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从知青下乡开始躺赢 第729节

  “等鸡仔孵出来,咱们就有得忙了。”

  大队长也附和道:“是啊,这都多亏了子文的主意和大家的努力。以后咱们村的收入又能增加不少了。”

  “养鸡场建成倒是好事,就是人手有些不够用了。”吴大刚叹了口气。

  他们村的劳动力并不是很多,也就五百来人。

  加上蘑菇组、养蚕组、石匠组这些小组,真正能在地里干活的社员并不多。

  “要不把那些知青派到养鸡场来吧!”大队长出了个主意。

  知青干活不太行,对生产队来说也是一个负担。

  但养鸡不需要什么力气,虽然脏点臭点,但干活轻松啊!

  吴大刚听了大队长的提议,眼睛一亮,说道:“这倒是个好办法。那些知青平时也干不了多少活,把他们派到养鸡场,既能解决养鸡场的人手问题,又能给他们有点事做。”

  “呵呵,要是知青们知道你们准备让他们过来养鸡,估计他们又要闹腾了。”

  周子文呵呵一笑。

  虽然他自己也是知青,但这事他还真不好说。

  毕竟知青干活不行是事实,虽然养鸡场这边又脏又臭,但这边工分高啊!

  对知青来说,到养鸡场上工或许是好事。

  毕竟连饭都吃不饱的时候,脸面什么的都是小事。

  吴大刚和大队长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和笑意。

  吴大刚说道:“不管他们闹不闹,我们还是得和他们商量一下,毕竟这是他们的劳动安排,得尊重他们的意愿。”

  大队长点头表示同意,“下午就召集知青开会,把这个事情和他们说清楚,看看他们的态度。”

  “对了,上次我去公社,听知青办的刘主任说,再过几天又有一批知青要来,到时候可以把他们也安排到养鸡场来。”

  这一刻,吴大刚觉得知青不再是累赘,而是不错的劳动力。

  “呵呵,吴叔,既然你觉得知青不错,那为什么不找知青办多要一些呢!”

  “我们要是主动去要,知青办应该会很乐意给我们提供帮助的。”

  周子文笑呵呵的说道。

  吴大刚听了周子文的话,眼睛一亮,摸著下巴思考起来。

  “子文,你这个主意不错啊。我们村现在发展得越来越好,确实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如果能从知青办多要一些知青过来,不仅能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还能给这些知青一个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大队长也点头表示赞同,“是啊,我们可以向知青办说明我们村的发展情况和需求,争取多要一些知青。”

  这会吴大刚和大队长都觉得知青不错,甚至巴不得多来一些知青。

  毕竟大坝子村就这么多人,如果知青能多一些,他们村子的事业发展也能更快一些。

第946章 肉夹馍

  “子文,你这办法真不错,要是有足够的知青,咱们生产队就再也不差劳动力了。”

  大队长高兴的拍了拍周子文的肩膀。

  “嘿嘿,我也是灵机一动想到的。”

  周子文嘿嘿一笑。

  事实上,他这也是在为知青们谋福利。

  毕竟大坝子村对待知青的态度还算好的。

  据他所知,一些偏远的地方,知青们的日子可没那么好过。

  现在大坝子村有钱了,也有能力养得起更多的知青。

  周子文觉得,自己也算是在做好事。

  “哈哈,你这灵机一动可给我们村带来了大好处。下午我们就去知青办,把我们的想法和需求跟他们好好说一说。”大队长笑著说道。

  他相信,只要主动提出多要知青的要求,知青办一定会很乐意的。

  毕竟知青办的主要任务就是安排知青到合适的地方去锻炼和工作。

  让知青们能够更好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同时也为农村的发展贡献力量。

  如果大坝子村能够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劳动机会,知青办没有理由不支持。

  甚至他们还巴不得大坝子村多接收一些知青。

  毕竟之前一说有知青到来,很多村子都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不是说知青难管理,就是抱怨自身条件差无法提供好的环境。

  而大坝子村不同,这里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完全有能力接纳更多知青。

  下午,吃过午饭之后,吴大刚就出发了。

  等他来到知青办,找到刘主任的时候,刘主任有些意外。

  “哟,吴书记,稀客呀!你今天怎么有空来知青办啦?”刘主任笑著问道。

  “刘主任,我是来帮你们减轻负担来的。”吴大刚笑眯眯的说道。

  “哦?减轻什么负担?快说来听听。”刘主任好奇地说道。

  吴大刚清了清嗓子,说道:“刘主任,您也知道,咱们知青办一直都为知青的安置问题发愁。有些村子条件不好,知青去了也得不到好的锻炼和发展。”

  “我们大坝子村现在可是不一样啦,这几年发展得红红火火的。我们有蘑菇种植基地,那蘑菇长得可好了,一批一批地往外运,给村里带来不少收入;还有养猪场,猪养得膘肥体壮的;现在又建了养鸡场,也是前景一片光明。”

  说到这些的时候,吴大刚心里闪过周子文的身影。

  他们大坝子村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改变,这一切都是靠的周子文啊!

  听到这话,刘主任止不住的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虽然有些意外吴大刚的觉悟什么时候这么高了,但并不妨碍她高兴。

  以前每次来接收知青的时候,吴大刚都是愁眉苦脸的,好像别人欠了他的钱一样。

  但今天,吴大刚却主动上门要求接收更多知青,这让刘主任感到十分惊喜。

  不过对于大坝子村这两年的发展,她也看在眼里。

  之前她还想著,要让大坝子村多接收一些知青呢!

  只是没想到,吴大刚居然主动送上门了。

  刘主任笑著说:“吴书记,你们村能有这样的发展,真是太好了!这对知青们来说也是个很好的机会。”吴大刚接著说:“刘主任,我们村确实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来支持发展,而且我们也有信心给知青们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让他们能够在我们村得到锻炼和成长。”

  刘主任思考了一会儿,然后说道:“吴书记,我很支持你们村的想法。这样吧,我先安排一批知青去你们大坝子村,后续根据你们村的发展情况和需求,再陆续安排。”

  “那太感谢您了,刘主任!来多少人都不怕,越多越好。”吴大刚高兴的说道。

  刘主任又叮嘱道:“吴书记,知青们到村后,你们一定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思想状况,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这不仅是对知青负责,也是为了让他们能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为你们村的发展贡献力量。”

  “刘主任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做到的。我们村的干部和社员们都很欢迎知青们的到来,会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他们。”吴大刚认真地保证道。

  从知青办出来后,吴大刚的心情格外舒畅。他仿佛看到了大坝子村更加美好的未来,有了更多的劳动力,村里的各项产业将会发展得更快。

  这边,周子文并不知道吴大刚已经搞定了知青的事。

  上午回家之后,他就在家陪孩子,没出去了。

  忙活这么多天,他也要休息休息。

  对他来说,其实时间越久,他的技能等级就越高。

  如果不是怕别人说闲话,他连那两台粉碎机都不准备修。

  之所以要提前把粉碎机修好,也只是为了堵住一些闲话而已。

  虽然村民们都记得他的好,但人这种动物是最复杂的,难免会有一些人在背后说三道四。

  周子文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才喜欢把事情做到前面,不给别人留下把柄。

  “子文哥,我们今天吃肉夹馍吧!好久没吃肉夹馍了。”

  看著周子文和小悦悦在炕上顽耍,陈巧依脸上露出迷人的笑容。

  周子文抬起头,看著陈巧依笑著说:“好啊,好久没吃了,今天就吃肉夹馍吧!”

  对于自家媳妇的要求,周子文当然不会拒绝。

  正好昨天踏云和小不点它们逮了一只傻狍子,用来做肉夹馍正好。

  下午,看时间差不多了,周子文就来到厨房,开始准备今天的晚饭。

  周子文走进厨房,开始准备制作肉夹馍的食材。

  他先从储藏室里拿出昨天处理好的狍子肉,然后挑选了一些新鲜的蔬菜,准备用来做馍的馅料。

  他先把狍子肉切成大块,然后放入大锅中,加入调料和香料,开始炖煮。

  狍子肉肉质鲜美,但纤维较粗,需要炖煮一段时间才能变得软烂入味。

  接著,周子文开始和面制作馍。

  他将面粉倒入盆中,加入适量的水,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然后盖上湿布,让面团醒发一会儿。

  在面团醒发的过程中,周子文也没闲著,他开始准备蔬菜馅料。

  他把蔬菜洗净切碎,然后放入热水中焯烫一下,捞出后挤干水分,加入调料拌匀。

  面团醒发好后,周子文将其搓成长条,切成一个个小剂子,然后擀成圆形的馍坯。

  他将馍坯放入预热的平底锅中,小火慢慢烙至两面金黄。

  烙好的馍外皮酥脆,内里柔软,散发著淡淡的麦香。

  周子文将馍从中间切开,又没切断,然后塞入之前准备好的蔬菜馅料,再浇上一勺炖好的狍子肉和肉汤,一个香喷喷的肉夹馍就完成了。

第947章 生产队的安排

  等陈诗英下工回家的时候,周子文已经做了满满一大盘肉夹馍。

  肉夹馍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厨房,让人垂涎欲滴。

  “子文,你在做什么呢!好香啊!”

  刚进门的陈诗英有些受不了这个味道。

  “是啊,子文哥,你又在做什么好东西呀!”

  唐瑶瑶和沈招娣也探头进来。

  在她们身后,周朝阳也贼头贼脑的往里面看。

  “今天我们吃肉夹馍,都饿了吧!快进来尝尝味道。”

  周子文像大家长一样,向他们招了招手。

  唐瑶瑶和沈招娣一听,立刻欢呼著走进厨房,周朝阳也跟著走了进来。

首节 上一节 729/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