相同的问题。

  所以现在非洲无疑是很好的试验场,让南洋和美国熟悉这种斗争。

  南洋的领导人刘铭华、李明轩、丹尼尔、林荣欣等国家智脑团,

  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眉头紧锁,意识形态的对抗并非简单的武力较量,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和思想的交锋。

  “怎么样都看明白了吧,苏联在非洲不和我们争土地地盘,而是开辟了当地人的意识这一个新的领域,令人恐怖的是短短1年的时间,尼日利亚上千万的土着,竟然都被苏联征服了。

  我们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最后虽然占据了整个尼日利亚,可是去没有一个可用的人为我们服务。

  虽然这次我们可以通过移民,解决这个问题,当然这也是我们期望的,但谁又能保证,过去的移民会不会也被苏联征服?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们接触另一层次的战斗,大家都好好想一想,以后我们要怎么应对苏联这方面的斗争。”

  刘铭华对众人说了下整个事件的经过。

  丹尼尔看了下众人后,想了下率先说道:

  “苏联是由一整套的理论做支撑,在满足人民美好愿景上,让民众跟着他们走。

  相较之下,我们在这方面缺乏坚实的理论支撑,很难在意识形态领域与他们匹敌。

  如果我们想在这方面有所作为,最好也有对应的理论做支撑。否则很难在意识成此上打赢他们。”

  “不行,我们是一个多元国家,不能依靠一种理论作为执政思想,虽然这些理论确实很正确,当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都太过晦涩难懂了,专家研究都很吃力,更不用想让国家所有的民众都理解透彻,很不现实。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不久的将来,我相信这很可能会发展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儒家,对我们未来的发展百害而无一利。”

  李明轩研究过很多西方的相关理论,很清楚其中的学习难度,当即否决了丹尼尔的提议。

  丹尼尔的提议被李明轩否决也不生气,而是继续说道:

  “既然这样,我们就将这些理论广义化,通过各种形式,将所欲相关的哲学思想和经济学价值观,都普及到全民,这样国民通过这些思想风暴也会对红色主义有抗性。”

  “这倒是不错的主意,俗话说,堵不如疏,既然堵不住,那么我们干脆全部放开,让所有的观点自由碰撞,说不定还能再现2000多年前的百家争鸣的盛况呢。”

  刘铭华听到丹尼尔的这个提议很赞同道。

  “我也赞同,我再补充一点,其实意识形态上的斗争就是文化斗争,我们可以将这次的对抗归结为为文化战,我们需要在加大对国内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

  李明轩赞同的同时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正如李相所说,我们将其视为文化战,那么就需要国家不断对外输出南洋元素,不必归结为文学作品,可以是一首歌、一部电影,甚至一件衣服,一个符号,都可以视为南洋影响力提高的表现。”

  “携带南洋元素的产品不只是向西方国家出口,也可以向中亚、南美甚至苏联地区普及,我想这些对我们南洋来说可能比那些土地更为重要。”

  林荣欣作为参谋长从长远利益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

  之后所有参会人员一个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最后经过秘书处,整理了所有人的发言,李明轩对相关的重复的提议一一删减整理。

  最后提炼出四条提案:

  第一,向南洋及非洲控制区,大力开展现代哲学思想和经济学常识的普及工作。这包括但不限于组织定期的讲座、研讨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和解读,将知识传播到更广泛的群体中。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帮助华人群体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自己工作的方向和目标,从而在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潜力,不会让他们被那么轻易的误导。

  第二,加强相关地区的文化艺术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文化创新,规范全民的版权意识,加大对盗版的打击力度,保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我们还可以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资助优秀文化项目的开发和推广,以此孵化出更多具有南洋特色的优秀作品。

  第三,以文学作品、电影、音乐等形式向外输出南洋的文化元素,是提高南洋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将南洋的独特文化魅力展现给世界。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举办文化展览等方式,加强与外部世界的沟通和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南洋文化。

  第四,通过向世界各地开设工厂、店铺或者售卖含有南洋元素的商品的形式,我们可以向各国输出南洋文化,特别是饮食和服装方面。

  这不仅可以提升南洋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另外文化和商品绑定,更有利于提高商品的附加价值。

  经过举手表决,所有人通过了这四条提案,之后,就需要李明轩安排相关部门将这四条提案付诸行动。

  在南洋这边如火如荼地商讨着文化推广方案的同时,大洋彼岸的美国高层也并未闲着。

  他们也通过这次事件敏锐的察觉了文化层次的重要性,几乎与南洋同步地出台了一系列旨在输出美国文化的政策。

  

第187章 南洋与大陆的骚操作

  美国高层经过这次事件,也充分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将文化归结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文化的广泛传播和深入交流,国家的国际影响力不仅能够得到显着增强,还能为美国商品带来巨大的附加价值。

  鉴于此,在国内财团的坚定支持下,杜鲁门政府毫不犹豫地迅速行动起来,精心制定了一系列详尽而具体的文化输出政策。

  这些政策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广美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支持美国文化机构在海外开展活动等。

  通过这些措施,美国希望能够将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展现给世界,吸引世界各地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美国文化。

  与南洋的文化推广方案相比,美国的文化输出政策更加注重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普及。

  他们不仅关注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还积极拓展与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的合作,力求将美国文化的影响力扩大到全球范围。

  南洋领导人看到美国的推广政策,也很无奈,谁让自己实力不如人,没有美国那样的硬实力。

  这样一来,南洋领导人也认识到,文化软实力必须依托国家的硬实力基础上,否则这文化软实力只能是无根浮萍,随时会被他国取代。

  南洋和美国在文化推广方面的行动是相辅相成的,都希望通过推广自己的文化来增强国家的软实力。

  而这样的竞争与合作,无疑将推动全球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东西融合的同时,不断对苏联的红色主义挤压。

  一时间在南洋和美国的合力下终于在思维意识上与苏联打成平手,维持不败的局面。

  与此同时,南洋的文化软实力犹如借得东风,巧妙地搭乘上了美国的这艘巨轮,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到了全球各地。

  华记美食、鲁记美食、码头小吃以及索夫快餐厅,这些品牌都是南洋土生土长的美食连锁,它们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纷纷将分店开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他们与美国的肯德基、麦当劳两大快餐连锁品牌,在全世界展开激烈的竞争。

  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偏远的乡村,都能见到这些品牌的身影。

  连锁快餐厅的出现,让更多的人品尝到了南洋美食的独特魅力,也让南洋的饮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首节 上一节 110/1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