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 第3146节

沈墨处置了弟子雷子滽的身后事之后,将雷子滽的尸体运回了鹿岗烈士墓安葬。

同时还用烈士的遗物,在长江南岸设立了一座衣冠冢。

白鹿书院里的学生经历了这场事件之后,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在他们中有些学生,包括在墙上亲眼看见雷子滽就义场面的那两个青年,全都默默的在书院结束了学业。

然后他们打起行囊,决定结伴而行,去沈墨设立的临安大学雷子滽临死时所说的“兼容并蓄”四个字,还有这个虽然学识不深,但是却意志坚定、胸怀广阔的汉子,终于还是唤醒了这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儒生。

这些离开白鹿书院的儒生,从他们走下庐山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打定了主意。

他们要看看那个以兼容并蓄为主旨开办的临安大学,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或许他们可以在那里找到,除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外,更高的目标。

……全体书院的学生,之后也自行发动了捐款……话说这些孩子们从四海而来,能到名扬天下的白鹿书院读书,其实个个都是家资丰厚之人。

他们汇合了捐款所得的银钱,准备把雷子滽在长江边上的衣冠冢修得富丽堂皇。

可是在龙玉决的倡议之下,他们还是用这笔钱,在雷子滽墓前树立了一座铜像。

至此在江州码头附近,这座带着高高台阶的墓园前方,雷子滽的身影就伫立在那里。

这座两高两丈余高的铜像,凡是来到江州的船,在几里之外就能清楚地看见。

在水天之际,雷子滽用他就义之前,张开双臂的姿态伫立在那里。

面对着长江,好像要永远守护着身后的城市。

在他铜像的花岗岩基座上,篆刻着他就义前说过的那番话:“来吧!把那些身陷绝望的人,把那些心怀迷茫的人,把渴望看到胜利之光的人,把所有在畏惧中徘徊的人,都给我!”

“把那些痛苦中嘶吼的生灵,把恐惧中悲惨呻吟的流民,把暴风雨中惊慌的灵魂,把那些劳瘁贫贱的人、把那些身陷黑暗的人,都给我!”

“看我在黑暗中,用我的血,为你们燃起的灯光!”

……沈墨走了,龙玉决却依然留在江州。

在之后的几个月间,龙玉决的脱水蔬菜和水果罐头工厂越发开办得兴旺无比,使得本地农户的收入纷纷暴涨。

与此同时,用作外包装的陶瓷罐,也带动了本地陶瓷业的迅猛发展。

连带着驰名天下的运动鞋产业,这三大产业使得经济低迷的江州,逐渐走上了快速发展的之路。

在这之后,龙玉决帮助本地的商户联系了通州工业园,帮他们购买脱水蔬菜和水果罐头的生产设备,还向他们传授了胶底运动鞋的生产技术。

同时,他按照沈墨保护生态林木的要求,还把本地用来烧造陶瓷的木炭木材,改成了用煤火作为能源。

第3320章:应天起自商洛旁、明伦一觞、大雪满堂

在龙玉决的操持之下,这三大产业开始在江南西路遍地开花。

无数大大小小的工厂在他的帮助下,纷纷开办起来。

他的四海商社不断提供技术,帮助购买设备和提供成熟的工人技师。

甚至还把产品更新换代、开拓市场销路的秘诀,向着本地商家无私传授。

于是,等三个月后,龙玉决从江南西路离开时。

江南西路已经成了一块朝气蓬勃,经济迅猛发展之地!龙玉决留下的生财之道,凌霄子传开的赫赫威势,还有还有雷子滽拯救了数百儒生造成的良好口碑。

使得江州乃至于整个江南西路,都对元首的新政心悦诚服!此时不但是江南西路和江州,天下正有无数的郡县乡镇,在沈墨的弟子和部下洒下汗水、流下鲜血之时,被默默无声的改变着。

百姓之心、即是天下之心!这样一点点的改变,一件件事的做下去,终究会让人看到沈墨的坚持与理想。

此时的他距离天下景从、四海归心,也越来越近了!……江州之事虽然已经结束,却仍是余波未尽。

首先就是小蹦蹦李响,在他自己的坚持下投入了安俊的炎黄壁垒,正式成了沈墨麾下的一名战士。

这孩子虽然年纪还小但却机灵百出,又是热血而忠诚。

所以他现在虽然还不能频繁的参加战斗,却得到了炎黄壁垒中那些武功高强的前辈们,将各自的本事对他倾囊而授。

假以时日,这个在进入部队之初就被安俊起了个外号,叫做“火眼雕”的少年,一定会大放异彩!龙玉决依然要在沈墨的命令下行走大宋,到各地去帮助经济发展。

沈墨把肖倩派给了他,一直保护着他的安全。

龙玉决也再次向沈墨建议,调遣几位天骄弟子带在他身边。

他在取得了沈墨的同意之后,决定将自己历年经商所得到的经验和知识,对这些孩子们倾囊传授。

按照他的说法,他要为元首培养出一大群,比他还强得多的商界奇才!至于沈墨自己,他知道他和儒学界的矛盾,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了。

……《宋史》载:“宋朝兴学,始于商丘。”

商丘应天书院,毫无争议的宋代四大书院之首。

在这间书院里,晏殊、范仲淹等人曾担任山长,北宋名臣张方平、富弼、孙复、都是这里的学生。

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书院学生王尧臣、赵鰖分别中得状元和探花(第一和第三名)。

范仲淹在治学时,曾口出过:“九河我吞,百谷我尊。

浮云我决,良玉我切”的豪言!毫不夸张的说,这里是天下文人士子的宗脉所在,也是天下儒生竞相景从的风向标。

……说起来这间书院,在归德府落入金国之手以后,就搬迁到了临安。

如今他在数年前,得以在商丘重建,这间应天书院才又重新蓬勃发展起来。

物换星移,时空从长江江畔,初秋的江州,转到数月后的商丘寒冬。

……经过了一天的北风呼啸之后,到了傍晚时分,大风消失的无影无踪。

可是一片片雪花却自天上,像有人倾倒着一筐筐棉絮一般,飘飘洒洒的飞扬下来。

此时应天书院的明伦堂内,此地的山主廖明轩正和自己的胞弟廖明亭一起围炉赏雪。

首节 上一节 3146/32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