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几十年后,气功热还风靡一时。
后世到了21世纪之后,气功几乎已经被当做一种玄幻迷信的东西。
可在民国时期,许多人甚至于是武术大师,都可能对于内力这种概念深信不疑。
所以,包国维写出一本《射雕》之后,就有络绎不绝的“武林高手”想要拜访他。
或是说与他切磋,或是说要拜他为师。
显然是将小说里的内容当了真。
比起黄义武关注武功,福贵还是对于女角色念念不忘,到底是到了血气方刚的年纪,成天跟着黄义武这个老头,也不见几个女人,看来是憋坏了。
诸如李莫愁这样的女魔头,福贵也觉得别有一番魅力,自己若是也能够遇到这样一个武功高强的女子,两个人结为夫妻。
岂不是比寻常文弱女子要好得多?
可福贵也是个花心的,等到黄蓉出场之后,他便将什么李莫愁抛之脑后了。
黄蓉在前作可以说是博得了许多读者的喜爱,她的古灵精怪、机智过人,也成为了不少读者的梦中情人。
在本作的剧情里面,黄蓉已经嫁为人妇,相夫教子。
某种意义上,甚至还有点偏向于反派的角色,不免让许多“黄蓉粉”感觉到形象崩塌。
可对于如福贵这样的读者来说,比起古灵精怪充满活力的黄蓉,嫁为人妇变得更加成熟的黄蓉,还更加具有魅力。
福贵眼里直冒光,看到黄蓉出场的那一幕,便被这容貌秀丽的女子给吸引住了,不由得兴奋说道。
“师父快看快看,这是黄蓉!黄蓉出场了!生了孩子之后,感觉她更加具有魅力,若有机会,真想要见识一下这般女子。”
黄义武怪异地看向徒弟,觉得这小子的想法很危险,嗤之以鼻地说道:“你又不知她真实容貌,不过是几句描写罢了。”
“师父,我脑袋里自有一番景象,时不时便会想象她出场,若是平生能够与这样的女子有一段露水情缘,死也值得了。”
“呸!登徒子!黄蓉可是有妇之夫!”
“诶~师父别打!”
“这个龙女看起来也不错诶~”
随着时间的流逝,几个时辰之后,夜渐渐深了,小说内容也停留在
房间发出两声叹息。
“唉~又没了。”
“杨过去了哪里?郭靖跟这些牛鼻子老道对决又怎么样?这个包秉文老是吊人胃口,真想一口气看完呐~”黄义武咬牙切齿,这会儿又对包国维恨得牙痒痒。
“师父,这一等又是两天,据说现在《时报》都是每周一三五出刊,下回只能等周五了。”
黄义武缓了缓,叹了口气,这才安慰徒弟说道:“不急,咱们都等了这么久了,再等两天又何妨?大不了反复看一看,如此好书需要多次回味。”
想了想,福贵试探性地询问说道。
“师父,咱们明天是不是可以晚点起,不上工了?”
“啪!”地一声,一个大巴掌又打在他的头上。
只听黄义武怒骂说道。
“憨子!日子还过不过了?才过了一天好日子,便贪图享乐了?明日早上起来练功!
你这样怎么成为一代大侠?”
“哦~”
《神雕侠侣》彻底火了,不是一般的火,火的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一经发表,不论是北方还是南方,对于连载的相关报纸就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在连续连载一周,大约五六章的内容之后,销量才渐渐从上升的趋势中稳定下来。
《时报》原本日销量大约稳定在两万份上下,《神雕》一经发布之后,销量立即迎来一个飙升,接连一个星期呈现直线上涨。
即便其中包括周一周三周五,三天三份不同的更新,但已经十分的可观。
拿到确切销量之后,《时报》编辑部的张景昌第一时间冲进办公室,脸上的表情犹如过年一般。
“黄先生!黄先生!咱们最终销量来了!大喜!大喜啊!”
“出来了?”
这几天黄伯惠为了加刊出版的事情,可是忙坏了。
此刻还在眯着眼睛午睡呢,他摘下嘴角叼着的雪茄,立即从躺椅上爬起来。
“快快快,咱们这一周平均销量有多少?有没有五万?”
张景昌哪里还有从前的忧虑,没有了工作方面的焦虑,他便背着手摇头晃脑地说道。
“不不不,岂可能是五万。”
听到这话,黄伯惠略有些失望,可还是露出笑容说道:“若是能够到三万也不错了。”
“不不不。”张景昌连连摆手说道。“不是三万,不是五万,而是十万!”
“嘛玩意儿?”
黄伯惠着实下了一跳,又重新摔在了躺椅上。
要知道,如今在沪市报纸销量最高的记录,乃是前年《新闻报》所创造下的,一日15万份的记录。
可《新闻报》是什么?新闻类的报纸天然就比故事类的报纸销量要多得多。
而且新闻报纸涉猎广泛,不少国府官方都是有订购的。
但《时报》跟经营三十余年的《新闻报》不同,侧重点完全不一样。
原先也不过是两万的销量,最多的时候那便是刊登包国维消息作品的时候,可以达到日四万的销量。
十万销量是什么概念?
那是翻一番再翻一番,还要再多!
这可是一周的平均销量,而不是某一天这么多!
一时间,黄伯惠坐在躺椅上,整个人懵了,感觉胸口有点闷,心脏剧烈地跳动着。
他想过会销量惊人,但没想到会这么惊人。
与此同时,在津门同样也收到了消息。
李寿民眯起眼睛,看向手中的统计单据,不由得发出感慨说道。
“整整六万的日销量,咱们起步比较晚,比不上《大公报》最高日10万的销量,可还是令人惊骇!
秉文之威能实在是令人佩服啊!”
李寿民一直在连载的作品《蜀山剑侠传》,在北方地区尤其是津门、北平一带,可以说是红透了半边天。
可就算是如此,《萌芽》也才堪堪到两万的日销量。
而《神雕》一经出版,一个星期之间,就将销量提升到了三倍有余。
这是一种多大的影响力?
短短几个月之间,《萌芽》便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普通报纸,一跃成为北方地区数一数二的大报,期间的提升,不可谓不是奇迹。
此时此刻,《萌芽》编辑部的编辑们,已经陷入到了欢呼的海洋之中。
或许对于大多数编辑来说,《神雕》爆火之后,杂志销量多少,并不能直接给他们带来收益。
可即便是,能够保住这份薪资不错的工作,就已经是值得庆祝的事情。
谁能想到,在几个月之前,这还是一家仅仅只有几个人的草台班子呢?
更不要说,在《萌芽》成为大报之后,给他们履历增添的光彩。
当然,李寿民也承诺过,只要报社的收入提升,便给他们提升工资。
这也是应有之义。
毕竟如今的世道,谁都不容易。
李寿民内心欣喜,却不善于外露。
他背着手看向编辑部里面欢呼和庆祝的员工。
不由得脑袋里面,有些想念包国维了。
这位先生什么时候来北方?
他若是来的话,怕是也会在北方掀起一场腥风血雨吧?
也如同在武侠小说里面一般。
北平。
大帅府。
自从中原大战胜利之后,张学良可谓是春风得意。
他被任命为陆海空军副司令,并且入驻北平办公。
一边手握重兵,一边又有了公职,占据了华北要地。
甚至还有了光头那边送来的军费。
张学良可以说是本次中原大战的最大受益者。
可这并不表示,一切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一方面,诸多老军阀表面投降归附,实际上在背地里貌合神离,或是反对常凯申,或是勾结曰本人,局势太过于复杂。
华北是一个香饽饽,可要吃下来,也要有一口好牙齿。
另外一方面,东北方向的曰本人,一直蠢蠢欲动,想要制造摩擦和挑衅事件,甚至还在进行军事演习,大批量的曰本企业和商人进入到东北腹地渗透。
张学良本来是信心满满,可看到这个情形,也不免心里有些犯嘀咕。
特别是前段时间,收到一些关于曰本人在东北活动的消息。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些重要的消息,乃是两名商人送来的。
这两个商人一个名字叫做何东,另外一个则是叫做邵逸夫,二人都是南方鼎鼎有名的大商贾。
前者更加是香江数一数二的商贾,跟英国有个千丝万缕的联系。
最为关键的是,这些消息,似乎是包国维让他们送来的?
第479章 自欺欺人张少帅?《神雕》的救赎!
一直以来,张学良都对曰本威胁论不以为然。
即便是包国维跟他提出,通过各种演讲活动,让社会各界都关注到了这个问题。
甚至因为包国维在持续不断的宣传,连外国人都开始对曰本人有所忌惮。
可就算是这样,张学良依旧不愿意相信,曰本人有可能入侵东北。
实际上,主要还是因为张学良主观意识上,根本不愿意面对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