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五龙同朝,这个逆子孝出强大 第131节

唯独只有骄傲放纵解公豹蹲在墙角,不知道在干嘛,似乎正在面壁思过。

“咳咳,诸位大家都忙着呢?”

朱高煦轻咳了两声,讪笑着打了声招呼。

众人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目光不善地瞟了他一眼,随即又恢复了激烈的讨论,根本就不搭理他。

见此情绪,汉王爷只能自认理亏,腆着脸凑上前去。

这几位名宿大家,除了陈济这位史学大家是他亲自去请出来的外,其余几位可都是锦衣卫直接抓进来的。

是个人遭受这样的无妄之灾,心里肯定都有火气,更何况是他们这些名宿大家。

要不是见你朱高煦长得高大魁梧异常雄壮,他们恨不得跳起来给你几个大嘴巴子。

朱高煦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发现这几位大家正在讨论新学教材的内容分布,各个科目该占多大的篇幅。

毕竟他们都是每个领域的名宿大家,现在汉王爷想弘扬新学,压制儒学,也是给了他们一个大好机会,弘扬自身所学。

这也是为何众人即便无辜入狱,也能接受这个任务的根本原因。

汉王爷静静地听了片刻,没有多说一句,而是默默地走了。

新学教材这件事情,放手交给这些名宿大家去处理,才是最佳的选择。

想着,汉王爷来到解缙身后,叹气道:“公豹啊,你在这儿蹲着干嘛?你这是消极怠工啊!”

解缙听到这个万恶的声音,当即转过身来,恶狠狠地盯着朱高煦。

后者这才发现,堂堂解大才子,竟然被人揍成了熊猫眼,脸上还青一块紫一块的。

“汉王啊汉王,都是因为你,解某差点被……”

“混账!这是谁干的?还有王法吗?还有天理……”

话音一落,朱高煦脖子一缩,感受到莫名的杀气。

他回头一看,只见陈济等人已经停下了讨论,杀气腾腾地看着自己二人。

那小眼神望着自己,汉王爷立马打了个寒颤,讪笑道:“出手之人一看就是位高洁雅士,否则这伤势也不会如此均匀……”

听到这话,陈济等人这才冷哼一声,继续先前的讨论。

解缙:“???”

你大爷!

你说的是人话吗?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朱高煦不敢久留,安抚道:“公豹啊,吃亏是福,好日子还在后面呢!”

“本王还有政务要处理,就不多待了,你抓紧把新学教材弄好,本王告辞!”

话音一落,不等解缙开口,朱高煦便脚底抹油直接开溜。

他今日前来本就是为了检查新学教材的进度,哪里有功夫听解公豹诉苦。

解缙:“!!!”

东宫太子府。

书房内。

杨士奇道出了自己的猜测。

大胖胖眯了眯眼睛,脸色颇为凝重。

“杨师的意思是,老二准备对倭国动手?”

“应当是的,汉王不过是借倭国副使,给大明一个合理插手倭国内政的理由。”

那日早朝,杨士奇冷眼旁观了一切,看得比他人更加清楚。

尤其是汉王下朝之后,又见了郑和三人,而后马不停蹄地跟着他们视察了大明水师。

种种迹象表明,汉王朱高煦只怕真要对倭国动手,不仅仅是插手倭国内政那么简单。

太子爷突然叹了口气,语气变得有些沮丧。

“相比于倭国,孤一直担心的,是陈济先生等人。”

“不知为何,孤总觉得老二在准备一个针对孤的大杀招,准备将孤彻底拉下马来!”

听到这话,杨士奇也有些无奈。

陈济等人被关押在诏狱,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又是条疯狗,连太子爷的面子都不给。

他们想要弄清楚,汉王究竟让陈济等人在干什么,如果不解决掉挡在前面的纪纲,根本就不可能。

除非……

杨士奇脑海中划过一道亮光,压低声音道:“殿下,镇抚司是天子亲军,应天出了任何事情,都瞒不过皇上,何不从皇上身边下手?”

大胖胖闻言一怔,随即反应了过来。

“杨师的意思是……胡广先生与金幼孜先生?”

“此次皇上北伐,胡广与金幼孜随行,可以尝试一下!”

“孤明白了。”

大胖胖跟哈士奇的小动作,朱高煦并不清楚。

即便他知道了,也不会放在心上。

等到陈济等人将新学教材编好,到时候育部新设,朝野上下自然明白他想做什么。

此刻朱高煦再次降临兵仗局,视察水泥生产工作。

海寿太监虽然是个没卵子的货,但是这些宦官胜在一个听话。

朱高煦因山东雪灾一事,勒令兵仗局抽调匠人全力生产水泥。

这道命令,海寿太监可谓是不折不扣的执行,冒着延误北伐军机的风险,在工部的帮助下,抽调了兵仗局大部分匠人,远赴山东河北等重灾区,生产水泥帮助灾民重建家园。

仅凭这一点,就令朱高煦对海寿的态度改观不少。

难怪永乐帝喜欢重用宦官,这种机敏听话的太监,比起那些清高自傲的文人士大夫,是要好用不少。

海寿太监亦步亦趋地跟在朱高煦身后,谄媚笑道:“王爷,山东河北那边传来消息,百姓对咱兵仗局的水泥赞不绝口,更是对王爷您感恩戴德。”

“奴婢甚至听说,不少百姓自发地为您在家中立起了长生牌,感念您的恩德,为您祈求福寿。”

听到这话,朱高煦有些发蒙。

这……不太好吧?

要是此事落到老大与太子党耳中,指不定会骂他又在收买人心。

想着,朱高煦也是叹了口气。

平民老百姓本就淳朴憨厚,谁对他们好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要怪就只能怪朱高煦心软,见不得百姓吃苦受罪,总想做点什么。

“行了别拍马屁了,有一点你要注意,水泥的生产工艺现在还不能泄露出去,不然会成为商贾敛财谋利的工具!”

朱高煦脸色一正,神情严肃地提醒了他这一点。

水泥乃是建筑神器,现在这个阶段需要掌握在朝廷手中,大力建设民生发展与军事基地,不能草草推广出去。

海寿太监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王爷放心,奴婢自然懂得。”

水泥制作工艺可是二局唯一能够与一局争锋的东西,海寿太监自然无比重视。

那些派遣出去的工匠,都是兵仗局的老人,而且妻儿老小都在兵仗局内,临走前海寿太监亲自警告了他们一番,绝不允许出现任何纰漏。

只是这样一来,二局算是抽调人手支援灾区,还如何与一局争锋?

想着,海寿太监就硬着头皮开口道:“王爷,只是这样一来,二局怕难以与一局争锋啊!”

“而且两局竞争的主要是军备,这水泥对军队而言,远远不如武器辎重来得重要……”

“嗯,本王明白你的意思,今儿就是来解决这个隐患的。”

朱高煦笑着摆了摆手,“本王特意请来了一位人才,想必你二局很快就有自己的竞争力火器了。”

海寿太监闻言大喜过望,同时也对汉王殿下口中的“大才”充满了期待。

很快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很快一位年过四旬的青袍官员走了进来。

海寿太监一见到此人,脸上绽放出的笑容如菊花般灿烂。

“下官胡元澄,见过汉王殿下,海寿公公!”

朱高煦立马上前,笑着将他扶了起来。

“孟源快快请起,无须多礼,本王一直想着见见你,可惜琐事缠身。”

这话倒不是场面话,而是汉王爷的真心话。

毕竟眼前这位传奇人物,可不是一般人啊!

胡元澄原名黎元澄,本是安南权贵及胡朝君主胡季犛的长子,曾任陈朝司徒、胡朝左相国等职。

这胡季犛原是陈朝外戚,而后趁势夺权党同伐异,最终篡夺了陈朝王位,改国号为大虞。

说白了,这就是个乱臣贼子,偏偏他还不安分,上奏朱老四自称陈朝皇室绝灭,自己以外甥的身份被群臣推戴为皇帝,请求册封。

天远地远地,朱老四也不知道真相,直接就册封了他儿子胡汉苍为安南国王。

结果不少幸免于难的遗臣逃到了大明境内戳破了这个谎言,朱老四派遣都督黄中护送假冒宗室陈添平归国即位,结果胡季犛直接伏击了大明使团,将陈添平凌迟处死。

胡季犛的愚蠢行为,彻底引得朱老四暴怒,直接下令命成国公朱能为征夷将军,西平侯沐晟为左副将、新成侯张辅为右副将,丰城侯李彬为左参将、云阳伯陈旭为右参将,领兵八十万征讨安南。

在大明的浩荡天威面前,胡朝军队完全失去了战斗力,大明吞并并且郡县安南,灭亡胡朝。

胡季犛、胡元澄父子被俘,同众多胡朝的文臣武将一起被押送至帝都关押。

这就是大明灭亡安南之战。

而后胡元澄因善长兵器,得到朝廷重用,朱老四授命他“督造兵使局铳箭、火药”。

就连胡元澄本人都感到意外,称这是一次“奇遇”,全身心投入到大明火器建设之中。

大明神机营的出现,胡元澄可谓功不可没,深受朝野敬重,被誉为“大明火器之神”!

此后胡元澄官运甚为亨通,累功升任工部主事。

朱高煦可是知道,眼前这位兵器大家,未来还会坐到工部尚书的高位!

“孟源,本王请你过来,是想解决一个难题。”

“我大明铁制火炮不但十分沉重,还极易炸膛,铜制火炮虽然性能优良,然而成本太高,根本不能量产,孟源可有良策解决这个困境?”

一边说着,朱高煦自己都觉得好笑。

打仗打仗,敌人都还没打到,自己先被火炮炸死了!

这让将士们上哪儿说理去?

首节 上一节 131/4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