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包国维,我真没想当大文豪! 第569节

  梁思成陷入到纠结之中,他很想下定决心,带林徽因去做一次全身检查。

  可古建筑研究,的确是二人毕生的理想,甚至愿意为此付出生命。

  即便是大学教授很多生活也是拮据的,工资看起来很高,可并不是每年都能够足额发放的

  拖欠甚至不发都是存在的。

  民国时期的学者们地位的确高,可碍于时代发展,也并没有后世想得那么舒坦。

  梁思成拼尽全力,一年到手也不过五六百银元的收入。

  这点收入在北平的医院里面,却不及九牛一毛。

  民国的医院少有公立,并且许多都有外国人注资的背景,他们可不管你有没有钱,最终都是为了盈利服务的。

  能够时常给平民发放一些便宜的基本药品,已经算得上是大发慈悲。

  就在问题陷入僵局的时候,包国维终于是开口了。

  “我倒是认识一个不错的医生。”

  “医生?在北平么?”徐志摩有些奇怪。“秉文你来北平还不到一月的时间吧?”

  徐志摩知道包国维在南方的时候,与一些医学教授有过不错的交情。

  可到了北平也有?

  包国维微微一笑,走到一旁的桌子上,拿起纸笔随意写了一篇书信。

  他从外头将曹晏海叫过来,嘱咐他。

  “将这封信件交给北平中心医院的伍连德先生,看到信件之后,他应该就会跟你过来了。”

  曹晏海完全没有疑虑,接过信件拍了拍胸脯,便出门开车了。

  走回屋子里头,徐志摩略有些震惊地说道:“秉文你竟然认识伍连德先生?”

  如今的伍连德,乃是北平中心医院的院长,他因为在二十年前东北治理鼠疫而闻名,并且发明了伍氏口罩,可谓是名噪一时。

  身为院长,想要在北平请到伍连德,可谓是难上加难,没有些影响力,有钱也请不到。

  包国维笑着说道:“在治疗呼吸疾病方面,没有人比伍连德先生擅长了,德国人也不行。”

  他摸了摸下巴,十分坦然地解释说道:“至于我怎么认识他,先前研究大蒜素的时候,与这位先生有过一些书信交流,相信他也会卖我一个面子吧?”

  徐志摩脸上肌肉顿时一抽,他差点忘记了,包国维乃是大蒜素的第一发现者,他还资助过大蒜素的研究。

  大蒜素一年专利费给包国维带来的收入,就不计其数了吧?

  该死!又给他装到了!

  徐志摩在心中一阵懊恼。

  “真的行么?要不然还是算了?”

  躺在床上的林徽因,见包国维根本不经过商量,便已经做了决定,不由得还是有些担心。

  包国维摇摇头说道:“伍连德先生是个不错的人,我看你大概率得的是肺痨,还是请他来看看,在这方面他是权威。

  至于费用嘛.我全包了。”

  “不可!”梁思成还是很拎得清楚,他很认真地说道。“秉文,你就算是再富裕,帮助我们也不该是理所应当的,这算我们借你的,今后一定会还上的。”

  朋友之间,一旦涉及到利益金钱,天平不再平衡,就很容易产生矛盾。

  梁思成知道这个道理。

  包国维则是给出了一个方案说道:“就当我入股你们的古建筑研究吧,今后你们出书了,或者有什么研究成果,要第一时间分享给我。

  这钱我不是白给,署名权我也是要的,写上什么——此研究有赖于挚友包秉文资助。”

  “这”

  林徽因与梁思成面面相觑,没想到包国维会提出这个方案。

  他们又不是傻子,包国维如今已经名扬天下,还需要这点名誉么?

  无非是找个理由帮助自己罢了。

  “好了好了,休要磨叽。”包国维认真地说道。“便当我是为了保护华夏古建筑出的一份力了。”

  徐志摩也乐呵呵地说道:“你二人不要推迟了,秉文也是一番好意。”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梁思成和林徽因也只能答应下来。

  几个人在屋内聊了一会儿,不出半个小时,门外传来汽车刹车之声。

  不一会儿,曹晏海便护送着一名身穿西装的中年先生走了进来。

  伍连德头发已经有些银丝,梳理的一丝不苟,身材瘦弱,可浑身散发着一股子亲和力。

  一见到包国维,他当即露出微笑,用南洋口音的中文说道。

  “阁下便是包先生吧,可真是年轻有为啊。”

  包国维客套说道:“第一次见先生,没想到也同样是神采奕奕。”

  伍连德时年五十二岁了,在这个年代已经算是一个老人,他也是第一个得到世界认同的华夏近代医学研究者,同样还是第一位成为诺贝尔奖候选人的华人。

  伍连德自从治理鼠疫之后,便在国府各个相关机构担任要职,北平中心医院院长,不过是他其中一个职务罢了。

  当然,包国维的名头也不小,从发明大蒜素到防疫法,单拉出来也能够跟对方齐名了。

  两个人惺惺相惜,时常会书信交流,包国维也会给对方透露一些后世先进的防疫办法。

  伍连德点了点头,本来第一次见到包国维,心里还有许多关于传染病的问题,想要询问包国维这个“医学天才”,可看到不远处床上的病人,医生的责任心还是占据了上风。

  他从包里取出口罩,给自己戴上。

  “来,我们先看看病人吧。”

  随行的助理立即跟上,也从包里取出几个口罩,递给包国维三人。

  这口罩还是包国维在南方设计的那种款式。

  先前包国维三人有些急切,却还忘记了若是肺结核,必然会传染。

  只不过林徽因突然昏倒,几个根本没有反应过来。

  伍连德来到林徽因床边,简单询问了一下她患病以来的症状,以及平日的生活习惯。

  几个都听过伍连德的名头,林徽因听到问题,也都是认认真真地描述。

  又观察了一番林徽因的脸色。

  来得匆忙,伍连德也没有戴上什么仪器,就是做一些基本的检查。

  “伍教授,我妻子她如何?”

  见检查完毕,梁思成有些着急地询问说道。

  伍连德面无表情地说道:“病人体弱,常年生活不规律,我听说你们近来还在饮酒?”

  梁思成十分悔恨地说道:“都怪我。”

  伍连德继续说道:“具体病情不好判断,应该有些肺部感染,没有很严重,应该是肺炎或者肺结核前期,晕倒还是因为体质,具体要到医院检查痰液化验,验血,X线检查也是很有必要。”

  有伍连德这个话,众人当即放心下来。

  “伍教授,我是肺结核的概率有多大,会不会传染给其他人?”

  林徽因担心自己是肺痨,那岂不是一直在传染给其他好友?

  而且,在民国人一直来的观念之中,肺痨都是不治之症。

  “不排除这种可能。”伍连德十分严谨,饶是经验丰富如他,也很难直接判断出具体病情。

  这个时代,X线是判断肺结核的重要手段。

  “不过.”伍连德也给众人下了一个定心丸。“看情况,即便是肺结核也是病变早期,结核杆菌没有进入支气管,传染性并没有那么强,注意戴好口罩就行。”

  “谢谢教授。”

  林徽因这才松了一口气。

  伍连德没有开具体的药物,只是让林徽因有空去一趟北平中央医院进行检查,随后给她留下一些维生素片,还有嘱咐她要规律生活。

  伍连德笑着指着包国维说道:“营养学还有身体科学调理方面,秉文可是比我专业多了,你可以咨询咨询他。”

  众人都将视线看向包国维,差点忘记,他乃是第一个提出系统化营养学的奇人。

  梁思成还是有些不放心:“伍教授,不需要开一些药物么?”

  他从前见过的医生,可是都会开出一堆药物,特别是中医,那治疗药物可是要成堆成堆的买。

  伍连德则是严肃说道:“没有确定病情之前是无法开药的,况且.”

  说到这里,便连他也有些无奈。

  “肺炎与肺结核都是没有特效药的,特别是后者,即便是条件良好,营养充足,也只能够延缓病情的发生,身体会一点点的垮掉,肺部形成多个空洞”

  见到梁思成很是颓唐的样子,伍连德也安慰说道。

  “如今科学发展很快,说不准几年后便有特效药了呢?

  我就听说,南方已经流行了一种抗细菌疾病的特效药,叫做大蒜素,可惜如今只在南方生产,产量不足,北平很难搞到这种,若是有这种.”

  这个时候,伍连德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看向包国维说道。

  “嘿~发明大蒜素的先生,不正在我们面前么?”

第509章 包国维没人管啦?完成《宏观经济学》!

  “说起来我也差点忘记了。”

  拍了拍脑袋,包国维有些抱歉地说道。

  “我家中还备有一些大蒜素,回头便让曹晏海送过来一个疗程。”

  伍连德点头说道:“大蒜素不能够根治,可还是能够极大缓解病情的,当然为今之计,乃是尽快到医院检查。”

  “这”林徽因不是那么扭捏的人,可大蒜素在她眼里,那可是顶顶珍贵的药物,就这样随随便便的接受实在是。

  梁思成则是说道:“秉文,你还是按照价格卖给我们吧,我二人实在不知该如何还你这份情了。”

  包国维却是调侃说道:“你二人还有钱么?这大蒜素在北平可价格不菲。”

  这话说得梁思成一愣,脸上顿时红了起来。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即便是梁思成,也真的很难负担这个时代看病的花销。

  像是大蒜素这种救命神药,价格甚至比黄金还要贵重,还处于一个有价无市的地步。

  除了南方产地,甚至还能发放给普通灾民,其他地方,哪个不是当做宝贝一样?

  更不要说天远地远的北平了。

  包国维笑着说道:“这大蒜素在南方现今并不值钱,我与药厂有合作,想拿多少都不是难事,也就是在北方珍贵了一些。”

  对于这种事情,包国维也十分无奈,可民国的生产力实在是有限,再加上民国各个割据势力,实际上药品想要流通,并不是简单运输就行。

  大蒜素即便能够有一定产量,从全国的角度来说,也还是稀缺的。

首节 上一节 569/5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