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复读战高四,你捡漏上军校? 第359节

  “我宣誓服从军部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服从命令,忠于职守,严守纪律,保守秘密,英勇顽强,不怕牺牲.”

  宣誓的声音,在雄壮的国歌中回响,宛如一把冲破云霄的利剑,直指苍穹。

  授衔了。

  陈钧的确很高兴。

  但他也知道刚才首长说的对,授衔仅仅是一个崭新的起点,上尉也仅仅是掀开了崭新篇章的序幕而已。

  今年,他22岁了。

  今年,也是他正式起航的开始。

  授衔环节结束后,接下来就是分配单位了。

  一份份任命文件如同雪花般飘进人群,这次大会开的非常硬核。

  授衔加分配一气呵成。

  可惜,没陈钧的份,准确的说刚才授衔的那几个,都没有分配单位。

  原因也不难理解,他们这些人虽说联合参谋部,可以代替学院给他们授衔,但毕业程序没有走完。

  他们这些人还是要回一趟学院才行啊。

  等学院那边的流程走完,由学院将结业的资料传到京都联合参谋部,才会正式启用这批人的分配。

  大会一直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

  会议结束后,楚鸿飞和周炎都被分配到了西部战区的机步师。

  老楚和老周两人虽说一个是少校,一个上尉,但两人都是经过培训的储备干部,分配过去的级别都一样。

  属于副营级。

  楚鸿飞是正常情况,周炎是低衔高配,但这在军改大动作期间,还算是较为常见的类型了。

  2016年6月,虽说五大战区已经成立,但目前的集团军数量,还是沿用之前的大军区时代。

  有十八个集团军。

  真正改为后世五大战区13个集团军,那要到明年,也就是2017年第二轮军改才会动。

  也就是那时候,大范围的师改旅,合成营大范围的出现。

  目前只是一些极少数单位,正在尝试着改动,范围并不算很广。

  大会结束了。

  该分配单位的已经分配,没有分配单位的也要回学院尽快办理毕业手续。

  无非也就是耽误几天的功夫而已。

  6月1日当天开完大会,陈钧他们在基地又休息了一天。

  等第二天上午,一辆辆大巴车进入阅兵基地。

  这次是真的该离开了。

  陈钧,楚鸿飞,周炎等人将身上的军装统一换成便装,收拾行李。

  准备集合启程。

第264章 返程风波,浓烟中孤勇者

  从陆院过来京都阅兵村时就是六月,如今收拾东西离开,依旧是六月。

  宿舍里,陈钧将配发的军装一件一件叠整齐,全都塞进行李箱中。

  经常出公差别的暂且不论,就配发军装比较勤,这点好处还挺明显。

  这光是叠起来的迷彩服,都七八件。

  唯一让陈钧觉得遗憾的是,军装这么多,晾衣场他都好久没去选款式了。

  像是协调这种优良传统不能继续,在枯燥的军营中,还真缺乏了点趣味性。

  当然了,这种事只能在心里想想,可不能说出口。

  把自己所有洗漱的用具,全部塞进箱子。

  陈钧手提着走出宿舍,外面楚鸿飞,周炎两人已经在等着了。

  授衔分配,对于他们这些培训的人来说,的确是好事。

  但培训结束,也就意味着分别啊。

  不过,老楚和老周怎么说也算是在部队基层任职过三年,心性早已不是当初在陆院那般沉不住气。

  又要分别了。

  楚鸿飞只是抿了抿嘴,随即抬手拍拍陈钧的肩膀:“老陈,咱们兄弟就啥也不说了,这次去西部战区报道,可能以后很久没有机会再见了。”

  “你保重,等你分配的单位下来了,记得跟我们说一声。”

  “好,那必须的。”

  陈钧重重点头,三人相识一笑,离别的愁绪凝聚在心头,但谁也没有多说什么。

  军人的生活就像一杯酒,初饮时味苦而且辣,随着时间的积蕴,会慢慢品出它的醇香和干冽,有时一辈子饮不醉,有时沾一滴就热血沸腾。

  三人丢下手中的行李箱,沉默着相互拥抱了一下。

  一切尽在不言中。

  阅兵村出入口。

  楚鸿飞和周炎提上箱子,坐上了去往京都机场的大巴,他们任命书都下来了,要尽快去部队报道。

  西部战区的机步师,要不了多久就要整编合成师,但愿这两位兄弟能大展拳脚,借助这次机会腾飞展翅,在军中闯下一席之地吧。

  陈钧自己是回学院的,所以他也不着急,站在阅兵基地门口,挥手告别一趟趟离开的战友。

  有些近的就在中部战区,或者东部战区,他们那些人大巴车都能直接送去单位报道,远点的就只能换便装,自己坐飞机或者动车。

  雏鹰培养计划中的军官,先不说上面怎么对待,就单论他们这些人若是经过几年的发展,在军中闯出一些名堂后。

  单论这次共同培训的情谊,也是日后在部队最为宝贵的财富啊。

  军人重情谊,陈钧倒是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个好的发展。

  默默送走了一批又一批战友,陈钧叹了口气,因为他也该出发了。

  几载军旅路,离别匆匆太急促,昔日英姿赴四海,如故,鹏程万里展宏图啊。

  “怎么了?不舍啊?”

  陈钧转过身正准备上最后一辆大巴,前往最近的高铁站时,不知道什么时候,杨传州这个吊货已经站在了身后不远处。

  阅兵村所有人都撤走了,他要留下来帮上面的首长做一些善后的工作。

  所以,现在悠闲的很。

  “别愣着了,走吧,我送你。”杨传州朝着身后的吉普车努努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送你一趟,等下我也不用回来,直接回单位报道了。”

  “那敢情好。”

  陈钧对他可不会客气,麻溜的提起行李箱,打开后车门将箱子放到后座。

  他自己跑到副驾驶坐好,顺势把安全带都扣上了。

  “靠,你好歹客气一声啊。”

  杨传州瞧着陈钧的动作,咧了咧嘴,嘀咕着坐上驾驶位。

  索性他也不是口头上让让,反正陈钧不坐车他还要自己开着回去,路上更无聊。

  杨传州是跟着首长混的,开车方面已经养成了习惯,不会很快但绝对很稳。

  “授衔了感觉怎么样?”老杨转头看了眼陈钧:“你这次的分配我也没听首长说具体去哪,不过我能感觉到你的分配范围,应该在中部战区和东部战区这两个。”

  “因为当时核实各单位情况,调配这次任命指令的时候,我也在跟前帮忙。”

  “你小子偷着乐吧,这次分配下去的干部,大多都是低衔高配,培训结束下部队就是副营级。”

  “我混了这么久,也才正营级待遇。”

  说着,老杨还不忘拍拍自己肩膀头子上,那两杠两星的军衔。

  陈钧转头看看,没搭理他。

  因为他清楚,老杨也就是随口说说而已。

  这老兔崽子运气好,毕业就被分配到总参,野战部队的苦是一点没吃。

  四年一晋升,比一日三餐还准时。

  三十多岁的中校在部队里面,已经算是牛逼的了,若是安排到竞争激烈的一线部队,绝大多数就卡到少校,混到四十岁转业。

  所以陈钧听到老杨在那吹牛逼,干脆撇了撇嘴,压根不接他的话。

  这人啊,没熟悉的时候,一个比一個正经,刚见老杨的时候,那家伙多冷酷了,在协会招待所带着自己去见首长。

  过去的途中,一句蛋话都没。

  现在瞅见自己授衔上尉,动不动就扯着他的中校军衔给陈钧看。

  特么的,一路都在嘚瑟。

  一路上两人聊天基本都在闲扯皮,不过抵达昌平高铁站时,杨传州可算是蹦出来两句正经话。

  他先是将车辆停稳。

  随即帮忙把陈钧的行李箱从后座提下来后,抬手拍了拍陈钧的肩膀。

  “小陈,毕业的流程赶紧办完吧,伱们培训名单的人,这次下放到基层,单位都是联合参谋部选的。”

  “军改期间自然也不会是放养模式,上面肯定会或多或少的关注。”

  “这几年是个机会,你们不仅要跟自己争,还要和同期的人争,反正说军改的走向你也懂,加油整吧。”

  “改革越趋于平稳,以后调动晋升的机会就越少,雏鹰培养计划是为军改才铺开,肯定也会因为军改而发生其他变动。”

  “打好基础就这几年,加油。”

  “放心吧。”陈钧笑着接过自己的行李箱:“回去的路上慢点,穿着便装我就不给你敬礼了。”

  “最快三天,最慢一周,我这边的情况就能落实到位。”

  “咱不指望比谁快,但肯定也不会比他们先去部队报道的人差啊。”

  说完,陈钧挥了挥手,转身大步的走向售票厅。

  2016年,网上订票,网上支付已经全面普及,比前几年方便了许多。

  但京都去西京,是北方城市去往北方,六月份又不是铁路运输旺季,犯不着提前订票。

  最重要的,是陈钧真不太赶时间啊。

  阅兵村在阅兵前后,不是训练就是培训,军改迫在眉睫,他们这帮因军改而抽选出来的小集体。

  培训安排更是紧凑。

首节 上一节 359/8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