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复读战高四,你捡漏上军校? 第435节

  压根摸不著头绪。

  赵龙泉是本地人,加上当了九年兵,性格正直的同时社交能力更是不俗,还真让他带著那摇摇欲坠的小公司,在绿城立住了脚。

  赚的不多,但每个月收入万把块还是没问题。

  退伍后也算有了保障,这是陈钧最为高兴的。

  不管怎么说,至少让一名老兵,在离开部队后,不会为生计发愁。

  林小东作为老板也大气,他本身家里也不缺钱。

  赚的钱除了一部分经常带回家,给陈钧家里送去点,家里也知道陈钧是最初参与这件事,一开始不要。

  后来拗不过林小东,就干脆收著了,用老两口的话说,那就是存著给陈钧以后娶媳妇付彩礼。

  另一部分,用来提高员工待遇,买五险一金什么的,他自己留的不多。

  那吊毛都没想著赚多少钱,只求自己公司别在自己年轻时倒闭就行,毕竟,几十号人跟著他吃饭呢。

  对林小东来说,成就感比赚钱更重要。

  如果侦查连的设备让发小的公司来做,陈钧衡量过技术,这方面没啥问题。

  毕竟他当初给的民用版本,差不多在技术上,就已经能够媲美现在的版本,甚至更高。

  只需要侦查,不要察打一体的型号,单纯铺开全营无人机的配置,改装一下外形,换换材料,躲避地面雷达探测,那还是没问题的。

  至于察打一体无人机,眼下才2016年,陈钧也不想那么多。

  他又不是搞科研的,之所以懂无人机,那还是以前操作的太多了,造民用版本还行,若是搞超前的军用版本。

  陈钧就是再长五个脑袋,他也搞不出来。

  。。。。。。。

  来到旅部后。

  陈钧交代文书将车停好,可以去旅活动蹭空调休息。

  他自己则是拿著准备好的文件,大步走到旅机关楼下,对著军容镜里里外外整理一遍。

  还特意把帽子摘下来,修正一下方向。

  这才长出一口气,手里攥著文件加快脚步的上楼。

  不管军工场代劳还是林小东的公司代劳,钱肯定都是要旅部出的。

  区别无非就是前者陶旅监督进度,所有事情陶军明负责,后者就是陈钧自己去商量。

  无论选谁,陈钧今天来的目的都是要钱,那基本的态度总该有吧?

  来到五楼陶旅办公室门口,陈钧轻抬手“笃笃笃”的敲响房门,随后他正准备悄悄贴耳听听动静呢。

  结果动静没听著。

  办公室门“咔嚓”一声从里面打开,旅参谋长冯丘虎瞅了一眼陈钧,对方似乎是一点都没意外他会过来。

  开门后一声不吭的走进去。

  陈钧还侧著脑袋保留偷听的动作呢,这办公室门突然被打开,他讪讪一笑。

  也大步跟著走了进去。

  旅长的办公室人还挺齐,不止冯参谋长在这,就连179旅的政委徐文生也在。

  两名大校一名上校,什么话都不说,就坐在那里目光统一看向陈钧。

  “emmmm”

  陈钧镇定的立正,挺了挺胸膛,随即又手脚麻利的先把自己写好无人机需求文件,快速放在陶旅办公桌上。

  这才再次立正,敬礼:“报告旅长同志,有关合成一营侦查连改善文件,我已经拟定完成。”

  “请首长过目。”

  “嗯。”

  陶军明面无表情的点点头,在一旁坐著的参谋长和政委都没吭声。

  陈钧独自站在办公室,内心暗呼大意了,他应该在出发前叫上营长一块来申请才对。

  若是往常这种事,陈钧肯定不会忘了赵子恒,毕竟副营不能跨过正营来汇报一些事情。

  这不符合规矩,更不符合人情世故。

  问题是这事他昨天请示过了,陶旅也同意,陈钧才会把这茬给忘了。

  否则,说啥也要带上老赵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毕竟是来要钱啊,不是啥光彩的事。

  作为旅长,人家肯定是希望下面的单位事越少越好,还能把本职工作做好。

  哪个领导也不希望自己手下出个事逼,动不动就来给上面出难题。

  像陈钧这种,更是动不动像是抄家似的过来,脾气再好的领导,也扛不住。

  但没办法,合成营组建本来就是烧钱的,不管是战车,还是训练的弹药,油料,就是比其他单位高得多。

  目前合成单位少,没全面铺开前,一营的支出自然就显得夸张了。

  更何况从2014年开始,军部JW就已经发布过,全军全面推行军费绩效管理工作,著眼花钱必问效。

  低效必问责,优化财力资源配置,改进经费支出管控,努力实现效益最大化。

  说白了,就是要求每一分军费,都要花在刀刃上,对没有实现绩效目标要求,经费使用低效的单位和个人,还会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

  现在都2016年了,这份通知已经发了两年,深入到各单位,就算是迎合军改的大动作。

  军费支出方面也不会让毫无节制的整啊。

  会议室内很静。

  陈钧杵在原地不动,政委和参谋长坐在沙发上慢慢品茗茶水,除了偶尔的两声交流外,就只剩下旅长翻动文件的声音了。

  文件中陈钧也没写太多哭穷的内容,而是结合当下一营八个连队协同作战时,在侦查方面的问题。

  详细阐述了13套微型四旋翼无人机所能达到的效能,用全营机动的方式展示无人机在全程赶路时的无力感。

  整体上怎么说呢。

  陈钧料想中的合成营出动,可以用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来形容,这是古代作战的说法,粮就是粮食,草一小部分指草料,绝大部分指的士兵睡觉铺在身子底下的草席。

  放在合成营粮草先行肯定就不是这两种了,代指的就是无人机。

  机动作战时,咱就不说铺天盖地的撒出去吧,至少全方位防护,侦查范围扩大到五至八公里范围。

  这是最基础的。

  否则在地形不熟,又没有卫星实景导航的情况下,这么庞大的机动单位,很可能会因为侦查能力不足,而延误战机。

  遭遇敌方火力,不能及时传回消息,合成营的作战压根就施展不开。

  合成本就是信息化时代下的产物,缺少了无人机这个环节,各方面就会大打折扣。

  可眼下全营就13套无人机,适合远距离机动。

  这种情况别说全方位,哪怕能够保证前行的方向不出问题就不错了,一旦遭遇袭击,无人机损毁。

  连持续保证战斗力都不能。

  陶军明一开始看著陈钧写的文件内容,觉得还挺有道理,可看到下面需求清单时。

  陶旅那脸色,瞬间就黑了。

  微型手抛无人机×30套,自杀式四旋翼微型穿越机×28套,末敏弹头巡导弹×28架,车载式无人机×2辆。

  就这配置,特么组建个无人机营都够了。

  陶军明看著下面的清单,顿时一阵头疼,但他也没法反驳。

  因为按照一营的编制,若是真配置侦查连的无人机设备,照著营级编制靠拢一点都不为过。

  就目前合成一营,光是坦克连就有28辆主战坦克,在装甲能力上,已经不亚于179旅下辖的坦克营了。

  正面战场上,坦克营硬碰硬的打,还真不一定是合成营坦克连的对手。

  更别说还有其他六个连,装配营级侦查装备,不算太过。

  可.

  陶军明抬头扫了一眼陈钧,可这么多无人机,足足上百套,旅里也没那么容易解决啊。

  这是2016年,不是2021年,目前很多装备都是朝著信息化部队提供,也就是正在朱日和逞威的那支部队。

  其他单位想要调用,没那么容易。

  陈钧注意到陶旅的神情变化,就猜到文件上的内容应该看完了。

  他斟酌一会,尝试著开口道:“报告。”

  “旅长,无人机如果麻烦的话,我可以解决。”

  你?!!

  陶军明闻言,他微微一顿,看向陈钧。

  这种事也没什么好隐瞒的,陈钧当即将常山代工的想法说了一遍,反正现在营里就有军工厂的工程师,由旅部出资,集团军下订单这事不难。

  还有就是详细说了林小东的事情。

  其实这种事压根不用陈钧说,他身边的发小有人开无人机公司,这事怎么可能瞒得过军方的人。

  当初陈钧参加阅兵,三叔家的孩子在国外上学已经转到国内,这事都详细调查过。

  像林小东这种走得比较近的人,自然也会被调查,并且他那家公司以及背景,都在陈钧资料里面人际关系一栏有标注。

  陶军明也看过,别的军官不会调查这么详细,可陈钧是军部联合参谋安排过来的干部,跟军改有关。

  他的资料,早在军方属于透明化了。

第312章 合训演练,一个人的赛道

  陶军明知道陈钧想干什么,但军用和民用有著本质上的区别。

  就单以价位上来讲,一架民用无人机贵点的,也就售价一两万。

  这种造价放到军用方面,别说售价了,连成本都不够,名称是一个名称,但两者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东西。

  老陶双臂放在办公桌上,沉思了一会,而后又拿起文件看了看。

  这才开口道:“你推荐你朋友的单位这没问题,我们也不是没有和民间公司合作的先例。”

  “但制作无人机这种事情,不是绿植或者红毯之类的非军事类损耗,从哪里采购都无所谓。”

  “这种牵扯到的范围太广。”

  陶军明还以为陈钧只是年龄小,身上那种哥们义气还没褪色,作为下属他也不好拒绝的太明显。

  斟酌了一下后,他这才继续说道:“这样吧,你给你朋友联系一下,就说我们这方面有需要,让他尽快出成品带过来。”

  “这些清单都是你写的,作用范围自然也最最清楚。”陶军明伸手指著文件上的清单:“如果带过来的成品,经由我们部门检测不合格的话,那就去找军工厂尽快协商解决。”

首节 上一节 435/8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