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苏辙,升官发财只为捞亲哥 第14节

他也不作声,只管自己睡去。

这一觉就睡到了天亮。

苏辙睁开眼发现自己摆了一个大字型,占了大半张床。

扭头一看,旁边枕头空的。

坐起身,苏辙这才发现哥哥蜷缩在脚边,被子一半在身上,一半掉在地上。

第18章 苏大善人

就在苏辙发愣的时候,苏轼醒了过来,高兴道:“三郎,你什么时候醒的,怎么不叫我,是不是想让我多睡会?”

真是离了个大谱,这人脑子一定是有坑。

苏辙翻了一个白眼又听到苏轼道:“我就知道弟弟是关心我的。”

“我睡相不好,你都挤床角了。你以后还是别和我睡吧!”

忽的,苏轼的声音变得低沉:“三郎,我一个人睡会做噩梦。有你在身边我才安心。”

苏辙猛然想起之前哥哥被吓得昏迷,差点翘辫子的事儿。

长长叹了口气,苏辙道:“你以后不要紧挨我,我怕热,也会不舒服。”

苏轼立马脸上堆满笑容:“我就知道三郎是这个家里对我最好的人。”

苏辙顿时发觉自己掉坑里了,那个挖坑的人正对自己笑咧。

烦躁!

——

眉州知州陈升府邸。

书房内,陈升笑脸相迎:“苏翁,这次眉州大旱,多亏你的鼎力帮助,才得以让眉州顺利渡过难关。”

苏序拱手道:“太守大人过誉了。吾既是眉州人,就该为眉州的百姓肝脑涂地。”

陈升点头称赞:“难怪百姓们都称你为苏大善人。若是眉州多一点你这样的士绅,何愁百姓不安居乐业?”

苏序一个平头百姓,哪里敢居功,道:“苏序不过一介莽夫,只是为官府和家乡亲人略尽绵力。若说眉州百姓安居乐业那也是陈太守您的功业。这次赈灾百姓称赞,官家一定龙颜大悦。”

陈知州也在为这事得意。

表功的折子已经递上去,官家素来仁厚大大赞扬了一番,已经有消息说他要升迁,陈知州也伸长了脖子等着朝廷的调令呢!

陈升一面招呼苏序喝茶一面说道:“我既是官家的臣子,又是眉州的父母官,拯救百姓于水火本是我的分内之事。不知苏翁这次特意前来,是否有何见教?”

苏序拱手道:“见教不敢,只是有一件事草民想恳求太守大人。”

陈升道:“苏翁过谦啦,有话快快说来,若我能办,绝不推辞。”

虽然得了陈大人的首肯,但苏序依旧面色凝重。

他起身深深作揖:“太守大人,旱情虽解,可依旧有许多百姓流离失所。希望大人请求朝廷下拨救济粮食和赈灾款项,帮助他们重返家园,而不是一味把他们赶出眉州城。”

陈升一听心中十分不悦。

报功的折子递了上去,此时又再向朝廷伸手要钱要粮,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而且听苏序的意思,似乎是在责怪官府不顾人死活。

尽管如此,陈升面上依旧带着笑,可是这笑里已经藏了丝不满。

“苏翁啊!被赶出去的都是外州来的流民。这些流民在眉州城内偷窃抢夺,滋扰生事,为了城内百姓的安全,官府也是不得不这样做。”

苏序一听,连忙跪了下来:“陈大人,不管他们是不是眉州百姓,但他们却是大宋的子民。他们本就因灾失去家园,若官府不管他们,他们只有死路一条!求陈大人开恩,救救他们的性命吧!”

此时,陈升脸上的笑容完全消失,带着一抹威严:“苏翁,那些流民是一群亡命之徒,打家劫舍无恶不作,妇人之仁只会让整个眉州城陷入危难!”

苏序苦苦哀求:“陈大人,《国语》上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官者,应重于「疏」,而非「堵」。

此次流民为患,只因他们想活命而已。如果朝廷能给他们一口饭吃,使他们重返家园,比冷漠的驱逐好上百倍千倍。”

陈升彻底黑了脸:“苏翁是说我冷酷无情?”

苏序连连磕头:“草民不敢!旱灾已经让无数百姓饿死,草民只是不忍还有更多的人死于天灾。”

天灾无情,可死了那么多人终究还是人祸!

官家和朝廷给了不少钱粮,但到了百姓手里又有多少?

官府衙门说到底只不过是寄生在百姓身上的吸血虫,苏序虽痛恨,却不敢直言。

陈升冷冷道:“苏翁,衙门事务繁忙,我还有要事在身,就不能久陪了。”

苏序知道这是太守大人下的逐客令,还想恳求,却见陈太守阴沉的脸,只好起身告辞。

苏序前脚刚走,太守夫人就走了进来:“官人,许通判刚才送来了一千两银子。”

陈升会意:“夫人,连着之前的,赶紧派贴心之人送去京城叔父那里,让他想办法尽快给我谋个空缺。”

太守夫人蹙眉道:“官人,怎么这么急?”

联想起刚才苏序的拜见,太守夫人又道:“莫非是和苏序那帮土绅有关?”

陈升脸上带着恨意:“这群老不死的,本府给他们些颜面,他们就自以为是个人物。夫人,眉州现下不安全,我们得提前铺好退路。”

陈升出生在富饶的江浙,来到穷山恶水的巴蜀,心中本就不忿,一直思量在京城谋个一官半职。

哪怕只是个小官,那也是天子脚下,都比眉州知州好太多。

太守夫人道:“官人放心,我这就遣人去办。我娘家哥哥也在京城,我给他写封信,让他给你活动活动,务必离开这个鬼地方!”

“那就有劳夫人啦!”

这边厢太守夫妇在商量离开,那边厢的苏序是愁容满面。

小厮高安一直在知州门前等待,见到太爷出来立马上前搀扶。

太爷已经年过古稀,虽说身子骨一直挺硬朗,可是为了帮助灾民,几个月下来清瘦了不少,脸上的皱纹也更加深。

望着太爷失魂落魄的样子,高安不免担忧:“太爷,您哪儿不舒服?”

苏序摆摆手,也不要高安搀扶:“没事……”

高安小心翼翼跟在太爷身后往家走去,忽的,听见前边喧喧嚷嚷还夹杂着哭声。

定睛一看,原来是衙役拘押着七八个流民往城外走。

为了防止被赶出城外,流民们四处躲藏可还是被搜了出来。

城外荒山野岭,出去就是死路一条,流民宁愿像老鼠一样活在城里也不愿出去。

第19章 灾民暴乱

“快走!快走!”

衙役一边催促一边用鞭子抽打,苏序见了心如刀绞。

突然,一个老婆子往苏序跟前扑被衙役抓住:“老太婆你不想活了!”

老婆子盯着苏序,满是泪花:“苏大善人,苏大善人!”

老婆子虽然年纪很大,但眼神却透着刚毅,她曾经在苏家门口讨粥喝,所以认得苏序。

苏序心中发苦:“对不起,我帮不了你们。”

老婆子哭道:“苏大善人,我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婆子,死了也就死了。可是我的孙儿才七岁,求求你救救他!求求你!”

说完,老婆子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老泪纵横,一个七岁的小男娃满眼通红跪在祖母身后。

衙役拽起祖孙俩不耐烦道:“再不走,就打断你们的腿!”

苏序看着那男娃,比家中孙儿小不了几岁,瘦得皮包骨似的,实在可怜。

他急忙上前道:“慢着!”

那些衙役好歹都认识苏序,劝说道:“苏翁,这次官府的命令,你就不要淌这趟浑水了。”

苏序道:“我家孙儿还缺个书童,我瞧这孩子长得伶俐正好适合。”

衙役们也都晓得苏序救人的心思,但却有顾虑。

其中一个叫黄二的说道:“既然苏翁带回家做书童,又是小娃娃,想必出不了什么乱子。”

此时,老婆子是又跪又求,苏序又是城里有名的大善人,谁家没受过他的恩惠?

差事虽要紧,但苏翁的面子不得不给。

管事的衙役推搡了一把那男童,随着下属道:“这些流民真是狡猾,有时候咱们抓住了也会逃跑。”

高安会意,提醒道:“小孩儿,你还不快跑!”

小孩儿盯着祖母,满是不舍!

那老婆子道:“石头,你要活着,活着去找到你哥哥,咱们韩家的香火不能断了!”

男童虽然才七岁,但却比其他孩子多了一分成熟。

他含着泪,咬着牙跑了,一个衙役装装样子追了出去。

昏暗的小巷,潮湿的角落,叫石头的男娃蹲在地上小声抽泣。

苏序蹲下来,柔声道:“苦命的孩子,跟我回家吧!”

“谢谢,谢谢苏大善人!”

石头抽噎着,一个谢谢都说得十分费力。

苏序看着他,就想到了家中两个的孙儿,无比怜爱:“孩子,想哭就哭出来吧!”

石头伏在苏序肩膀,这才敢放声大哭。

灾荒之年,人命直如草芥。

苏序有一腔报效国家的热血,可他一介布衣如何能拯救万民于水火,只得哀叹罢了。

另一头,苏轼和苏辙刚刚从天庆观下学回家,就看见祖父身边站着一个小男娃。

苏序朝两个孙儿招招手,苏轼和苏辙立马跑上前去。

苏序道:“这孩子名叫石头,以后你俩可要好好照顾他。”

苏辙歪着脑袋打量石头,问道:“祖翁,他是谁啊?”

高安解释道:“石头是两位郎君的书童,只是现下年纪还小又不懂规矩,等大一些就随身服侍小郎君念书。”

苏轼看他浑身脏兮兮的,道:“祖翁,三郎有不少衣裳小了,正好给石头穿!我让任妈妈烧水给石头洗澡换衣裳!”

“你们去吧!”苏序微微颔首,又叮嘱苏辙道,“三郎,你可不许欺负石头。”

苏辙噘着嘴:“祖翁,我这么大人了,干嘛要欺负一个几岁的小娃娃。”

苏序点着苏辙鼻尖:“你知道就好!还不找你哥哥去!”

苏辙转身也跑了,不过他才不想找什么哥哥,他钻进书房的美人榻上补眠去也。

当睡得正香的苏辙被推醒时,苏轼和石头正站在他面前。

首节 上一节 14/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