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台下的徐文生,也就是179旅的政委,看陈钧在这种时候提起这些,他也忍不住苦笑了一声。
并不是说场合不合适。
而是有些过于偏离今天的会议主题。
说教可以,但不能由陈钧去说教。
不过,台上那几位都没说什么,徐政委也就不再操心了。
但陈钧似乎是毫无所觉般,继续大声道:“其实纵观历史上每个和平时期,普通人都以为自己处于文明时代。”
“其实并不是,从来都没有什么文明时代,只是有处于文明时代的国家而已。”
“否则,又从哪来的两脚羊的说法呢,战争就是浩劫,遍翻历史书,我们比任何一个民族经历的苦难都要多。”
“人口动辄就是以千万为单位的减少,而刚刚故事中那个小姑娘的遭遇,几十年前我们也才经历过。”
“此恨,宛若昨日!”
“发生在一个人身上,可以称为悲剧,发生在一个民族身上,那就不能被称为悲剧,而是国恨家仇。”
“所以我们军人要时刻牢记敌人的形状,在战场上不要讲底线,更不要讲高大上,那样只会让我们渐渐遗忘敌人真正的形状。”
“我就很喜欢林旅长的作战风格,以牙还牙,以直报怨。”
“我们在和3旅作战时,蓝军不过是干扰了红军一次通讯,而红军的报复行动,就是连续不间断的发射电磁干扰弹。”
“让我们整个蓝军集群硬生生趴窝近十八个小时,不得以的情况下,只能用步兵的防线,去阻挡红军进攻。”
“我在命令电子对抗连,锁定红军指挥部位置时,红军反侦查利用高机动性,直接在我军指挥部附近空投火力连执行斩首。”
“他们用最快,最肮脏的手段进行报复。”
“军人究竟是用来保卫和平,还是用来进攻,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26区最后一场战斗,我看到了林旅用他能想到的,但不真实出现永久伤害的方式,做了最没底线的报复。”
“他扮演了很好的敌人形状,我也希望,作为军人,我永远不要忘记敌人的形状。”
“感谢大家!!”
陈钧呼呼啦啦的说了一大通,这才抬手敬礼!!
而台下。
仅仅寂静片刻后,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噼里啪啦的响起。
不要忘记敌人的形状。
这是陈钧在解释为何演习时,179旅作战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其实很多手段都被导演部给拦下了,否则每场作战不可能那么难打。
信息化时代,有太多肮脏到无底线的战术可以使用。
什么入侵武装部,发送家人去世的假消息动摇士气,利用公共频道通知淘汰的假消息,混淆视听,都不算什么。
地下水网投毒,虚假战损这些陈钧都没用上呢。
导演部之所以拦下也是没办法啊,演习是练兵又不是练腿。
任由陈钧这么瞎折腾,那都不如让他直接模拟核打击了,更省事。
等掌声落下。
坐在首位的几人并没有再言语,负责主持会议的那位参谋首长通知陈钧可以下去后。
这才拿起麦克风,震声道:“好了,陈上校的分享非常好。”
“接下来,咱们宣读此次砺剑2017的数据。”
“本次军演,规定为系列演习,一共划为九区十八支参演部队。”
“根据最终作战结果反馈,对照以往演习数据,信息化合成的编制结构,在机动效率方面比同等规模机械化部队,提高32%。”
“军用运输,对比以往没有太明显的增长。”
“而整场作战,作战过程中各单位雷达作战,电子作战,无人机察打一体,战术导弹等单元,在单位时间内信息通讯交换率,比之前同等部队提高 67%。”
“部队突击能力,提高31%。”
“综合后勤保障效率,提高43%。”
“另外,本次演习,涉及战术命令信息一共是 22,641次,单元执行命令动作10,082次,总体执行效率”
“以上军事建模数据,选取演习各单位综合数值,军事建模参谋团意见,合成化旅级单位,在火力,机动,突击,联合作战,后勤保障,指挥命令执行反馈,评估结果显示等等,基本等同于以往机械单位。”
“但同时,我们合成化对通讯,电子证能力要求更高,战场生存能力却不如原先的装甲单位。”
“包括战场纵深,多点战术目标方向打击,合成可控制的战场规模,仅仅只有原先装甲部队的40%左右。”
“.”
由于是各个合成旅,首次参与这种大规模的演习作战,所以,战区对各项数据统计的非常到位。
陈钧坐在台下认真的听着,有些数据听起来同比增高不少,那是因为以前摩步,机步等单位压根没有什么电子战部队。
只有雷达单位,没有成规模的技侦人员,三三两两只负责维护通讯,怎么可能跟如今的电子对抗连相比?
所以初期数据听着增加不少,实际上都是一些可有可无的统计。
后面那些统计数据才是最真实的。
如今合成旅很多单位的综合战斗力,还不如以前的机步旅或者装甲师之类的。
这也没办法啊。
机械化时代的作战方式,已经在很多军官当中根深蒂固。
突然加入这么多信息化元素,上面下达的指令,执行率别说百分百了。
连特么百分之五十都不到。
这也就是说上面的两条指令,下面顶多能领悟一条,或者干脆上面的指令都是瞎几把下的。
下辖作战单位,根本达不到这种协同需求。
训练时的数据,撞到实战中,可不就被直接打折了一半。
通过数据不难看出。
各军区如今合成旅在协同作战,还有合成化跟主战装备更迭间的适应。
依旧处在第一阶段。
单纯的采用混编作战、领悟不到合成化真正的含义,在战术投入方面,确实不如以前的机械化部队。
这里面牵扯的东西有很多。
最直接面临的问题就是,营级单位战场生存能力和指挥系统,对复杂作战单位构成的战场,控制能力太弱了。
就拿最简单的例子来讲。
现在各单位在作战时,对战场的控制,目前仍需要通过密集通讯的手段,来完成协同。
236旅就是最经典的例子。
他们突围之后,曾经遭遇指挥断层。
很多火力都因指挥不当而损耗。
在这方面,他们甚至还达不到以前合成一营,单单依靠北斗单兵定位器系统,就能精确定位战士战场位置的程度。
信息化快速列装,武器加速更新迭代。
专业的信息化部队,将经验贡献给野战单位,打造出脱离机械化单位的火力。
看似一切蒸蒸日上。
可有一点被忽略了啊,打仗向来都是人操控武器,各单位信息化列装虽然到位。
但思想并非一时半会就能彻底转变的。
这个需要时间,需要足够的外部压力来促成。
“讲一下。”
就在陈钧听着数据沉思时,不知道什么时候,数据汇报已经结束。
而发言人已经由那位参谋首长,换到了总指挥沈宏伟那里。
沈总指挥刚一开口,会议室内全体军官,自觉的齐刷刷坐直身体。
瞬间,会议现场严肃的氛围感弥漫。
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受到一股压迫。
因为这个数据陈钧能分析出来各单位的现状,别的军官同样可以啊。
总指挥要发言,铁定没好话,甚至在场有不少人都已经做好了挨批的准备。
沈总指挥虎目扫过台下,而后语气清冷道:“数据讲完了,具体报告我不想再听。”
“下去后,各军区作训部自行复盘总结,将总结的最终报告交到我这里。”
“我来说说人的问题。”
“本来这个问题不该由我来讲,在座的各位同志,都有你们自己的直属上级。”
“但是!”
沈宏伟目光严肃,一股隐而不发的怒火,已然汹汹燃烧。
其实总指挥这个级别,直接去批评各旅负责人,这还是挺罕见的。
部队里面讲究的是一级一级的管理,以他的身份顶多就是战前鼓励一下,战后过来听听就行了。
只要提出批评,那就意味着直接否定了下属七十一,七十二,七十三,三个集团单位的工作。
“但是,我有必要提醒一下在场的各位,提醒在座的所有同志,尤其是参演部队的主官。”
“你们作为天之骄子,作为一个单位的指挥官,各军区的佼佼者。”
“假如明天战争爆发,你们是否准备好了上战场?”
“刚才有一位同志讲过敌人的形状,我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结合这一次作战的数据,你们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沈宏伟语气再次加重。
一时间,现场氛围压抑,这是对全体指挥人员的质问。
此时此刻,谁敢多言?
第512章 难熬的总结大会,重装试点登场
被总指挥当着复盘大会的空挡,询问有没有做好上战场的准备。
这很明显。
就是上面对这次砺剑2017系列军演的表现,非常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