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帝生与死对他影响已经不大,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在新皇宫一处偏僻的宫殿内,约莫经历了一天的时间,陈萍萍,范建和庆帝先后从其中离开。
庆帝面色显得有些苍白,走路也有些踉蹡,但倒也并未受到什么伤害。
倒是秦业,死状极其凄惨。
整个脑袋都爆开了。
根据伤痕来看,显然是陈萍萍轮椅中的散弹枪所为。
陈萍萍回去之后,将自己关在房间中一日一夜,再出来的时候,整个人已经几乎没有了半点人烟气息,之后便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监察院的事业之中。
叶轻眉终究已经死了。
当年的一切也已经真相大白。
他没有杀庆帝,一方面,他知道,庆帝已经命不久矣,一方面,在得知了真相之后,在看到庆帝如今沦为阶下之囚的模样,他反而更希望庆帝多活一阵子。
因为对于庆帝这种权欲之心极其旺盛的人来说,如今的下场,每一日过得怕是都如同将他千刀万剐一般。
活着,反而是对庆帝最狠戾的惩罚。
而他现在活着,只为了叶轻眉的理想而活。
倒是范建,在得知真相之后,似乎心灰意冷,在三日之后,郑重的提出了辞呈。
李承乾也没怎么犹豫,问了一句就直接同意了范建的辞呈。
范建曾经作为户部侍郎,但因为户部尚书年迈,不理政事,其实一直是他以户部侍郎之身行使着户部尚书的权利。
掌握着天下财政。
可以说是位高权重。
不过,因为税务局的成立,户部的职能被直接分出去了大半,某种意义上而言,如今的户部其实已经名存实亡。
范建这位户部侍郎的位置便有些尴尬了。
当然,范若若如今已经是贵妃之身,作为贵妃的亲爹,李承乾这位新帝的老丈人,地位依旧是举足轻重。
如今辞职,一方面或许是因为叶轻眉的事情有些心灰意冷,但倒也算得上急流勇退。
而且,在李承乾心中,比起户部财政,范建倒是更适合去练兵。
能一手打造百余位八品级别的虎卫,这般本事,可不是谁都能有的。
第249章 宣战
范建的离职并未引起什么波澜,尤其是在如今的咸阳。
人才济济怕是都不足以形容如今咸阳的局面。
诸葛亮,曹操同殿为臣,赵匡胤和岳飞皆为同袍,一个个李承乾耳熟能详的人物就这么活生生的出现在了这个世界。
不得不说,这着实是一件十分奇妙的事情。
这些人别的不说,才能绝对无需质疑。
李承乾只需要给出方向,他们自然可以循着李承乾指引的方向,将事情处理妥当。
就好比税务局,李承乾只是说了句赋税随个人收入和财富的提升而增长,吕不韦等人便自然而然的制定出了具体且完善的细则,并且完美的执行到位。
就两个字,省心。
而且,招募而来的人物,其他的先不提,忠心便不是其他人可以比拟的。
李承乾既然想将如今的秦国变得无比强盛,他们自然也会将此事作为最高的追求去努力。
当这无数人杰向着同一个方向发力的时候,那股力量汇聚在一起,所带来的影响和改变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而在各地官员调动结束之后,新朝的各个部门也做出了相应的改革和变化。
曾经的六部已经基本消亡。
尽数被细化,打算,重新成立了组织部,财政部,教育部,外交部,司法部,水利部,城乡建设部等等。
伴随着各地官员的调动,地方的变化也同样不小。
曾经的庆国七路已经改为了行省制,各路总督职位撤消,将其职权分化,成为了如今的正高官,书记等,兵权自然不会例外,各路大军重新打散,细化为了各个军区。
总而言之,李承乾再以一己之力,将曾经的庆国,如今的秦国变化为他曾经熟悉的模样。
当然,改变也是有的。
比如针对如今秦国的官员,一旦触犯法律,便是寻常百姓十倍起罚。
他们执掌权利,自然也要承担责任,更要以身作则,坚守本心。
对待官员,以德感人只是个笑话,只有以强硬且完善的法治,才能够遏制官员肆无忌惮的行使权力。
当然,这一切都需要有一个足够强大的监管体系。
李承乾已经将此事交给了陈萍萍。
如今的监察院已经和罗网并入了国家安全部,一明一暗监察天下。
并且双方在李承乾的支持下,已经开始了疯狂的扩张。
而罗网的主要职责,便是督查监察院。
毕竟监察院或许可能存在欺上瞒下的举动,但罗网却不可能。
有着罗网作为最后的保障,至少在李承乾还活着的时候,不会出现什么尾大不掉的可能。
十倍于常人的残酷法治自然令不少官员人心惶惶,甚至有人心生畏惧,欲要辞官而去。
但李承乾在提高针对官员的处罚之时,也大幅度提升了在秦国出仕为官的待遇。
俸禄和福利皆是大幅提升。
入职便分房,分地,并且有优先享受教育,医疗等资源的权利,其他各个方面也是尽可能的去免除为官之人的后顾之忧。
至少,他们想要贪赃枉法,也要考虑到底值不值得。
同时也大大的增加了贿赂之人的成本和风险。
当然,也并不说是当了官便万事大吉,可以喝茶养老,混天度日了。
由李承乾主持,赵匡胤,曹操,张居正,吕不韦,王守仁等人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所初步制定的官员考核升迁条例,会让想要混天度日,不干实事的官员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痛苦。
甚至为了激励官员们做事,李承乾还专门提出了对应的功勋体系。
官员在职做的每件事,都会有专门的审计部门统合考察,给予相应的功勋。
这些功勋除了能够直接影响官员的升迁之外,还可以兑换各种福利待遇,甚至兑换一些超乎常人想象的神药奇物。
毕竟,在满足了基本的需求之后,总还是要给秦朝的官员们一些更高的追求才是。
比如延寿长生。
以李承乾的医术,兑换上一些稀有的药材,炼制一些延寿的丹药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甚至只要拥有足够的功勋,让他直接兑换诸天星辰海的商城中更加神奇强大的丹药也不是不可能。
总而言之,李承乾的要求便是麾下官员不贪赃不枉法,公正尽心办事即可。
他提高了奖惩,增强了监管机构,做到了能做的一切。
若是还有不识好歹的,那只能说好言难劝该死鬼。
如此,自从李承乾登基之后,新生的秦国可以说是每一天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所有的一切都显得那样不可思议,那样的生机勃勃。
百姓们最直观的感觉便是,出门变得自由安心了许多,物价便宜稳定了许多,那一个个曾经高高在上的贵人老爷,神情变得谦卑了许多。
如此这般,半年时间匆匆而过。
期间,天下震荡不休,一道道改革的政令接连不断。
通过新报遍及天下的渠道,每日咸阳城的政令都会在第一时间传遍整个天下。
并且都会有相应的官吏进行宣讲。
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
不少人恨的牙痒痒,他们曾经拥有的巨额财富,拥有的无数特权,都在李承乾登基的那一日开始,烟消云散。
一切都变的无比陌生起来。
秦法面前,无人可以幸免。
往日欺行霸市,只需贿赂些银子,便可万事大吉。
但如今,哪怕是最低级别的吏员,也根本不会收哪怕一分一厘的银钱。
一方面是在俸禄和待遇提升之后,他们已经看不上这点子贿赂了。
一方面则是针对官员苛刻到了极致的刑法时刻如同利剑一般悬在他们的头顶。
曾经有人不信邪,或者不在乎,结果只是次日,便被监察院之人带走,随后全家抄没,于闹市宣读罪证后,当场斩首。
当流的血足够多之后,如今的秦国官场,几乎清廉正直到了可怕的地步。
什么人情往来,如今的秦国官场只有四个字,公事公办。
当然,为了做到这一点,整个秦国也付出了海量的人力物力。
毕竟官员的待遇以及监察力度,可都离不开银钱以及人手的支撑。
不过这也说明,官场也不是当真就无法治理干净,无非是看有没有能力,愿不愿意付出代价罢了。
而与此同时,半年之期已至。
秦国一封战书递到北齐,一时间,天下震动!
第250章 我随你走
北齐上京,来自秦国的战书一到,便是人心惶惶。
李承乾虽然不过登基半年,但上京城中的无数百姓依旧忘不掉,一年之前,那一剑压一城的恐怖场景。
一位个人武力如此强大的帝王,北齐拿什么来抗衡?
另外,庆国改国号为秦之后,新君继位的一道道政令也已经传遍了整个北齐。
其中有罗网在发力,自然也免不了锦衣卫的顺水推舟。
肖恩重掌大权之后,在北齐的影响力固然比不上十余年前,却也依旧有着举足轻重的份量。
得知了那一道道政令之后,在意识到李承乾本身强大无比的同时,心中对于秦国其实并没有什么太过强烈的抗拒。
毕竟,那意味着更好的生活,更高的地位。
比起那些实质上肉眼可见的好处,身为平民的他们对于北齐的忠诚可以说极其的有限。
如今,没有直接一呼百应,高呼投降二字,都已经算是他们对北齐还有些情分了。
当然,与之截然不同的自然便是北齐的无数世家贵族,豪商巨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