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这位赵与莒的脑袋被人割了下来,并且做成了一个酒碗!
这个酒碗因为原料比较稀有,所以极为名贵,被送到了当时元朝皇帝的手中。
在这之后,这个名贵的酒碗一遇到宫廷饮宴的时候就会闪亮登场。只怕赵与莒活着的时候也万万没料到,自己竟然在死了之后,还能回到他纸醉金迷的奢靡生活里。
就这样一直到了明代初期,明太祖朱元璋攻占大都后,才在元大都的皇宫中发现了这个酒碗。
根据明代严从简的《殊域周咨录》记载:当时的朱元璋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曾经“叹息久之”。
然后明太祖就在洪武二年(也就是1369年)以帝王礼把这个头盖骨造出的碗葬于应天府(江苏南京)。
然后过了一年,这家伙居然又搬了一次家!
朱元璋又将赵昀的头骨归葬到了绍兴永穆陵旧址。于是这个活的时候折腾了一辈子,死了之后又折腾过了整个元朝的赵与莒,终于还是回到了自己的绍兴老家。
他平生两次在临安登位未成,经历了两次成功的政变(临安对赵与芮和绍兴对宋无悔),两次失败的潜逃(先后落在沈墨师徒的手里)。他一生好酒,脑袋却被人做成了酒碗,他起于绍兴、败于绍兴(被宋无悔和烈风营所擒)、最后还葬于绍兴!
此刻沈墨前后两世的记忆纠缠在一起,甚至分不清那个才是真实的。所以他才会这么兴致勃勃的端详这个人头。
……
在这之后,就见沈墨手按着剑柄提着人头。一边走向余杭门,一边大声向城上喊道:“臣!”
“……秦国公沈墨!”
当沈墨的声音在城下回荡之际,城上的百官和皇帝全都惊诧的颤动了一下。
就见沈墨一边走来,一边大声说道:
“臣奉旨勤王、全胜而回,今以反贼首级,向天子交旨!”
说到这里就见沈墨一轮胳膊,竟然将这颗人头向城头上扔了过去!
只见这个人头飞出去画了一道弧线之后,正好打中了城头上一面迎风飘扬的军旗。
然后它被军旗包裹着“出溜”一下滑下来,在军旗上染出了一条血渍之后“啪”一声掉在了地上。
之后它在地上咕噜噜滚了两圈,最后终于还是脸朝上晃动着停了下来。
就在城上的那帮朝臣发出了一片惊呼声之际,就见沈墨朝着城墙上一拱手,然后转身就要走。
“云从!你干什么?”就见这时的天子赵与芮,在城头上大声喊道:“赶紧给我进来!”
“不行!”
只见这时的,沈墨脸上带着一丝微笑向赵与芮摇头说道:“反贼赵与莒勾结蒙古大军南侵,如今蒙军已经跨过了我大宋国境!
“臣要去杀敌卫国,恕臣不能从命!”
第2690章:身在江南心在襄、巍巍雄城、牵动肝肠
按照常理来讲,此时城墙上的文武群臣,应该分外关注沈墨是不是要进城这件事。
毕竟刚才天子赵与芮做出了当众摘皇冠这样的举动,使得文武群臣心中陡然产生了极大的警惕。
可是他们现在却是噤若寒蝉,因为这帮人已经被沈墨的动作吓傻了!……对他们来说,平生看过的最残酷的场面,无非就是在当监斩官的时候看刽子手杀人而已。
那一刀下去人头落地,和沈墨这种细嚼慢咽一般的慢慢切割,怎么能一样呢?
更何况被当场弄死的还是个天子,而且沈墨还像是非常欣赏自己的作品一般,意味难明的捧着这个人头看了半天。
这血腥而残忍、变态又怪异的场面,使得墙上的官员们一个个心里突突地乱颤。
到了这时他们看着沈墨缓步而来,谁还敢吭一声?
不过这些人见到沈墨说完话转身要走,倒是本能的松了口气。
直到这时他们现在才想起沈墨刚才说的,蒙古大军已经入境的事。
“蒙古人打进来了?
还是和那个赵与莒勾结在一起的?”
此时这些脑筋慢了半拍的家伙,才从惊讶之中微微缓过神来,想明白这句话后又吃了一惊!而赵与芮看着沈墨骑马远去的背影,心中却是五味杂陈!……一想到自己将要禅让皇位,他心中当然还有几分不舍。
可是这时沈墨一走,他又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似乎恨不得立刻把这顶皇冠和天下扔给沈墨才好。
赵与芮也知道那蒙古大军凶悍无比,而且蒙军这还是第一次攻入大宋境内。
沈墨此刻面临大战,哪有功夫跟自己推来让去的管那禅让之事?
皇位的推让,实际上是古代禅让的规矩。
这种行为现代人是很难理解的,其实完全是为了体现出一个人的德行比较高。
一般禅让这样的事都是皇帝下旨,然后受禅者果断拒绝。
之后一连三回以上,才可以正式接过皇位。
所以一旦受禅者拒绝接受皇权,那个禅让的天子绝不能认为他是真不打算要这个皇位了。
而天下人也都知道,他们俩必须把这个程序走完才行。
所以沈墨根本没那个美洲时间去忙活这些事,因为现在他还要急着去打蒙古呢!……当沈墨重新回到临安军的阵地,李慕渊也带着自己的警卫营匆赶回来了。
“防线稳住了,萧高团长打得非常好,这一百万人跑不出去几个!”
李慕渊见到老师回来,连忙下马过来汇报战况。
他的脸上也是喜上眉梢,显然老师取得了这场胜利,让他这位弟子也是振奋异常。
沈墨点了点头后随即说道:“我现在就要赶往襄阳,蒙古人次来弄了个避实击虚,他们选择了淮南东西两路和临洮之间的京西南路,在咱们没有驻军的空隙钻了进来!”
“这批狡猾的蒙军,还得我亲自去对付。”
听到了老师的话,李慕渊顿时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