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包国维,我真没想当大文豪! 第382节

  二人都是民国实业方面的大佬,以二者的技术水平,想要实现明快打字机的生产,也都不是什么难事。

  至于专业对口,这一时期国内打字机行业还是一片空白,根本没有相关企业。

  想了想,包国维还是决定去找项松茂商量一下。

  一方面,对方帮助自己很多,先前太忙,都是书信交流,如今也该上门拜访一次了;

  另外一方面,项松茂显得更加可信一些。

  这位先生,在另外一个时空里面,可是面对曰本人也丝毫不惧之人。

  他培养自己的企业员工,进行军事训练,抗击曰本人的入侵。

  战争之时,也亲自监督生产各类药品,供应前线需求。

  最终,因此而遭受到曰本人的杀害。

  这样一名先生,包国维是不会相信,他会利用自己提供的技术卖国的。

  所以,找他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如今项松茂在沪市,打定了主意,包国维便打算这几日去沪市拜访一二。

  恰好,今日对方的来信里面,也邀请自己一叙。

  想到这里,包国维对着门外喊道。

  “老曹!备车!咱们又有活了。”

  此刻,正在和府里丫鬟调笑的曹晏海,顿时打了一个激灵。

  他十分不舍地说道。

  “小翠,我又要跟先生去办大事了,这乃是关系到全天下的生计问题,你要知道先生让我办的都没有小事,你在这里安心等我回来。”

  “曹大哥!”小翠眼睛里面有些不舍,可想了想事情的重要性,眼睛里面立即又露出了崇拜的表情说道。

  “曹大哥伱去办正事吧!我一定会等你回来的!”

  曹晏海依依不舍地放开对方滑嫩的小手,潇洒转身,只给对方留下一个帅气的背影。

  可当进入到屋子里面,曹晏海立即换了一副面孔,十分谄媚地小跑过来,就差滑跪了。

  “师父!师父!又有啥事情吩咐?我曹晏海必然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第369章 医药先驱项松茂?为了汉字的未来!

  再一次回到沪市。

  包国维少了先前旅途上的急切,多了几分从容。

  下了火车之后,一股子烟火气顿时扑面而来,比起姑苏,这个时代的沪市要繁华太多了。

  车水马龙,行人如织。

  路过黄浦江之时,大小轮船往来如梭,汽笛声在水面上此起彼伏,江风时不时会吹过一股子土腥味。

  外滩边上,屹立着许多西式建筑,衣着体面的先生们,戴着绅士帽手拿文明手杖,身上不染一丝烟尘,脚下的皮鞋也是锃光瓦亮。

  时不时,还会有人力车夫拉着顾客,穿梭在大街小巷之中。

  面对上,衣着旗袍,浓妆艳抹的小姐名媛,也只能够低下头,根本不敢直视对方。

  “呦呵~”

  坐在车上的曹晏海,看到此情此景,不由得发出了一声感慨。

  “好些日子,没有看到这种景象了,看起来中原大战结束之后,原本缩头的阔少爷阔太太,都敢出门了。”

  以前,曹晏海面对这些人,或许还会有些自卑,可如今跟随着包国维,早就对于这些人不以为然。

  他秉持着一个旁观者的态度,评价说道。

  “憋不住了,紧张局势过后,总是会迎来一场放纵,沪市的上流人士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释放自己,紧绷已久的压力了。”

  “嘿!这个时代,今朝有酒今朝醉,谁知道什么时候会嗝屁啊!”曹晏海感慨说道。

  包国维瞥了对方一眼,玩味地说道:“怎么了,老曹你也想加入他们么?”

  曹晏海身子抖了一下,脸上露出义正言辞的表情说道:“师父,你怎么会这样想?我老曹是那种堕落的人吗?虽然咱们现在有钱了,虽然咱老曹有那么一点好色,可也是知道,这些大都是国家和民族的蛀虫,我又怎会跟他们为伍呢?”

  看到对方认真的模样,包国维不由得觉得好笑。

  不过他有句话说得没错。

  在这个时代,你要找到符合后世影视作品印象里面的民国,那必须来沪市,在沪市之中,你又必须来到这十里洋场。

  可这仅仅是这個时代的一隅罢了,在这高楼大厦之间,在这酒醉金迷之间,在百乐门的舞厅之中。

  少爷与太太的快乐,是建立在无数人的流离失所,饥饿贫困之上的。

  打仗死人,生病死人,洪灾死人,瘟疫死人,高温死人

  在沪市街头,看到尸体也许仅仅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

  甚至还有专门一个部门,就是为了及时收敛倒在大街上,失去生命的尸体。

  民国就是这样一个时代。

  随着车马的前进,果不其然,包国维和曹晏海便看到了另外一幅景象。

  码头之上,海风伴随着一股子恶臭,不知道是下水道散发出来的,还是工人的伤口上散发出来的,路过之人都纷纷需要捂住自己的口鼻。

  衣着破烂的工人,即便是到了十月份,还穿着短打遮蔽身上关键部位。

  他们皮肤黝黑身材干瘦,齐心协力地转动绞盘,装卸货物。

  “一二!一二!”

  伴随着各种口音的号子,在码头上响彻,豆大的汗珠不停地落了下来。

  有动作慢些的,立即迎来工头的打骂。

  就算是如此,他们也算是幸运的,能有余力干活,能找到一份活计活下去。

  曹晏海有些动容,曾几何时,他也是这其中的一员,如今跟了包国维以后,一切都不同了。

  而包国维却是问道:“前次让你了解的,中原地区的灾民情况如何了?”

  曹晏海愣了一下,想起了包国维先前布置的任务,对于他来说,让他去收集文字资料,或许是一件比登天还难的事情,可让他去到处打听,这可是行走江湖之人的强项。

  于是,曹晏海将自己了解的情况,简单赘述了一遍。

  “据我的了解,近来咱们江南地区并没有大批的流民出现,不过因为这两年的战争,还是陆续涌入了不少流民的,这其中沪市自然是最多的,不过这是沪市常有的情况。”

  曹晏海迟疑了一会儿,继续说道。

  “不过.不过因为连年的战争,加上国府的各类不公道的政策,江南地区,诸如沪市、姑苏、杭城等地,失业之人众多。

  失业了便会想着来沪市找工作,其中出卖身体的,成为乞丐的,死在码头的已经数不过来了。”

  他摇摇头说道:“师父你不会知道,如今沪市的乞丐有多少人。”

  “多少?”包国维皱皱眉头问道。

  “两万余人,这还是粗略统计之下,我还听说有一名金陵名校毕业的女学生,也因为各种原因沦为了乞丐”

  见包国维有些沉默,曹晏海不免地安慰说道:“师父你不必忧心,这在各朝各代都是正常的,我近来听评书,听闻明朝时期大半都有流民,清朝时期起义基本上没有断过,如今或许还算是好的,这世道从来都是如此”

  一时间,包国维感觉自己好像被抽掉灵魂了一般,鬼使神差地问出了一句。

  “从来如此便是对的吗?”

  如今这民国世道,就像是四处漏水的大船,你堵了这里,那边又漏了。

  可就这样,尚且还有一群虫豸在搞着破坏,利用“船板”去换取自己的利益。

  想到这里,包国维越发有些佩服这个时代的先驱了。

  不破不立,说起来容易。

  可做起来,太难了。

  怀着这样的心情,包国维和曹晏海终于是到了项松茂的大楼之中。

  沪市新亚药业有限公司。

  在这座隐藏在租界的大楼之中,包国维于顶层的办公室内,找到了项松茂。

  他穿着一身长袍马褂,面容清癯,眼神坚定,身材适中,戴着一副金色边框的眼镜。

  一幅很经典的民国知识分子的形象。

  一看到包国维,项松茂就立即从办公桌上起身,迎了过来。

  先前门卫已经报送过,他自然也有准备。

  项松茂热情地说道:“百闻不如一见,早就听说秉文伱的大名了,今日一见果不其然,来来来,快快坐下,我们兄弟二人好好交谈一番.”

  不愧是一名商人,几句话下来,项松茂就要与包国维兄弟相称了。

  包国维脸上有些古怪地点点头,面前这位先生,如今可是五十岁了,跟自己称作兄弟,总是感觉有些怪怪的。

  他这个年纪,都可以当自己老爹了。

  不过倒也无所谓,包国维早熟习惯了,他点头说道。

  “先生言重了,没有先生之帮助,国维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这话一点都不假,从大蒜素的问世到“铁肺”的产出,若是没有项松茂的帮助,凭借包国维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几乎是无法达成的。

  项松茂却也摆摆手说道:“秉文不必如此,我也并非不是没有私心的,你教予我的这些技术,也令我的公司获取了许多收益,我们二人乃是互利互惠的关系,说好的三成纯利分红,收益我一点也不会少给。”

  项松茂要负责大蒜素的原料采购、生产加工、销售渠道等等。

  能够给予三成的利润,已经算是很公道了。

  包国维微微点头,他原本已经有了将近十万大洋的存款,这些大都是从《教父》《活着》等等作品,在海外的销售收入得来的。

  本来,包国维觉得很多了。

  可刚才看到大街上的景象之后,他又觉得,自己这十万大洋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想要救国救民,一个十万根本不够!

  简单介绍了一下,近期各类产品的销售研究情况。

  项松茂特别提到了,“铁肺”会加紧上市供应,争取令全国大部分医院都可以用上。

  按照他的话来说,这是救国救民的大事。

  交谈了一会儿,项松茂发现对方的目的,似乎并不在这上面,随即笑着问道。

  “秉文先生看起来,今天来还有其他目的。”

  包国维点了点头,“项先生很聪明,我这里有一个新的生意,想要让项先生一齐帮助经营。”

  “生意?”项松茂有些惊讶了,他没有想到包国维竟然还能拿出一个生意点子来。

  说实话,大蒜素和“铁肺”已经是很令人惊奇的发明了,任何人发明其中一个,都可以依靠着专利技术,安稳地度过下半辈子了。

  可包国维竟然层出不穷,又想到前段时间,包国维在津门搞出的联合制碱法。

首节 上一节 382/5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