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并没有上来和包国维认识。
如今拜读了他这一本《枪炮、病菌与钢铁》之后,算是升起了浓厚的兴趣。
蒋百里脸上露出含蓄地笑容,胡须剃得一丝不苟,四十八岁的年纪,看起来还像是一个小伙子。
“大家伙都是对我太过于谬赞了,实际上蒋某人并没有说得那么厉害,只是有一个书本上的问题,想要请教一番秉文。”
“先生但说无妨。”
对于这位蒋百里,包国维是很有好感的,历史上他的爱国情怀有目共睹,并且曾经多次呼吁国府早日备战,直言中曰必有一战。
发出呼吁之时,距离曰本全面入侵还有四年的时间。
可惜,光头不出意外的,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蒋百里点了点头说道:“实际上,在拜读这本作品的时候,我亦有很多疑问,但最为大的疑问就是,地理上所造成的差距,真的能够如此大的影响到军事以及政治吗?”
“要知道众擎易举,就算是强大的技术,只要有好的决策和足够量优秀的士兵,也并不是不能够抵抗。”
他熟读各种兵书,针对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在《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书上,便有了完全不同的理解。
包国维微微愣了一下,不过这种问题,倒是比较新奇。
他想了想,随即为对方举了一个例子说道:“既然你说到了军事,我便为大家举一个例子。
“在大航海时期,西方诸国纷纷出航殖民各位,而西班牙殖民者,在南美洲时曾经进行过一场,名叫做卡哈马卡的战役,这场战役中169名骑兵加步兵对战80000名印加土著人,各位可以猜测一下,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周围的人群都沉默了一下,唯有蒋百里还在发言说道。
“于军事上来说,这是一场几乎没有胜算的战斗,但是自古以来以少对多的战役,并不罕见.”
他分析了一番,并没有对于后续的结果做出评价。
但结果很明显了,以包国维的语气来说,肯定是这163名西班牙殖民者胜利了。
人群之中,当即有一些女生发出了惊呼。
“这怎么可能?八万多人,就算是对方有大炮,一人扔一个榔头,也能将这一百多人打死吧?”
包国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摇了摇头说道。
“最终的结果是,印加帝国的皇帝被直接俘虏,西班牙殖民者所收获的黄金,足够填满整个房间。”
此话一出,场内立刻沉默了下来。
唯有一名,鹅蛋脸,身材纤细的女子走了出来,她面容柔美,充满着文静的气质。
“为什么会如此?相差如此大的人数,竟然有这样的结果,实在是让人难以相信,这也是秉文先生,这本《枪炮、病菌与钢铁》里面的内容吗??”
包国维转头看向来人,当即就将她认了出来。
这个模样的女子,除了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林徽因,还有谁?
包国维顺着她的话头,将后面的答案和盘托出。
“这场战役,在我看来,最为重要的乃是西班牙人凭借生产力的发展,以及技术创新所带来的钢铁(盔甲与武器)、枪炮才赢得了这场战斗。”
“当然,光光是这些也是远远不够的,你们或许不知道,在这场战役之前,印加帝国刚刚遭受了天花瘟疫所引发的内战,而这天花正是早前哥伦布船队到达新大陆时所带来的。”
顿了一下,包国维笑着说出最后一句话。
“这就是钢铁、枪炮与病菌所带来的征服!”
“好一个,这就是钢铁、枪炮与病菌带来的征服,不愧是包秉文,一出场便先声夺人啊!”
徐志摩第一个拍掌,他如今对于包国维是佩服的,这个人实在是太过于妖孽了,以至于他都不知道从何嫉妒开始。
只是有一点,徐志摩是不得不嫉妒了,那便是林徽因看向包国维的眼神。
眼睛里面可是闪烁着光芒,虽然仅仅只是对于包国维知识渊博的崇拜,可光光是这一点就让徐志摩嫉妒了。
可如今已经物是人非,自己追求林徽因失败,和陆小曼生出了情愫。
林徽因也与梁思成情投意合,开始了对于国内建筑的研究,让人好不羡慕。
经过这个小插曲之后,包国维算是基本上与众人认识了,他看向了这场文会的组织者,徐志摩。
“怎么了徐大诗人,不打算给我好好介绍一下,这些文坛好友吗?”
说实话,包国维听名字,对于民国这些名人肯定是一个顶一个的了解。
可若是让他去认人,实在是没有办法一个又一个的认出来。
徐志摩当即一拍脑袋,这包国维都进来好久了,连介绍都还没有介绍呢。
他指着包国维说道:“这位不用介绍了吧,刚刚都知道了,乃是包秉文包先生,相信各位已经如雷贯耳了。”
徐志摩指着人群里,一个一个的介绍过去说道。
“林徽因小姐,秉文兄好像认识的样子。”
包国维含蓄地点头说道:“有在报纸上,看见过描述,见到真人便是猜到了。”
而后者则是低下头,脸上有一些泛红。
丈夫梁思成,则是站在旁边眼观鼻鼻观心,十分地尴尬。
不过他也说不出什么,毕竟包国维举止正常的很,甚至连目光都没有停留在林徽因身上多久。
只是林徽因.
这个时候,人群之中有一些女子的窃窃私语。
“这个包秉文,还真真如传闻的那样,身材挺拔一表人才,关键是还很有才.”
说话的好像是新月社的一名女学生,她注意到众人的目光之后,脸上顿时羞红,藏在了一名女子背后。
徐志摩脸上露出笑容,恰好便指着那名女子说道。
“这一位乃是谢婉莹,你也可以叫她的笔名,冰心。”
请个假,今天生日了
跟朋友同事聚了聚,新单位身心俱疲,关系还很复杂
明天尽量多更新一点
第200章 曹贼包国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冰心,原名谢婉莹。
去岁刚刚结束了对于国外的访问,年底才回到了国内。
她面容朴素,不能算是上一个标志的女子。
历史上对于她有着很高的评价,可这样的人,也不乏有许多瑕疵。
最为典型的两个案例,便是“太太的客厅”以及“战争中的席梦思”。
前者是妒忌,后者是“清高”。
后世,对于冰心与林徽因之间的恩怨,几乎是尽人皆知的。
据说《太太的客厅》这篇文章,就是为了讽刺林徽因在沪市家中,与梁思成接待文化界人士,开展文化沙龙。
话里化外都是讽刺对方崇洋媚外、自视高雅又矫情做作。
当然,林徽因也是不甘示弱,专门派人送了一坛山西老陈醋给冰心,其中讽刺意味十分明显。
二人谁对谁错,暂且不谈。
这里介绍另外一件事情。
便是这“战争中的席梦思”的由来。
抗战时期,交通资源极其紧张,躲避战争的民众连一张船票车票都难以买到。
而冰先生,走到哪里都要带着自己笨重的席梦思床垫,直言缺了它不好睡觉,成为了当时极其刺痛人心的一条消息。
林徽因曾经也在文字中这样评价过对方。
“家当将由一辆靠拉关系弄来的注册卡车全部运走,而时下成百有真正重要职务的人却因为汽油受限而不得旅行,她对我们国家一定是太有价值了!”
而林徽因本人,在国难之中,受到过文学家李健吾的这样评价。
“她和丈夫,抛弃闲适的客厅生活,最先去了昆明.有人看见林徽因在昆明的街头提了瓶子打油买醋.美国聘请他们夫妇去讲学,他们拒绝了,理由是应当留在祖国吃次苦。他们.如今真就那样勇敢,接受上天派给祖国的掌握份苦难的命运”
包国维也仅仅只是回忆一番这些事迹,对于两个人就有了一个基本的评价。
两個人的斗争按下不表,至少在这个时间段里面,两个人表面上依旧还是好姐妹。
冰心注意到大家的目光,脸上的窃喜一闪而过,她的面部骨头凸出,所以显得面容十分的粗犷。
比起林徽因的样貌来,自然是要差上不少的。
时年三十岁的冰心,见到包国维之后,也觉得有些眉清目秀。
她含蓄地说道:“秉文你好,我就是冰心,你的那两首诗歌我甚是喜欢。”
比起大部头的作品,冰心显然对于《一代人》和《回答》这两首诗歌更加感兴趣。
或许是觉得这样说不够,冰心便再次补充说道。
“《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书我也在读,看懂了一些。”
“你好。”
包国维也点头示意,便没有与她多做交际。
他还是讨厌复杂的人际关系,特别是许多女子之间的勾心斗角,恨不得离开远远的。
包国维将目光投向其他地方之后,冰心脸上的表情明显就有些失落。
比起课本上的她来说,包国维可感觉到,对方是一个内心极其脆弱敏感的人,但依旧还是要维持一个纯正的外表。
一来二去之间,便很难处理好人际关系,后来受到诸如张爱玲,迅哥儿之类名人的批判和抵制,也是有其中的缘由在的。
这个时候,徐志摩站出来说话道:“哈哈,秉文的才名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
他脸上露出狡黠的笑意。
“既然如此,秉文兄若不留下几篇传世名作,怎么对得起大家对于你的期望啊!”
“有道理!”听到这话,旁边的一众文人都开始纷纷起哄。
看到周围人热切的表情,包国维不由得有些无语。
这些人真当自己是名作制造机啊?要知道诗歌都应该是有相应的心境应对的,自己一口气抄了太多诗,明显就有些太过于假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今自己已经是出尽风头,还是要尽量低调一点。
他转而看向,颜值亮眼的林徽因说道:“听说林小姐不仅仅在建筑学上颇有一番造诣,在诗歌、散文上也有不俗的实力,才女之名我仰慕已久,不知道能不能让大家伙见识一番。”
在包国维的记忆里面,六年前泰戈尔访问华夏的时候,正是林徽因、徐志摩与梁思成等人接待他。
最后,泰戈尔还为林徽因写了一首诗歌,作为礼物。
“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哎!’”
所以说,包国维对于林徽因的诗歌水平还是十分信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