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主要关口之外,燕山所有可以通行的地段都被进行了爆破处理,变得险峻难行。
而在这些关口上更是积蓄了两三年之久的弹药,守城的士兵不断的演习训练,他们盼着侵略者打过来,眼睛都要蓝了!这最终一战之后,这些大宋军人就可以安享太平。
把那些草原上的豺狼打绝了种以后,大宋便再无忧患!这些来自大宋各地的汉子,一个个全都憋足了劲儿,将怒火全部发泄在了卷土而来的侵略者头上。
蒙军的铁火炮射程,只相当于关口守军线膛炮的三分之一。
论起火炮发射后,炮身过热无法继续作战的极限炮弹数,更是足足超过了蒙军二十倍之多!蒙军驱赶过来的色目人军团使出了人海战术,随即就被城头上的大魔王火炮劈头盖脸的砸下来,每一炮下去便是一片死伤数百的人间炼狱。
当他们企图夜战之际,宋军用火炮向天射出的照明弹,更是使得战场上亮如白昼,让这些侵略军无所遁形。
更何况在各个关隘上,还秘密存放着沈墨交托给守将的终极武器,这些来自崇明岛化工厂的工业产品一旦释放出来,蒙军才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恶魔!但是这些武器的使用却被沈墨设置了苛刻的条件:如果不是敌军绑架要挟汉族百姓,作为他们的盾牌。
或者是想要玩西亚攻城那时候,把得上了瘟疫的尸体往对方城墙里扔,企图传播恶性疫病那一套,关墙上的守军是绝对不许用这样的武器来报复的。
所以这场战斗虽然众寡悬殊,差不多每一支蒙古侵略军都带着二三十万人马,他们冲击的关城上却只有一万人左右的大宋守军。
可是仗着地形之利、武器先进、国防军战士的勇气和战术极高的水准。
这些蒙军虽然极力向前进攻,到目前为止却依然没有收到任何战果。
在各个关城之下,蒙军死伤狼藉,但是主战场却在燕山防线最东端的榆关。
……这座关口因为其依山傍海,有山脉雄浑之势,有海潮浩荡在东,最终还是被沈墨将它的名字“榆关”改成了“山海关”。
此刻的山海关,无愧“天下第一关”之名!在山海关城外,就是铁木真幼子托雷的大营。
同时山海关守将赵锦屏,每天都在紧张的忙于城上城下的防御。
而在山海关东面三十里,在大宋守军侦查能力远不可及的蒙军占领区深处,就是铁木真的金帐。
铁木真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是最关键的情报,所以他让幼子托雷在前方作战。
自己却无声无息的带领数十万大军,秘密蛰伏于此处。
而与此同时,不知是谋算所至还是命里注定。
这世上的另一位绝代天骄沈墨沈云从,也在山海关内。
如今他们就像是两个棋手,在这个决定天下兴亡的巨大棋盘上冥思苦想,却不知道双方的距离只有三十里远。
在大战来临之前,陆无惧的信使想要传递情报,无论是燕山还是海上,都有无数的通道可以供他们通行。
可是大战一起,便是远隔山海。
在燕山这种一露头就会被狙击手掀开头盖骨的地方,传递消息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再加上陆无惧本人还在铁木真的大营里,就越发增加了传递情报的难度。
所以这时的沈墨也不知道,铁木真就在山海关外。
这么重要的情报送不出去,这情形已经把陆无惧急得都要火上房了!
第3404章:正合奇胜古今传、碣石将临、沧海奇观
此时的沈墨正在地图前,研究着铁木真的战略。
铁木真摆出了兵分六路的阵势,看似有恃无恐,同时也可以说是艺高人胆大。
铁木真似乎掐准了沈墨在各个关隘上的人力不足,虽然固守有余,却不足以反击出去。
另外沈墨如果真这样打出关城,也是正中铁木真的下怀。
毕竟离开了关墙上威力巨大的火炮,反而冲出去和蒙军在平原上鏖战,对于宋军来说属于以己之短,击人之长。
而且铁木真这次企图兵进大宋腹地,用狂暴的姿态横扫整个大宋的人口和工业农业基础,也能看出这头老狼的目光非常睿智。
实际上铁木真做出这样的决定,早就在沈墨的意料之中。
在他的前世,最终南宋被灭掉之后,元朝成立时。
当时江南一带的宋人被称为“南人”,是“蒙人”“色目人”“北人”(就是金国以及更北区域的汉人),还有“南人”四个等级之中,是社会地位最为低下,也是最受压迫的一个阶层。
这就和蒙古西征之时,遇到哪个城池抵抗越激烈,他们越会屠城一样。
蒙人之所以如此痛恨南人,就是因为他们打了五六十年才最终灭掉南宋,其间死伤可谓是不计其数。
所以这次铁木真带领着蒙军一冲进来燕山防线,立刻就会在大宋境内展开残暴血腥的屠杀。
不相信这一点的人可以看一看,在元朝创立时,南宋的一亿人口还剩下多少……其中有四分之三都死于战火中了。
沈墨知道,这一次如果让铁木真的部队冲进来,死的人一定会比历史上还多!所以他绝不能让蒙古部队钻进这条燕山防线,而且他还要全歼敌军,打一次全胜之战!沈墨的目光冷冷的从地图上的燕山防线上扫过,似乎在搜寻着铁木真的身影,不知道那头老狼……现在在哪儿呢?
……此时的渤海湾里,北风正急。
从老铁山出发的蒙军舰队,正在渤海里呈蜿蜒曲折之势,向西方而去。
在地图上渤海湾的最西端处,就是他们的目标……榆关!这些战船是铁木真掳掠来的高手匠人,全力打造而成。
为了在船上装载沉重的火炮和更多的兵员,船体打造得巍峨巨大。
同时他们采用的船帆却是中国式的硬帆,而不是欧洲式的软帆。
因为软帆的操纵需要数量惊人的帆索,又需要大量优秀的水手才能胜任。
而这些才刚刚玩了两三年海军的蒙军,显然是不具备这种素质的。
所以蒙军采用的是中式硬帆,当然用这样的帆也有它的好处。
就是硬帆可以“八面来风”,即使是在迎面逆风的情况下也可以前进,不过需要走一个非常复杂的“之”字形罢了。
如今的这支舰队就是这样,他们虽然不是逆风,但是侧风前进时船艏在航线上来回穿梭,也是免不了的。
好在这条路并不长,渤海湾里的波涛由于山东和辽东两个半岛的遮挡,也并没有外面太平洋上那么大。
所以这支蒙古人的舰队在行进时,依然是斗志昂扬战意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