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资历的原因,他一直不敢发言,此刻才终于下定决心。
马悦然叹了一口气,他已然尽力了,点头说道。
“先生,请畅所欲言。”
年轻评委得到了允许,也大胆起来,他分析说道。
“正如各位先生所言,《赤色年代》这本书的影响太过于大了,评选它恐怕会引来争议。
可以这本书的传播度和文学性来说,不评选它有违诺贝尔的初衷。
另外一方面,以包的资历来说,诺贝尔评委组实在难以评价他了。
所以答案便有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这位名不见经传的评委。
却听他说道。
“包已经获得了整整四次诺贝尔奖了,普通奖项已经不能够形容他的成就。
我们何不另立一个奖项,单独颁给这位先生。
我想这应该叫做,终身成就奖!”
一时间,场内所有评委都屏息,他们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神里看出了惊喜。
特别是谢尔·埃斯普马克,他紧紧盯着对方,那眼神好像在说。
你他娘的,真是一个天才!
1992年十月。
北大宿舍之内。
一名叫做骆禾,脸上戴着厚重眼镜的青年,看到报纸上面的报道之后,啧了一声。
“怎么了?”
下铺一名叫做查雨生的青年,面容白皙,留着杂乱的刘海和颇有风格的胡须,探出脑袋询问说道。
“最新的诺贝尔奖出炉了没?”
“出炉是出炉了。”骆禾面色有些古怪地看向报纸,随后将报纸递给了下铺的同学。“你自个看看吧,算是见证历史了。”
查雨生有些懵,可看到报纸里头的内容后,惊叫出声。
“秉文先生不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而是获得了诺贝尔终身奖!”
骆禾有些无奈地说道:“关键的在后头。”
查雨生往后一看,脸上表情也有些古怪,随后又笑出声。
“不愧是包先生,不给这些洋人面子,同样还是拒绝了。”
“洋人的奖,终究是有洋人的偏见,不待见咱们,咱们自然也不用待见他们,秉文先生真让人解气!”骆禾躺在床上评论说道。
沉默了一会儿,骆禾突然探出脑袋,对下铺的查雨生说道。
“雨生啊,你今后想要成为秉文先生那样的人么?”
“今后么?”
查雨生琢磨着这个问题,看向了枕头边的那本《赤色年代》,感觉浑身又充满了干劲一般。
“从前我不知道,但是现在,我想像秉文先生一般,活出真正的自己!”
第526章 番外三 大结局!百岁老人包国维的愿望!
2025年。
北大。
时任中文系教授的查雨生,手里拿着两本书,走进明亮宽敞的梯形教室。
意外的是,今日查教授并没有使用更为先进的多媒体辅助。
几根粉笔,几本书,就成为了查教授所有备课准备。
华夏现当代文学,这本是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可以查先生的圣明之下,能够容纳两百人的教室,满满当当坐满了学生。
有些是中文系本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其他专业的旁听生。
他们齐聚一堂,相互交头接耳,显然对于今天这门公开课,充满了期待。
直到查雨生走入到教室之中,教室里头的嘈杂声才渐渐平息。
查教授头发花白,却还梳着刘海,留着具有标志性的胡子,时年六十一岁的查教授,在农村长大,三十多岁才通过努力考上北大,从此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他有过迷茫,却正如他手中的作品,以及描述之中的那位先生一般,最终走出迷惘,活出了自己。
“既然要讲现当代文学,在现当代文学历史上,有一个人是绝对绕不开的,他出生在民国一个普通家庭,父亲仅是富贵人家的管家,自己也曾不学无术爱慕虚荣。”
年过花甲的查雨生精神奕奕,他没有忘记,自己曾经在北大的日日夜夜,没有忘记在绝望日子里,乃是包国维的作品,陪伴他重拾希望,不断向前。
今日,他想要将自己心中最为诚挚的情感和体会,传达给新一代的北大学子们。
正如将近一百年前,在北大受到包先生教导的学子们一般,一代又一代的北大人,将这份情感不断传递。
于是,他继续说道。
“可以说,在十七岁之前,这位先生是一名荒唐的人物,我们不知道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使得他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但我们能够知道的是,在文学之中,在历史之中,他终究找了自己的归宿,从此之后一发不可收拾!”
根本就不用查教授说出名字,台下学生们,早就猜出了这个人的名讳。
事实上,包国维的个人经历,很多时候几乎已经成为了北大学子们的常识。
即便在日新月异的网络之上,包氏文学也有着一群忠实的拥趸。
令人惊异的是,从民国一直到现在,将近一百年的历史,多少文人墨客粉墨登场,又悄然离去。
而喜欢包国维的,永远是那一群充满着朝气的年轻人。
学生们不愿发出一点声音,生怕错过台上教授的任何一句,关于包国维的事迹。
“他曾以金古梁的名号,创作出《射雕》、《神雕》、《倚天》等武侠作品,开创现代武侠小说之先河。
又以少年肝胆才气,舌战归国诸公,打响了反对崇洋媚外的第一枪。
他涉猎广泛,一首《让世界充满爱》传唱至今.
他也曾有过少年意气,面对社会的不公,面对他人的无端指责,横眉冷对,写出一篇《回答》!
《我有一个梦想》激励了多少华夏学子奋发向前?
《活着》传世名作,将一个时代讲得通透!写出了人生多少意义?这是白话文运动以来,世纪当之无愧的名著!
人不为了什么而活着,而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说出最后这句话的时候,查教授脸上有些动容,似有泪花要涌出一般。
曾几何时,他也是因为这本《活着》,而重新拾起了对于生命的意义和期望。
在北大成为一名教师,又何尝不是将意志传承下去,何尝不是他活着的真正意义呢?
查教授丝毫不避讳自己对于包国维的偏爱,从《教父》到《老人与海》、《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肖生克的救赎》、《菊与刀》、《乡村教师》、《人间失格》.乃至于近些年的作品,他都一一悉数。
这一堂现当代文学课程,俨然成为了包国维专题。
当然,这也是不太奇怪的,以包国维创作作品之多,还有其人生轨迹之复杂传奇,单独开设一门课程,并不是不可能。
课堂的最后,查教授做出了结语。
“诚然,包先生的成就,并不是普通人能够达到的,他的天份常常被人用达芬奇、爱迪生、爱因斯坦来比较,可以说这是一个活着的传奇,普通人难以企及的传奇。
但有一点我们不能不注意,那便是包先生所展现出非凡的毅力和努力,展现出对于事物发展洞察的透彻,还有对于国家民族的责任感.”
啪啪啪啪~
一时间,台下的学生们掌声雷动,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神情。
查雨生腼腆一笑,对着学生们深深一鞠躬。
直到下课之后,许多北大学子们还是意犹未尽,他们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有的是在等待后续的课程,有的则是单纯在讨论。
一名文学系的学子,一反他们夸赞的常态,不由得抱怨说道。
“该死的包先生,怎么这么多文章,普通学生只用学一部分,像是我们这些文学系学生,那可是每篇都是需要全文背诵,还让不让人活了!”
对于这种调侃性质的脏话,即便是包国维最为忠实的拥趸,也不甚在意。
其他学生当即笑着说道。
“你便是知足吧,比起鲁迅先生的文章来说,包先生的文章要好读太多了!”
“是啊是啊,包先生的小说文章一直都是通俗易懂,我也如查老师一样,喜欢包先生的诗歌,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后来他不经常写诗歌作品了。”
“你们都不太懂,包先生最为恐怖的事情是,他活得长,而且几乎每隔几年都有持续不断的作品产出,像是查老师提到的《赤色年代》,还有最近的那本《迎春花》,真不知道包先生的脑袋是怎么长的!”
嘶~
许多学生顿时倒吸一口凉气,突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特别是文学系的学生,他们突然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
只要包国维还在世界上一日,他们专业课的书,就要再继续厚下去。
这简直是个晴天霹雳啊!
其他专业的学生,也有话要说。
“我喜欢包先生的《魔戒》,天知道他一个东方人,怎么能够将西方的奇幻写得这么好。”
“听说《魔戒》三部曲很快就要重置巨幕版上映了?”
“到时候算我一个,咱们同去。”
“去去去,你一个大老爷们,我要看自然是找个小姐姐一起。”
“包先生影响的电影可太多了,那是能够在好莱坞说上话的人物,这些年国内的诸多好电影,基本上都有包国维参与的影子,可惜包先生年事已高,近来退出电影市场了。
你看看今年电影市场上面,拍的都是一些什么垃圾玩意儿?”
谈论商业的时候。
“说起来,包先生的影响力太大了,医药行业抗生素的专利,可都在咱们国内,如今国人医药便宜,包先生有很大一部分功劳”
“准确一点说,包先生早就将这些专利给国家了。”
“还有还有,听说包先生在新闻业也有很大的影响力,世界上许多大型媒体,都有他的股份在里头。”
“近些年来,咱们舆论环境变好,也有包先生的努力,那些虫豸公知,在包先生面前,无疑是土鸡瓦狗.”
“听说老美总统都得拉拢包先生?”
“包先生不仅仅是咱们的包先生,也是世界的包先生。”
正当学生们针对包国维的人生和成就展开讨论之时,一个人冷不丁问了一句,许多人都没有注意的问题。
“说起来,从民国到现在,连四十年代的先生们,都去世了七七八八,可包先生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