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星的咸鱼男友 第269节

  岁月改变了人的容颜,而成长改变了人的内心。

  “在发什么呆呢?”姜七七在他面前晃了手掌。

  此时的陈序虽然戴着口罩,但站在校门口等他的姜七七,隔着老远依旧在人群之中精准的找到了他。

  回过神来的陈序,笑了笑搂着她的肩膀,跟着她一起走进国音:“没什么,就是突然有些感慨罢了。”

  今天的姜七七也是一身学士服的穿着打扮,黑色的学士服、粉色的垂布,很衬她如花的笑颜。

  (学士服一共分为学位帽、流苏、学位袍、垂布等四部分构成,垂布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衣领。)

  “感慨什么?”

  姜七七偏过头来好奇的看着陈序,她的食指还在缠绕把玩着,垂在学士帽右侧的流苏。

  “感慨岁月是把杀猪刀。”陈序随口说道

  面向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看着他的国音学子们,陈序也是轻轻的颔首打着招呼。

  姜七七就是个巨大的指示牌,跟着她走在国音的校园里,就是告诉这些学生们,自己就是陈十一。

  为了防范于未然,他早有准备的提前戴好了口罩,鬼知道这些好奇的学生们,会不会偷偷拍一张他的“盛世美颜”照,然后放在网上给网友们分享?

  到时候乐子就大发了,他以后出门就得和姜七七一样全副武装了。

  “哦,这样啊,陈先生我考你一个问题。”姜七七像是想起了什么,笑里盈盈的说道。

  “既然是小问题,那你就不用考我了,读书那会,我当年可是号称行走的“百科全书”,一般的小问题是难不倒我的。”陈序自信满满的说道

  就算是戴着口罩,遮住了他大半的脸,他那表情多少还是有点欠揍。

  “哼,那可说不定,那我问你,学士帽上的流苏一共有几种颜色?”

  “一般是四种红色、蓝色、黑色、黄色,分别对应的是博士、硕士、学士和校长或者院长。”陈序张开口就来根本就不用思考

  姜七七噘了噘嘴,为什么你们都知道?就我还要查资料才清楚?

  “那学士服的垂布呢?”姜七七仍就有些不死心的问他

  “这个应该叫‘垂布’,分六类六种颜色,黄色代表工学、白色代表医学、灰色代表理工经济学、绿色代表农学、红色代表军事学、至于你穿的粉色代表文学。”

  陈序一字不差、娓娓道来。

  “你是不是来之前,猜测我可能会问你,所以你就特意查好了资料?”姜七七不服气的说道

  “查肯定是查过资料的,毕竟谁也不是生来就知道的,不过那也是很久之前的事了,当时感兴趣就查了一下。”

  “你是知道我记性很好的。”陈序耸了耸肩膀,很是得意的说道。

  “哼,真羡慕你们这些记性好的人。”

  “怎么?在你小姨那吃了亏?”陈序好笑的问她

  不用想,姜七七估计是穿着学士服,在她小姨面前显摆,然后被她小姨反将了一军。

  “嗯。”

  姜七七的这一声“嗯”,里面包含的含义其实挺多的。

  善于做阅读理解的陈序,从里面听出了好重意思。

  因为她这一声“嗯”是用鼻腔发出来的。

  姜七七既回应了陈序刚刚的话,表达了她对小姨的不满,以及自己所受到的委屈,和“战败”后的不甘。

第143章 故事里有悲伤、有欢乐。 酸甜苦辣都是青春。

  大学的故事,始于一场初秋,终于一年盛夏,回首满地繁花,抬头璀璨星海。

  就像镜头里,定格的少年风华正茂、旭日东升,但终究还是要和,生活了四年的校园挥手告别。

  毕竟少年的眼里,始终向往着星辰和大海。

  上午9点开始,国音的毕业典礼,就正式在大礼堂开始了。

  身为国音的老校长,在这几十年里,梅茹女士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毕业学子。

  如今将近八十高龄的她,依旧坚持参加毕业典礼,给孩子们上最后一堂课。

  台下的八百多位即将毕业的学子,身着学士服眼里憧憬着未来,神采奕奕的听着讲台上,梅老校长给他们讲关于人生的最后一课。

  随着讲话的结束,看着苍老的校长,动情的给他们作着最后的道别,不少感性的学子们,都红了眼眶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眼泪。

  他们知道,此后一别,可能就成永远了。

  毕竟老校长年近八十,精力也是每况愈下,送走今年他们这一批学子,梅老校长将不再担任国音的校长了。

  身为普通学子的他们,想要再见到她老人家,继续听她老人家的谆谆教导已是不可能了。

  毕业典礼的最后,就是“拨穗”礼了。

  “拨穗”又叫“拨苏正冠、拨穗正冠”,就是把毕业学子们头上学士帽的流苏,从右边拨到左边。

  代表着稻穗或麦穗成熟,象徵着他们已经毕业学有所成,可以展翅高飞了。

  穿着院士服,打扮得一丝不苟的梅老校长,站在大礼堂的讲台上,等待着一位又一位学子,排着队走到她的身前接受着拨穗礼。

  虽然国音的学子并不多,算上在读研究生和博士生在内也才三千多位而已,远不及隔壁临大这样的综合性大学,动辄就是好几个校区,多达六万多的学子。

  之前就有新闻报道过,一位大学的校长,毕业时给五千多学子“拨穗”,拨到后面肩膀酸痛,有懂事的学子在后面帮他按摩的事迹。

  哪怕国音这八百多位毕业学子的拨穗礼,也足足花了梅老校长两个多小时,因为很多都学子都会借着这个机会,和她老人家拥抱、合影。

  梅老校长也是来者不拒,亲切慈祥的满足着他们的小小心愿,并送上她真切的祝福和问候。

  身为毕业学子的姜七七,也处在众多排队学子的行列中。

  左看右看好不容易等到她上前,原本已经收拾好情绪的她,看着眼前苍老的校长,正面带慈祥之色的看着她,鼻子一酸眼泪又不争气的掉了下来。

  姜七七哽咽的说道:“梅奶奶,我会想您的。”

  看着眼前这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如今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达到了很多人穷极一生,都无法企及的成就。

  老人家眼里带着慈爱的笑意,帮她扶正学士帽,整理好肩膀上的垂布,笑着对她说道:

  “傻孩子,这个世界终究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国音一直会是你们的家,飞累了就回来看看,我会一直在这里。”

  “嗯嗯。”姜七七擦干眼泪,狠狠的点了点头。

  ————

  毕业典礼结束后,陈序陪着姜七七在国音的食堂,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

  国音不愧是国音,这伙食比隔壁他母校临大的伙食还要好,连他这种很挑食的人,中午都吃了个满嘴流油。

  就是不知道这么好的伙食,是不是因为“特殊日子”的缘故。

  (??ω??)

  据他所知,其实很多的大学,有这么几天的伙食,档次是要远高于平常很多的。

  比如开学的第一天,毕业典礼的那一天。

  在这几天的时间里,学校食堂里平常都不会拿出来的“大菜”,全都会拿出来而且价格也很平民实惠,是外面都难以吃到的“大餐”。

  (这点作者亲身经历,我到现在还记得开学那天,在学校的食堂里吃到了甲鱼、螃蟹等硬菜,而且价格非常的便宜。

  那时我一度误以为,我们学校的伙食突破天际。

  到后面才知道,也就只有开学和期末结束那几天,才能有幸吃到食堂的“大菜”。

  平常虽然食堂的味道虽然不错,价格也的确很实惠,但也就比普通水平高上那么一点罢了。

  ╮(╯▽╰)╭)

  吃过饭后陈序牵着姜七七的手,漫步在她的母校。

  国音的校道上绿树成荫,一棵棵参天大树伫立在道路两旁,如同撑天巨伞挡住了盛夏的烈日,阳光只能透过密密麻麻的树叶,偶尔打下一两点斑驳的光影。

  亦如国音这所久负盛名的院校,历经百年光阴岁月的洗礼,仍旧替她的学子们挡住来自外面的风风雨雨。

  “说实话,你们国音的伙食,比我们临大要好。”

  “嗯,小时候那会妈妈工作忙,我也经常跟着爸爸吃临大的食堂,在伙食这上面国音的确比临大要更好。”姜七七给出了她中肯的评价

  要知道她并没有寄宿,每天都是会回家的,正常来说也就有课的时候,她才会在学校里吃饭。

  但真实的情况是,她几乎中午都会在学校里吃,甚至有时候晚上,也会拉着小霞姐或者小思姐,在这里吃了饭再回家。

  主要是身为“肉食党”的她,很不喜欢和小姨一起吃减肥餐,天天晚上就啃那些,没有油水和碳水的蔬菜沙拉,简直就是非人哉。

  让她一顿不吃肉,比杀了她还要难受。

  “可惜了,毕业后就没法经常吃到我们国音食堂的饭菜了。”姜七七闷闷不乐的说道

  “想吃就回来吃呗,就凭你这张脸,门卫他们都认识你,还会不放你进来啊?”陈序笑着安慰她道

  “是哦,虽然校园卡会被注销,但我一样可以靠‘刷脸’进来耶。”

  姜七七双眼一亮,第一次觉得当明星也没啥不好的,至少可以靠“刷脸”回来蹭几顿饭。

  (′??ω??`)

  一下午的时间,他们几乎是在国音里度过的。

  陈序充当着姜七七的“御用”摄影师,和她在国音校园的每个角落,都留下足迹和照片。

  听着她诉说和回忆,大学四年里在这座校园里发生的点点滴滴。

  故事里有悲伤、有欢乐。

  酸甜苦辣都是青春。

第144章 姜爸爸的教书“育人”,吴正浩老师家的小萝莉。

  正如姜爸爸那天电话里所说的,晚上姜妈妈给他们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用以庆祝女儿的大学毕业。

  连工作很忙的姜爸爸,也特意抽出了时间,回来陪女儿吃了一顿饭,然后又急匆匆的赶去上班了。

  今晚不止是国音有毕业晚会,他们临大也一样的会组织毕业晚会,能抽出时间回来陪女儿、女婿吃一顿饭,已经是他忙里偷闲的结果了。

  看着爸爸匆匆忙忙的离开,姜七七好奇的问着她妈妈:“爸爸有想过他退休后,会干什么吗?”

  姜妈妈给她碗里夹了一块鸡肉后,笑着和她说道:“他跟我说再过两年,就会放下教鞭重新拿回书本,像老爷子那样继续走教书育人的路子,直到等他老了干不动了为止。”

  “其实教书挺好的,没有这么累。”姜七七认同的点了点头

  在她小时候,姜爸爸那会还没当教导主任,只是一名教历史的大学教授,那会有很多的时间陪她。

  等到她进入初中后,姜爸爸和姜妈妈就打了个对调,姜妈妈的工作闲了下来陪她读书,姜爸爸则当上了教导主任一直到现在。

  一旁的陈序若有所思,他真的无法想象,姜主任的教书育人是个什么样子的?

  教书的水平肯定是毋庸置疑的,毕竟家学渊源,而且能把女儿教得这么优秀,在教书这块肯定是差不到哪去的。

  只是育人嘛,陈序觉得可能要打上一个引号才行。

  毕竟在他的认知里,从小到大,学校里的教导主任,但凡还兼任一两个班的某学科教学,就没一个是“善茬”的。

  轻松就把那些学生们,整治得服服帖帖的。

首节 上一节 269/2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