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正阳门下的自在生活 第29节

“大叔,你这花盆卖给我怎么样,我院里正好缺一个花盆。”

“这东西确实是个花盆,我父亲以前就用它种花,自从我父亲去世之后花就没人侍弄就死了,这花盆就一直摆在院里,你要是喜欢的话,就拿走呗,不用钱。”

中年男子直接让杨玉坤把东西拿走,反正这东西就一个普通花盆,也不值钱。

这东西底下还有几个漏水孔,还不能用来盛水,所以就一直丢院子里放着。

他本来早就想把这东西拿出去扔了,一直没想起来丢。

今天他从这小伙子手中赚了六十块钱,既然这小伙子喜欢这花盆,也别谈什么钱了,直接拿走就是。

“大叔,钱还是要给的,不能白拿你的东西,我出两块钱把伱这件花盆买下来吧,你看行不行?”

“行,卖给你啊,拿走吧。”

“大叔,钱给你,东西我就拿走了。”

杨玉坤拧着浑身裹满泥巴的花盆离开。

刚才进村的时候,他记得村口有一条小河。

拧着花盆到了村口,小心翼翼的将花盆上面的泥土洗干净。

“漂亮!”

“哥们猜测的没错,还真是一件难得的宝贝。”

看到那一抹天蓝色,杨玉坤就觉得这件花盆不简单,过段花两块钱买了下来。

通体呈现天蓝色调,唯器腹及内底晕出淡淡紫红彩,宛如秋日细雨过后的天空,将近落日时初泛起晚霞。

这居然是一件明朝时期的钧窑天青釉花盆。

在花盆的底部,刻有两种刻印,分别是五和坤宁宫用。

这两种刻印,都是在烧制之前刻上去的。

五代表的是这件花盆的编号,坤宁宫用代表的是这件花盆是宫里的御用花盆。

“哥们这运气就是好,不愧是天选之子。”

“再接再厉,希望能碰到更多的好东西。”

将这件明初钧窑天青釉花盆和那件南宋哥窑贯耳瓶放入随身种植空间里面。

杨玉坤拧着麻袋继续在村子里挨家挨户的逛。

哥窑贯耳瓶和钧窑天青釉花盆那种级别的老物件,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遇到的。

接下来杨玉坤再也没有遇到过这种档次的物件,倒是收了淘了一些清末和民国时期的东西,杂七杂八种类繁多,加起来有十多件。

不过这些东西,都不具备太大的收藏价值。

等回了四九城,就把这些东西处理掉,回笼资金。

“小坤。”

“小五哥,看你这笑容满面的模样,是不是淘到好宝贝了?”

杨玉坤在村子里和韩春明碰上,看韩春明脸上的表情,就知道他肯定淘到好东西了。

“还行,淘到了一件青花寿山福海纹笔筒,雍正时期的,还淘到了两件清朝时期的老式家具,回头再过来拉。”

这一圈转下来,韩春明收获颇丰,淘到了二十多件老物件。

其中最有收藏价值的是一件雍正时期的青花笔筒,寿山福海纹,非常漂亮。

除此之外,还有两件清朝时期的老式家具。

一台衣柜和一台抽屉柜,酸枝木的。

东西太大,自行车没办法拉走,付了定金,约好了回头再过来拉。

“小五哥,你运气不错啊。”

“你呢,怎么样?”

“也就那对雍正仿成化青花莲托梵文卧足杯还过得去,其他都是清末和民国时期的杂项物件,没有什么太大的收藏价值,等回了四九城就把这些东西处理掉。”

“嘿嘿……小坤,别气馁,之前你小子可是淘到了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总不能每次你的运气都比我好吧。”

韩春明拍了拍杨玉坤肩膀以示安慰,从俩人目前淘到的老物件来看,他这次的运气确实要比杨玉坤好一些。

之前杨玉坤淘到了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他可是羡慕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好运轮流转,总不能每次好宝贝都让杨玉坤淘了去,也该轮到他了。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我师傅说过,老物件也讲究一个缘法,不可强求。”

杨玉坤笑了笑。

他当然不会把淘到南宋哥窑贯耳瓶和明初钧窑天青釉花盆的事情告诉韩春明。

这种事情天知地知自己知就好,不宜声张。

“侯爷这话说的没错,对了小坤,这些东西你既然不想收藏,想处理掉,那你卖给我呗,价格上肯定不会亏待你。”

韩春明是真喜欢老物件,发自骨子里的热爱。

要不然他也不会放着工人不当,整天走街串巷收破烂。

杨玉坤淘的这些物件虽然都是一些清末和民国时期的东西,但也是非常不错的玩意。

既然杨玉坤不打算收藏这些物件,想要处理掉,不如卖给他。

都是哥们,价钱上他肯定不会让杨玉坤吃亏,按照市场价给。

杨玉坤笑道“小五哥,这些不太具备收藏价值的东西你也收,以后不会是想开一个私人博物馆吧?”

“小坤,你这提议真不错,如果政策允许,哥们还真想开一家私人博物馆。”

韩春明就是喜欢老物件,各种各样的老物件他都喜欢。

开一家私人博物馆,这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建议。

等以后他淘回来的藏品多了,政策允许的话,他就整一家私人博物馆,把他淘回来的藏品全都放到自己的私人博物馆中。

“行,这些物件卖给你了,价钱你看着给就行。”

虽然这些不具备太大收藏价值的物件,放在几十年之后,也能值不少钱。

不过杨玉坤并不打算收藏它们,也不是什么东西都值得他收藏。

反正这些东西拿回去他也打算处理掉,卖给谁不是卖啊。

既然韩春明想要,那就给他咯。

第36章 张大爷

“那边都被我扫过了,走吧,咱们去下一个村子。”

“好。”

这个村子差不多被杨玉坤和韩春明各扫了一半。

俩人都没有兴趣继续去扫被对方扫过的地方。

因为他们俩都知道,已经被对方扫过的地方,基本上不太可能再淘出好东西。

俩人当即从村子离开,继续赶往下一个村子。

“小坤,天不早了,要不咱们今天晚上就在这个村子找一户人家住下吧?”

“行啊。”

在村子里转了一圈,杨玉坤和韩春明都没淘到什么好物件。

并不是被人捷足先登了。

这个村子就是一个普通的村子,没有什么流传下来的好东西。

此时此刻。

俩人已经逛了一天。

眼瞅着天马上就要黑了,俩人当即决定在村里借宿一晚。

“咱们去村东头那个大爷家借宿怎么样?”

“行啊。”

“走着。”

这个村子东边有一户人家是一个六十多岁的大爷一个人住。

杨玉坤和韩春明俩人刚才还在这大爷家讨水喝,陪这大爷聊了有半个小时。

俩人当即决定,去村东头的大爷家里借宿一晚。

“张大爷。”

“谁啊?

“张大爷,是我们不啊。”

“小五子,小坤,是你们这两啊,还有事吗?”

“是这样的张大爷,天快黑了,我们想在您家借宿一宿,不知道方不方便?”

“在我家借宿,当然方便,只要你们不嫌弃。”

“谢谢张大爷,我们给您付住宿费。”

“什么住宿费,不用,反正我这儿也有一间房空着,之前是我儿子在住,这小子在部队好多年都没回来了,一会儿我去给你们收拾一下。”

一听杨玉坤和韩春明要给他住宿费,张大爷连忙摆了摆手,表示不用。

就借宿一晚而已,谈什么钱啊。

他是退役军人,他儿子是现役军人,导师说过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收钱。

“小五子,小坤,伱们俩在我们村没淘到什么有价值的老物件吧?”

“没有。”

“我们村的历史不长,也就两百多年,当年老祖宗为了躲避战乱迁到这儿来的,一代一代开枝散叶才有了我们这个小村子,要说我们村子最有年头的物件,那就只有我们老祖宗那块墓碑了。”

韩春明笑道“张大爷,这可不敢要,我们也不是什么物件都收。”

张大爷笑道“你们俩还没吃饭吧,我去做晚饭。”

“没呢,张大爷,我去帮你。”杨玉坤跑去给张大爷打下手。

他上辈子就是在农村出生长大,六七岁就开始帮家里做饭割猪草煮猪食喂猪放牛。

小时候没灶台高,就在脚底下垫上一把凳子。

所以对于农村的柴火灶,杨玉坤很是熟悉。

“没想到你这城里的孩子,居然还会用乡下的柴火灶,做饭也这么熟练。”

见杨玉坤手脚如此利落,张大爷颇有些意外。

首节 上一节 29/2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