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战斗力如此强悍的一个营,谁看谁不稀罕啊?
可问题是。
如今这个节骨眼,上面摆出这么大的阵仗,安排这么多人过来查看。
各单位正面临改编,这种时候过来看自己的营。
陈钧总觉得,里面有更大的阴谋在等着自己。
“你看看那些人的姿态,就没发现有不对的地方嘛?”
何胖子在陈钧的示意下,他抬头眯缝着本就不大的眼珠子,盯着远处。
心里瞬间就明白陈钧的意思了。
只不过,他这回没有再贫嘴,只是闷闷的抽了口烟,随即又幽幽的吐出烟圈。
神情一阵黯然。
何应涛在部队呆了十几年,见过太多太多单位的变动。
他在指挥方面,能力远不如陈钧。
但在人情世故,以及基层指挥员所能把握的资源方面,何胖子可比陈钧通透的多啊。
作为一营教导员,他好歹也是营级干部。
关于最近军改进展步步紧逼的政策,他自然有耳闻。
很多单位,都因为军改,不得不计划搬离驻扎了六十多年的营地,大批量师级单位,被军改重点关照。
一营在这种时候,表现出强绝的战斗力,能不被盯上嘛?
要知道,试点的作用,可不单单是做好标杆啊。
当标杆和风向竖起来后。
试点单位的贡献,就要正正经经的摆到台面上。
通俗点说,那就是上面一旦计划全面合成化,那么一营这种已经成功的合成单位。
就不可能被允许,集中这么多优秀的战士。
如同鸡蛋,不会被放在一个篮子里。
所有具备合成化经验的军官,甚至是士兵。
那也不可能被允许,都放到一个营里。
何应涛早就知道有这么一天,陈钧也知道,否则也不会刚开始组建一营时。
他就敢放出豪言,让所有连长都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晋升的机会。
但懂归懂。
这一天,来的太快,也太突然了。
“老陈,那什么,一营的事你也别太往心里去。”
“你早有准备,不是嘛?”
何应涛故作轻松的拍了拍老搭档的肩膀,挤出笑脸安慰。
“也许吧。”
陈钧闻言,他只是点点头,而后继续沉默着看向远处。
这个准备怎么说呢。
从179旅想要组建第二个合成营,从各单位不同意出人出力,最终无奈只能拿新兵顶替的时候。
陈钧就知道,上面的耐心已经磨没了,接下来必定要发狠。
因为军改,可不单单是一句口号啊。
上面的人也要顶着各种压力,一开始肯定是想使用怀柔政策,不可能上来就搞大动作。
结果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以小范围开放试点,各种方法都用了。
最终阻力太大,无法推动,事态僵在这里时。
那最后的结局肯定是掀桌子翻脸,大刀阔斧的干,谁的面子也不给,哪个山头来求情都不好使。
本来只是想动个别单位,发展到最后变成只留个别单位。
这也符合陈钧印象中,2017年军改突然这么大动作的原因。
虽说咱职位低,很多核心层接触不到,可陈钧好歹是全军第一个合成营营长。
最近几项怀柔政策他可是都有察觉啊,军区会议,战区会议,哪次不是好言相劝?
就这次不劝了。
还特么被自己给碰上。
姜,果然还是老的辣啊
察觉到上面的意图,陈钧无言的叹了口气。
他现在有点意识到,其实从演习开始,导演部的人偷偷放防空警报时。
上面应该就计划着要动一营了。
或者说,从179旅只有一个营参战,还能有旅级后勤做援助,这个计划就诞生了。
特么的,还正巧赶上自己带着一营上蹿下跳,打的相当积极。
这种感觉,真特么不爽。
陈钧从烟盒里又拿出一根烟,让给何胖子一根,他自己正准备点燃时。
远处的临时指挥室,旅长陶军明突然从里面走出来,朝着两人所在的方向招了招手。
正事来了!!
陈钧,何应涛两人对视一眼。
刚才那些虽说都是两人的猜测,但也八九不离十,可具体上面怎么安排。
他们可猜不出来。
陈钧快速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尘土,带上老何一起跑到陶旅跟前,立正敬礼。
“旅长好。”
“嗯。”
陶军明点点头,随后他盯着两人扫了一眼,抬手指了指后面的指挥室:“那什么,首长在里面叫你进去。”
“等会不管说什么,你只管听着就行,别犯混知道嘛?”
“是,旅长。”
陈钧抬手敬礼。
他看得出来,旅长这会神情也有些不对劲,显然是知道了上面的决定。
看来,是被自己猜着了啊。
陈钧苦笑了一声,他顺手整理下着装,而后大步走进指挥室。
其他过来参观的那些干部,都跑一营那边去攀交情了,指挥室内只剩下级别最高的这几个。
此时,正一脸笑意的站在技侦人员的身后,小声的讨论着什么。
瞧见陈钧进来。
李洪洋率先开口笑道:“陈钧,刚才你指挥演练的过程非常精彩。”
“上面首长也要奖励你,这次演习结束后马上要过年了,给你个假期,带瑶瑶回家看看吧。”
“首长,您有什么决定就说吧,我能承受的住。”
陈钧先是感激的看了一眼自己的老丈人,而后挺直身板立正,敬礼,一板一眼的开口道。
陈钧知道,李师长之所以那么说,是想给他一个,缓冲的机会。
可再怎么缓冲,有些话总要开口不是嘛?
无非就是或早或晚罢了。
看着这小子这么上道,站在后方的陈焕然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他伸手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坐吧。”
陈钧严格来说,应该算是陈涣然的门生,毕竟当初强军计划选拔,雏鹰培养计划从总政手里转到总参。
名单上的学员分配,调动,几乎都是由陈涣然负责。
陈钧无论是参加兵棋推演,还是阅兵,或者后来的大四培训,背后都有陈涣然的身影。
其他几个要么是战区总指挥,要么是李家老爷子,有些事情他们开口不合适。
“陈钧,一营你带的很不错。”
“现在又晋升旅副参谋长,后续上面打算在军区连续开放五个合成旅单位。”
“试点不再一个一个搞了,大量开放后你应该清楚其中的难度,所以,一营现有的人力要拆分开,调往各个单位。”
“至于你,就卸任一营营长的职位,年后大量开放合成单位的话,初期工作都积攒的有经验。”
“工作方面倒是不难。”
“趁着年后要安排一批干部进修,以你的资历,早晚都要去中培,那就年后一起去京都国防大学进修吧。”
中培,进修!!
陈钧听到这项安排,他双眸中激动之色一闪而过。
中培就是中级军官培养,进修那就不用说了,可以看做是中培的另一种说法。
只不过进修范围更广,包括以后大校,若是有机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话。
也要去进修。
但无论是中培,还是进修都不代表一定能够升职。
这玩意真正厉害的点在于,只要参与了进修。
那就是进步的代名词。
以后有职位上的空缺,随时都能顺理成章的调过去,担任更高的职位。
中校升上校最大的困难,不是没有人提拔,也不是没有空缺的位置。
而是在于压根没有中培的机会。
这玩意,就是中级军官晋升高级军官的通行证,很多军官都跨不过去的一道坎。
如今,就摆在陈钧眼前。
“报告首长,那一营编制.”
陈钧没有立刻回答陈焕然的问题,而是先问一营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