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复读战高四,你捡漏上军校? 第105节

  陈钧感慨著,他有些庆幸。

  看到陈钧舒缓的笑容,楚鸿飞、周炎等人都会心的笑了笑。

  大致能够猜出他的想法。

  “老魏。”

  “到。”

  伴随楚鸿飞开口,会议室其中一个身材壮硕,充满阳刚之气的学员起身。

  “喏。”楚鸿飞抬手指向老魏,笑道:“陈钧,他就是管理组织部的班长。”

  “后续有什么工作他会通知你,你有什么好的想法或者建议,都可以找他沟通。”

  “是。”

  陈钧同样起身。

  面向老魏时,陈钧犹豫了一下,他没好意思喊出口。

  毕竟楚鸿飞人家是学生会会长,又是大四的人,资历高,叫老魏没什么关系。

  他一个新生这么叫,多少有点不合适。

  “我叫魏斌,以后有什么事情,可以随时找我,我是大三火力指挥与控制工程专业,有什么事情,就去我专业的三大队四小队找我,到了那随便拉个人报我名字,就好使。”

  “谢谢魏班长,我记下了。”陈钧客气的点点头。

  而坐在一旁的国旗班班长周炎,却打趣著说道:“老魏啊,你这混的可不行啊。”

  “你这还要跑到你们专业大楼去问,看看人家陈钧,只要去大一宿舍,不分专业,随便拉个人就好使。”

  “哈哈。”魏斌倒也是个实诚人。

  听他这么一说,很干脆的摊手道:“那没办法,陈钧两院竞赛获得第一。”

  “咱们陆院四年都不一定能出一个,去年没比,前年被武院拿了,大前年是会长拿的。”

  “现在全院提陈钧的名,都比我好使。”

  魏斌笑哈哈的说著。

  学生会的氛围非常不错,毕竟,优秀的人呆在一起,只会研究著如何变得更优秀。

  没那么多的弯弯绕。

  纳新会议很快结束了,临离开会议室前,楚鸿飞给了陈钧一个红袖标。

  大致作用就是有活动的时候,带个袖标能维持下秩序。

  当然了,也有狐假虎威的作用,毕竟带上这玩意,去陆院任何年级任何专业的宿舍,都可以查寝。

  查卫生,查内务。

  去公共区域还可以查各大队打扫情况,就算去食堂,学生会都比高年级纠察好使。

  没办法,这就是陆院的学生会,权利的确很大。

  谁让人家后面直通陆院本科院副院长呢?

  后台硬,腰板就硬。

  普通社团哪有这种便利。

  学生会也是陆院默认的优秀学员集中地,特权远不止这些。

  当然了,所谓的这些检查方面的特权,几乎没人用,有值日生和纠察管著。

  他们一般不插手。

  这是新训期间,王恒想要诱惑他们努力时,说得话。

  陈钧从学生会大厅出来,将发的袖标叠起来,塞进兜里。

  此时,他的心情可谓是前所未有的放松。

  根本不担心总政新政策的考核,究竟能不能过关,只要能报上名,一切都好办了。

  陈钧相信自己的能力。

  这下午又是换宿舍,又是大队开会,刚才又耽搁了一些时间。

  等陈钧闲下来时,外面天都黑了。

  但他没回宿舍,而是朝著学院文化栏的方向走去。

  因为他很好奇,为啥刚才楚鸿飞说他的照片一直在文化栏挂著。

  按理说,这不应该啊。

  新训刚结束,两院竞赛时又没拍照,上午开学典礼是拍了,但又不符合楚鸿飞说得挂在那很久了。

  到底挂的啥?

  陈钧忍著好奇,一路小跑,途中还特意拉上别人问问文化栏的位置。

  当他来到文化栏,看到里面贴著一份金城军区的报纸,其中一个版图是他穿著迷彩服,领著一班队列,昂首挺胸,大步向前的姿态时。

  他一阵错愕。

  我就是这么被挂到文化栏的?

第104章 陆院第一课,砺刃铸魂

  文化栏中的这份报纸。

  陈钧之前没见过,更不清楚什么时候被挂在这的。

  但报纸里的这张照片,他可不陌生啊。

  记忆中,新训期间,的确有个带相机的女同志和首长一起过来,还对著新生训练场拍了一张照。

  看角度.陈钧盯著认真看了一会,他感觉就是这张照片。

  紧接著,陈钧目光投向报纸的文字版面,看到最后的落款,是金城军区文件部李海瑶。

  他眼眸中闪过一丝疑惑,这名字他没听说过。

  但是报纸的内容,却让陈钧一阵沉默。

  这是关于金城军区155炮兵团的报导,对于这个团,他并不陌生。

  看著报纸上面记录著撤编的155炮兵团的历史和过往。

  陈钧这才明白,当初新训基地为什么去了那么多人,原来,他们的新训基地就是当年155炮兵团的兵营。

  难怪啊,难怪那个时候搞得那么隆重。

  连金城军区的首长都特意莅临新训基地,他原本还一直为此感到纳闷呢。

  155炮兵团的人他不认识,前世也没接触过,但这支英雄部队,前世却常从老班长或者部队教育讲堂中听闻过不止一次。

  之所以称之为英雄部队,并非仅仅是因为这个团出现的将领多,也不单单是因为打仗厉害。

  当年国家刚起步的时候,条件比现在艰苦的多,少不了老一辈军人的艰苦奋斗。

  而155炮兵团,正是走南闯北的其中一支。

  他们担任过铁道兵,担任过工程兵,在各种艰难环境下修铁路,建公路。

  正是因为有太多这样伟大的先辈付出,才让祖国的基建发展起来。

  早期年代。

  军人不仅仅是军人,更是国家的建设者。

  远的不说,就拿疆域对标。

  当初国家在疆域组建了多少建设兵团,这才把疆域一步步,从无到有的建设起来。

  公路和铁路的建设,那就更不用说了。

  铁道兵,工兵,奔赴祖国河山大地。

  日日夜夜不断努力。

  这才让祖国的铁路系统四通八达,让公路能够蔓延到最偏僻的地方。

  成昆铁路,青藏铁路,成渝铁路,京通铁路,等等重大铁路工程,都是基建兵用血肉和汗水铸就起来的。

  如今祖国强盛了,军队也壮大了。

  很多人只知道兵哥哥英姿飒爽,保家卫国。

  却不清楚在过去的年代里,军人在祖国建设过程当中,担当了怎样重要的角色。

  155炮兵团,还只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啊。

  当然,对于英雄部队的突然撤编,陈钧有些伤感的同时,他也能够理解。

  毕竟国家要发展,国防也要建设。

  只有自身越来越强大,才不会受到强敌的威胁。

  而那些曾经奋斗过,甚至已经牺牲掉的战士们,他们的奉献,一定会有人一直记著。

  至少,陈钧记得清清楚楚,未曾敢忘记。

  没有英雄的岗位,却有岗位上的英雄,这句话用155炮兵团来诠释。

  刚刚好。

  离开文化栏后。

  陈钧刚走进大一宿舍区。

  前方就传来喊声:“哎,陈钧,你等一下。”

  同专业的一大队一小队队长吾米提,一路小跑著过来。

  “有事吗?”陈钧笑著开口。

  “有。”吾米提点点头,喘了口气道:“我找你半天了。”

  “刚才大队长开会,你没去,我说楚班长把你叫走了,大队长就没说啥。”

  “让我代为通知下,明天去延州学习,起床号响就要出发。”

  “咱们大队里面,每个小队都发了一面旗,你们二分队的旗,我帮你放宿舍了。”

  “还有啊,二分队各班你要交代下,明天统一出发,轻装过去。”

  “但车不会开到地方,还会有二十公里需要走著去。”

  吾米提说完,挠挠头继续道:“还有啊,明天不止咱们陆院,还有西京的武院,军医学院,火箭军工程大学,空军工程大学,西京通讯学院,飞行学院都要去延州。”

  “这还只是西京的,别的地方会不会趁著国庆去,我就不清楚了。”

  “反正大队长的意思就是明天几个学院碰面,咱们不能输了气势,大概就这意思。”

  “嗯,我知道了。”陈钧点了点头。

首节 上一节 105/8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