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包国维,我真没想当大文豪! 第535节

  能够提出那些理论,包国维如今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可惜了。”

  宋子文叹了一口气,不知该如何说了。

  对方这话,无异于是拒绝了。

  包国维无法做到常凯申所要求的,常凯申也无法做到对方所要求的。

  可是宋子文依旧很佩服眼前这名少年,如今国内的经济学人才太少了,能够出现这样一名天才实在是难能可贵,要知道在宋子文所领导的财政部门,想要找到国内具有能力的经济学家,实在是太过于困难的。

  毕竟许多华夏留学生到了国外之后,不是选择理工科就是学习文学哲学,经济学的学生实在是太少了。

  离开之前,宋子文留下了联系方式,并且说明今后有经济方面的问题,二人可以互相交流。

  包国维打了一个哈哈,会不会帮助宋子文,自然还是要看情况的。

  宋子文此行,本来是想要招揽包国维,可没有想到竟然被对方给绕了进去。

  走去章府大门的时候,他才觉得有一些些不对劲。

  不过也还好,他至少不是空手回去,在包国维那里了解到的经济金融政策观点,便已经可以给常凯申交差了。

  晚上,宋子文也没有在姑苏逗留,乘坐上连夜的火车,便归心似箭的朝着金陵回去。

  大过年的加班,令人心情实在不爽利,可一路上也不算没有收获。

  毕竟这趟从金陵开来的专列,其中一个车厢空空的来,回去的时候乃是满满当当。

  他这算是进了一车年货。

  至于,适才与包国维交谈的那些民生疾苦,早就被宋子文抛在九霄云外了。

  到了专列之上,他享受着总统套房一般的待遇,窝在皮质沙发之中,手边是一瓶葡萄酒。

  刚刚躺下,却瞥见角落里面的一打杂志报纸。

  今天与包国维聊了经济学,他倒是起了一些兴致,了解一下美国经济情况。

  秘书每日都会将最新的欧美政经报纸摆放在桌子上,最近这段时间忙于应酬,他倒是没有什么时间看了。

  想了想,宋子文从架子上抽出一份最新的《华夏杰日报》。

  在哈佛大学读书的时候,《华尔街日报》是他了解金融经济运作的重要渠道。

  这不是一本纯学术性的经济学杂志,但却可以说是,全世界最为权威商业和金融界的媒体之一。

  许多美国当今最为前沿的经济政策和理论,都会出现在上面。

  还有分析时下经济情况的文章。

  美国的经济显然还处于一个低迷的阶段,上面许多往期文章看起来并不太乐观。

  不过,有个趋势引起了宋子文的注意,

  那便是,许多文章里面,开始出现了一个名字“BAO”。

  这显然并不是什么鲍勃之类的英文名,而是包国维的代称。

  在英国之行结束后,英国人对于包国维的经济学推崇之至,并且在凯恩斯的指导下,英国当局十分干脆的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计划。

  现在看起来,这种有点偏向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学理论,效果竟然是出奇的好。

  这令不少西方世界的学者,不由得有了一种危机感。

  宋子文皱起眉头,他本以为包国维的影响力仅限于科普,可现在看起来,不是一般的大。

  难怪常凯申要那么不遗余力的让自己来找包国维。

  如今看来,这小子确实

  想到这里,宋子文的眼神突然凝固了。

  因为他看到一个文章段落。

  “纽约州州长富兰克林·罗斯福先生表示包氏经济学是解决如今美国经济危机的唯一方式。”

  宋子文顿时神情一滞。

  不仅仅是英国人,便连美国人都对包国维如此推崇?

  这小子的经济政策,真的有这么大的魅力?

  而且这个罗斯福似乎还是下一届总统的有力竞争者啊!

  在美国政坛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力。

  若是美国和英国,这两个世界巨头,同时遵从包国维的经济理论。

  那将是一幅什么样的局面?

  一时间,宋子文不免有些嫉妒了。

  若是自己有包国维的脑子,那定然要移民美国,成为美国经济的掌舵人,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可包国维此人,似乎完全不在意这些。

  一阵感慨之后,想了想,宋子文叫来了秘书。

  “先生有什么吩咐。”

  宋子文将报纸折了折,递给秘书笑着说道。

  “火车到下一站的时候,你找人将这份文件送给包秉文先生,也为我传个话。

  就说宋子文恭喜他能够得此成就。”

  第二天,包国维拿到这份报纸,看到罗斯福这个名字的时候,也有一些惊讶。

  不过他并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包氏经济学本来就是从“罗斯福新政”脱胎而来,再加上许多后世成熟的经济理论。

  不产生这样的影响力,才是一种意外。

  可什么事情,近来包国维都不太上心了。

  因为在各方激烈的交流之下,他与章念月的婚礼总算是摆上日程了。

  扯皮了数日,婚礼终究还是照着中式来,不过砍掉了无数繁文缛节,只留下一些精简的必要环节。

  值得一提的是,在婚礼前几天,包国维甚至还别出心裁地搞出了一场求婚。

  地点就定在两个人第一次见面的杭城图书馆之中。

  故地重游,两个人自然都是感慨万千。

  章念月也似乎完成了美梦一般,在志诚中学一干学生,还有从前好友的见证下,接受了包国维的求婚。

  大婚当日。

  整个杭城都沸腾万分。

第486章 包国维大婚!新的开始!

  “包秉文结婚了?”

  远在金陵的常凯申,也得到了包国维成婚的消息。

  想了想,常凯申对面前汇报的宋子文说道。

  “帮我也准备一份贺礼,送过去吧。”

  宋子文没摸清楚常凯申的想法,不禁询问说道。

  “什么规格?”

  “不用太多,可也不能太寒酸,包秉文毕竟在国际上很有影响力,也算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人物。”

  沉吟了一会儿,常凯申说道。

  “便送个三四万银元左右的贺礼吧。”

  倒不是老常慷慨,只不过他有了解过包国维的收入,以他的地位,送便宜了还真没有什么面子。

  “三四万”宋子文不免有些肉疼,可还是应承下来。

  说完这些,常凯申一边站在窗台,看着春日里,园林之中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不由得有些感慨。

  “果然我从前看得没错,包秉文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只可惜不能为我所用。”

  宋子文心里咯噔一下:“司令的意思是”

  扭头看了一眼宋子文,常凯申嘴角扯出笑意说道。

  “我倒不是谁都想处置,以包秉文的影响力,哪有那么容易动他?

  况且,他给我们提出的法币制度,还有各种经济政策,都是十分中肯务实的。

  有这样一名人才帮助,中华秋叶海棠必将一统,咱们也将更加兴盛。”

  宋子文呼出一口气,讲话还是常凯申会讲的。

  口若悬河,或许就是上位者必须有的能力。

  可又见常凯申的眼神变得狠厉起来。

  “不过,此人看起来政治趋向不明,接下来密切加强监控,他若是有投供的行为,当即施行抓捕。”

  宋子文内心叹了一口气,他不太明白,为什么常凯申对于“内斗”这件事情这么执着。

  实际上,宋子文更加倾向于包国维所说的合作。

  对于一个商人来说,将蛋糕做得越大,他才能够攫取更多的利益。

  况且,从前不太相信,如今宋子文也确实有点担心,曰本人会不会真的趁此机会入侵?

  “司令觉得,包国维所提出的合作理论如何呢?”

  宋子文试探性地询问说道。

  “哼!”常凯申冷哼一声说道。“包秉文在文学、经济上有所建树,可他是一个不懂政治的人。

  政治岂是能够如此天真的?

  各方势力都是各怀鬼胎,岂是我常某人一个能够决定的?

  他们咄咄逼人,我若是不下狠手,必然落得个被吃干抹净的下场。

  政治永远都是残酷的,不容许一点仁慈.”

  面对常凯申话语,宋子文无言。

  对于包国维和章念月来说,二人受到了新思潮的影响,并没有将成婚看做是多么重大的事情。

  两个人早已有了夫妻之实,成婚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不过对于杭城的百姓来说,包国维成婚可是天大的事情。

  从前杭城疫病之时,包国维就已经积攒下了口碑,甚至有人为他在民间立了生祠。

  如今包国维成婚了,街上就更显得热闹。

  甚至有外地百姓,听了风声之后,专门前来道贺的。

首节 上一节 535/5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