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苏辙,升官发财只为捞亲哥 第3节

他要恳求祖父废掉阿龟这个讨厌的乳名!

可是要用什么理由呢?

苏辙任由乳母穿衣梳头洗脸,自己则在脑海里飞快思索着。

老人都喜欢孩子读书用功,如果他能表现出念书刻苦的样子或许有希望!

清晨,家人一一给老太爷苏序请安后,才能落座餐桌旁。

苏辙被乳母牵着,跑得气喘吁吁:“子由给祖翁请安!”

苏序摸着苏辙红扑扑的小脸蛋,甚是欢喜:“阿龟,你最近有没有听爹娘的话,好好念书啊!”

苏辙嘿嘿笑着:“祖翁,我一直很用功!您看我都会背《出师表》了!”

苏序大喜:“噢,是吗?背来咱们听听!”

苏辙背着手,仰着头,流利地背起来。

想当初苏草念中学时,是全班最后一个背完《出师表》的。

那个时候他眼泪汪汪地想,诸葛亮你是不是吃饱了撑的。既然你最后说临表涕零,不知所言,那你还写这么多干嘛!害得成千上万的学子背得天昏地暗,哭爹喊娘。

没想到,从前那么痛恨的古文,今天居然还派上用场。

祖父苏序听完,盛赞:“阿龟才六岁就能倒背如流,真是我苏家的可造之材!”

苏辙趁机道:“祖翁,既然我这么乖,您能不能答应我一个请求?”

母亲程夫人在一旁喝止:“阿龟,不许无礼!”

苏序道:“别吓着孩子,让他说。”

苏辙大着胆子道:“祖翁,我不喜欢阿龟这个名字,可不可以不要这个名字?”

父亲苏洵一听,嗔怪道:“阿龟,小孩子不许多话!”

苏辙指着自己豁口的门牙:“昨天爹还说我长大了呢!祖翁,我已经长大了,不想要这个难听的名字。”

面对孙儿的不满,苏序一点也不生气:“孙儿大了就自己的想法了,这是好事。既然你不喜欢阿龟,那以后我们就叫你三郎吧!”

苏辙疑惑,三郎?也就是说哥哥苏轼是二郎,那么大郎是谁?

他并没有看见家里还有个哥哥,难道和武大郎一样都嗝屁了?

看来凡是叫大郎的男人都有点惨。

不过苏辙吃过昨天的亏,再不敢多言,只是老老实实坐在凳子上吃早饭。

吃着吃着,苏洵向父亲说道:“父亲,明年科考又要开始,在此之前我想和陈秀才他们先去游历一番。”

话音刚落,苏轼就把目光落在了母亲身上。

他发现母亲的手微微颤了一下。

苏序道:“游历能增广见闻,开阔心胸,于男子来说是大好事。洵儿,你去吧!家中的事你不用操心。”

苏洵大喜过望:“谢父亲,那孩儿三日后便启程。”

第4章 渣爹苏洵游山玩水去了

苏辙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一直默默观察着,母亲和哥哥的神情似乎都不大好。

吃完饭,母亲程夫人就回了房,一直忙碌着给丈夫收拾行李。

不大一会儿,苏轼走了进来,安慰道:“母亲,您别难过,爹爹不在家,还有我、姐姐和三郎陪着您。”

程夫人宠溺地看着儿子。

此前她生了两女一男都没有存活下来,好不容易才把二郎养到了八岁。

二郎从小就聪慧懂事,一直是她贴心的小棉袄:“二郎,娘没事。你二伯中了进士,你爹他有上进心是好事。”

苏轼许诺道:“娘,孩儿会好好念书,不辜负您的期望。”

程夫人轻抚着儿子的小脑袋瓜:“娘有你就足够了。”

门外,苏辙一直偷听着里边哥哥和母亲的谈话。

这样的情景让他想起了在现代的父亲。

父亲成天在外吃吃喝喝,回家就是睡觉,他妈就和丧偶没区别。

不止他家,还有邻居家的王阿姨,她的丈夫长期在外边打工,后来丈夫在外边有了人,两个人就离了婚。

想到这里,苏辙不忍,走进屋子道:“娘,既然您舍不得爹爹,就直说您不同意。反正科考是明年的事,明年再出门不行吗?非要抛下妻儿自己个儿去游山玩水。”

程夫人纠正道:“三郎,不许这么说你父亲。你父亲求学心切,我们是他的家人,更应该支持他。”

苏辙道:“娘,爹这一出门就是一年多。而且爹还这么年轻,您就不担心他在外边养个妾室,最后还抱个孩子回来?您要是不好说,我帮您想个办法留住爹。”

程夫人的脸越来越难看,都是自己肚子里出来,两个儿子咋差距那么大呢!

她找了根鸡毛掸子,苏辙见状连忙往外跑。

他就知道好话难听得罪人。

苏辙较快了脚步,忽的撞到一个软绵绵的「物体」上。

苏辙抬头一看,正是他的乳母任妈妈。

任妈妈道:“三郎,你急急忙忙跑什么?又惹你娘生气了?”

话音刚落,母亲就追了出来,任妈妈急忙把苏辙护在身后:“夫人,您息怒!”

程夫人苦闷:“这个臭小子,三天不打就能上房揭瓦!”

任妈妈劝道:“夫人,三郎不是还小嘛,得慢慢教。”

这时,苏轼也跑了过来:“娘亲,弟弟才六岁,童言无忌。”

苏轼一边说一边给任妈妈递眼色,任妈妈赶紧把苏辙给带走了。

房间里,任妈妈给苏辙拿了一些个小吃和果子,温柔教导:“三郎,你如今越发大了,该多体谅体谅你的娘亲。”

苏辙看着那些零食,好奇得不得了,吃在嘴里有些软糯,有些脆甜,原来宋朝人的饮食已经这样好吃。

苏辙一边吃一边问道:“任妈妈,我上边只有一个哥哥,为啥我是三郎?”

任妈妈吃惊,压低了声音:“我的小祖宗,你怎么连这个都忘了?你有个大哥,只不过八岁就夭折了。这话你可千万不要在夫人面前提起,免得惹她伤心。”

苏辙又问道:“妈妈,我刚才听爹爹他们说起二伯。我二伯是干什么的呀?”

任妈妈道:“你二伯可厉害了!十多年前就中了进士,现在阆州做大官呢!”

原来如此,有个能干的哥哥,父亲的压力一定很大。

苏辙低头沉思着。

在历史上,苏洵到底中没中进士呀?

可惜他是个理科生,语文成绩也就勉强过得去。除了记得苏轼的一点生平之外,苏洵和苏辙就只知道他俩也进了「唐宋八大家」。

此刻,苏草真是肠子都悔青了。

要是那个时候把苏门父子的生平都记下来,那他不就拥有了上帝视角,一切都好办多了?

——

三日后的清晨,苏洵带着行李和小厮,与一帮朋友出了门。

临走之时,他握住妻子的手依依惜别,像是阔别一个战壕的战友。

“夫人,我走后,家里的一切都辛苦你了。”

程夫人道:“男儿志在四方,官人一定要以学业为重,切莫耽于山川之间。我们都盼着你高中的消息。”

苏洵点头答应。

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进京赶考,再考不中实在无颜面对家乡父老。

苏洵又把三个孩子招到跟前,细细叮嘱:“二郎、三郎,在家里好生听你们娘亲的话。尤其是三郎,不许顽皮惹你娘亲生气!”

苏辙鼓着腮帮子没有说话,他怕说多错多。

苏洵又对着女儿道:“八娘,在这个家里你最谦和懂事。替爹爹好好陪着娘亲,替爹娘仔细看管弟弟。”

八娘给父亲作揖:“爹爹,女儿知道了。您尽管放心上京城去。”

告别父亲、告别妻儿,苏洵又一次踏上了他的赶考之旅。

送走了丈夫,程夫人转身就把两个儿子叫进了书房。

程夫人出身官宦世家,幼年时也读了不少书。

丈夫不在家,教养两个儿子的重任就落在了她身上。

书房里,一个高高的书桌,兄弟俩一人站一边。

苏辙还小,就比书桌高一点,还得垫个小凳子在脚下才行。

母亲先给儿子念了一遍启蒙书的内容。

都是古文,苏辙听得头晕脑胀。

随后,母亲放了两张白纸在两兄弟面前,让他俩按照书中的内容摹写一遍。

苏辙看着毛笔,头都大了。

想起中学时,他的班主任就埋汰他的字就跟狗刨似的。

最后他能考上重点大学,完全靠的是他的智商。

普通人智商100左右,他超过了110。

毛笔笔尖软趴趴的,只怕写出来更难看。

苏辙抬头,看见对面的哥哥已经认认真真临摹起来,他也只好在母亲的监视下动笔。

没一会儿,八娘请教娘亲刺绣的纹样,叫走了母亲。

可再等程夫人回来的时候,差点没被气死。

只因二郎的字迹端正清爽,三郎写的完全认不出。而且整张纸到处都是墨点子,就连脸上都是墨。

看着母亲生气的脸,苏辙很郁闷。

古文晦涩难懂,繁体字笔画又多,毛笔又用不习惯的他写出的字都变成了一团墨渍。

他真的已经尽力了。

当母亲刚拿起鸡毛掸子,苏辙就一溜烟跑了。

小样!从小苏草就被暴躁的母亲锻炼出了「凌波微步」,躲避挨打这事他熟啊!

但这次程夫人是真生了大气,非要教训儿子不可。

前边苏辙跑,程夫人在后边追,一边追还一边喊:“臭小子,还不给我站住!”

“我站住你就要打死我!娘,我是不是您从茅坑里捡来的呀!”

苏辙一边抗议,一边爬上了院子里的一棵大槐树。

首节 上一节 3/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