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国维同样也没有再去甲板上,一个人躲在房间里面,依靠着点起的油灯,在打字机面前一边沉思一边创作着。
打字机的声音噼里啪啦,包国维时不时会停下来,思考一番,随后从旁边抽出一张稿纸,在上面写写画画一番,随后又继续回头创作。
若是此刻章念月在旁边,一定会很兴奋,因为打字机上面创作的作品,正是她心心念念的《神雕侠侣》,作为《射雕英雄传》的第二部,这一部作品已经拖了太久了。
甚至国内都有传言,包国维在武侠小说之上已然江郎才尽,根本创作不出第二部作品了。
民间已然有一些好事者,写出一些针对射雕原著的“拟旧小说”,也能够在坊间取得一些销量,算是养活了一些不知名三流小说家。
不过,章念月若是再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包国维时不时抽出的稿纸上面,写得完全不是武侠小说的内容。
而打字机上面的《神雕侠侣》,已经快写一大半了。
原著一百万字出头的内容,包国维在离开国内之后,几乎每天一有空闲时间就在创作之中。
一方面,包国维在欧洲花钱如流水,接连成立基金会,资助镭实验室,另外一方面,包国维也在想着要依靠这本《神雕侠侣》赚更多的钱。
从前包国维觉得不缺钱,可到了1931年这个节点之后,他无比觉得。
自己缺钱!
以包国维如今的打字速度,再加上创作上基本不用思考,旅途上又有着无限的空余时间,神雕侠侣一百万字出头的字数,完成一半也不算是什么离谱的事情。
接下来,随着包国维打字越来越娴熟,他相信等到了国内,《神雕》应该能够立马问世了。
创作之中,包国维还删除了不少原著私货和不合理之处。
最为“毒”的剧情,小龙女受到玷污的部分,包国维也进行了合理化的改编,让剧情不那么“膈应”人。
他可不想被怒气冲冲的读者寄刀片!
当然,神雕侠侣的创作是应有之义,包国维想要创作另外一部作品,则是突发奇想。
比起神雕侠侣带来的经济收入,包国维也需要文学作品带来的影响力。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一直以来,包国维都秉持着一个观点,那就是文学首先要降低自己的阅读门槛,再让更多人认识到文学之中所体现出的意义和价值。
他推崇通俗,可从来都没有放弃文学作品对于社会公众的影响,在之前的作品之中,包国维无疑依靠着超越一百年的阅历和超强的大脑,达成了这一目标。
而现在,他想要做得更加深刻一些。
以文学作品为武器,去影响自己的敌人!
听起来,这像是痴人说梦,可实际上在世界上各个文学作品出现之后,这是有发生过的事情。
例如,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出版之后,就激励了无数的红色沙俄年轻人投入到精神事业之中,许多人因为这本书受到了精神鼓舞。
可以说,在后来红色沙俄所创造的成就之中,必定有这本书所提供精神价值的一份功劳。
再说历史上《1984》、《动物庄园》这两本对于社会制度、权利结构问题的探讨和批判,也同样影响了社会制度的变化。
当然,如今这两部作品同样还未问世。
而决心跟着包国维的乔治·奥威尔。
如今正看着包国维给他出的练笔题目,在房间里面抓耳挠腮呢。
可以说,文学作品是无力的,它无法像是枪炮一般上场杀敌,给人带来直观的破坏感受。
可文学作品也是充满力量的,在长久的时间维度里面,它能够产生远超于作者本身的影响力。
就像是《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这本书一般,至今仍旧在被人拜读,仍旧给予无数人精神的滋养。
而相反,包国维想要给予,并不是像是从前作品的反思、力量或是希望。
他希望带给那些受众绝望,带给他们阴郁、沉闷甚至是畸形。
以作品为矛,直插阅读者的内心黑暗,让他们产生一种就此沉沦的念头。
这部作品,将以这群受众的生活环境为背景,符合传统的奉献精神,符合他们所认为的,生命就应该“尊严”结束的价值观。
进一步,塑造出受众整个社会对于“死亡”的崇拜,即将死亡看做一种美学而存在。
包国维所要写的作品,正是曰本小说家太宰治的《人间失格》!
这是一部真正充满压抑、颓废的作品,作者太宰治在写完这部作品之后,当年的六月份便跳河自尽了。
足以见得,这部作品真正的基调所在。
而包国维,正是想要用这部作品,一举打入曰本文学市场,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文学!
也是想要通过这部作品,在曰本文学界埋下一颗钉子。
作品的确是太宰治的,可到了包国维手上,就变成了一个可以任人揉捏的小姑娘。
至于,《人间失格》能不能产生所期盼的影响力,包国维没有任何怀疑。
不仅仅是对于如今自己创作能力的自信,也是对于原著的自信。
从作者太宰治的人生,就可以看出《人间失格》的真正不凡之处!
这位先生出生在富贵人家,可却一心想要求死,一生自杀了五六次。
太宰治自小便是一个没人在意的存在,敏感,缺爱。
在大家庭里面,他有着优渥的生活,可却从没受到重视,甚至到了七八岁才知道母亲是谁。
唯一能够获取到关注的,只有扮小丑逗家人开心。
这种牺牲尊严,才能博取到关注的身份,让太宰治觉得人生是痛苦的。
所以他选择了自杀。
后来他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便又觉得自己身为地主阶级,乃是罪恶的。
随着太宰治崇拜的芥川龙之介自杀之后,他更加加深了“死去”的想法。
可以说,从成年一直到39岁,太宰治一直在尝试着自杀,可每次都戏剧性的失败了。
学习不顺利,被家族除名,社会主义者的事业受挫,求职受挫,进入精神病院治疗,妻子出轨。
最后再到曰本战败,太宰治的一生似乎都充满着绝望和痛苦。
也正是有这样的经历,才能够写出这样的作品。
可以说,《人间失格》这部颓废到极点的文学作品,也正是太宰治的人生写照。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部作品可以算得上是最为“悲观”的文学作品。
从前,包国维抄作品的时候,总是会进行一番本土改变,例如《老人与海》,他就将背景改成了国内。
进行本土化改编是有好处的,一定程度上能够加深自己对于这部作品的影响力,也能够提升国内读者的认同感。
可这一次,包国维却不打算这样做。
他的这部《人间失格》,就是要将背景放在曰本!
包国维甚至要融入一些后世相关的经典作品的桥段,例如《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海边的曼彻斯特》等等。
将众多悲观聚集在一起,展现出在经济萧条背景治下,在武士道精神压迫治下,在曰本国内的病态统治下,普通曰本青年人对于人性的迷茫,对于人性的恐惧,乃至于自我否定!
当然,批判军国主义是必须要加入的内容,社会主义战斗的星星之火也同样要融合进去!
一想到这里,包国维便感觉浑身干劲,停下了在码字的手指,拿过稿纸继续在上面记录下自己的灵感。
至于《人间失格》,会不会对于国人有影响?
一开始,包国维就想好了这个问题。
所以才要将背景设立在曰本,减少其他文化背景下读者的影响。
包国维甚至还打算,专门出一个中文版,通过一些戏剧手法,减少绝望情绪的影响。
要知道,我们的文化背景与曰本人是完全不同的。
后者小国寡民,长期面临天灾侵袭,资源更是稀少,再加上传统的武士道精神摧残,还有对于死亡的崇拜。
在作品影响下,必然会变得极端。
前世的时候,就有不少曰本人自杀原因,就是在这本书的影响之下!
国内就少有类似的问题。
而且包国维也想好了,《人间失格》必然要先在曰本先出版流传!
曰本人也不是傻子,《人间失格》流传之后,恐怕大概率被列为禁书。
不过,包国维已经想好了应对的方法。
第451章 前进吧!奥威尔!我的徒弟!
老实说,在邮轮上的时光,还是十分适合创作《人间失格》这类作品的。
邮轮看起来像是一栋移动的高楼,可乘客的活动范围依旧只有船舱和甲板的有限区域。
长期处于在这种环境之中,难免会产生出一种被困住的压抑感,犹如存在于移动牢笼一般。
初次登上邮轮行驶在大海之上的时候,不仅仅是章念月还有曹晏海,便连包国维也觉得新奇。
前世他坐过轮渡,可远航的邮轮尚且是第一次。
可过了第一次的新奇之后,此次回航便显得枯燥乏味许多。
目之所及都是茫茫无际的大海,海天相接的蓝色调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偶尔能够看到飞过的海鸟,也仅仅是稍纵即逝的点缀。
近来,天色甚至是一片灰暗,无形之中更加增添了一份压抑之感。
邮轮上缺乏娱乐设施,无聊与困倦是这里的主题曲。
再加上海上变化多端的天气,时不时摇晃的海船上,头晕恶心是常态。
乘坐这个时代的邮轮,比起后世来说,还要困难上一万倍。
当然,这种环境碰巧符合了包国维的创作心路。
回航的路线基本上与来时一致,所以包国维等人也失去了下船的想法。
接连一个星期,包国维都沉浸在创作之中。
白天他都会进行《神雕》的创作,到了晚上以后,等到夜深人静,他便会听着海浪拍打甲板的声音,深深沉入到太宰治构建的悲剧世界之中。
有了想法之后,创作起来是得心应手的。
《人间失格》这本小说并不太长,仅仅有二十五万字左右,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通过主人公叶藏的视角,展现出他复杂的内心世界,以及对于人性的思考。
小说里面,最为突出的就是大量的心理描写和独白,能够让读者强烈感受到叶藏的孤独、恐惧、迷茫与痛苦。
虽然并没有什么方式可以佐证,作者太宰治是否是因为抑郁症才自杀的。
可在包国维看来,某种意义上,这位先后自杀五次的文坛巨匠,一直以来内心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以至于要使用极端的方式来缓解。
这其中的原因,或许与社会风气,或许与原生家庭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但并不能完全概括解释,太宰治为何会这么痛苦。
也许,抑郁症会是其中很大的一个因素。
所以,包国维干脆在自己的小说里面,确切将主人公描写成了一个得不到救治的抑郁症患者,来增加小说的戏剧性和冲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