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问题是这个供应配额它是按照户口来的,只有四九城户口才会给配额。
这样的话有的家庭就惨了,有些后来搬进四九城的也只是有工作的那个有四九城户口,其他的都还是外地户口或者是农村户口。
就拿贾家来说吧,贾家只有贾东旭是四九城户口,贾张氏,秦淮如都是农村户口。
这年头孩子的户口都是跟着母亲走的,棒梗也是农村户口。
前几年还好,农村户口可以在村里分地,每年多少能够从乡下亲戚那里收点口粮。
但是现在农村都实行公社生产队制度了,土地是国家的,集体劳动挣工分,用公分来换取口粮和钱。
像贾张氏和秦淮如这样的脱离劳动的人,没有公分也就没有口粮了。
这样一算,贾家就只有贾东旭一个人的配额,要养活一家四口人,根本就没办法生活下去。
就算是加上易中海的配额,也只是勉强饿不死而已。
这个时候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贾张氏主动回到农村,通过劳动换取口粮。
秦淮如也去街道办接点手工活,贾东旭和易中海的配额中的细粮部分再跟别人换成粗粮。
然后再花钱从别人那里倒腾点配额,这样的话才能让大家都吃饱。
闫阜贵家里就比贾家强的多了。
闫阜贵虽然现在工资只有二十七快五,但是他家都是四九城户口呀。
他们一家建国前就住在四九城,成分也是小市民,但是好就好在当初都登记上了四九城户口。
他们一家六口人现在都有供应粮配额,不用担心饿肚子,甚至还能从牙缝里挤出一点供应额来换点钱花。
按照闫阜贵的尿性,把细粮全部换成粗粮是肯定的,甚至是粗粮都要换成最不值钱的白薯。
然后再每顿饭算计好量,分配食物的时候仔细点,每个月光是倒腾粮票都能多挣几块钱。
院子里还有几家是跟贾家类似的,但是人家家里没有好吃懒做的。
六七十岁的老头老太太都要每天糊点火柴盒来挣点口粮钱。
票证时代来临,那鸽子市肯定也会应运而生。
到时候大不了从鸽子市买点高价粮,一家人也能勉强混个肚饱。
像刘海中家里和许大茂家里就比较宽裕了。
都是全家的四九城户口,收入也高,除了肉食不好弄之外,其他的肯定要比别的家好过不少。
这个政策一出来,整个四合院可谓是怨声载道,大家都想不明白为啥要限制供应呢?
也确实是苦了傻柱他们这几代人,可以说国家的工业发展起来完全是他们饿着肚子从牙缝里挤出来点东西,然后出口换取外汇挣来的。
傻柱想到以后会有一大帮子年轻人跳出来埋怨他们这几代人退休工资高。
殊不知他们付出了多么惨痛的代价,一个个的都是早早的把身体饿出了亏空,一上年纪浑身都是病痛。
这些退休工资可以说是国家给他们的补偿。
就是不知道啥时间农民兄弟也能得到这些补偿。
这年头城里人虽然饿肚子但是还能勉强生活下去,农民兄弟却是承受了巨大的代价,不知道多少人辛勤劳作却仍然饿死的。
第203章 贾家要赶走秦淮如
贾家此时也陷入了愁苦当中。
贾张氏刚开始还不太明白这个政策意味着啥。
后来经过贾东旭的解释这才明白过来以后要节衣缩食的生活了。
贾张氏一下子就不愿意了,先是打骂政府不给她贾家活路,然后就对着秦淮如骂了起来。
什么当初就不该让东旭娶个农村丫头,什么娶个秦淮如一点用都没有,不但把贾东旭克的坏了子孙根,现在还得浪费贾家的粮食。
反正是啥难听说啥,目的就是要让秦淮如自己受不了,然后回农村挣工分,给她贾家挣点口粮来。
秦淮如也知道贾张氏是啥意思,但是她好不容易离开农村来到城里,怎么可能就这样离开?
再说了,她还有棒梗呢,等到棒梗长大了,有出息了,自己的好日子就来了。
她这要是一走,棒梗可怎么办,不说能不能顺利长大,就算是长大了,到时候还能跟她亲近吗?
秦淮如觉得要走也应该是贾张氏走。
她秦淮如整天在贾家任劳任怨的,洗衣服,做饭,照顾孩子,收拾屋子。
而贾张氏呢?天天好吃懒做不说,还天天跟人吵架,到处惹麻烦。
要不是她这样作死,贾家现在的日子也不会这么难过,也不会像现在一样,大家都不愿意出手帮助她家。
更何况贾张氏饭量大,嘴还馋,整天想吃好的,别人家吃点好的她就忍不住也想吃。
现在贾家全靠贾东旭一个人的配额养活全家老小,贾张氏要是还像以前那样,贾家可就真的没有活路了。
贾张氏看到秦淮如不吭声,就直接明说了。
“淮如,你看现在家里的日子这么难过,政府又出了这么一个逼死人的政策。
咱家光靠东旭一个人养着实在是撑不下去了,我这乖孙棒梗还不知道能不能养大呢。
要不你就回你爸妈那里去,到时候可以跟他们一起下地挣工分,等到生产队里分了口粮,你就拿回来,这样棒梗也好有口吃的。
你放心,我们贾家不会忘了你这个大功臣的,等到棒梗长大了,我一定让他好好孝敬你。”
贾张氏这话一说出口,贾东旭也盯着秦淮如看了过来,显然他也很认同贾张氏的这个说法。
秦淮如此时有点慌了,要是贾东旭真的狠下心来的话,真的能做出把她赶回乡下老家的事情。
先不说娘家那边的生产队能不能接纳她这个嫁出去的闺女。
就算是能够接受她,让她回去种地,那她爸妈兄弟的脸面可算是全部丢光了。
这天底下哪有嫁出去的姑娘还独自回娘家混饭吃的道理,又不是走亲戚,一天两天的。
听贾张氏的意思是以后她就要一直待在娘家了。
乡下那边也困难得很,到时候她爸妈还能不能认她这个闺女都不一定呢,怎么可能让她天天赖在娘家?
贾家要把她赶回娘家,娘家那边肯定不会接纳她,她秦淮如可就真的无家可归了。
更重要的是她实在是放心不下棒梗,这是她唯一的希望了。
就贾张氏那个德行,棒梗以后能吃上饭吗?
想到这里,秦淮如也不说话,只是 默默的哭泣。
贾东旭听得心烦,大声骂了一句:“要哭滚出去哭去,丧门星,整天哭哭啼泣的,怪不得我这几年这么不顺呢,都是你害的。”
贾东旭骂完还不解气,起身扇了秦淮如两巴掌,把她推出家门。
秦淮如望着贾家那关上的大门,听着屋里贾张氏和贾东旭的咒骂声,彻底的对贾家死心了,她眼中闪过一丝怨毒,然后哭着往后院跑去。
秦淮如为啥要往后院跑,只因为后院的易中海是她现在唯一的靠山了。
秦淮如敲响了易中海家的门,等易中海一开门,秦淮如就挤了进去。
易中海随后关上了门,刚一转身,秦淮如就扑到他的怀里哭了起来。
“海哥,你说我这命怎么这么苦呀。
我整天为贾家当牛做马的,天天伺候他们吃喝,到头来竟然成了他们眼中的废物。
现在家里的配额少,粮食不够吃,他们就要把我赶回乡下去。
海哥,你说我要是被赶回了乡下,哪里还有脸面活呀。”
易中海搂着秦淮如也是心疼的很,同时也很着急。
易中海现在的养老对象可是秦淮如,贾东旭是指望不上了,要是再把秦淮如给赶走了,他易中海养老怎么办?
易中海心里骂贾家母子鼠目寸光,真是两个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淮如这么好的媳妇儿,这娘俩都不知道珍惜,还要把人赶走。
真要是把秦淮如赶走了,家里的饭谁做?衣服谁洗?
指望贾张氏那个好吃懒做的疯婆娘吗?
到时候她易中海跟着贾家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说不得得饿死。
想到这里,易中海对秦淮如说道:
“淮如,你不用担心,我去帮你说说东旭去,这馊主意也能说得出口?
粮食配额不够不是还有我呢吗?
大不了大家都少吃点,省一省,也不差一个人的口粮。”
秦淮如哽咽着擦了擦眼泪:“海哥,谢谢你,只有你对我好,我以后当牛做马也会报答你的。”
易中海听了秦淮如的话,心里好受了许多,他相信等他老了,秦淮如一定会好好照顾他的,就像现在照顾贾张氏一样。
两人温存了一会儿,易中海就带着秦淮如来贾家劝说贾东旭了。
易中海敲开了贾家的门,贾张氏开的门,看到易中海身后的秦淮如,立刻就是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骂了起来。
“你个贱人,不是说了让你回乡下了吗?你怎么又回来了?
我告诉你,你找谁来说情都没用,家里配额就那么多,养活不了这么多人。
你回来也没饭吃,到时候别饿死在我们家里,晦气。”
在生存面前,秦淮如也贾张氏那点婆媳关系在贾张氏眼里一文不值,她无论如何也不会牺牲自己,成全秦淮如那个贱人的。
易中海脸色一黑:“贾家嫂子,你这说的什么话?
淮如是你的儿媳妇儿,你就这样把人赶出去,这像话吗?
别人不说,到时候淮如娘家兄弟来找你麻烦,你可怨不得别人。”
易中海这话一说,贾张氏心里也是一惊,心想差点忘了秦淮如可是有娘家的人,不像她,早就跟乡下那帮子穷亲戚断了个一干二净了。
易中海看到贾张氏已经没刚才那么嚣张了,就带着秦淮如走进了贾家。
“东旭,我知道这个政策一出,家里肯定不好过。
但是不好过的仅仅是咱家吗?
大家都一个样,都不好过。
车到山前必有路,政府肯定不会看着这么多人活活饿死的。
你看着吧,要不了多久肯定有解决办法。”
第204章 不带饭盒
事实上,要不了多久还真的会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到时候街道办和居委会会统一走访调查各家情况,该遣送回乡下的都会送回乡下安置。
正常情况下,像贾家这种情况,秦淮如肯定是能够留下的,贾张氏十有八九要被遣送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