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从外贸开始 第400节

  仲国汽车史上的最早期乃至于到现在,几乎绝大部分国产车型用的都是三菱发动机,他们的发动机确实非常受欢迎。

  “请问一下长泽总经理,贵公司跟尉来的合资工厂有定在哪座城市吗?”

  此次签约发布会由沪市ZF还有甬城市ZF现场见证,因此两地来的记者不少,此外还有汽车圈专业级别的记者也不少。

  长泽裕笑了笑,看向檀锦程:“第一座合资工厂的地点已经确定了,那就是在甬城,至于说第二座的话我们还要考察一下,初步定在江浙沪区域。”

  这是两人之前就沟通好了的,檀锦程也说过他最有意向的地方是常州,地理位置好,像溧阳还有武进这些未来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基地,当下还有大面积工业用地。

  产业链也方便,苏锡常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长泽裕则表示可以去现场看看再说,但是对于檀锦程的观点也是比较认同的,要投资但是也要节约。

  “那么三菱有想过引进哪些车型吗?”

  “初步定的有欧蓝德以及劝炫,后续会有更多的车型会引进来,这个还请大家保持期待。”

  欧蓝德是檀锦程要求的。

  合资品牌20到30万档区间无敌,不得不说檀锦程画的这个饼确实很有诱惑力,7座SUV更是目前市场上非常稀有的。

  至于说劲炫,这是长泽裕研究过闪驰集团产品风格之后决定的,闪驰系的电动车产品无论是低端还是中高端其实走的都是性价比路线。

  他们的产品卖得好,说明性价比路线是可行的,日产车的卖点不也是性价比么,劲炫也是长泽裕自己决定要引进的第一款车型。

  一款轿车,一款SUV再加上帕杰罗,三菱寄希望于这三款车型重新打开国内市场份额,不能只干卖发动机的活儿了。

  “那请问檀总有没有意向城市呢?”

  哪怕是专业的汽车媒体,也都有属地的,他们来采访多少带着些任务,想尽量打探出一些消息,回去之后好交差。

  “暂时还没有定下来,在这里也呼吁有意愿跟我们合作的城市可以联系我们,也希望各位记者朋友们可以帮我们扩散一下消息。”

  挂着三菱的名头,檀锦程是有资格这样的呼吁的。

  其实就连沪市都有意争取,不过无论是三菱还是尉来,对于在沪市建立工厂都没有太大的兴趣,一方面是离甬城太近了,几乎就是贴一起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成本太高了,无论是土地还是其他的人工成本,都不是很合算。

  城市定位是金融中心的沪市,建工厂已经没有建商用住宅楼吃香了,这并非是什么短视,而是城市属性决定的。

  不到经济下行或者是战略级的项目,沪市对于工厂的态度肯定是往偏僻的地区搬,如同帝都一样。

  真要说建汽车工厂,其实深城也挺好的,只不过深城那边已经有了一个BYD,此外还有广汽,尉来得不到特别好的资源。

  深城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创业者的城市,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商贩都是如此。

  “你就扯淡吧你,没有意向城市谁特么的信啊,今年就要动工的项目怎么可能没有意向城市。”

  底下的记者也是无力吐槽,再也不是出道之初那个老老实实回答问题的小年轻了,想从他嘴里套句话出来简直太难了。

  就这还想要自己替他宣传?

  算了算了,看在红包够厚的份上。

  外资的进入对于尉来汽车而言,肯定是正向的,尉来三菱的成立能够给尉来汽车带来质的提升,但凡这时候尉来汽车若是上市公司,那么股价指定是直线上涨模式。

  对于合资公司的经营权,檀锦程没有特别的看重,他是大股东,有提意向的权利,但论起经营能力,跟跨国公司比起来还是差很多的。

  

  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合作的同时,能够把先进的管理模式带入到合资企业,在一定程序上促进了本土企业治理效率和经营效率的提升。

  同时还能带来大批人才,尤其是大量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很好的弥补了本土车企人才的不足。

  关于记者提问的经营权,檀老板是这么回答的:“尉来汽车是新成立的汽车公司,目前更多的还是放在自主品牌的经营之上,跟三菱的合资公司,我们是本着学习的态度来的。”

  合资公司采用的是董事会管理的方式,檀锦程放弃了除了财务之外的经营权,安安心心的做一个学习的大股东,左右三菱把车子卖得多自己也是能赚钱的。

  另外或许是对于檀锦程大方的回报,长泽裕也答应在合作过程中给予尉来汽车一定的技术辅导,包括相关专利技术授权给予一定的优惠。

  提高股份,三菱就是想获得更高的自主权,拥有更高的自主权才能够按他们的经营理念来发展公司。

  这些都是写进合同的,单就签这些合作合同,两家公司的法务团队从去年备忘录签署之前的一个月就已经在开始商量了。

  发布会结束之后,檀锦程还得在沪市呆上好几天,具体就是跟长泽裕保持沟通,合同签得再多都不可能面面俱到,总是要保持沟通的。

  张永这段时间出带着他的团队留在沪市,辅助檀锦程把关技术方面的合作,除了张永团队之外,檀锦程还向庐州工业大学借调了不少汽车方面的专家。

  这些都是张永的功劳,当然檀锦程在皖省的名气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目前尉来汽车已经跟庐州工业大学签订了一系列关于汽车人才培养的合作计划。

  另外北仓ZF招商引资更是专门成立了一个项目组,全程进驻檀锦程等人入驻的酒店,配合着他们把位于梅山岛的合资工厂方案给尽快定下来。

  夜长梦多,早点确定下来早点完事儿,引进一家跨国车企,在合同没有最终定性之前,哪个地方ZF都不敢保证会不会被截胡。

  无论是重视程度还是声势上来说,都弄得很大。

  2009年春节前后,檀锦程的一系列操作又让他占据了社会热点,从过年前的直播家乡到过后后的跟三菱一系列合作,各大媒体上不时的出现檀锦程这三个字。

  论起搞事能力,比起2008年是一点都不差。

  不过这时候的檀老板可没有心思去关注媒体,每天酒店还有三菱汽车总部两点一线出入的他忙得是不可开交,顾清清陪着他一起签约之后看他太忙也就回家了。

  一方面是快要开学了,另一方面是家里没个人也不行,如果公司有什么事联系不到檀锦程,她可以代为签字,檀锦程给了她这个授权。

  而另一边,过年期间跟着檀锦程屁股后面跑直播的何佳,也已经跟程皓汇报过关于橙子直播拆分的事宜。

  一个直播项目,老板既然同意拆分了,那就没什么可说的,左右又不是公司战略上的重点。

  “这样吧,给你们团队15%的股权,公司保持的股权等你收购A站之后再说吧。”

  老板答应他小何的天使投资人,还支持他收购A站,那股权方案就得尊重一下老板,具体就看收购金额是多少再说吧。

第623章 谢鸿俊的疑惑

  檀锦程在沪市这一呆就是将近一个月。

  等到他回到甬城之时,已经是3月份了,这期间也发生了不少大事,首先是去年下半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奶粉事件终于是判了。

  判了也好,也算是告一段落,就是对国产奶粉算是给予了致命一击了,市场份额几乎全部让了出去。

  这事儿跟檀锦程没太大的关系,闪驰集团也不做食品相关方面的生意,甚至于投资檀锦程都不想做,这钱不赚也罢。

  互联网时代,食品方面的公关太难做了,一个不小心建立的好口碑就完犊子了。

  这事儿跟檀大老板没什么大的关系,不过另外一件大事跟他就有一定关系了,那就是国资委发布的新版关于国有资产交易规范。

  新版规则更加的宽松了,尉来汽车在处理扬子汽车以及长风汽车收购之后的后续问题上能够更加的便利了。

  另外,对于以后跟国有企业的合作问题上也更加的便利了,这对于闪驰来说是大大的好事。

  当然,也是这一纸规定,让后面出现了很多大型央企,国企。

  “有好有坏吧,规模大了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就大了,至于说坏处,也不用我多说,你的闪驰也是从小做到大的。”

  北仓城投的谢俊鸿正陪同着檀锦程还有长泽裕视察梅山岛区域,为合资工厂选址做着规划,两人也在讨论着国资委文件带来的后果。

  4万亿计划,城投改革计划之后,谢俊鸿的地位有了很明显的提升。

  不是大项目一般是见不着他人了,再也不是以前那个“跑腿”的角色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闪驰跟城投的合作地位已经发生变化了,以前需要项目的谢俊鸿非常依赖于檀锦程这种能搞事,会来事儿的企业家。

  更不用说檀锦程的效率还很高,几年之内就能够把闪驰科技给做到上市。

  但是现在手握大片土地的谢鸿俊自由度就高了很多,房价涨幅很快,哪怕是没项目,城投公司也完全可以自己开发商业住宅楼来获取利润。

  权利地位有了上升,对于一般的合作对象谢鸿俊确实难以保持以前的姿态了,但在檀锦程这里他还是始终如一。

  自2004年以来,北仓区发展进入到高速状态,招商引资做得非常不错,有不少的外资企业入驻,但那是招商局的业绩,跟他谢鸿俊没什么关系。

  本应该是招商配角的他直到遇上了檀锦程,出镜的机会多了很多,谁也不明白这个年轻人为什么更喜欢跟城投合作,他的实体企业里几乎都有北仓城投的影子。

  如果不是自己的失误,北仓城投甚至有机会介入到互联网行业,但不管怎么说谢鸿俊在这几年里对檀锦程都是心存一份感激的。

  习惯性带上北仓城投,让他在区里,市里省里甚至全国都有了很多的出镜机会,这对他代表着什么不言而喻。

  更不用说如今的闪驰集团依旧是大项目不断,这次的合资工厂城投公司虽然没有占股,但是他们在尉来汽车是有股份的啊,也算是有份参与。

  这时候他就不得不佩服檀锦程的前瞻性了,梅山岛前几年啥也不是,闪驰要拿地区府附近例如新矸,大矸甚至于小港都随便拿,但是他却看中了这里。

  如今有两座汽车工厂,梅山岛的未来趋势已经能够看出,在梅山岛有着大片地块的闪驰一定是最大的赢家。

  “对了,你们不在梅山岛建一些商业住宅?春晓那边的海边别墅卖得挺好的啊,你们也可以在梅山岛搞一块啊。”

  想到地皮这里,谢鸿俊忍不住提醒道。

  去年下半年开始,房价就开始大幅上涨了,闪驰在城区房子有一大半是在房价上涨之前预售出去的,损失不少。

  现在房价才刚刚上涨,海景房也是目前的热门户型,手里有地不如开发一些的好。

  “哈哈,没必要,房子是要建的,但是我们不做房地产,建房更多的是解决员工的住房需求,只要不亏就行了。”

  檀锦程哈哈一笑,这年头海景房的概念贼流行,春晓的所谓海景房都涨到1.2万元每平了,别墅就更贵了。

  真要是在这时候搞这玩意儿,以内部房为主的闪驰地产过几年之后不得被员工给骂死。

  “那有点可惜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你不做房地产,这玩意儿是真的赚钱,你看申州就拿了很多地,小区开发计划一大堆。”

  谢鸿俊有点可惜的道。

  “我们业务结构不一样,论投资的话我们未来要大很多,房地产这個确实没法做。”

  谢鸿俊点了点头,确实如此,闪驰的动力电池跟汽车都是大投资,房地产也是大投资,闪驰确实赚不了这个钱,就是有点可惜了。

  这玩意儿投资是大,但也是真的赚钱啊,而且现在政策扶持,城投已经有自己的商用住宅楼开发计划了。

  “城投会开发住宅楼,到时候有好的给你留两套。”谢鸿俊笑道。

  “行啊,那你到时候可要给我便宜点儿,不过说起来我们锦悦府的一期工程也快要交房了,你怎么看?”

  “哈哈,算了吧,那里都是伱们公司的员工,我就不占这个便宜了。”

  谢鸿俊知道檀锦程的意思,有些话他明白说可以,但是檀锦程不能太明白的说出来,另外他们俩的关系也犯不上玩这一套。

  他也不差这点儿,就像是檀锦程只是说让他便宜点儿一样,懂得都懂。

  锦悦府是闪驰开发的员工住宅小区,一期工程总计432套商品房将于今年的六月份交房,距离正式交房的日子也只有3个月了。

  如果说闪驰员工现在最期待的是什么,那一定是交房还有二期工程什么时候开工了。

  “梅山岛这边有两座工厂,你不开发住宅楼其实也不行的,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话到时候记得跟我说,像是建筑商跟资金什么的我还是可以提供点帮助的。”

  “嗯,这个到时候再说吧,反正工厂筹建过程中会有员工宿舍。”

  檀锦程有些头疼,像是梅山跟春晓这边的房子说白了就是纯割韭菜,现在卖1万多,巅峰时能炒作到接近2万,到了2023年都恢复到了五六千左右了。

  

  在城区范围内建住宅楼檀锦程不反对,不管未来怎么样,现在买都算是赚的,但梅山岛他是真不想建。

  谢鸿俊说了这么多,檀锦程又何尝不懂他的意思,不就是想让闪驰配合着城投联合开发嘛。

  “城投要是有开发的意愿,记得给我们留一批户型不错的房子,到时候公司买下来给高管们住。”

  “好吧,看来你小子是真的对房地产没什么兴趣,那老哥我也不难为你了,不过还有件事儿你得跟老哥说说。”

  谢鸿俊算是看出来了,檀锦程是真的对房地产没兴趣,至于什么投资过大没钱没精力,这不过就是一个借口而已。

  他铺垫了半天,如果檀锦程还不明白他的意思那就是纯扯淡了。

  不应该啊,以檀锦程的眼光他不可能看不出现在搞房地产是一件非常赚钱的事儿呀,为什么就一点兴趣都没有呢?

首节 上一节 400/6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