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工作内容,主要是扫街地推,让餐饮商家入驻到公司平台,可能会比较辛苦。”
陈河宇解释道。
“老板,我没问题的。”
吴雅君咬咬牙,一口答应下来,三个月都没找到工作,整天宅在出租房里坐吃山空,又不愿回老家,只想先找一份工作干着。
她瞄向广告上的信息,商务运营,每月4000—6000元,这也是她硬着头皮答应的原因。
别觉得工资少,这是2011年的庐城,最低工资标准也才720元。
陈河宇上辈子毕业时,第一份工作就在庐城,加上满勤也才不到三千元,那还是三年以后。
“合同看一下,没问题就签了,明天正式上班,公司地址在大学城对面的圣和大厦。”
陈河宇拿出一份文件,还有一张入职指引,这玩意都是裴毅整出来的。
“试用期三个月,每个月底薪2400元,转正以后底薪就是3000元,额外的工资就要靠提成。”
她上份工作,工资也不过两千八,因此立马开开心心签下合同。
这也是袋鼠闪送的第一号正式员工!
因为陈河宇开出的薪资待遇,普遍要比同行业高出20%~30%,所以一天下来,招聘非常顺利。
人事2人,财务2人,商务8人,客服2人,剩下的人员招聘,就可以交给人事来负责。
大浪淘金,总有人才可以崭露头角。
辛苦一天后,陈河宇伸展懒腰,正色的:“后面的招聘工作,我建议大家都轮流参与,培养自己的面试经验。”
“好勒,三哥。”裴毅笑着道。
“得叫陈总。”赵子昊的声音从身后飘过来,皱着眉头叮嘱。
“二哥,不用这么正式吧?”裴毅撇嘴,对赵子昊的说话有些不以为意。
“子昊说得对,既然创业,就要有公司的样子,工作场合大家还是要称呼职位。”王强点点头,赞成赵子昊的观点。
“三哥,你说呢?”裴毅问道。
“工作场合称呼正式点没毛病,私下该怎样就怎样,因为涉及到团队管理,不然将来上行下效,公司一盘散沙也不对。”
陈河宇想了想道,一个创业公司,还会遇到各种问题,慢慢磨合吧。
随着招聘工作进行,还招了两名全职的开发人员,用来日常维护网站以及设计新的功能模块。
另外一边,大学城附近也多了一些年轻人,徘徊在各家餐饮店之间,游说劝说老板做什么“袋鼠外卖”。
只是几天下来,收效甚微,只有几家生意一般的小店愿意尝试,在听到还要缴纳五千元保证金后,立马摇头拒绝。
虽然工作给的底薪还不错,但打算做商务的人,就没几个是靠底薪吃饭的,一时间团队气氛比较低迷。
“既然都不愿意,我们就立个招牌,做一家示范店出来。”陈河宇敲敲桌子,说出他的想法。
找到一家愿意合作的商家,给到流量扶持,让他的生意红火十倍,不怕周边的老板看着不眼红。
“你们有没有合适的选择?”
“陈总,我这边沟通了一家,说愿意缴纳保证金。”吴雅君立马回道。
“卖什么的?”
陈河宇好奇问道,一个新事物的诞生,愿意尝试的人往往是少数,但第一批跟随者一定能赚大钱。
第一批开桃宝店铺的商家;
第一批做跨境商务的工厂;
第一批做外卖平台的餐厅;
不说是否可以笑到最后,最少也是圈内一时的佼佼者!
“是芳燕烤猪蹄,大学城的这家店,也是他们的分店。”吴雅君回答道。
“可以,裴经理,这家店你亲自跟,确保成功上线,打造我们袋鼠闪送的第一个爆款。”
陈河宇把事情敲定下来,这种打法在电商里属于经典策略,用来作为项目冷启动,或者招商入驻的必胜法门。
“好的,放心。”
裴毅点头应下来,最近一段时间的磨练,他展现出不俗的工作能力,也是8308宿舍第一个带团队的人,目前主要负责商务部门。
“出餐品质、打包材料、配送速度、售后评价,这些都是第一步关注的核心点,其他部门也要配合。”
陈河宇点了几个部门责任人,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开门红。
他的公司目前的最大股东,投资两百万占股85%,裴毅、王强和赵子昊三人各占3%,余下的6%预留给一些优秀人才。
几人也没意见,虽然3%少得可怜,换算一下也价值6万元,对他们来说等于白捡,当然项目失败什么都没有。
芳燕烤猪蹄这两年在庐城比较火,未来还会成为一家连锁企业,遍布全国几十个城市。
沟通过程很顺利,莓团价9.9元的半片烤猪蹄,在新人补贴价后,只需6.9元,还能送餐到家。
第49章 崛起的袋鼠
芳燕烤猪蹄店铺门前。
十几个穿着黄色马甲的年轻人,围在门口,嘴里不断催促:“308号订单做好了吗?”
“兄弟帮帮忙,我的订单要超时了。”
芳燕的工作人员也没想到,只是上了一个外卖平台,生意订单居然一天之内,涨了十几倍。
烤猪蹄的师傅擦擦汗,手里的动作一刻不停歇,累的他都想哭了,救命啊,妈妈!
谁能想到,我已经烤了四个小时的猪蹄啊,眼睛都干到不行。
身边还有一个妹子,负责烤火腿肠、年糕、鸡腿、面筋、鱿鱼一类的产品,同样累的脚不沾地。
“老板,能不能把外卖平台先关一小时,这实在忙不过来了啊。”
两个烧烤师傅同时抱怨。
“这可不行,我可是交了保证金的,再坚持一会,我从其他店铺调集人手,再坚持一会。”
老板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第一次创业就成功了,原本以为这个外卖和团购模式差不多,谁能想到一上线就爆单了。
“张老板,你家生意今天怎么这么好啊?”旁边的土菜馆老板,见到这幅场景,忍不住打听道。
“都是团购单,别看红火,其实赚不到多少钱。”张岩笑笑,随口糊弄道。
“呸!”
询问的土菜馆老板在心里骂道,你以为劳资眼瞎啊,那么多袋鼠闪送的人堵在门口,难道是来看热闹的?
看来这外卖有搞头,比团购还出单,嗯,我再观察几天,要是生意不错我也要做外卖。
与此同时,翡翠湖的大学城,一些学生模样的人,拎着餐盒,行走在各大宿舍楼间。
由于一部分订单来自校园,所以最后的配送交给了校内兼职人员,一方面打消校方对安全问题的考虑,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贫困生兼职岗位。
两全其美之下,校内的订单占比高达60%,骑手把订餐送到固定地方,再由学生做最后一公里配送,速度更快,一些人收到外卖时,烧烤还在冒热气。
创业园里,袋鼠闪送工作室。
除了一帮子学生,还有院系领导,王强坐在电脑前,不断刷新后台数据。
“多少单了?”
其中一位大腹便便的领导好奇问道。
“486单!”
“按这个速度,今天单店订单就能突破一千!”
王强回答道,脸上充满着兴奋之情,这意味着他们的模式是有需求的,也可以跑通。
“不错,李主任,这么好的项目,学校要大力扶持啊。”
一旁的李主任忙点头应道,随即表示:“继续再提供两件办公室和一批电脑作为办公用品。”
虽然目前不需要,但学院的支持,总归是没有坏处,陈河宇等人笑着答应下来,做出一副感恩戴德的样子。
等院系领导离开后,裴毅才不解问道:“这些东西,我们都不需要啊。”
“谁说不需要,东西是其次,主要是院系大领导支持的态度,要知道他们的影响力也不仅限于学校,明白吗?”
陈河宇笑起来,对裴毅说道,也算对他有意思的培养。
“我懂了。”
裴毅的天分不错,一点就透,瞬间想清楚其中的关节,立马表示还是三哥想的周到。
最后,当天的订单数量是1249单,退款和售后订单是27单,陈河宇叮嘱客服团队,要积累处理售后的经验,同时把售后原因记录下来。
如果是餐品质量,就要反馈给商务,通过商务督促商家改进优化;
如果是配送问题,就要反馈给配送部门,优化配送线路和订单分配逻辑;
如果是交易流程问题,就要反馈给技术部门,优化网站上存在的BUG。
“你们先忙,我还有事情。”
陈河宇告别几人,一个人向校外走去,只要他掌握好公司发展的大方向,不走错路,将来必然可以在外卖赛道分到一杯羹。
“等久了吧。”
陈河宇敲敲车窗,里面的洛雯雯才反应过来,打开车门让他进去。
“哇,你们这个项目真的火了,我们学校都在讨论。”
洛雯雯说着,把手机递了过来,屏幕上是班级TT群,一些年轻人都在讨论着袋鼠闪送。
“这才刚刚起步,要说火,为时尚早。”
陈河宇心态比较平静,见识过外卖补贴大战,BAT同时下场,吃饭不要钱、天上掉馅饼的事情都能实现,现在只能说是刚进入赛道。
“嘿嘿,等暑假,我也要去公司实习。”
“可以啊。”
陈河宇笑笑,没有打击她的积极性,其实他更想带着她,出国转转。
夏天庐城的天气就像个火炉,大部分时间只能宅在空调房里。
反正时间还早,等她兴趣消退,再出去玩一圈也行。
两人回到别墅,洛雯雯做饭,煮了一份番茄面,简单吃了一口。
又躺着客厅里的沙发,看了一会电视才回房休息,当然是一人一间。
日子一天天过去,芳燕烤猪蹄大获成功以后,商务运营的工作变得愈发顺利,炸鸡零食、鲜花蛋糕、奶茶果汁、龙虾烧烤以及各种餐厅菜馆,纷纷投入袋鼠闪送的怀抱。
虽然抽成比例高于团购,但架不住订单同样高啊,在初期野蛮增长的时代,只要店铺登上平台,店里的营收至少也能翻上一倍。
时间来到六月底,袋鼠外卖已经完全占领庐城市场,骑手团队也扩充到六百人,每天订单量在5万单到7万单之间。
人均一天送80单起,经验丰富的骑手每个月收入都能破万,在此时的庐城,绝对是高收入人群,就是太过辛苦。
第一个入职的商务吴雅君也升职当个区域经理,带领团队开发更多的品类和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