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五龙同朝,这个逆子孝出强大 第145节

听到这话,杨士奇一愣,黄淮直接发蒙。

不是为了一个旧港?

难不成你还想要吞并整个南洋?!

杨士奇身子一颤,有些骇然地看向汉王朱高煦。

这位监国汉王爷,胃口未免太大了些。

如果杨士奇没有记错的话,年前汉王爷还会见了郑和三人,准备让他们去倭国走上一趟,对倭国下手!

现在汉王又命自己二人前去南洋旧港宣慰司布政,这是开始布局南洋了吗?

“汉王殿下,臣不太明白您的意思。”

“等会儿你就明白了,估摸着他们也快到了!”朱高煦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抛出了一个消息。

还有人要来?

杨士奇黄淮对视了一眼,尽皆看出了对方眼中的凝重。

去旧港布政,这差事可能远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很快郑和吴宣王景宏三人联袂而来,一见到杨士奇黄淮二人后,三人都有些错愕。

毕竟这杨士奇和黄淮可是铁杆太子党,他们怎么会出现在汉王府中?

朱高煦注意到了他们的异样,笑着宽慰道:“先入座吧,唤你们前来,是因为本王的《万国堪舆图》终于绘制完毕了,你们有幸见到一个真正的世界!”

众人:“???”

啥?

真正的世界?

《万国堪舆图》?

郑和三人面色一喜,毕竟他们曾从汉王口中听过这个消息,所以一直很是期待。

但杨士奇黄淮二人却是愣在了原地,满脸茫然之色。

直到朱八命人抬上来了一副巨型堪舆图,二人只是瞟了一眼后便惊得呆立当场,眼睛瞬间瞪得滚圆。

在这副巨型堪舆图上,原本应该居于世界中心的中土,竟然只是在一块大陆上偏居右侧!

而且像这样的大陆,竟然有整整七块,被海洋割裂开来!

幅员辽阔的大明王朝,也仅仅只是在这《万国堪舆图》上占据了一角,跟前宋偏安一隅似的!

在大明王朝的西边,还有贴木儿汗国,还有奥斯曼帝国,还有拜占庭帝国,还有更西边的一众小国……

看着眼前这副堪舆图,杨士奇与黄淮整个人都傻了,无数疑问涌入脑海。

这些国家都是哪儿冒出来的东西?

为何偌大的大明王朝,仅仅是居于这堪舆图东侧,偏安一隅?

难道不是“中土居中,瀛海四环”吗?

西域及以西之地竟然还有这么辽阔的疆土?

还有那贴木儿汗国,怎么可能会有如此辽阔到令人恐惧的疆土?

它西边那个奥斯曼帝国,在堪舆图上张牙舞爪地又是什么个意思?

……

无数疑惑盘踞脑海,这巨大的震撼与冲击,险些让二人心神失守,彻底疯狂。

“这……这……不可能!”

“这不可能!这绝不可能!”

不出意料,二人下意识地连呼不可能,根本不愿意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朱高煦倒也不动怒,毕竟他能理解二人现在的心情。

不止是大明,历朝历代的人,一直受传统地理观“中土居中,瀛海四环”的影响,以致于他们本能地认为中土大地就是世界的中心。

而且中国帝王确立的是“中式宗主观”,也就是说君主作为天的儿子,受命于天!

除了领有中土直接统治外,天下的其它地方也全归天子统驭和教化,是为天下共主。

加之儒家“尊王攘夷”、“怀柔远人”、“尚德抑武”这些思想言论的洗礼之下,导致华夏历代帝王那都是没有称霸世界的野心,“不治夷狄”是他们的传统观念,“统而不治”、“抚而不治”是他们的常用手段!

换句话说,我比你强,但我不会暴力强权欺负你,而是要用仁德感化你,让你主动认我做老大!

守着中土这一亩三分地,历代帝王就高兴得合不拢腿了,哪里还有心思东征西讨。

郑和三人如果不是下西洋涨了涨见识,此刻的表现只怕也会和杨士奇二人一样,被吓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良久之后,杨士奇这才从震撼中回过了神来,神情苦涩地开口道:“汉王殿下,这堪舆图所记载的内容,是……真的吗?”

朱高煦也没有解释,而是看向了郑和。

郑和当即从怀中掏出了一副海图,小心翼翼地递给了杨士奇。

“杨大人,这是我三下西洋所记录的海图,你可以自行对照一下。”

“我只能说,汉王殿下这堪舆图,堪称我大明的无价珍宝!”

杨士奇摊开海图,与《万国堪舆图》一对照,整个人又傻了。

两张图上有记载的内容,竟然大差不差。

郑和海图更加详细,沿途的小国甚至物产都有记载,但内容篇幅却是少得可怜,毕竟他现在还未真正走出南洋!

而眼前这幅汉王府制作的《万国堪舆图》,囊括了整个世界,内容比较简略,但应有的地方没有丝毫疏漏。

比如,郑和东洋出发至南洋这条海路,竟然不谋而合……

那也就意味着,眼前这幅《万国堪舆图》,是真的!

杨士奇傻了,黄淮愣了,二人对视了一眼,恨不得直接嘎过去。

他们二人甚至他们祖祖辈辈都相信的信念,此刻正被汉王朱高煦用一种极其粗暴的方式,强行撕碎了!

汉王朱高煦,你好毒啊!

当然,汉王爷可不喜欢惯着他们。

眼瞅着二人也没疯没癫,直接道明了自己的深意。

“或许你们也猜到了,本王准备布局南洋,从安南到占城,再到旧港,这是一条天然的海岸线,你们需要做的不止是掌控旧港,而是这条海岸线!”

“本王会命张辅全力配合你们,杨士奇黄淮,你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做你们最拿手的事情,带着一大批文人儒生前去布政,宣扬你们的圣贤之道,弘扬你们的程朱经学!”

二人:“!!!”

你大爷!

汉王朱高煦的胃口,简直大的惊人!

他要的不只是旧港这块海外飞地,他要的是整个南洋!

“杨士奇,去南洋开疆拓土吧!”

大堂内,气氛凝重。

“南洋的重要性,本王方才已经说了,只要经营得好那就是一个超级大粮仓,你们也知道,我大明连年天灾不断,导致粮食减产严重,百姓食不果腹……所以粮食现在反倒成了制约我大明发展的一个重大隐患!”

提及此事,朱高煦同样叹了口气。

中国从元朝到清末都是小冰河时期,导致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使得全球粮食大幅度减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明王朝轰然崩塌,小冰河时期是重要推手之一。

冰河冰河,顾名思义,就是奇寒无比,尤其是明末到清初,这一时期的年平均气温都很要低。

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连年天灾不断,无数百姓成为饥民流民,加之气温寒冷无比,粮食大幅度减产,朝廷又无力赈灾,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天灾不断,流民增多,土地荒芜,没有粮食……最终偌大一个大明王朝,在流民饥民的怒火之中轰然崩塌!

可怜朱高煦的便宜后代,崇祯皇帝,本欲励精图治挽救江山,却是无力回天,最终吊死在煤山歪脖子树上,成了一代“煤山战神”……

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

想着,朱高煦悚然一震,收敛了思绪。

“当然,除了粮食,南洋之地还有矿产、土地、人口等资源,要是做得出彩,五年之内本王保证让你二人重返朝堂中枢……”

听到这话,黄淮一惊,下意识地问道:“汉王爷,矿产与土地臣可以理解,可以成为我大明的资源,但是这人口……怎么能算资源……”

“怎么不算?那黄淮你说,朝廷如何安置那些反抗的土著蛮夷,难不成全都给宰了?”

朱高煦笑了,这些儒臣真是入戏太深,都快把自己当成圣人了,还想用仁义道德那一套对待外邦蛮夷。

人家只是现在打不过你,要是打得过你,你看看他们会不会杀入大明砍了你的狗头,打你儿子还睡你老婆!

“本王留他们一命已经算不错了,让他们为我大明基业献上几分绵薄之力,也可以减少一些他们自身的罪孽。”

黄淮:“???”

你大爷!

你是真恶毒啊!

侵占人家的家园,还要奴役人家!

现在还有脸说这是让他们赎清自身罪孽?

“汉王殿下,如此掠夺人口进行买卖,那我大明与蛮夷何异?怎么能把人当牲口一样贩卖,这有违圣人之道啊……”

黄淮大学士义愤填膺,此刻已经是出奇的愤怒。

他甩开了膀子,准备同汉王据理力争一次,绝对不能开掠夺人口这个先河。

大明一向怀柔威远,以德服人,岂能容汉王恣意妄为,破坏大明作为宗主国的仁德印象?

然而汉王爷听了这话,只是淡淡地笑了笑,问出了一个问题。

“黄淮,你府上有下人吗?家中有奴仆吗?”

闻听此言,摩拳擦掌的黄淮大学士如同一只被掐住了脖子的公鸡,慷慨激昂的腹稿全部胎死腹中,憋得他满脸涨红。

府上有下人吗?

家中有奴仆吗?

这两个问题,如同一双黑手,狠狠给了黄淮两个大嘴巴子!

毫无疑问,那自然是有的。

文人士大夫耕读传家,又不可能真让他们自己耕地,再者他们获取功名之后,那就是老爷大人,也不可能自己洗衣做饭吧?

所以,哪家府上没有几十甚至上百个下人?

朱高煦见他语塞,顿时脸色一正,厉声呵斥道:“那你告诉本王,你府上的下人奴仆,是不是我大明子民?!他们是不是大明百姓?!”

黄淮被吓住了,讷讷不知所言。

朱高煦却没有放过他,冷笑着嘲讽道:“你说外邦蛮夷不能买卖,这有违圣人之道,那你们这些文人老爷们,买卖大明百姓的时候,怎么不想起圣人之道?怎么,你们奴役我大明百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日子就过得很是滋润,换作外邦蛮夷就不行了?”

首节 上一节 145/4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