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从外贸开始 第22节

  饭桌之上,四人有说有笑,没有什么员工与老板之间的疏离感,大家都为顺利出货而高兴。

  当檀锦程提出,除了正常的工资之外,将会额外给予姐妹俩每人500元的奖励之时,饭桌上的气氛就更加的热烈了。

  “谢谢老板,老板你真是个好人,你肯定能发大财的。”李景兰开心的笑道。

  “谢谢老板,祝两位老板生意兴隆。”李艳宁也轻笑道,同时举起杯子,虚敬了檀锦程与张旭鹏一杯。

  比起堂妹,李艳宁这个月的收入不错,她已经计算过了,底薪加上提成,这个月能拿5000多元,加上老板承诺的这500元,一个月的收入有6000元了。

  只有一名跟单员,没有竞争压力,提成都归自己,这样的工作环境实在太难得了。

  而且也不需要的担心后面的收入,因为檀老板已经将今年12月份还有明年一月份的单子都已经安排妥当了。

  接下来的两个月,公司每个月都会有一笔订单出货,收入上完全不用担心。

  李艳宁已经计算过了,算上这个月,过年之前会有三个月,三个月自己的收入至少纯收入至少有1.5万元以上,可以过个肥年了。

  公司虽然不大,但竞争压力小,收入也不低,李艳宁对于目前的工作状态十分的满意。

  可惜的是,跟堂妹说过很多次,让她跟着学学做跟单,她就是不听。

  几百块钱不算高,但入职时间都不长的两姐妹,也能开开心心一阵子。

  “小李,还有一件开心的事,伱想不想听?”檀锦程笑着对李景兰道。

  “啊?还有开心的事?什么事还能比发钱更开心?”李景兰闻言有些诧异,她正准备学姐姐那般也敬两位老板一杯呢。

  “你来说吧,老张。”撇了一眼张旭鹏,檀锦程道。

  “靠,说了不要叫我老张,我有那么老么?这也太难听了。”正在努力干饭的张旭鹏不满的道。

  “张老板,啥事?”李景兰可不管他乐不乐意,连忙追问道。

  “咳,我跟小檀商量过了,淘宝店后面就交给你管理了,包括客服还有联系收发货都交给你了。”

  “啊?这算啥好事儿?再说这些事不一直都是我在做吗?”

  “急什么呢,听我说完,从下个月开始,事情嘛还是你做,不过每卖出一件衣服,你可以在里面提1块钱。”

  “啊?1块钱?那也没多少钱呀,这个月才卖了100来件。”李景兰大失所望的道,对比刚刚500元,心理落差未免有些大。

  不过,100多块钱也是钱,总比没有的好,于是也笑着说道:“谢谢两位老板,100多块钱也很好。”

  李景兰的表情,檀锦程尽收眼底,不过也没有点破她。

  下个月支付宝就将上线,网购的方便程度肯定会大大的改善,这个月没怎么管又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都能卖100多件,今后的销量只会越来越高。

  别觉得100多件卖得少,一家注册还不到一个月的一星店铺,没有任何的流量支撑,且又是网购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年代。

  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能够卖100多件,已经是很厉害了。

  果然,江浙沪包邮的魅力还是有的,从数据上来看,大部分购买者都是冲着这一点来的。

  每件提成1元,只是为了提升李景兰的工作积极性,当她发现卖的衣服越来越多,自己的提成也越来越高之时,自然会投入精力去钻研淘宝店铺,提升店铺的销量。

  “你们回去吧,下午不用上班了,放你们假了。”

  从饭店出来之后,檀锦程对两姐妹道,下午跟张旭鹏有点事商量,正好第一批货也出完了,大家都可以轻松一下。

第37章 回家

  “你是准备要回家了吧?”

  待两姐妹走之后,张旭鹏看向檀锦程道,把两人支走,小檀肯定是有事情跟自己交待。

  “是啊,这两天我就准备回家了,预产期应该就在这几天了。”

  “行,明天我去买点东西,你帮我带回去一下,其他的有什么要交待的吗?”

  “安排好下个月的生产进度,多盯着张海平那里,别让他偷摸把机工撤下来几个,耽误生产进度就行。”

  如张海平这种小厂厂主,檀锦程前世也打过交道,只不过是不同的行业而已,单凭合同是没有办法完全约束他们的,如果工期紧张的话,你得时刻盯着他们。

  如果伱几天没去盯着,他们便会自动脑补你这笔单子要得不急,撤下几名机工来做别的事情,这种事情太常见了。

  一般来说,无论多紧张的工期,下单至代工厂之时,都会预留几天时间以防意外,所以即便是真拖上几天,你也不可能拿他怎么样。

  跟不同体量的公司合作,必须要有不同的应对方式,大公司一般会按合同办事,但小公司更多的是讲人情。

  张旭鹏点点头:“嗯,这个我知道,已经完成过一批出货了,流程基本都知道了。”

  “剩下的也没什么,就是关注一下账户,还有尾款,另外也别忘记安排退税。”

  出口退税指的是国家针对出口企业所支付的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税费给予一定比例退还的政策,自1985年开始实施,经过多年的调整和完善,逐渐形成了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商品的退税率差异化的政策。

  纺织品行业一直是我国出口规模最大的行业之一,相应的退税也是最高的,1995年起,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品退税率为17%,到了今年,已经调整到13%。

  虽然降低了退税比例,不过13%也已经不少了,

  如张旭鹏所言,这两笔订单最大的收获不是赚了多少利润,而是通过这两笔订单,了解了出口生意的全部流程,这个比利润要更加的宝贵。

  跨境贸易从报价,订货,付款方式,备货,包装,报关,装运,提单,结汇等等流程,通过这两笔订单,檀锦程已经大致都能掌握住了。

  其实如果没有太大的野心,像现在这样生活状态真是再好不过的,随着客户群体的扩大,每个月能维持5到10万美刀的出口量,全年出口额能达到500万美刀以上,也不少挣。

  按20%的净利润来计算,一年也能够分个三四百万,几年之后,檀锦程与张旭鹏二人便能够身家千万,过上很舒服的生活。

  之前小檀说明年可以买车,张旭鹏还当他是在开玩笑;现如今看起来,是一点开玩笑的成分都没有。

  在一个起飞的行业,走上正确的道路,挣钱相当的容易。

  22号,星期一,檀锦程提着大包小包又一次踏上回宜城的火车。

  依旧是转道徽京,从这里转道要方便许多,皖省人对于徽京似乎有着别样的情绪,檀锦程虽然没在这座城市生活过,不过前世也没少来。

  在檀锦程回家的时候,张旭鹏也骑上他的二手电驴,准备去往张海平的工厂监工。

  檀锦程与张旭鹏的事业正在起步,但对于张海平来说,却面临一个幸福的烦恼以及抉择时刻。

  锦鹏贸易的订单,已经排到明年一月份,从目前每个月稳定的订单量来看,如果明年形势不变,单单锦鹏贸易一家公司的订单就足够支撑自己明年一年的产能。

  但其他一些客户也不能放弃,明年添置机器扩充产能是必然的,但假若明年锦鹏贸易不跟自己合作,或者是减少订单,那又如何应对?

  如同张海平担心自己的命脉被锦鹏贸易抓住一样,锦鹏贸易也不想在自己这一颗树上吊死。

  最近自己可是听说了,张旭鹏已经在接触其他的厂子了。

  从最初的随意为之,发展到现在一年可能有几百万订单的大客户,锦鹏贸易在张海平心目中的地位不断的提升。

  “小檀怎么没来?”见张旭鹏停好车,张海平随口问道。

  “哦,他出差去了。”

  “又出差了?这次是多大的单子啊?”

  “没有,小檀出差学习呢,这次不是接单子。”

  见张海平欲言又止的样子,忍不住问道:“张老板是有什么事吗?”

  “额,我之前听说你在接触附近的厂子?”

  张旭鹏点点头,也没隐瞒:“是有这么回事,看看人家做的样品怎么样,学习学习,张老板你也知道我们是做出口的,样品库要丰富一点才行。”

  “是这样啊,我还以为你们打算换供应商呢。”

  “没有这回事,当初张老板肯接待我们,我们的单子肯定是优先张老板这里供应,只要你能吃得下就行。”

  “明白明白,你们年轻人是讲信誉的;不过你放心,我们肯定不会耽误你们的事儿,明年的话如果还能有这样稳定的订单,我就再买机器多招人。”

  “订单这个一直是小檀在联系,我知道的不多,到时候等小檀回来,你自己问他吧。”张旭鹏笑道。

  其实明年的订单,已经有一部分在洽谈了,只不过还没定下来,这方面张旭鹏是知道的。

  但显然,这些是不能告诉张海平的。

  ——

  傍晚时分,经过两次中转,檀锦程终于回到了宜城,回到家时,饭菜已经在桌上等着自己了。

  张素芝看着风尘仆仆的儿子,笑着说道:“回来了,路上没什么事吧?”

  一个多月不见,儿子皮肤变白了许多,整个人的精气神跟之前也有了很大的不同。

  “妈你怎么还没去医院待产,不是预产期快要到了吗?”

  此时,檀立华走过来,接过檀锦程手上的箱子,两个大箱子弄进门,还是有些麻烦。

  “爸,那个小点的箱子是鹏伢的,放门口就行,一会儿我给他送过去。”

  “知道了,你去洗洗手准备吃饭吧。”

  “哎,好的。”

第38章 父母教诲

  家乡是所有人心灵的港湾,很多人会说,当你走上创业之路之时,就应该尽可能的少回家乡,因为这会给你带来惰性。

  但很多时候,家乡也是自己的加油站。

  斑驳的城市,老旧的建筑,关怀自己的家人,都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

  饭后,把张旭鹏的礼物送到他家之后,檀锦程很快便回到家里,又一次催促母亲尽快进医院待产。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思维,像檀锦程母亲这种对于生育的观念,还停留在上个世纪。

  哪怕是到了现在,很多人生产之前都没有提前进医院待产的概念,大多数人都是即将分娩之时,才赶紧去医院。

  儿子说得头头是道,檀立华有些疑惑的问道:“我怎么感觉你对生孩子比我懂得都多?”

  那可不比伱多么,38加19,算起来我现在年龄比您还大一些呢。

  “你就别管这些,明天就去医院待产,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的。”

  “别说这个了,你的生意做得怎么样了?上次听说去羊城出差了,我可是听打工的人说那边比较乱的,没出什么事吧?”

  “能有什么事,我又不到处乱跑,展会结束之后我就躲进宾馆里。”

  “不是说那边人大部分都不会说普通话吗?你们怎么交流?”张素芝也好奇的问道。

  “我是参加展会去的,跟当地人接触不多,大部分说的是普通话的。”檀锦程笑道。

  事实上,张素芝说的也没错,两广之地就不用说了,就连甬城当地人,这年头普通话说得顺溜的都比较少。

  张海平这种做生意的,交谈之时都时不时崩出几句土话,因为有的词普通话他不知道怎么形容。

  年轻人当中,操作蹩脚普通话的,也大有人在。

  语言交流,确实是这个时代独有的一种障碍,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基建开始,人员流动开始变得频繁起来,这些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那你生意做的怎么样了,之前听说你跟鹏伢开了个公司,现在公司几个人了?”

  “公司目前算上我跟鹏伢,一共4个全职的,另外还有几个兼职的,生意嘛,还可以,我回来之前刚出了小一百万的货。”

  檀立华侧目道:“才一个多月就出了一百万的货?生意这么好做的吗?”

  “现在外贸行业比较火,我们结算是的美刀,所以听起来很吓人,但实际上其实也没多大规模,不过还是挺赚钱的。”

首节 上一节 22/4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