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道爷 第124节

  “三小姐与林姑娘到了!”几个丫头争先打开帘笼,一丫头向内说道。

  贾敏与林黛玉相携进了门,就见到正要迎出来的贾母。

  “敏儿,你回来了,可算是见到这乖乖心肝儿黛玉了!”贾母一把抱住了贾敏与林黛玉,眼泪止不住的落下。

  贾蔷跟着进来,贾母此时还没有注意到他。

  “娘!”贾敏也哭了起来,口中叫道。

  这个时代的远嫁,有时就是一辈子无法相见。

  特别是贾敏,她可是差点就回不来了,无法再见到自己的母亲。

  此时见面内心的激动自是更甚,她抱住了贾母失声痛哭,想要将这些年在外的委屈全部以泪水宣泄出来。

  在外她是林如海的夫人,是林黛玉的母亲,不管遇到什么事,她都要自己承担。

  但在贾母面前,她却是女儿,只有母亲的怀抱才是能够让她放下一切的温暖港湾。

  “好了,别哭了,都这么大了,也不怕你女儿笑话!”倒是贾母没用多久就从重见女儿与外孙女的欢喜中恢复过来,反过来劝慰道。

  此时的贾敏还活着,林黛玉也是父母双全,并没有过的凄苦。

  所以贾母对于贾敏有的只是重见的喜悦,原著上那种心痛的感受却是没有。

  贾敏听到贾母的话,也收了哭声。

  “老太太,蔷哥儿也来了!”一旁王夫人出声提醒道。

  “蔷哥儿,多亏了你送她们过来,这一路上辛苦了!”贾母这时才看到贾蔷,笑着说道。

  “蔷哥儿拜了夫君为师!”贾敏介绍道。

  “拜见老祖宗!”贾蔷笑着上前行了大礼。

  “长高了,也长大了!”贾母打量了贾蔷,欣慰的点头说道。

  年余没有贾蔷的消息,听闻是出了皇差,没想到却是去了江南,还拜了林如海为师。

  “拜了探花郎为师,学业上可是有了长进?”贾母接着问道。

  “蔷哥哥中了举,还是亚元!”林黛玉这时插言说道,她的小脸上露出了骄傲之色。

  贾母听到大喜,上前抱住了贾蔷,连声说好。

  只是她很快就想到了贾蔷被逐出了族谱,这样的人才竟然与贾家无关。

  王夫人听闻贾蔷中了举,不由的想到自己的儿子贾珠,贾珠因重病而死,如果贾珠还活着的话,或许也成了举人。

  “玉儿,这是你大舅母,这是你二舅母,那是珠大嫂子!”贾敏这时给林黛玉一一介绍道。

  在家时她给林黛玉说起过贾府的情况,此时的介绍,让林黛玉能够将记忆中的人与真人对上。

  林黛玉一一见礼,良好的家教让她表现的十分得体。

  “请姑娘们过来。今日有远客来,可以不必上学去了。”贾母心情大好,笑着吩咐道。

  有人自去知会,荣禧堂内丫环嬷嬷众多,少了两三人并没有影响。

  “老祖宗,我先出去!”贾蔷自觉的说道。

  他算是外男,来此见过礼后就应离开。

  “你才多大,再说了本就是一家人,留下来留下来!”贾母可不允许他离开,招手说道。

  确实,就算是以十六岁这个普通人认为的成年标准,贾蔷十五岁的年纪依旧是个半大孩子。

  贾蔷拗不过贾母的挽留,也就留了下来。

  不久后,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

  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

  贾蔷自是认得,却也与林黛玉一同上前见了礼,三女也向贾敏见了礼。

  一番见礼后,众人才坐了下来。

  贾蔷原本应该坐在末位的,谁叫他的辈分最低,但一方面他已不算是贾氏一族的族人,另一方面,他的爵位已与荣国府承爵人贾赦的爵位品级相当。

  真要让他坐到末位的话,怕是会让贾家被他人笑话。

  所以贾蔷被安排到了贾母身旁较近的位置,甚至在三位夫人的前面。

  “敏儿,年前与你书信时,还说身子不好,如今见你的气色,却是不像!”贾母看向贾敏,好奇道。

  贾敏想起了为何会书信给贾母,扬州与京城相隔太远,书信往来不易。

  那时她正值身子虚弱,感觉时日无多,才给贾母写了信,虽没有明说自己身子不行之事,但话时隐隐有拜托母亲照应林黛玉之意。

  “年前我身子确实不适,好在蔷哥儿来府中拜了夫君为师,蔷哥儿医术了得,治好了我的病!”贾敏用感激的目光看向了贾蔷,说出了原由。

  “蔷哥儿的医治手段确实了得!”贾母想到当年之事,那时宝玉生病哭个不停,贾蔷顺手治了一下就好了,她赞同的点了点头道。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笑声传来。

  贾蔷笑看向声音的方向,他知道这是王熙凤到了。

  当年他离开京城之时,王熙凤还未嫁入府中。

  “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林黛玉心下暗想。

  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人从后房门走进来。

  这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伱们不认得她,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们只叫她‘凤辣子’就是了。”贾母笑着说道。

  “这是你家琏嫂子!”见林黛玉眼中露出了疑惑之意,贾蔷小声为她介绍道。

  “这位就是姑妈了,您可一点都不像,与我站一起看着就像是我姐姐!”王熙凤倒是自来熟,先是笑着对贾敏见了一礼,口中滔滔道。

  贾敏听得她如此说,也是笑了起来,哪个女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年轻。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王熙凤又看向了林黛玉,口中接着说道。

  林黛玉被夸得小脸通红,连连想躲到贾母的怀中。

  荣禧堂内自打王熙凤来了后,就是笑声一片。

  贾蔷认为王熙凤若是放在后世,怕是个做公关的高手,至于说为何不是做生意的高手,实在是王熙凤的做生意能力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差的可以。

第144章 宝玉

  2024-03-06

  “咦,小哥儿好俊,你是哪家的?”王熙凤看到了贾蔷,上前来笑问道。

  她可不知道贾蔷,在贾府中贾蔷一直都算是个禁忌,只有贾母愿意提及,其余人都知道贾政与贾赦两位老爷都对贾蔷不喜。

  所以王熙凤来了贾府近年,也没有听闻过贾蔷之名。

  “我叫贾蔷!”贾蔷微笑着见礼自我介绍道。

  “贾蔷,你也姓贾是贾家哪房的?”王熙凤绝对不是成心的,在听闻姓贾后,加上能够入荣禧堂内,还坐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上,在京城中除了贾家族人外,没有其它的可能了。

  “我不是京城贾家之人,与贾氏一族没有任何关系!”贾蔷依旧保持着笑容回道。

  “不要追着问了!”王夫人在旁提醒道。

  王熙凤是何等精明之人,一听王夫人如此说,就知道其中有故事。

  “看我这张嘴,总是管不住。”她轻轻拍下了自己的嘴说道。

  “我倒是不在意,不就是被贾家逐出了族谱,我自己一人过的倒也自在!”贾蔷满不在乎的说道。

  他是真不在乎,贾家这条破船,要不是有贾敏与林黛玉这边的关系,再加上他受了贾母的恩情,他都懒的理会。

  反正这贾家倒台,是在贾母死后,到时看着愿意就伸把手,不愿意就随他去了。

  王熙凤一听之下,也是不由暗自自责,她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事,却被自己无意间提及。

  “姑妈,您与林姑娘可带了行李?可有下人同来,我这就安排人为他们准备房间!”她转移了话题,向贾敏问道。

  “我与玉儿住在蔷哥儿府中,反正相隔不算远,下人都留在那边府内,不需要麻烦了!”贾敏委婉回道。

  原本她是想着贾母这边留她,她就住进荣国府来。

  但荣国府如今的当家人是贾政,她看着贾政就生气,就算是想见贾母,也就几步路的事。

  再说了,等到林府修整好了,完全可以住回自家去。

  “哎哟,怎么还麻烦蔷哥儿,直接住到府中来就是!”王熙凤拿手帕拍了拍手笑着说道。

  “师母住在我府上,也方便我孝敬!”贾蔷淡淡回道。

  他看出贾敏不想住在贾府,自是主动出面将缘故担下来。

  “敏儿,这次回京是有何打算的?”贾母这时问道。

  “这回就不走了,年后夫君就从扬州调回京城,以后就在京城安家!”贾敏笑着回道。

  “那就好,一家人不用分开,这是好事!”贾母高兴起来,连连点头说道。

  “姑父回京,那定然是高升了,天大的好事!”王熙凤也是跟着笑道。

  她嫁进了贾家,才知道贾家远不及表面上的风光。

  整个贾家除了一品空头爵位外,就只有二老爷贾政的五品官身,这还是恩封的官身。

  目前的贾家都在用着老一辈留下来的情谊,这种情谊是越用越少。

  当然,也正是贾家没有了顶梁之人,才会将人脉资源用在了叔叔王子腾的身上。

  如今林如海将要回京,这等于是又给贾家带来了一个关系。

  王熙凤虽是妇人,但无论是在王家,还是在贾家,都听闻过林如海的大名。

  林如海虽只有七品,但掌握着大乾的大半盐务,从巡盐御使上离开,都会被朝中重用。

  “今儿高兴,晚上都留下来用饭!”贾母心情极佳,她看时间不早笑着吩咐道。

  一群丫环嬷嬷过来,布置好桌椅,只有贾母不需要动,桌子就摆在她的面前。

  贾蔷有些尴尬,此处全是女子,但贾母并不想放他离开,贾母可是一直都想着与他处好关系的。

  贾母相信,如果不是护送贾敏与林黛玉,贾蔷怕是不会入贾府。

  现在这么好的机会,她如何会放过,将贾蔷安排在贾敏身旁。

  林黛玉则被安排在贾母身旁,贾母这是爱极了自家的外孙女。

  迎春、惜春、探春纷纷入座,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

  林黛玉看自己坐的位置,有些不安想要起身相让。

  “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贾母笑着说道。

  大户人家的规矩,媳妇是要服侍老太太的,现在就是如此。

  虽有不少丫环嬷嬷在旁,这种事依旧是要媳妇们来做,这就是孝道。

首节 上一节 124/3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