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去准备了一些东西。
像是书,他就准备了。赤脚医生手册、民兵训练手册、军地两用人才之友,土法化工原料制备。
这些书,一个培养医生,一个发展军队,还有一个堪称百事通的全书,最后一个更是推动现代化工工业发展的基石。
最后,王宇还顺道准备了一本白话文的明史,主要是参考。
王宇大致看了看大明风华的剧情,虽然不知道系统会给自己安排什么身份介入,但大概率还是要随朱棣去征讨蒙古的,所以还需要点其他东西。
王宇先是买了两架大江的高空侦查无人机,然后又去专门去找人,改造了一套可以用电动车电池供电的高压电棒。
这改造高压电棒也不复杂,无非就是接了一个高压转化器,把电压调到了380伏特,使用了中空的不锈钢材料,不看中间的供电部分,就一杆普通造型的银色长枪而已。
而且这银色长枪没什么重量,顶多就三四斤,轻巧的很,像个样子货,但放在古代却是实打实的神兵利器了。
本质上来说,这就是就是电猪的那种高压电棒;猪流感时候,无害化处理用的很频繁,一碰到猪,基本它浑身一硬,2~3秒就笑容满面的告别了这个世界。
王宇给自己的武器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电猪神枪。
这武器名字是有些土,但简单又直接啊!
当王宇准备好之后,带着自己这次收获的三十个十年蟠桃,进入了大明风华的世界。
大明风华的世界。
永乐七年(1409年),鞑靼本雅失里杀明使,朱棣派遣靖难第一功臣淇国公丘福领着一众心腹勋贵出塞,结果由于丘福轻敌冒进,至使明军全军覆没,至此拉开了朱棣五征蒙古的序幕。
朱棣对北方蒙古各部的政策是,谁强就联合其他部族打谁。
第一次出征发生在永乐八年(1410年),朱棣派遣成国公朱能、尚书陈诚率领羽林军和浙江、福建等地军队共计三十余万人,分成三路向北漠进发。
现在乃是永乐八年,朱棣自己当家,设立东厂清除建文残党,又把戍边藩王的削去兵权,提高俸禄,移回了内陆。
因为靖难之役造成的天下动荡,总算是平息了下来。
朱棣总算是有空,去报淇国公带领10万明军征发鞑靼部,而全军覆没的仇。
初春,朱棣把家底攒的差不多了,立马亲自率领一路大军,约十万军队出征,准备朱能和陈诚两路大军,合力打击鞑靼部。
“太子,朕把这家里的这点事,就交给你了!
迁都去顺天这事,你操点心,给大臣们吹吹风,北边的草原各部,可都不是省油的灯。
永乐大典的事,你也……”
在文官集团看来,朱棣算什么皇帝,整得一个征北将军,谁家正经皇帝,会御驾亲征,把国家交给太子,鼓捣着要去京都边疆,那个容易被围攻的地方建都。
“哎哎哎!爹……我……国库里没钱了啊!”
愁眉苦脸的太子朱高炽还想说两句,希望能把钱粮要回来点。
打仗要钱!
迁都要钱!
修永乐大典要钱!
关键是老爷子从不在乎钱从哪里来,他朱高炽心里头苦啊!
这些年朱高炽抠抠索索,给大明国库攒了一点家底,老爷子三十万大军出塞,一下子就给他造没了。
吝啬儿子,败家爹啊!
但还不等太子朱高炽反应过来,老爷子就带着他好不容易攒下的家底走了。
嗯!朱高炽其实很早就开启了他监国生涯,靖难之役的时候,也是他在给朱棣守老家,提供后勤保障。
大明的文官不说百分百,但至少有八成是太子朱高炽的人,朝中的股肱之臣“三杨”,更是太子的忠实簇拥。
朱棣现在挂着皇帝的名号,做的确是征北大将军的活。
“老大好好看家,可别咱爹回来了,家没了~”
“对!老大你好好看家。”
老二朱高煦、老三朱高燧,也幸灾乐祸的跟着老爷子去亲征鞑靼部了。
太子朱高煦也不生气,笑呵呵的。“二位弟弟,这一路上你们可得照顾好老爷子,千万别出什么闪失啊!”
在应天府,似乎谁都知道,老爷子做燕王的时候,对朱高煦说过,世子多疾,汝勉之。
当然了,老二自己传的嘛!
可惜老二不清楚,燕王说的话,皇帝能认吗?
主要是要打仗,首先是有钱粮滴,老二会搞钱吗?
虽然觉得老二类己,但皇帝自己就是夺位来着,考虑到正统,自然不会考虑现在就把朱高炽夺了太子之位。
“两位弟弟慢走啊!”
两个弟弟这些挤兑话,老大听得多了,他都能平常心面对,体胖心宽嘛!
斡难河畔
听闻朱棣亲率十万明军出塞,鞑靼的可汗本雅失里率军向西逃到斡难河畔,不得不在此与明军大军对峙。
明军鳞次栉比的厚实军阵中,写着“明”的赤色大旗迎风招展。
后军阵中,立着一顶华丽的大帐,周围皆是穿着华丽飞鱼服守卫的精锐锦衣卫。
“他鞑靼部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只是侥幸胜了一场,就敢进驻胪朐河南窥了,这次来朕不破敌军,肆不回转!”
杵着长剑,坐在军帐正中的朱棣棱角分明,目光深邃,在皇帝独有的权威加持下,座下群将皆是不敢视其锋芒。
即使朱棣已经年过五十,他腰杆依旧挺的笔直,体型健硕而有力,穿着一身玄色盔甲,红绸内衬,像大将军的样子,反倒是多过向皇帝。
皇帝下方左右,除了汉王和赵王,还有一干靖难的功臣勋贵。
当前,整个大明最能打的将领和军队,基本都在这了。
鞑靼部可汗本雅失里的大军被朱棣这个痴汉追了十多天,最后被堵在了斡难河,似乎无处可逃了。
最关键的是,明军摆好了架势,堵住了本雅失里的后路,摆明了要强上他。
第六百五十九章:准备挣爵位的小将
“报!太子六百里加急!”
一个信使带着老大的信来了,朱棣也不在乎,无非又是像那些腐儒一样絮絮叨叨。
太子被那群儒家的文官影响太深了,朱棣是马上皇帝,只信手中之剑,压根不信儒家那什么以德服人的一套。
所以老大的六百里加急,朱棣想着可能又是劝自己退兵。
孤打了一辈子仗了,这些蛮夷畏威而不畏德,还需要你指点你老子吗?
不过……
“哈哈~”朱棣抚了一下长须,看向汉王朱高煦。“老二!念念你大哥又给朕念叨些啥了!”
“遵旨”汉王朱高煦起身,甲叶碰撞出声响,他接过信使的六百里加急,念起了老大朱高炽的来信,还真不算是念叨。
“皇上一路追击鞑靼部部主力于斡难河畔,一为可喜,一为可忧。
儿臣得报,瓦剌部与兀良哈部虽接受我大明封赏,然其两部仍有二心,鞑靼部太师阿鲁台东逃瓦剌,威胁我军东路侧翼大军,却不见瓦剌部来报,甚为可忧……况雨季将至,我……”
老大朱高炽倒也没别的心思,明显蒙古各部似乎也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收钱不办事,提醒让朱棣小心别被瓦剌部背刺。
老大的六百里加急,总结起来就是:
爹你快点打,瓦剌、兀良哈收钱不办事,打慢咯,瓦剌和兀良哈会生变。
然后下雨了,从关内往塞外运粮食,耗费民力钱粮太多了。
要实在不行,爹你就早点回来吧,国家的事,我这太子管起来有点力不从心,大明不能没有爹啊!
“啪!”
朱棣一巴掌,拍的桌面上的茶杯都跳了起来。
“这个老大,一天到晚跟朕耍心眼子,朝廷不都是他的人,朕都要归他管了吗?”
听得皇帝生太子的气,汉王和赵王都不禁暗喜,想着接下来要在老爷子面前好好表现。
“皇上!太子本来就不支持您北征,这万一后勤供应不上……”
汉王有机会,不介意在老爷子面前,给太子上眼药。
“他敢!”现在正是用得着汉王的时候,老爷子也不介意陪汉王演演戏。“太子催着朕回去理政,但鞑靼南窥,不打疼他们,难道北方百姓会有好日子过吗?”
明军三十万大军,兵分三路,出塞三个月,耗费钱粮无数,好不容易把鞑靼部主力堵在了斡难河畔,朱棣自然就不能这么轻易就回去。
不过老大说的不无道理,雨季维持十万大军的后勤线,不太现实,所以必须速战速决。
想到这,朱棣心中便有了决定,不能再用神机营慢慢耗鞑靼部大军的重骑兵了。
这几天,大明凭借着步,骑,炮,铳多兵种联合作战优势,已经把一统鞑靼三部的枭雄阿雅失里的重装骑兵消耗的差不多了,下面就到了大决战的时候了。
“汉王你亲领大营,赵王把你手里的锦衣卫给朕散出去,查清楚太子所说的鞑靼部、兀良哈部、鞑靼部太师阿鲁台的动向。
另,武安侯郑亨领中军,宁阳侯陈懋、丰城侯李彬领左、右哨,成山侯王通、都督谭青领左、右掖,都督刘江、朱荣为前锋。
你们给朕把鞑靼大军往斡难河以西赶,务必毕其功于一役。
朕亲率五军营的铁骑找机会驰击,给他本雅失里来一下狠的。”
朱棣抽出腰间宝剑,坚定不移的道。“众将各为其事,领旨吧!”
群将负甲起身,齐声拱手。
“遵旨!”
随后众将领命而去,各司其职。
朱棣走到大帐之外,矫健的带甲翻身上马,坐于马上,他对亲军锦衣卫的一个千户吩咐。
“传令五军营,随朕驰击!”
“哈哈!驾~”
在朱棣一阵豪迈的笑声中,本来还肃杀安静的明军军阵,似乎活了过来。
明军军阵犹如一朵黑色的乌云,向着被堵在斡难河畔的白色鞑靼大军压了过去。
五军营乃是朱棣为燕王时,北平行都司的边军整合而来,随着朱棣靖难成功之后,又将一部分京营整合了进来,是百战精锐的老兵。
朱棣亲率的五军营铁骑,前往一处小山丘,以便观察战场局势,找准时机出击。
五军营中,一个骑马的小将骤然脑袋一昏,要不旁边的袍泽扶了一把,他就差点跌下马去。
“少主!你是不是生病了,待会我去请思恩伯宽宥,让少主留在后方暂歇。”
这名五军营的百战老兵,眼中透露着关切,少主是第一次上战场,心中胆怯也是正常。
只是不类其父而已,实在不行,这爵位也不挣也罢,还是让少主安度余生吧!
看着这老兵的拙劣的激将法演技,王宇都没想到,自己还有被人小瞧了的一天。
“族叔!谁怕了!”王宇有些莽撞,一把推开防止他落马的老兵,维持原主莽夫的人设。
“对了!族叔有本雅失里和阿鲁台的画像没,说不定这次,我还能生擒这两个鞑靼头目,把我家老子北征丢掉的爵位,重新给挣回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