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军工帝国 第246节

他们的噩梦并没有结束,当中间的大部人马冲到距明军不足五十步远时,明军阵中突然飞出无数手雷,”轰轰轰“这一波下来,中间被推挤上来的几万人几乎没有人不受伤的,东胡大军终于崩溃了,前面的人拼命的往后面挤去,后面的人则开始四散奔逃。

朱慈炅从望远镜中看到这副场景,并没有欣喜若狂,他想起了后世某些电影里的镜头,这与清军的溃败是何其相似啊,他摇头叹息了一声,然后下令道:”传令骑兵出击,电令天雄军和关宁军开始收网。“

很快,明军两翼响起滚滚的马蹄声,八万骑兵像两股洪流,冲向溃散的东胡军,战斗结束了。

此战,明军并没有什么伤亡,东胡军的具体伤亡情况朱慈炅也没时间去顾及了,当清剿逃兵的行动进行的差不多以后,他立刻下令,卢象升和秦良玉禁卫军第一军团、天雄军、关宁军、东江军十八万骑兵带上半月的干粮,在暹罗向导的引领下,直奔东吁城,去将东吁城团团围住,不要让他隆王跑了。

而他则带着曹文诏,亲率禁卫军第一军团、天雄军、关宁军的十五万步炮兵押着三万未受伤的东胡俘虏,带着粮草辎重,随后出发。至于战场的打扫工作就留给毛文龙和剩下的七万东江军步炮兵了。

这大城到东吁的道路还真是不好走,十八万骑兵没带任何粮草辎重,轻装前进也花将近五天时间才赶到。

不过,此时他隆王还没有收到前线打败的消息,他根本就没想到逃跑的问题,只是关上城门,惊惧的看着外面的十八万明军骑兵,完全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十八万骑兵,风餐露宿,在东吁城外围困了八九天后,朱慈炅所率的步炮兵终于赶到了。

两军一会师,这擒贼先擒王的险招就差不多大功告成了,剩下的就只有迫降城中的他隆王了,这个其实已经没什么难度了,到了这一步,就算是他隆王不肯投降,明军硬攻东吁城也费不了多少时间。

朱慈炅赶到东吁城外以后并没有急于行动,他首先令城南的四万多骑兵领了辎重物资,分别送到城东、城西和城北,让他们分别安营扎寨,然后又令十五万步兵在城南扎下大营,好好休整了一天。

第二天,他才下令所有炮兵将三千多门大炮拉到城南三里外全部排开,所有步兵则押着三万俘虏分居两侧。

这阵型,吓的城里面的他隆王都快尿裤子了,要知道现在东吁城的守军都不到十万,火炮更是不到五十门,光是城南的大军就足以令他绝望了。

朱慈炅的恐吓并未结束,他先是令所有火炮齐射了三轮,那铺天盖地的炮弹虽然没有射入城中,但是却射的守城的东胡将士手脚发软,这真要是轰进来,他们岂不被轰成齑粉!

紧接着,朱慈炅又令人押着三万俘虏在炮阵前排开,东胡王太子被五花大绑架在最前方。

最后,他才令人将劝降信射入城中,劝降信的内容很简单:令他隆王一个时辰内出城请降,不然就驱使俘虏当肉盾,攻城!

面对这种情况还有什么好想的,不用一个时辰,过了不到半个时辰,东吁城南门大开,他隆王带着文武百官大开惶恐的向外走来,东胡终于降了!

第十三卷 第三十三章 布局东南

迫降了东胡整个东南半岛局势就算定下来了,至于东胡其他地方怎么收复,很简单,迫他隆王发出诏令,令所有州府投降就行了,东胡王朝总共也就三十来万正规军,主要就集中在大城和东吁,现在这两大主力全部被大明给端了,剩下的都不足万人了,收复起来倒也不怎么费事。

东胡现在总共有三十来个州府,为了保险起见,朱慈炅每个州府派去五千骑兵,拿着他隆王得诏令去接管地方,这一通诏令写下来,他隆王是手也写麻了,心也写碎了,完了,完了,强大的东胡王朝就此完了!

朱慈炅自然不会让这么一个大到能威胁到大明的藩属国存在下去,当然,他也不会把东胡王朝王室全干掉,人家都投降了,再杀就是不讲道义了,大明可是礼仪之邦,这点道义还是要讲的。

他的方法很简单,直接将东胡王朝的疆域拆分成三部分,东胡降为二等属国,封他隆王也为缅王,只保有原来缅甸宣慰司的疆域,剩下的地方则收归大明直属,朱慈炅也不想搞什么宣慰司了,他决定直接用承宣布政使司来管理,将东胡剩下的疆域划分成两个行省。

一个行省沿用大明立朝初期的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之名,管辖原来的老挝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和原真腊国所有区域,一个行省沿用汉朝的日南之名,定为日南承宣布政使司,管辖原来的木邦宣慰司和孟养宣慰司等地。

这成立行省自然不是简简单单在地图上一划就行了,行政管理和地方的保卫都要安排好。

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地方守卫了,南洋有很多地方还是未开化之地,再加上各种势力不断争夺,民风是相当彪悍的,如果不安排足够的守卫力量牢牢控制住,恐怕政令压根就通行不了。

在明朝,地方守备力量主要还是以屯卫为主,边屯田边守卫地方安全,这样既节约了粮草,又保持了足够的后备力量,是一种很不错的屯兵方式。只是明朝后期,吏治败坏,屯卫大多名存实亡,各地卫所屯兵基本逃亡过半,所谓屯田大部分都被皇室宗亲和地方豪强给私吞了,所以大明才显得那么孱弱。

不过,现在就不一样了,经过十来年的整顿,各地卫所的屯兵名额基本上已经补全,大明建朝初期的五百多个内外卫所,现在已经恢复了四百多个,内卫已经基本恢复了,剩下的外卫那就没有办法了,因为外卫大多都是设在像东南半岛这样的地方,整个疆域都被人占据了,卫所自然也灰灰湮灭了。

卫所是恢复的差不多了,只是这屯田规模却没有办法恢复到明初时那么大,而且各地的屯田规模差异很大,像辽东和西北等地几经战乱,人口锐减,屯卫的土地远超以前,但是东南、西南等地却是人口暴增,屯卫的土地经过各种侵吞之后缩减严重,这点就是朱慈炅以前都没办法解决,贪官污吏可以收拾,但在在屯田上耕种的全是平民百姓,总不能把他们赶走,让他们去饿死吧。

现在就好了,东南半岛上也是战乱连连,人口锐减,空置的土地多的是,把屯卫调过来正好,既扩大了屯田面积又保证了地方安全,可谓一举两得。

朱慈炅和随行的兵部尚书孙元化商议过后,直接下旨,从南直隶、福建、湖广各调十个卫所总共一百个千户所的屯卫散布到交趾和日南各地。

另外,四川、云南等地的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及长官司全部改成卫所和千户所,想从政的土司可以当知府、知州和知县,只要老老实实职位可以世袭,想继续保有军队的那就全部迁到日南和交趾来当屯卫,不听朝廷号令的,直接拖出去砍了!

现在那些土司可都在孟艮府待着呢,朱慈炅密令王征南把他们全部监控起来,一百多个土司用上万锦衣卫密探去监控自然绰绰有余,当然,他们各自都带有手下,但是他们那些三脚猫功夫怎么比的过配有手枪的锦衣卫高手,所以他们现在一个个都老实的不得了,生怕一不小心就被锦衣卫给办了,锦衣卫可是出了名的管杀不管埋,比他们凶狠的多!

朱慈炅的旨意一传到孟艮府,这些土司自然是议论纷纷,不过,没一个敢唱反调的,四周可到处都是锦衣卫,而且有很多还是着便装混在这些人当中的,谁敢唱反调,可能他们刚一张嘴,人头就飞了!

最后,这些土司大多选择了屯卫,毕竟当屯卫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是土皇帝,这点朱慈炅也早有安排,他们都被分散到东南各地,每个土司屯卫周围最少有两三个大明的正规屯卫,他们想翻天都难。

这新收复的地方自然不是光屯卫就能压的住的,朱慈炅还留下了五个正规军团,他令关宁军留守东胡,驻扎在东吁,监控缅王,东江军留守暹罗,驻守大城,监控暹罗王,边防军第二军团留守安南,驻扎在升龙城,监控安南王,定辽军和武威军押着俘虏继续修建东南半岛的铁路,铺设电报网络,等这两件事都完成了,就直接驻守在交趾和日南,以保地方安全。

关于两个行省地方官员的安排,朱慈炅懒得去多费脑筋,他直接下了一道圣旨令人传到京城,让吏部速速抽调各级官员来交趾和日南两省上任。

忙碌了将近半个月,东南布局终于完成,现在东南就一个一等属国暹罗,另外东胡、安南、占城全部是二等属国,至于属国的军团,只有三个一个暹罗军团,一个东胡军团,一个安南军团,朱慈炅直接调来了尤世禄、王学书、王世钦等忠君爱国的老将出任军团长,以确保这些军团都能听大明的指挥。

另外就是交趾和日南两个行省了,这两个行省地方官员的调配和屯卫的调集都需要时间,这些自由吏部和兵部去管,朱慈炅只要定下框架就行了。

至此,东南半岛的事算是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就是扯皮时间了,朱慈炅知道,反哈布斯堡联盟的列强绝对不会就此罢休,一场嘴仗是避免不了的。

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谓合约

话说范门迪被郑芝龙阴阳怪气的气回去之后,咬牙切齿的想了半天,最后还是无奈的撤退了,至于星城港另一边的联合舰队想通过星城港海域前来汇合已经是不可能了。

好在大明帝国并没有将整个马六甲海峡都封锁,离星城港较远的地方,有些水道暗礁密布只能过小型船只,大明帝国压根就没有管,范门迪令人架着小型帆桨船,选了条比较隐蔽的小水道,穿过星城港附近的海域,跑去通知范德尔立刻率联合舰队绕道苏门答腊岛以南赶往巴达维亚。

范德尔收到命令,只感觉头皮一阵发麻,那条航道可不好走,遭遇海上风暴的可能性太大了,当然,他宁可去面对海上风暴也不愿跟眼前强大的大明海军死磕,最后,他还是硬着头皮下令,舰队调头,绕道苏门答腊岛以南。

这条航道在当时的环境下是条不折不扣的危险航道,尽管范德尔率船队小心翼翼傍着海岸缓缓前行,还是被一场小型风暴吹的搁浅撞毁了十余艘中型战舰,在探路过程中,还有十来艘中型战舰也被暗礁撞穿船底沉没了。损失了将近一成的战舰,经历了一个多月的艰苦航行,联合舰队才抵达巴达维亚,好在超级战列舰保护的比较好,一艘都没有损失,搁浅和沉没的战舰上的人员也及时抢救回来了,并没有造成什么人员伤亡。

范门迪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面对二十艘战舰的损失,他仍然气的暴跳如雷了,他在心底咆哮:“大明帝国,现在轮到你们难受了!”

现在,巴达维亚已经集结了超级战列舰一百四十艘,各类中型战舰五百余艘,比大明帝国任何一个舰队都要强,只要不去星城港防线和东南防线自讨没趣,去其他任何地方,大明帝国都拿他们没办法,大海是如此的广阔,范门迪完全有信心用这支联合舰队搅的大明帝国不得安宁。

先去哪里让大明帝国难受一下呢?范门迪盯着南洋海图看了半天,发现这地方还真不好找,去大明的东南沿海路途太遥远,而且重要的地方大明都修筑的炮台和棱堡,讨不到什么便宜,去东南半岛的话,大明帝国还不一定会理他,反正是殖民地,大明帝国应该不会怎么在意,至少他是这么想的。

想来想去,他还真想不出一个适当的地方,最后,他还是决定,先找大明帝国谈判,反正他们最终的目的就是扼制大明帝国的扩张,如果通过谈判,威胁恐吓一番能吓住大明帝国那自然是最好,如果不行,再组织舰队去挑事也不迟。

现在他手里已经有了足够威胁大明帝国的力量,自然不会再跑到星城港去受气了,他派出快船,前往星城港,通知大明帝国,立刻派使臣到巴达维亚和星城港中间的邦加岛谈判,不然后果自负!

这个时候,郑芝龙早就得到了朱慈炅的授意,如果列强要谈判,那就跟他们好好打打嘴仗,最后可以做出适当让步,反正东南半岛已经到手,其他的也不用着急了,等他们跟西班牙大打出手再说。

对于范门迪的要求,郑芝龙并没有提出反对,邦加岛他知道,那虽然是个很大的岛屿,但资源比较匮乏,连当地的土著都不怎么重视,历经了三佛齐和满刺加的统治之后,那里好像就成了无主之地,只剩下一些土著在岛上捕鱼为生,是一个不错的中立地,很适合谈判,所以,他十分爽快的接受了谈判的邀请,并与范门迪相约,十天后,邦加岛见。

范门迪之所以选择邦加岛其实也是无奈之举,他知道,如果让大明派使者来巴达维亚,大明十有九是不会答应的,星城港他又不愿意去了,只好在中间选个无主之地谈判了,他想着到时候随便在岛上找块空地,摆个谈判桌就成了,反正谈判地点不是重点,让大明帝国让步才是重点。

当他率领联合舰队赶到邦加岛的时候,却着实被吓了一大跳,不说郑芝龙所率的南洋水师和北海舰队,那战舰密密麻麻的是比他们多的多,但是超级战列舰却相差无几,双方倒是勉强算是势均力敌,让他吃惊的是,邦加岛的海岸上竟然出现了一座闪闪发光的庞大建筑!

其实这是郑芝龙派人建的,他知道邦加岛上没什么像样的房子,让他露天跟人谈判,那实在是有失镇南王的威严,所以他派人在岛上搭了个谈判场所,也就是个平房,以水泥做框架,门窗和屋顶都是玻璃加木框,这样建起来简单,框架一浇筑好,中间搭上一些横梁,然后哐哐哐一顿钉,就完成了。

这样做简单是简单,但是外观却是出奇的华丽,那些玻璃在太阳的照射下反射出无尽的光芒,在这个年代,简直堪称神迹!

首节 上一节 246/4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