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包国维,我真没想当大文豪! 第445节

  包国维知道,凯恩斯作为英国财政部的成员之一,不可能仅仅代表他自己便来拜访自己。

  显然,英国如今的当权者,对于这番经济理论,还没有那么熟悉。

  所以寄希望于凯恩斯,这位英国最厉害的经济学家,从自己身上获取到答案。

  包国维知道这一点,为了自己理念的实行,影响未来的走向,自然也乐于为凯恩斯解答。

  “这”

  凯恩斯不知道今天是第几次语塞了。

  在包国维说出,包氏经济学并不完美之后,他明显有些失望。

  可心中却更加确信了包国维的言论。

  他坚信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理论,正是因为有瑕疵,才显得真实。

  凯恩斯在他原本的经济学理论中将危机的原因归结于购买力不足。

  或许因为立场的问题他并没有提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而现在包国维将他原本的理念完善修改之后放在了他的面前,就更具有说服力了。

  紧接着,凯恩斯明知故问地说道:“那么先生,如何才能彻底解决经济危机呢?”

  包国维没有回答,只是一个劲地喝茶,他用意味深长地眼神看向凯恩斯,保持着一种高人风范。

  只要他不直接说,那就不算“诱导”对方吧?

  凯恩斯的瞳孔似乎扩大了一点。

  在他原先的理论中,对于未来是悲观的。

  甚至于在凯恩斯的作品中,曾经提到一个暴论。

  即“长期看起来我们都会死”。

  这因为他打心里不敢去触及那个资本主义的原罪。

  可在包国维的理论之下,未来则是光明的唯一要做的便是要处理掉这些资本。

  一切似乎便变得合理起来。

  凯恩斯不免激动地说道:“所以,想要改变如今欧洲的现状,想要改变资本主义不断循环的经济危机,唯有从底层政策入手,彻底改变整个国家经济政策的底层逻辑,才可以实现!”

  “先生,你真是一个媲美亚当·斯密的经济学天才!”

  包国维笑着拍手夸赞说道。

  还不免补充一句。

  “这很正确,不过要在合适的时机!”

第419章 伦敦记者都疯啦!法西斯由来已久?

  下午刚回到酒店的时候,包国维就发现门口堆满了记者和摄像师。

  本以为萨沃伊酒店又来了什么名人,没有想到竟然是冲着自己来的。

  一下车,猝不及防之下,一群记者便已经将包国维给包围了。

  这下子,包国维算是明白发生什么事情了。

  看起来,文化沙龙上面的事情,已经彻底发酵了。

  他回来的时候,只是随意买了几份报纸,便可以感受到英国人对于这一话题的热衷。

  却见一名记者,从人群里面挤出来说道。

  “包先生,我是来自于《工人日报》的记者,请问您如何评价自己的经济学理论,得到学界和政府的广泛支持呢?您的经济学理论能不能拯救英国呢?”

  工人日报?

  包国维本来不想回答问题的,可听到《工人日报》这个字眼之后,他顿时来了精神。

  众所周知,《工人日报》乃是当时英国布尔什维克组织的重要宣传阵地,今年元旦才刚刚成立的。

  包氏经济学的理论中,强调政府监管经济,强调工人的利益,不仅仅符合工党的理念,当然也符合英国布尔什维克组织的理念。

  既然是《工人日报》,他自然感觉到有一股子亲切感,笑着回答说道。

  “能够得到关注和赞赏是我的荣幸,但我仅仅是一个经济学爱好者,并不是专家,所以具体如何实行是否采纳,那些应该是学者专家的事情,而我是负责提出设想。

  至于能否拯救英国,我一直坚信,只要国家时刻心系普通民众,就能够跨过一切困难.”

  包国维的回答很官方,却让这位《工人日报》的记者十分满意。

  “很棒的回答!”他忍不住赞赏说道,俨然已经将包国维当做了自己人。

  见到《工人日报》的记者得到了回应,其他报社的记者顿时炸开了锅,一窝蜂地涌上来,叽叽喳喳地提问说道。

  “包先生,我是《每日工人》的记者,听说你与凯恩斯先生,有一段交谈,可以透露一下具体的内容吗?”

  包国维不免有些无语,这些记者消息是不是有些太过于灵通了?

  早上刚刚与凯恩斯谈话了一阵,下午便已经传遍整个伦敦了?

  你永远都不能低估,人类八卦的天性!

  想想是《每日工人》,包国维刚刚想要回答呢,却又听到一个记者问道。

  “包先生,你所在国家是华夏,作为一个落后国家的学者,你是如何能够拥有这样的经济学素养呢?”

  一时间记者们争先恐后的扑了上来,生怕自己抢不到独家新闻似的。

  “包先生,我是《金融时报》的,请您具体介绍一下包氏经济学的原理.”

  “包先生,我是《每日快报》.”

  章念月和曹晏海在国内哪里见过这种场景,顿时给看呆了。

  不过他们很快便反应过来。

  曹晏海身手了得。

  章念月自小也是学过一些拳脚功夫,要不然如何能够与包国维大战三百回合?

  包国维不便出手,所以只能二人拳打脚踢一番,“杀”出一条血路出来。

  记者们哪里没想到包先生的保镖竟然这么厉害,可碍于包国维的价值,他们也是敢怒不敢言。

  终于,在两个人的努力之下,还有酒店安保的配合之下,包国维平安进入到了酒店之中。

  直到酒店经理重重地将门锁上,他才松了一口气说道。

  “上一次这种情况,还是王尔德先生与情人被记者堵在大门口的时候。”

  听到这话,包国维不免脸上一抽,装作无事发生地朝着房间走去。

  一路走曹晏海还不免吐槽说道:“这些英国记者都不要命了吗?为了问问题,朝着我拳头上面撞?”

  包国维则是笑着摇头说道:“对于他们来说,一个头条新闻可能比命还重要。”

  章念月倒是十分过瘾地提议说道:“包国维,揍这些洋人,这心里倒还挺舒坦的。”

  包国维有些警惕地看了一眼未婚妻,深刻怀疑对方很有“家暴”的嫌疑。

  不过倒不用怕,自己现在的身手,还怕制服不了一个章念月。

  路过会客厅的时候,包国维见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嗯哼!包你过来一下。”

  打眼一看,竟然是尊敬的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先生。

  没有办法,包国维只能过去在对方身边坐下。

  “这两天,阿诺德先生看起来十分空闲啊?”

  包国维不免调侃说道。

  阿诺德面露古怪神色,上下打量一番包国维,不由得感慨说道。

  “我倒是想休息,可惜包你不让我休息啊!”

  他将一打信件递了过来。

  “阿诺德先生,你这可就是冤枉我了,我包国维又不是什么资本家,怎么会不让你休息呢?资本家也要讲一讲劳动法啊,虽然它还没有被颁布.”

  包国维不失幽默地吐槽说道。

  可拿到信件打开一看,顿时就愣住了,这些名字怎么都这么熟悉啊?

  看到包国维的反应,阿诺德叹了一口气,他作为一名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教授,伦敦皇家国际事务学会的主任,什么大场面没有见过?

  可一名东方人,在伦敦引发的如此盛况,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不免拿过包国维手中的信件一个一个的介绍说道。

  “这位是克莱门特·理查德·艾德礼先生,他曾经担任过首相麦克唐纳的私人秘书,如今是工党内部重要的成员之一。

  在信件里面,他诚恳的邀请你一起讨论这个国家未来的发展。”

  艾德礼?

  包国维脑袋有点宕机了,这位是不是在二战以后,担任过英国的首相?

  可还没有等他思考完毕呢,却又听阿诺德介绍说道。

  “这位是乔治·兰斯伯里先生,一位左派政治家,他也希望能够与你见面,讨论英国政治问题。”

  “还有,这位是丹尼斯霍尔姆罗伯逊先生,剑桥大学的高级讲师,也是伦敦马歇尔经济学的专家,他来信向你提出了,英国经济的周期性问题。”

  “这位是莱昂内尔查尔斯罗宾斯教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教授,在经济学方法论、理论都有着颇为深刻的研究,他想委托我问你,还收不收学生,他说自己只是一名三十多岁好学的孩子”

  “这位是”

  “停停停!”包国维立即出手制止了对方再继续读下去,鬼知道要读到什么时候。“事情怎么发展到这个地步了?”

  阿诺德面露古怪地摊开手说道:“鬼知道,包先生我邀请你来伦敦之前,也不知道你能够造成这么大的影响力。”

  包国维扶额,他有些头疼了。

  自己的确是想要在欧洲造成影响力,可这影响力来得也太快了吧?

  阿诺德还不免补充说道:“以防你不知道,今天早上你在文化沙龙上面的表现,已经登上了十几家英国主流报纸的头版头条,包括但是不限于《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星期日快报》等等。

  今天早上你在剧院与凯恩斯先生的交谈,下午茶还没有过,就已经有报纸出专栏加刊报道了。”

  眯了眯眼睛,阿诺德说道:“包,你已经彻底火了,不同于在华夏国内,以伦敦的照相技术来说,几乎所有的英国人都认识了你的面容。”

  “.”

  包国维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还是阿诺德打破了平静,他询问说道:“怎么样?包你是否可以安排行程,与这些先生们见面,相信我这对于你经济理论的传播很有帮助。”

  包国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对方了。

  某种意义上,包国维的确希望能够提升自己的影响力,跟这些英国学者、政要的交谈,也是应有之义,要不然他也不会去参加文化沙龙了。

  不过现在显然不太是时候,明天他便要前往巴黎了。

首节 上一节 445/5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