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包国维,我真没想当大文豪! 第311节

  包国维思索了一番,回答说道:“对外称病避居葫芦岛,实则秘密来沪市”

  顿了顿,包国维说出四个字。

  “中原大战。”

  至于为什么会在沪市看见张学良,无非是这里更加安全,在法租界里面常凯申不敢轻举妄动。

  要是去了金陵,常凯申寻个由头将张学良扣下来,那可是万事皆休了。

  张学良眼前一亮,不由得感慨。

  “包秉文啊包秉文,你嘴上说着什么一介书生,实际上心里可是门清。”

  他这算是默认了。

  可在这之后,张学良脸上却收敛了笑意,显然是异常纠结。

  “少帅是想问个策?”

  包国维看出了对方的顾虑,开门见山的询问说道。

  “正是如此!”

  张学良抬起头,眼睛里面都存着希冀。

  自从郭松龄在前线倒戈之后,接连的失败,让张学良对于战争都生起了一丝恐惧。

  张学良说道,“国府方面,承诺将平津地区军政财权,全部给予我管理,黄河以北由奉系节制。”

  包国维反问道:“如此丰厚的报酬,为何少帅还会纠结呢?”

  张学良叹了一口气。“我素来都是中立态度,只可惜常凯申挑起了这个事端,如今已经是没有办法止戈了。”

  “邦家多难,非息争不足以图存。”

  突兀地,包国维提到了这句话。

  果然,张学良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脸上露出惊讶。

  因为这正是他于3月1日,发给常凯申的通电。

  包国维竟然知道其中的内容。

  有了这句话,包国维在张学良心中的地位,愈发的神秘起来。

  包国维点了点头,结合历史细节,他算是大致了解了情况,分析说道。

  “奉系于北方自成一派,乃是左右中原地区大战的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战斗伊始少帅便成为了双方共同争取的对象吧?”

  张学良点头说道,“正是如此!”

  “国府承诺少帅平津地区黄河以北,而反常联盟则是将少帅奉为副司令,承诺将一半的重要职位都给少帅。

  双方共同角力,而少帅成为了天平之中,最为重要的砝码,你放在哪边哪边便是华夏之未来。

  所以少帅才如此纠结,因为这个决定乃是关系到民族前景的大事,故而才有对外称病隐居葫芦岛养病,实则是暗中接触双方。”

  “对!”张学良一拍桌子,兴奋地说道。“全部都对,秉文真乃大才也!”

  他不免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不知先生对于去东北的事情,有没有想法?”

  可包国维还是摇摇头说道。

  “短时间内,东北我是去不了的,学业还没有完成,实在不敢担当起这份重责,今后再说吧。”

  他可不天真,去了东北之后,便将自己绑在张学良这个战车上面了。

  会极大的限制住自己手脚,以自己如今的影响力,不站队,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好吧!”张学良惋惜地叹了一口气。

  “但我可以为少帅提一些意见。”

  有一些话,包国维早就想要提醒对方了,趁着这个话头,一齐说出来。

  “当真?”

  张学良脸上又露出了希望,一时间,觉得跟包国维有些相见恨晚。

第299章 张学良版本“隆中问计”

  “秉文有何见解?”

  “等。”

  “什么意思?”

  “等待良机,蓄势待发,搞清楚主要矛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包国维连珠炮一般的回答,给张学良整懵了。

  他从小受到过很好的教育,自然不可能是一个文盲,但还是被说得一头雾水,陷入了沉思之中。

  看到张学良焦躁难安的样子,像是一个热锅上的蚂蚁。

  一看便是大烟的瘾头犯了,急需“清醒”一下。

  包国维恰逢时宜地说道。

  “我在这里可以,少帅如果不适的话,可以去休息一会儿,我自在这里等待。”

  张学良如蒙大赦一般,抱歉地拱拱手,便去外厅了。

  紧接着,空气中便弥漫着一股子烟气。

  包国维有些感慨,还真是半部教员选集治天下,抽出里面的一些语句,便已经可以让张学良失态了。

  怪不得后世,将这部选集称作“古今第一屠龙术”。

  几分钟之后,回来的张学良便换了一个人一般,他的眼睛里面逐渐清明起来。

  “实在抱歉,我这坏习惯,一定要找个时间改了。”

  张学良也是一個狠人。

  在那个年代里面,抽大烟乃是权贵阶层炫耀身份的一个手段,甚至于张学良家族之中,都有不少吸食大烟的。

  他多次尝试戒除大烟,都以失败告终,最后找了一名医生,与他约法三章,这才成功戒除大烟。

  其中虽然坎坷,但是对比之下,许多现代人连手机都戒除不了。

  少帅张学良也的确算是一个英雄人物。

  包国维想着要不要帮助他戒除大烟,可主动开口并不妥当,还是先缓一缓,

  拿要紧的事情说。

  “秉文先生,你继续说,我洗耳恭听,你也莫叫什么少帅了,叫我一声汉卿兄便成。”

  几番交谈下来,张学良对于包国维相见恨晚,意识到眼前这位是一个奇才。

  包国维倒也不拘谨,直接说道。

  “不知汉卿兄有没有听过一句话,乃是元末明初之时,学士朱升对朱元璋提出的九字箴言。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张学良思索了一下,这句话他肯定是知道的,但并没有很理解。

  “何解?”

  包国维笑着说道:“只是打一个比方,让汉卿兄容易理解罢了,针对眼下的情况,我个人提出三个分析的方向。”

  “快说快说!”张学良坐直了身子,心想这个包秉文果然是有些东西,说起国家大事来,也像是说书一般,勾足了人的好奇心。

  包国维用手沾了沾茶水,在茶几上一边比画一边说道。

  “实际上,眼下的形势就掌握在汉卿兄的手中,若是汉卿兄能够早作决断,这天下大势一定因你而改变。

  其一,如今这场战争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国府于此时间挑起战争,并非是明智之举,乃是华夏人自己消耗自己,是非正义的战争。”

  如今是七月初,五月底的时候常凯申与西北军的激战,以常的失败告终,最后退到了漯河以南。

  所以前些日子,常凯申一口一个胸有成竹,仅仅是做做样子,维持民心罢了。

  六月底,也就是前个星期,战况才开始发生变化,常凯申派遣云滇省大将龙云在后方击退桂军,李宗仁与白崇禧只能够败退回桂州。

  双方你来我往,打得不可开交。

  常凯申的国军打得稀烂,地方的联军同样也不逞多让,双方可谓是菜鸡互啄。

  “所以,在此情形之下,奉军支持谁谁便可取得胜利,而汉卿兄做的不应该是急于站队,而是伺机而动,谋取最大的利益!”

  前面一句段,张学良不以为意,因为那都是他知道的信息,可后面一段话,可就是精髓了。

  张学良本来陷入到纠结之中,可被包国维这么一说,眼前顿时亮了起来,就感觉形势的迷雾被拨开了一般。

  他手里还提着烟枪呢,激动之下拍在手掌上,给自己敲得生疼。

  “好一个不急于站队,秉文兄你这番话价值千金啊!”

  张学良不吝啬赞美,他并非是想不到这个点,只不过知道是一回事,能够分析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世间道理千千万,能够将其分析到位,使用到位的才是稀缺的人才。

  而眼前,似乎就有一个。

  但还没完,包国维压了压手,示意对方不要打搅自己“装逼”。

  实际上,按照他的历史知识来说,历史上的张学良就是“伺机而动”的。

  现在看对方如今激动,看起来自己是提前了这一决策的发生。

  趁热打铁,包国维继续说道。

  “其二,实际上就是补充上面一点,这场战争本质上就是争夺利益争夺控制权。

  如今双方都不好过,国府内部因为战败压力巨大,为了击败联军常凯申不惜利用金钱收买南方联盟,以寻求胜利。

  联军便更惨了,差点让穷这个字给逼死了,被常凯申个个击破。

  长远来看,肯定是常凯申占优,但如今形势尚且不够明朗,急于站队容易出问题。”

  听到这里,张学良也有些嫉妒了,他常凯申坐拥东南大户,还有美国的支持,暂时是不缺钱的。

  他不禁嘲讽说道。

  “他老常是会搞钱的,有个经商的孔祥熙,有个精明的宋子文,还说什么只要有人想当官有人想要钱,他就有办法。”

  老实说,想到这里,张学良自己也动心了。

  常凯申可还承诺,给他四千万的银元军费,若是这笔钱到账,可比什么虚的职位好太多了。

  “国府是有钱,但是如今内部也不太平,山头林立,常凯申想要稳固就得获取胜利,这就是他用金钱拉拢各方,急于求胜的理由。”

  包国维自嘲一笑。

  “若非如此,我现在已然在国区没有立足之地了,汉卿兄要不在监牢看见我,要不在国外看见我。”

  张学良自然是知道前次的风波,他对于《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也很喜欢,甚至还暗中帮助了一把抗议的学生群体。

  安慰说道。

首节 上一节 311/5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