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在附近找了个餐馆。
这年头的餐馆到了下午三点,基本上都不会做饭了。
但是有两个地方特殊。
火车站,码头这种除外可就是为了方便有人赶不上饭点过来吃饭。
小餐馆菜系没那多,只有收银台墙上黑板上写着七八个菜,主要是因为夏天,蔬菜种类要多点。
没有肉票,只有全国粮票,好在能吃鱼和海鲜。
姚师傅进来看着墙上的黑板,笑道:“他们这的贴饽饽熬小鱼,还有罾蹦鲤鱼不错,要不点这两个?然后再点一个蔬菜?或者来个八珍豆腐?”
王青松无所谓:“行啊,我都可以!”
杨连东自然也没什么意见。
最后点了四个菜。
点了才,给了钱和粮票,几人找个地方坐了下来。
杨连东显然也是第一次来,在空荡荡的大堂扫了一圈,随后笑道:“师傅,都说,京油子,卫嘴子”,天津人好吃,也没多少菜啊!”
姚师傅闻言翻了翻白眼:“想吃好的啊!去大酒楼啊!八大碗、四大扒、冬令四珍,都有,就拿那八大碗来说,又分细八大碗,粗八大碗,菜都是不一样,其他多的去了。这里的官府菜在四九城都是有名的。”
听到这话,杨连东这才恍然。
王青松听到他在那里侃侃而谈,笑了笑。
这就是见识的问题。
虽然姚师傅可能不清楚八大碗、四大扒、冬令四珍这些系列具体的菜,光是知道这些,就已经能唬住大部分不懂的人。
这不,杨连东在几个人中,反而成了土老帽的那个。
“哎,青松,你说弄鱼去哪里弄啊?”
姚师父聊着天,想到了什么问道。
王青松想了一下说道:“要不……一会去问问这里的伙计?他们应该知道吧?”
听到这话,姚师父想了想,只是问问,应该问题不大。
聊着天,饭菜开始上来了。
王青松拦住了上菜的人问道:“大哥,能不能跟您打听个事情?”
服务员年龄也不是很大,大概也就三十多。
对方闻言停了下来问道:“您问嘛事呢?”
王青松给对方散了一根烟,问道:“是这样的,我们是BJ过来码头接货的,想回去的时候带点鱼,这附近哪里能买到。”
都说烟能拉近两个男人之间的关系。
对方接过烟,笑道:“哎呦喂,您说介事啊!”
随后笑呵呵说着:“沿着海边的村子都有卖的,稍微跑远点就行了。”
听到这话,王青松眉毛一挑,问道:“管的不严吗?”
“介又有啥……”
对方不在意的解释了一下。
在这里,只要不是市里附近,其他地方管的都很松。
原因就是因为天气。
因为气温的问题,冬天可以保存运输,但是夏天就不行了。
这个季节打的鱼因为没办法存储,除了少数用盐腌制,以及少量用冷库冷冻,其他的都得沤肥。
盐腌制也有限,因为盐巴现在都是吃定量的。
渔民打鱼但是他们也要吃粮食。
拿钱能买,要是拿粮食去换的话,更加愿意。
“好的,谢谢了,一会我们去看看!”
王青松对着他道了声谢。
服务员则是笑呵呵了离开了。
等人走了以后,姚师傅笑道:“青松,可以啊你!是个干采购的料。”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这么自然的张口询问。
很多人都张不开这个口。
王青松笑了笑:“去的地方多了,见的人多,皮就厚了。”
这话,让姚师傅在那里乐着。
而旁边的杨连东反而有些拘束的感觉。
PS:抱歉,这几天进度有点慢。
第435章 ,渔村
几人在餐馆吃了饭,直接就出去了。
“怎么弄?去哪里?”
出来以后,姚师傅看着马路询问了一句。
王青松看了看四周说道:“开车去远一点的地方吧!也不用太远。”
现在可不像后世到处开发的都是楼盘,也没有那么多的农村人进城,市区范围没有后世那么大。
听到这话,姚师傅想了想,看着东子说道:“东子,我和青松两个去看看,你在这看着车子,一个车子就够了,打听清楚了我们就回来,等设备到了,我们拿了设备再去拿东西,能装多少装多少。”
杨连东也想去,但是不能去那么多。
便答应了下来。
也没说要什么东西,因为这次不止是几个人私底下采购,王青松也打着单位的名义带点东西回去。
给厂里改善伙食。
说定好以后,两人开着卡车向着附近的海边赶去。
半个小时以后,两人已经来到了农村,距离市区有一段路了。
买鱼最好的时间就是下午,基本上都是凌晨出海,下午回来。
也有一些大船会去远一些的海里,回来的时间不固定。
“哎,那~那里有渔船回来。”
王青松盯着海面,看着远处有渔船,赶忙指着海面的位置说道。
不过很快就被树林给遮挡住了。
姚师傅点了点头,安静的开车。
十几分钟以后,两人开到了一处小型的渔港,这边很多的小船,都是那种小木船。
也有少量大船。
车子没有开进去,而是在附近找个地方停了下来。
“走,去看看!”
姚师傅笑呵呵的说道。
两人下车向着码头的方向赶去。
等两人到地方的时候,简易码头这里正在那里忙碌着。
“哎,你们两个,干嘛的!”
思绪间,就有一个青年向着这边走了过来。
姚师傅眉头皱了一下。
这语气有些不客气啊!
刚要说话,旁边的王青松便掏出烟来,笑道:“大哥,外地来的,没看过捕鱼,过来看看热闹!”
对方的烟已经抽的差不多了。
闻言将烟头丢在了地上,接了过来,打量了一下两人。
也没点烟,随后换了一副表情:“外地来买鱼的?”
带着一丝丝的笑容。
看到这一幕,两人相互看了一眼,有些看不懂了。
王青松拿着火柴,擦着了以后,给对方点着。
笑道:“大哥,您怎么看出来的?”
“嗨,介个有嘛难猜的,外地来这里买鱼的多了去了。”
听到这话,王青松在那里琢磨了一下。
这里虽然是农村海边,距离市区其实也不是很远,对方知道也不奇怪。
肯定有人过来买过。
随后这才模棱两可的笑道:“想啊,怎么不想!现在都困难,过来看看,给厂里改善一下伙食,不过我们也不知道这边的政策。要是不行就算了。”
鱼现在不算统购统销,而属于派购统销。
而且他本来就是厂里的采购,带证的那种。
自然也不怕。
只要摸清楚这里的规则就行了。
毕竟他这都已经跨省了,在BJ的特权,在这里不一定管用。
听到这话,对方上下打量了一下他。
突然有些意兴阑珊。
“哦,厂里的采购啊!那您去县里问问。”
王青松看着对方态度的转变。
一开始是冷漠,到热情,再到冷漠。
这其中是不是有原因?
想到这,他便掏出一包烟来直接塞给了他:“大哥,您看,这去县里挺远的,要不,您给指个路子?”
收了烟,对方的表情立马又变了。
笑呵呵的说道:“你们是要新鲜的还是冻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