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太子芈横竟然狂笑起来!
“忧虑甚么!”
“我大楚上下戮力同心,那狗屁越国——不过是插标卖首之辈,一战可平也!”
熊午良:……
差点忘了。
自己这个王兄,就是纯纯的直筒子脾气。
马上要开始打仗了,估计心里边儿正兴奋呢,满心都是杀败敌寇、斩将夺旗、拓土千里……然后就是大楚君临天下、称霸中原,拳打秦国脚踏三晋……
又是几坛酒下肚,饶是熊午良用了些许取巧手段,但也有了三分醉意。
只见太子神色一变,露出了几分诡秘的笑容:“眼下大战在即,也不知要以何人为帅?”
熊午良、黄歇和钟华都精神起来了!
终于说到正题了!
咬着牙陪自己这个二愣子王兄喝了这么多酒,不就是想套点儿情报出来嘛!
芈横借着酒意,倒也不卖关子,看向熊午良等人:“你们说说,子兰将军和屈平将军,谁更胜任此次攻越之战?”
……
子兰和屈平,都是楚国的大将,但是立场却截然不同。
子兰乃是楚国大贵族,若是细究的话,身上也算有王族血脉(其实要是细究的话,楚国贵族基本都有王族血脉)。
子兰将军年岁不大,还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但他是铁杆的昭雎一党,对老令尹昭雎可谓敬如师长,惟命是从。
而屈平则是官拜大楚柱国将军,身上已经有了不少战功。
譬如前年,在黔中击退秦军的进攻,便是这屈平的功劳。
听名字就知道,此乃屈氏族人——实打实的屈原一党。
如今昭雎、屈原因为政治立场不同,斗得如火如荼,这两位大将到底谁能担任伐越之战的主帅,倒也是朝野瞩目的焦点。
神童版黄歇轻咳一声——
“太子殿下提到的两位将军,从人望、功勋和能力多方面来看,确实都可堪为帅……”
黄歇顿了顿,卖了个关子。
见众人都在等待自己发言,便又借着往下说——
“不过以黄歇来看,恐怕大王更属意子兰将军。”
如今楚王并没有像历史上一样冷落屈原,反而因为熊午良的缘故,更加看重屈原的‘合纵抗秦’主张。
这也导致,屈原等少壮鹰派臣子,占据了朝堂的主流。
黄歇认为,楚王应当会考虑平衡等元素,在这次伐越大战中,对来自昭雎一党的子兰更加偏爱。
“当然,”黄歇细细分析了一番之后,又微微一笑:“王心莫测,在下也不敢保证,最后的结果究竟如何。”
这一番分析,有理有据。
引得太子芈横连连点头:“不愧是黄歇——吾之智囊也!”
芈横又看向熊午良:“王弟,对黄公子所言,可还认同?”
黄歇傲然地看向熊午良,心中满是畅快。
在你的曲阳县,我可没少受委屈。
但现在在郢都,这是我的主场!对于朝堂上的风吹草动,你一个曲阳土包子还能比我更了解?
熊午良轻咳一声——
“方才黄公子分析的,确有道理……”
黄歇微微一笑。
熊午良看着黄歇欠揍的表情,心道要不是劳资学过历史,还真被你忽悠了!
“不过此战——必定是柱国将军屈平领兵伐越!”熊午良语锋一转,一锤定音。
熊午良看向一脸懵比的黄歇,露齿一笑。
……
太子芈横闻言,立刻兴趣大起。
自己这个族弟,又开始他的预言了!
到现在为止,熊午良一共预言了两次——
一次是预言秦国必然要大举进攻宜阳,与韩、魏联军大战——这则预言已经被证实了,如今的秦军在宜阳和韩魏联军狗脑子都要打出来了。
另一则预言,则是说秦王要在两年内暴毙……倒还看不出来。
到现在为止,秦王嬴荡还活得好好的,吃嘛嘛香……
黄歇轻哼一声:“政事殿中,大王正在决断到底要以何人为将,不出片刻便会得知结果——我倒要看看,君侯的预言到底准不准!”
“咳——”熊午良又轻咳一声……
第37章 再见屈原
“攻伐越国的战机千载难逢,如果我们拖延时间,恐怕会给越国留下更多的机会。”熊午良如是说道。
子兰和屈平有争执,并不让熊午良意外。
面前的这场战事,毫无疑问将是一场灭国大战。
无论是谁领兵,可想而知,都将在历史上留下厚重的一笔。
退一万步来说,哪怕是从最功利的角度来看,统兵者也很有可能凭借灭越这份厚实的功绩封侯拜相。
越国虽然荒蛮,也有千里之地——可不是什么无足轻重的弹丸小国。
况且……如今的越国内乱不断,彼此间兵戈相见,还有心向楚国‘王师’的带路党……
胜算大大滴有!
两派势力的争执是必然的,但是还是希望楚怀王能尽早决断吧!
毕竟,熊午良封地里的一千部曲已经脱产待命了,摩拳擦掌准备跟着熊午良挣一票大的。
片刻之后,宫门处有一内侍脚步匆匆奔入大殿,在太子耳边耳语几句。
太子芈横瞪圆了双眼,不可思议地扫向熊午良。
“王弟,又让你说中了!”
“我父王已经决意,任用屈平为将,统兵十五万,兵进越国!”
太子身后的黄歇,瞪圆了双眼!
又让熊午良料中了!
怎么回事!
就连我这个神童,也不见得能有如此准确的预料!
难道世间真有生而知之者邪?
熊午良笑道:“果然不出我所料。”
楚国境内,排除各个贵族拥有的私兵部曲,隶属于朝廷的军卒约有三十多万。
再排除各个重镇驻扎的军卒,以及部署在边境驻防的楚军。
十五万人大概是当下楚国能出动的全部兵力了。
看来楚怀王虽然一向优柔寡断,但也知道‘狮子搏兔,亦需全力’的道理。
太子啧啧赞叹——
“王弟果然料事如神。”
“以后必定是我大楚的肱骨之臣!”
看太子的信服模样,黄歇心中很不好受。
同为太子的亲信,黄歇对于熊午良如此受到宠信,感觉很难受!
毕竟是个年轻人,黄歇轻哼一声:“曲阳君果然过人,只是君侯预言的秦武王暴毙,不知何时才能应验。”
熊午良笑了。
小伙子,
你等着被打脸吧。
正待熊午良还要说话的时候,那内侍又冲着熊午良拱手道:“这位便是曲阳君午良大人?三闾大夫托人传信,请大人到府上一叙。”
三闾大夫?
屈原?
……
熊午良向太子告罪一声,带着钟华直奔屈原的府邸。
虽然屈原已经被楚王贬为三闾大夫,似乎地位大为下降——但这位名臣并没有远离权力中心。
屈原和一众支持变法抗秦的革新派臣子,仍然活跃在朝堂之上,是楚国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
屈原的府邸和熊威当初留下的曲阳君府差不多——虽然面积很大,但是却没什么高档设施。
走入府门,车马场上停放的车辆属实不少,往来的冠带脚步匆匆,说明了这位楚国大臣仍然显赫。
熊午良在管家的引领下,径直走入了屈原的书房。
屈原抬起头,额头上的皱纹高高耸起——虽然看起来很疲惫,但是精神状态却出奇地好。
“曲阳君,快坐吧。”屈原温和地一笑。
即便是熊午良,也为自己受到的礼遇有一些意外——这位三闾大夫一直以手段强硬、言辞激烈著名于世,没想到对自己这么客气。
“自打当初政事殿一辩之后,已经许久不见。”屈原看上去心情很好。
“如今的大王励精图治,重用新派臣子,练兵图秦,一心要夺回汉中雪耻。”
“细细说起来,这还有你很大的功劳。”屈原笑道。
要不是当初熊午良一席话,楚怀王未必能有如此抗秦的决心。
熊午良连声不敢,二人寒暄几句之后,很快便谈到了当下的战事。
“……屈平将军为将,必能荡平越国!”熊午良大肆吹捧。
屈原的嘴角微微一勾——对于他那个族弟,屈原也十分骄傲。
能争取到这次攻越的权力,无疑是屈原一派的一个胜利——此战若真能战而胜之、鲸吞越国千里之地,那么昭雎一派就要好好蛰伏一段时间了。
“我听说曲阳君在封地里剿灭了一股贼寇,名为甚么‘芍湖盗’,不知此事是否为真?”屈原突然话锋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