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道爷 第306节

  因为面对庞大财富的诱惑,能够保持本心的人真心难找。

  也就是李蔷动用了‘风月宝鉴’,将所有管事都转化为百分之百忠诚,否则他也只能看着这些产业被一层层的盘剥。

  如今可不同,有着百分之百忠诚的管事,每一份财富都完整的送到了他的手中。

  “金冬,将这些账册收起吧!”李蔷对金冬吩咐道。

  金冬与其余三名太监过来,小心的将账册收到一旁的柜子中。

  “请田中堂过来一趟!”李蔷又吩咐道。

  没多久,田中堂就来到了东宫正殿,他看着李蔷的目光中,多了敬畏之色。

  如今的朝堂,李蔷的威严远远超过了当初的景文帝,就算景文帝权力巅峰时期都远远不如李蔷现在。

  也只有太上皇鼎盛时期,才能够与李蔷一较高下。

  但太上皇那是用了多少年,李蔷还只是太子,没有真正成为皇帝。

  “赐座!”李蔷扶起了田大学士说道。

  田大学士坐在了李蔷的对面,他只是虚坐,这与面对太上皇时是一样的。

  “内阁大学士的人选可有了?”李蔷沉声问道。

  邓大学士致仕已有了不短的时间,但内阁这边一直没有上报人选。

  “已选定了合适的人!”田大学士恭敬的回道。

  事实上这内阁大学士的人选问题,可是在内阁甚至朝堂之中引发了很多的利益纷争。

  邓大学士致仕,代表着属于其这一派系的没落。

  特别是六大商户被抄,让很多官员受到了影响。

  就连田大学士都不敢轻易做出选择,万一选出之人与六大商户有了牵连,后果就连他这个推荐人都有麻烦。

  只要一日六大商户的案子没有了结,朝中的人心就不会稳定。

  就看户部粮仓被盗的案子,多少官员被抓,多少官员受到了牵连。

  要说在大乾朝堂中,完全与六大商户没有任何关系的官员,还真的很少。

  六大商户利用手中的财富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关系网,大乾官员多多少少都在这张关系网中。

  但这其中有一個例外,在一位内阁学士提出此人名字后,没有一人再有反对意见。

  “哦,是哪位?”李蔷都有些好奇了,他问道。

  “林如海林大人!”田大学士回道。

  李蔷真是惊讶了,虽说林如海已是大理寺卿,但当初林如海升任大理寺卿可是高配的,就算提升品级,也不会一下子提升到正一品内阁大学士。

  内阁大学士已是大乾最高的文官,两位内阁大学士就是文官的代表。

  说实话,林如海的资历不够,一下子升任内阁大学士还是很勉强的。

  但问题在于,那位内阁学士提了林如海的名字,其余人反对的话,就要考虑到林如海的女婿,也就是李蔷的想法了。

  李蔷通过演武,通过三千死士的鲜血,展露出了自身的无敌之势。

  再加上从宫中传出的消息,如今大乾军队完全听从李蔷的调令,甚至就连新出现的悍将都与李蔷有关联。

  携如此之大势,在有人提出林如海的名字后,自是没有官员会冒着得罪李蔷的危险而反对林如海升任内阁大学士。

  反正内阁大学士的提名一直没有个结果,交到林如海这个本身在京中势力较浅之人手中,也算是各方的一种妥协。

  “内阁可是定了?”李蔷确认道。

  “是的,这是内阁上的折子!”田大学士取出了一份折子呈上说道。

  李蔷接过了折子,看过了内容后拿出御笔书写了几字,又加盖了印章。

  “大理寺卿之位可有人选?”李蔷还是十分尊重田大学士的,在官员的任免上,内阁可比他更清楚哪些官员合适。

  “可在大理寺左右少卿两位中选一人!”田大学士并没有擅自做出决定,而是说出了两个官员由李蔷来选,这同样是一种尊重。

  “那就右少卿吧!”李蔷想到大理寺左少卿似乎与林如海不和,右少卿则是亲近林如海的,这就很好选择了。

  权力在手,他一言决定一位三品大员的任命。

  “可!”田大学士点头回道。

  “金冬拟旨,封林如海为内阁大学士,其大理寺卿由大理寺右少卿接任!”李蔷向一旁的金冬吩咐道。

  圣旨他只要说出自己的想法,至于说修辞手法,就由金冬去发挥了。

  金冬跟着戴权也学了不少时间,加上对以前圣旨的研究,书写一道合格的圣旨很是轻松。

  李蔷从金冬手中接过了圣旨,查看了一番点了点头。

  金冬取过大乾皇帝之玺,在圣旨上盖上了大印。

  “就由田中堂去宣旨吧!”李蔷笑着说道。

  “多谢太子殿下!”田大学士双手接过圣旨说道。

  李蔷让他去宣旨,这是让他与林如海提前搞好关系,凭借着这次宣旨之事,双方之间天然就会更融洽。

  “田中堂,还有一件事,关于匠人地位之事什么时候给本宫一个答复?”李蔷又问道。

  “请太子殿下给老臣三天时间,三天后内阁就会将匠人地位之事上折子呈于太子殿下!”田大学士没有推脱,他想了想回道。

  最近事情有些多,最重要还是邓大学士致仕,使得内阁很多事务都受到了影响。

  “那本宫就等消息了!”李蔷满意的说道。

  田大学士躬身退下,带着圣旨离开了东宫。

  李蔷对于林如海升任内阁大学士,还是非常欢迎的。

  田大学士相对好说话一些,加上完全站在他这边的林如海,可以说内阁被他掌握了。

  “主子,太上皇请您过去!”一小太监到了门外,金冬出去了一趟,回来后向李蔷通报道。

  李蔷想不起太上皇会找自己有什么事,他正常每天都会过去请安,有什么事请安时自会与他说。

  他带了金冬就出了东宫,平时他都懒的动用銮舆,那个速度不如他走路快。

  如今的他,也不需要通过仪仗来显示自身的威严,他本身就是威严的存在。

  走入大明宫,李蔷看到了几个眼熟的人,那是大乾皇室宗亲的几位,只是见过,连名字都不知道。

  这几位皇室宗亲在看到他后,努力将身子收缩,以减少被他视线看到的身子。

  同时低下头,生怕与李蔷的视线对上。

  “太子,那五个族老你是打算如何办的?总不能一直封着府!”太上皇也是很无奈的问道。

  这次又有皇室宗亲的代表过来,请求放过五个族老。

  太上皇就算再怎么不愿意,也要考虑到皇室宗亲的面子。

  “他们与谋逆反贼有牵连,不过念在他们是皇家族老的份上,就让他们去族地养老,不要留在京城了!”李蔷想了想回道。

  那几个皇室宗亲听到李蔷如此说,明显很是不满意这个结果,但他们当着李蔷的面连一句话都不敢说出口。

  “这样也好,他们也有些过分了,为了点银子竟然插手皇位之事,你是手下留情了!”太上皇倒是很满意李蔷的决定,笑着说道。

  他原本以为李蔷要斩了这五个族老,哪怕之前他向李蔷求过情,但李蔷的性子可不会完全听从他的劝说。

  “你们也听到了,回去告诉其他人,有些事插手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太上皇转头向几位皇室宗亲说道。

  几位皇室宗亲连连点头,忙不急的躬身退下。

  “你发了多大的财?”太上皇等到几位皇室宗亲的身影消失,这才笑着问道。

  他同样好奇,虽说有着情报组织收集情报,但六大商户的财富到底有多少,情报组织可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足够大乾每年的收入增加一倍了!”李蔷笑着回道。

  “你是说每年?”太上皇立即抓住了李蔷话中的重点。

  如果说一下子入手多少银两,就算再怎么多,大乾如此庞大的国家都可以消化掉。

  但李蔷却是说出了每年增加一倍收入,那就太夸张了,就连一直信任李蔷的太上皇都有些不敢置信。

  “就是每年,如今六家大商户的产业都由我接手,算是皇家产业,我计算过,每年让大乾收入增加一倍并不是什么难事!”李蔷十分肯定的回道。

  “朕知道你做生意很是厉害,但你之前经营的生意与现在接手的生意可不是一回事,掌控六大商户的产业甚至不比治理一个国家容易!”太上皇摇头提醒道。

  李蔷之前的生意做的不小,可他的生意连六大商户中的任何一家都比不上,更不用说六大商户全部了。

  想要掌控六大商户的产业,需要的人才实在是太多,李蔷的根基太浅,没有必要的人才储备。

  “我已接收了六大商户的产业,您也发现六大商户被抄家后,大乾并没有受到任何的波及!”李蔷笑着解释道。

  “这倒也是,朕还打算从朕的内库中准备一批银子,必要时帮你稳定京城的局势!”太上皇点头说道。

  “对了,今日田中堂提了内阁大学士的人选,我已同意了!”李蔷想到内阁大学士之事,向太上皇汇报道。

  “这种事由伱来决定就行了!”太上皇随意的摆手说道。

  他既然已决定放权,就没有想要再沾染权力的想法。

  不管李蔷如何治理大乾,太上皇都没有余力再培养另一位储君,也没有能力选人代替李蔷。

  自从死过一次后,太上皇将权力放下,尽情的享受余生。

  “田中堂选的是何人?”太上皇接着问道。

  “是大理寺卿林如海!”李蔷回道。

  “是你给田中堂提醒过吧?”太上皇有些不信任李蔷的人品问道。

  他自是没有恶意,不过是爷孙俩私下里的调侃。

  “没有,是内阁认为林大人合适!”李蔷十分有底气的摇头回道。

  “内阁也变得没骨气了,看来是被你吓怕了!”太上皇有些不满的说道。

  当年他为了让内阁听话,可是费了不少的力,也没有彻底掌握住内阁。

  看看李蔷,还是太子时,就让内阁大学士中有了一个自己人。

  “听话的内阁才是好内阁!”李蔷笑着说道。

  “对,听话的内阁才是好内阁!”太上皇十分赞同道。

  两人对视一眼,大笑起来。

  另一边,林府迎来了宫中圣旨。

  对于林府而言,宫中圣旨并不是什么大事,时不时就会有宫中的赏赐,这圣旨也是随着宫中赏赐一同来到。

  但这一回不同,提前就有太监过来通知准备接旨,并且这一回宣旨的还是田大学士。

  内阁大学士是极少宣旨的,能够出动内阁大学士,无一不是关系到大乾重要决策的大事。

  林如海、贾敏身穿礼袍与诰命大妆出府相迎。

  田大学士向林如海微笑示意了一下,随后宣读了圣旨。

  听完圣旨的林如海整个人都是懵的,这怎么与李蔷商量的不一样,李蔷原定的是让他做太子太傅,谁会想到竟然是一步到位,直接做到了正一品的内阁大学士。

首节 上一节 306/3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