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分区地方倒也不大。
有尚光耀这个文书领路,王建星陪同,三人很快来到机关楼四楼左侧的一间办公室内。
尚光耀抬手敲门,不等里面回应,他就推门径直走进去。
陈钧见状,也干脆跟着进去。
林芝军分区司令员叫马升民,这个陈钧在来之前就知道了,毕竟来人家地盘嘛,谁当家的总要搞清楚一些。
马升民办公室环境整体还挺不错,大概二十多平,除了办公桌办公椅之外,剩下的就是一些文件柜。
柜子顶端摆着一些像是假花似的摆设。
办公椅上坐着一位年约五十岁左右的大校,对方从他们进门开始就在抬头打量。
陈钧赶忙立正,抬手敬礼,憋足了劲正准备汇报。
坐在办公椅上的大校却摆了摆手,满脸带着和煦的笑意道:“好了,别整那有的没的了。”
“我认识你,陈钧嘛。”
“李参谋长最近身体可还好?”
马升民口中的李参谋长,自然说的是西部参谋长李洪涛,他以前还在李洪涛带的单位,当过一段时间的团副。
“报告司令员同志,大伯他一切都好。”
陈钧一板一眼的回应后,将自己的军官证和调令一起递到办公桌上。
按说有俩人跟他一起过来,肯定也要有调令,但这次安排的太过紧急,目前那俩只能当做书童陪读。
就看后续怎么安排了。
马升民拿起调令象征性的看了看,其实都不用看,最近几天353团团长转业一直都没有调人过来。
牵扯边防部队,他也向藏地军区那边问了好几次,藏地军区又向西部问,上面一直压着。
结果到最后,说是要调过来一个年轻后生。
起初,马升民得知京都那边要安排人过来,他还有这头疼。
毕竟,这地方可不兴镀金啊。
一个连环境都扛不住的人,拿什么去带领边防团?
可真等上面透露人选,马升民特意调了一下有关陈钧在东战的事迹后,才暗暗咂舌。
这特么不是人家来镀金,这是一个大战区的人才,下放到他们军分区这边了。
“咳!!”
马升民看完调令和证件,顺手递给一旁的王建星咧嘴笑道:“老王,这就是你们353团的新团长,陈钧。”
“你可别看他年龄小,能耐大着呢。”
“那什么,等会先去后勤给领几身你们团里的衣服,再跟文工团的同志说一声,晚上安排一场节目,在你们团部欢迎一下新同志到来。”
“最近几天刚来,你多带着陈团长熟悉工作,等适应这边的环境后,再下哨岗去看看。”
“是,司令员。”
王建星赶忙伸手接过证件,直觉上,他也能感觉这位新来的团长似乎没有自己看到的那么简单。
该走的流程结束了。
陈钧从马升民办公室出来后,直接摇头说道:“王参谋长,文工团那边就不通知了。”
“司令员的好意心领就行。”
“我过来不需要搞什么欢迎仪式,你去后勤领一些衣服,我去医务室看看。”
“咱们等下在医务室汇合。”
“是!!”
边防部队由于环境的缘故,文工团的编制一直都有保留,和卫生部的人一起,都会固定时间上各个一线哨岗。
一来给一线的战士体检,检查身体状况,二来也是表演一些节目,尽可能的保证战士的生活可以多元化。
他们都是刚从内地过来,看什么节目啊。
但军装必须要换,先不说气候原因,他们带的衣服不御寒,就说自己身为团长,要是还穿着机关服去团部。
多少有点不合适啊。
等陈钧再次来到医务室时,李武界已经能下地走路了,他除了脸色苍白一些,别的都还好。
这小子算是野战一线出身,有点底子在,适应能力还行。
可边涛就不行了,陈钧过来时,这家伙,嘴上还扣着氧气罩呢。
“感觉怎么样?”
陈钧走到边涛跟前,上下打量他几眼。
老边可能也是感觉自己太丢人了,顺手拔掉氧气罩,有气无力的摆摆手:“没事主任,我就是不太适应这边,休息一会就好了。”
“嗯,慢慢来就行。”
“等下我要去团部,你能行嘛?不行了先在这躺着休息一天,明天再去也行。”
边涛毕竟是机关出身,没怎么参加过训练,身体素质甚至都不如跳广场舞的大妈。
陈钧对他特殊照顾一些,也算情有可原。
“不了不了,我能行。”
边涛挣扎着起身,陈钧也没拦他,就在旁边看着。
有些话说起来很残酷,但也是事实啊。
边防不比作训部,既然来到这里,肩膀上扛着少校肩章,就要承担起一名校官该承担的责任。
若是连最基本的适应都无法克服,那以后呢?
以后肯定要去团里的哨岗巡视,一线哨岗在海拔五千多米,连鸟都飞不上去的地方。
总不能一直窝在团部吧?
等王建星从后勤领完衣服回来,看到刚才还病殃殃的两人,这会已经站起身,正在努力克服。
他脸上闪过一丝惊讶,而后走到陈钧跟前敬礼道:“陈团长,车就在外面,咱们先回团部吧。”
“这里虽说天黑的晚,但过了五点后温度就会大幅度下降,回团部可以先让他们俩休息。”
“行。”
陈钧扒拉着王建星手中拿过来的军装,顺势脱掉身上的衣服,换上353团的衣服佩戴上臂章。
这才出发前往团部。
坐在后排车上,陈钧望着林芝县繁荣的街道,不禁有些感慨。
他以前执行任务时没有来过林芝,但去过距离这里一千多公里外的扎东,那里环境就恶劣的多了。
扎东那里的边防团,全团都驻扎在海拔4700米以上边境线,号称世界的屋脊。
空气稀薄,气候恶劣程度比这严峻十倍不止,脚底下踩的都是永冻层,吃水都很困难。
相比较扎东,林芝这边几乎和内地没啥区别了。
至少团部所在的位置,要好得多。
军分区距离353团团部不算远,汽车穿过县城,再走一段相对颠簸的路段,远远就能看到一片军营的建筑,都蜷缩在山坳的斜坡上。
团机关和直属分队占地面积不小,但却依山不傍水,周围沙丘连绵,毫无美感。
相比军分区的豪华。
团部这边的环境已经初见端倪,看来并没有自己一开始想象的那么好啊。
陈钧吸了口气,看着王建星鸣笛,进入团部大院。
这是他未来,可能要呆很久的单位了。
……
……
为@用一首歌的时间怀念你,大佬打赏加更
第585章 巡视团部,被带歪的王参谋长
车辆最终在团部大楼前一溜石子路上停下,王建星下车就忙着招呼执勤的战士过来搬行李。
陈钧叉着腰环顾了下四周,团部的环境确实没有军分区建设的那么好,但胜在干净整洁,倒也没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差。
“陈团长,崔政委下连去了,估计今晚能赶回团部,要不我先安排您去宿舍休息会?”
王参谋长命哨兵搀扶着李武界和边涛,带上行李去宿舍后,又过来陈钧跟前询问。
一路上,陈钧早就发现王建星的脚有点跛,走起路来就跟个小老头似的,他刚才没问,是跟前有人不太好意思。
如今就他们两人在这站着,陈钧摇摇头,盯着老王的腿看了一眼:“王参谋长,你这腿是伤着了,还是怎么了?”
“哦,这啊。”王建星听到询问,满不在乎的晃动下左腿道:“这不前几年当营长的时候,在边境巡逻,被回窜分子埋的劣质地雷给咬了一口。”
王建星口中的回窜分子陈钧知道是怎么回事,内地的人不清楚边境的事,以为边防部队防的只是一些闹事的科莫多大蜥蜴。
其实没那么简单,边境外有很多武装到牙齿的家伙,统一老美装备,经常伺机蹿到境内惹事。
那帮家伙来回蹿,边防的人就称呼为回窜分子。
真正平静也就是这两三年的事,这帮回窜分子才没那么猖狂。
究其原因,无非就是祖国强大了,能震慑住一些人,边境才能得以安生,但也仅仅安生了一点而已。
祖国还是不够强,毕竟吃饱饭才几年啊,陈钧记得自己刚读军校那会,老家的家家户户还不敢顿顿吃肉呢。
这几年才彻底改善。
“你也跑了一天了累不累?不累就陪我转转。”
陈钧是个工作狂,刚到新单位他可没心思躺床上休息。
“成,那咱就转转。”
王建星乐呵的答应一声,陪着陈钧在团部内溜达。
团部加上353团下辖的直属单位加起来,占地也没多少,陈钧用了四十多分钟就基本溜了一遍。
总体上来说,这里吃喝问题不大,有蔬菜大棚,也有搭建的一些后勤养羊的羊圈,相比扎东那边的边防团。
353团已经很舒坦了。
两人走着走着,走到山坳边上通讯大队的营区。
据王建星介绍,通讯大队里面住的不只是通讯兵,还有不少从一线哨岗撤下来修整,或者临时下来负责采买物资。
还有养伤的战士,都会被安排到通讯大队这边修整。
两人过来时,有十几名战士正在并排以跪姿练习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