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复读战高四,你捡漏上军校? 第853节

  看着李振华不像是嘴硬,而是要来真的,戴正安犹豫了片刻,叹气道:“那照你这么说,意思是洪都培训一年后,不打算给那孩子动动位置?”

  “不动。”

  李振华摇摇头:“你糊涂啊老戴,军中缺良将嘛?”

  “自古以来缺良将嘛?一时的成就可能是时代造就,但这种人历来多少教训,时代造就的人就会随着时代的结束而落幕。”

  “他现在需要的是沉淀,再沉淀,不经历一番磨难,凭着一腔锐气,能走多远?”

  “这么多年,你是见得少,还是看得少?”

  “刚过易折,多些经历又不是坏事,我们看到一个好苗子,要做的不是拔苗助长,而是要他扎根,再扎根。”

  “当有一天他自己成为自己的参天大树时,应得的这些东西,自然会得到,而不是我们这帮老家伙一味的凭借自己的喜好去给予。”

  “明白嘛?”

  “不明白。”

  戴正安咧嘴冷哼道:“李老头,你的大道理总是比我多。”

  “老子说不过你。”

  “但他走到了这一步,你不觉得对他不公平嘛?”

  “狗屁的公平,你怎么也开始学这一套了?”李振华气呼呼的将手中的烟盒拍在红木桌上。

  “能顶得住磨炼,才能立足立得更稳,如果他顶不住这些磨炼,那就说明我得判断是对的。”

  “你就少在这跟着瞎操心了。”

  也许是看着李振华态度挺坚决,这回,戴正安沉默的时间更久。

  足足抽了两根烟后才开口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特么的老李,又不是老子的孙女婿,干我屁事?”

  “那你准备把他丢哪?”

  “西北。”

  李老爷子双眸深邃,言语凿凿。

  话说到这份上了,戴正安还能说啥呢,他可以因为一个好苗子专程跑一趟,这无所谓。

  但他也清楚,其实以前陈钧的发展,李老头很少会去干涉,顶多就是机要处的人会适当的汇报一下。

  能干涉,就说明这老头真的开始上心了。

  作为一个外人,他还真不好再多说啥。

  “行吧,你都这么说了,我也懒得管了,你就犟吧。”

  戴正安冷哼一声,起身离开。

  想把陈钧调到西北,不是他该操心的事,反正洪都战役班还要一年才能结束,到时候自然会有人跑过来跟李老头对线。

  把人家一个好苗子,说调走就调走,哪有那么容易?

  就看他到时候怎么安排吧。

  。。。。。。。。。。

  陈钧并不知道上面对他后续的安排,在入班考核结束后。

  最终洪都陆军步兵战役班,只留下了四十一人,其余一百四十多人,全部被淘汰了。

  接下来就是一年的战役班生涯。

  这倒是符合了之前何胖子的调侃,陈钧在这战役班上课,还真跟休假差不多了。

  毕竟这里课程的紧张程度,根本没法和部队相比。

  时光匆匆,很快一年的时间过去。

  在这一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其中最值得庆贺的是,李海瑶经常往洪都跑,加上课程也轻松,陈钧时间宽松,精力旺盛。

  李海瑶终于是怀孕了,并且在战役班结束前夕,都已经怀孕九个月,临近生产。

  另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陶军明从国防大学回来后,正式晋升到正师级干部,并且已经在着手准备再进一步,进入准升名单。

  他这个容易晋升,毕竟是职位到了,空缺已经给了,剩下的就是时间问题而已。

  但遗憾也有。

  比如陈钧的营长赵子恒,在临近年关时转业,尽管赵子恒一再的叮嘱179旅所有军官,不要告诉陈钧。

  不要告诉以前老一营的人。

  可在他即将离开部队时,老一营当年很多的连长,排长,如今的副营,营长全都来了。

  包括陈钧也从洪都专程赶回来,送一送他们这位老营长。

  那一天。

  179旅鲜红的军旗飘荡,肃穆的军乐声中,仪仗队都比正常节奏慢了半拍,正步一步一动,马靴清脆的砸在地面,砸在所有过来送别的官兵内心。

  送战友。

  踏征程,默默无言两行泪。

  耳边又响起了驼铃声。

  这一走,以后再也不必被早上五点五十的早操哨声吵醒,可以舒舒服服的睡个懒觉。

  再也不用忍受营里的繁琐工作,可以光明正大的置之不理。

  可以不用再私下埋怨旅里给的压力太大,骂句沙雕也不用再偷偷摸摸。

  褪去这身军装,现场的人哭红了双眼,但挡不住离别的脚步。

  赵子恒最终还是在众人的瞩目中,挥挥手,坐上了离开军营的车。

  消失在所有人的视线中。

第581章 返回金陵,不合时宜的调令

  眨眼一春秋。

  时间来到一九年的五月下旬。

  洪都战役班终于要毕业了,最近两天学院留下的四十一名学员,每天没啥太忙的事情,虽说当初入班考核提到的第三项。

  要求可以当做结业论文来写。

  但在这种战役班外松内紧,不进则退的环境中。

  谁敢那么头铁,真就留到最后才写啊。

  所以,早在半年前,所有学员都已经提交完毕,剩下这两天纯属就是在享受校园的最后时光。

  因为离开这里回到单位后,接踵而来的工作和绞尽脑汁的表现,以求晋升的压力,必然会压在每个人身上。

  但,再悠闲,总得有离开的时候啊。

  六楼宿舍里。

  陈钧正快速收拾着行李,忙碌中,脸上有明显的笑意,却又显得格外急切。

  他跟别的学员不一样,人家是急着回单位,陈钧到现在还不知道自己单位在哪呢。

  179旅回不去,因为上面一没给调令,二没给任命书,回去当客人行。

  但没他的职位啊。

  作训部更别提了,他的名字已经被挂到作训机要部门,担任一个专门伺候人的头子。

  李东阁部长也提前打电话说过,自己的档案不在作训部,只是挂名而已,毕业后去哪都行,等着上面安排。

  陈钧现在担心的不是自己去哪,而是近几天李海瑶就要生了,目前在金陵羊城路300号江省人民医院待产。

  他要赶紧过去看看。

  毕竟,人生两世头回当爹,那能不兴奋嘛。

  “老陈,收拾好没有?”

  他这边正忙着呢,隔壁宿舍的孙宗航已经背着背包,手提行李箱出现在了门口。

  “等等,快了。”

  陈钧抬头回应一声,把自己买的小孩玩具,还有洪都当地的一些特产,小心翼翼的塞进背包。

  瞧着一个大老爷们,手中还拿着一个小小的拨浪鼓,孙宗航笑着摇头:“以后不能叫你陈小子,也是要当爹的人了。”

  “对了,你的调令还没下来嘛?”

  “我们这些大多都是回老单位,也有一些直接就调单位了,怎么你这一直没消息?”

  “不知道。”陈钧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其实他也纳闷,军中的效率,按说没这么慢啊。

  去哪好歹也要有个说法,总不能一直挂着军衔吃着军粮,啥活不干吧?

  陈钧哪里知道,此刻的京都,正因为他的调动提前透露出来的风声,正特么热闹着呢。

  几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子,拍桌子就差骂娘了。

  基层连队往往会因为一个好兵,争得面红耳赤,这种情况在高层只会发酵的更狠,毕竟,头发再白,也是当年在基层因为谁动他的兵就敢找人拼命的那帮人。

  部队有这种风气,就是他们那些人传下来的。

  “别想那么多了,走吧,没单位就先去看老婆孩子呗。”

  孙宗航没继续提陈钧回单位,以及近期能晋升的话。

  以前他们私下聊天时,还经常感慨陈钧年纪轻轻,就能跟他们站在同一起步线。

  可随着临近毕业的时间越近,所有人的通知都到了,唯独陈钧不到的时候,这帮在军中摸爬滚打十几二十年的老家伙,也嗅出风声不太对了。

  很默契的不再提这些事情。

  等他们全部收拾妥当,统一下到宿舍楼下集合的时候。

  校长陈柏华,政委张少阳两人已经在旁边的空地上站着了。

  授课期间很少有机会能见到这两位,如今人该走了,说什么也得来送送啊。

  “同志们。”看到学员集合的差不多了,陈老头站着没动,张少阳面带笑意的走到队伍的前方。

  “毕业离别的冷餐会我就不给大家举办了,你们都是军中的老同志,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学有所成也好,还是沉淀基础也罢,总之,今天大家在这里挥手告别。”

  “明天,你们将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奋战。”

  “同志们,我在这里祝愿各自的征途,一马平川,无比顺利。”

  张少阳说完,立正身躯,主动敬礼。

  而列队的四十一名学员,统一抬手回礼。

  他们不是刚毕业的青瓜蛋,不需要说什么星辰大海,无所畏惧,下一站,军营见之类的。

  前路铺满荆棘,踏平就好,前方坎坷,无畏无惧的趟过就行。

首节 上一节 853/8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