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调禁卫军第一军团四万火枪兵和一万火炮兵组成远征军第一军团,品级直接就是一等军团,授日月龙旗日月同辉,调原宣府总兵侯世禄任提督同知,率远征军第一军团五万将士远赴果阿,支援盟国施维拉伯爵。那边罗四维暂时也不用回来了,直接升任远征军第一军团副将,总兵军衔。
然后,命宋应星准备二四式燧发枪一万把,五一八式榴弹炮一百门,皆配一个基数的弹药,由远征军第一军团带去交给孔德德。
最后,朱慈炅又询问了一下子弹和炮弹的库存情况,随即下令给所有远征军将士凑齐十个基数的子弹和炮弹,带去果阿,那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殖民战争,弹药自然是能带多少就带多少。
正月初五,一切准备就绪,朱慈炅亲自随军送至东大营,也就是天津卫新城,鉴于这城市名字太长,朱慈炅干脆直接定名为东大营,与遵化北大营遥相呼应。
这次不但要送远征军第一军团出征,还要送镇南王郑芝龙回金陵,所以就连两宫皇太后都随驾而来,到了郑芝龙一家即将登船的时候,两宫皇太后抱着小七左卫门哭的那叫一个稀里哗啦啊,他们都是将将三十来岁的年纪,宫里的日子实在是太无聊了,好不容易有这么个可爱的小孩玩玩,结果玩了两天就要走了,她们怎么舍得。
田川氏也舍不得郑成功,两母子也在一边抱成一团哭的稀里哗啦,唯独郑芝龙待在一边好不无聊,他只得将郑兴、郑明、杨耿、陈晖、郑彩等一种亲信将领叫到一边好一顿教育,什么要忠君爱国啊,什么要英勇杀敌啊,什么要保护好成功啊,搞的一众亲信将领在那里跟一排鹌鹑一样,不住的点头,画面那叫一个怪异啊。
朱慈炅是没工夫欣赏这幅画面的,他正将远征军第一军团主将侯世禄叫到跟前细细叮嘱呢。
注意维护大明形象这一点自然是免不了的,远征军团必须首先保证思想上的正确,他已经命吴梅村将他上次下发的圣谕小册子赶印了五万多份,远征军的将士人手一份,大明可不是什么强盗土匪窝,殖民那是大势所趋,不得不为,你不去别人也会去。但殖民并不是回归原始兽性,起码的人性还是要讲的,他不想千百年后,别人一提起大明就是,那帮强盗,那帮土匪,那帮没人性的畜生什么的,有很多人不要脸,行事肆无忌惮,但大明要脸。
当然,他不光是交代这些,远征军团还要保证战略上的正确,现在并不是进攻莫卧儿帝国的最佳时机,他的意思,这次侯世禄率远征军团过去主要是帮施维拉他们守住迈索尔城,守住卡纳塔克,先保住大明的铁矿石供应。
至于孔德德和施维拉那边,他也让侯世禄带去了口头协议,大概意思就是果阿以南归葡萄牙,果阿以北归大明,暂时大明不会向北发动进攻,他们可以向南发展,将整个南半边全部占领,大明会帮他守住迈索尔一线。
毕竟南半部都是莫卧儿帝国的藩属国,并不是他们的本土,只打南边他们还不会举全国之力来拼命。如果孔德德和施维拉贪得无厌,硬要向北打,惹的莫卧儿帝国拼命,那么对不起了,大明就不奉陪了,只能撤军了。
朱慈炅之所以选比较难打得北边是有他的考虑的,因为莫卧儿帝国的北边是和大明帝国的南边交界的,他的东面基本都是大明帝国的藩属国,西边则是蒙元后裔建立的国家,也就是说大明只要打败所有的蒙元残余势力,便可以三面甚至四面包围莫卧儿帝国,让他们防不胜防。
而且打下莫卧儿帝国之后就等于将南亚连成了一大片,全部归于大明的统治之下,这样防守起来就轻松多了。要是东一片、西一片,那就无法防御了,而且由于地缘上的距离,他们始终不会归心,到头来还是要闹独立的,那样就等于白费了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的心血。
至于为什么不现在打莫卧儿帝国,没有海军,弹药运输不便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现在的莫卧儿帝国太强盛了,后期的殖民国家都知道只去欺负那些土著国家或者是已经衰落甚至是四分五裂的强国,真正逮着个强盛的国家硬干的还真没有。
像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就在列强边上呢,十五世纪到十九世纪,这段殖民时期,哪个列强敢去打他的主意,不是说打不过他,列强里肯定有那么一两个国家能打赢他,但是那又如何呢,拼尽全力去打一个强国,打得自己五痨七伤,然后被比自己弱小的国家欺负吗?
所谓乘你病要你命,当你强壮的时候,我虽然比你更强壮,但两强相撞就算最后取得了胜利肯定也会遍体鳞伤,到时候在一群壮汉环绕下,自己能不能保住性命都还不知道呢。
像葡萄牙和西班牙就是个很明显的例子,他们是最早殖民的两个国家,按理来说应该是最强大的两个国家,结果呢?葡萄牙可以说眼大肚小直接把自己撑爆了,西班牙也是不顾厉害,谁他都想去打一下,结果越打越弱,最后被自己的小弟荷兰给干翻了!
第七卷 第十五章 京东铁路
送走了远征军团之后,朱慈炅就只能等他们的消息了,在这个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远隔重洋传递消息,一两个月能有一个来回就算很不错了,国内他还可以八百里加急,国外他唯有等待,他很不喜欢这种感觉,但电话、电报都只存在于他的记忆中,现在压根就没有电,他也只能徒呼奈何了。
没有电生活也要继续,大明崛起的脚步更不能停下来,过完正月十五,他立马启动了京东铁路项目,何谓京东铁路,就是京城到东大营之间的铁路,这段铁路全长大概二百五十里,双向双车道,他计划用三个月时间时间就修通。
二百五十里三个月时间修通,也就是说一天要最少修三里长,可能吗?这个不用怀疑,完全没有问题,因为朱慈炅准备招很多很多民工,具体招多少,还要通过实验才能知道。
这个实验其实就是现在京城西边修一个大型的调度站,这个调度站主要是停放火车和给火车掉头用的,车站他准备修在城北,但铁轨一直要延伸到城西,因为王恭厂在京城西面,正好火车掉头也需要一个巨大的圆弧,所以这个带巨大圆弧的调度站就定在京城西面了。
这个铁路在大明乃至当时整个世界都是一个新鲜玩意,朱慈炅也就知道先要铺石子,然后垫枕木,再在上面铺设轨道,好像转弯的地方还要外高内低,这样火车转弯的时候才能产生向心力,不至于直接飞出轨道。当然这些都是一个大概的认识,具体石子要铺多厚,枕木要用多粗的,拐弯的地方要倾斜多少度,他都没有具体的数据,这些都必须通过实验获得。
也就是说先要用这个调度站做实验,实验的时间他定在一个月左右,后面正式修铁路的时间其实只有两个月,两个月修二百五十里的双车道铁路,他是不是有点太想当然了?这个完全不是想当然,因为他准备投入巨大的人力,一万不行就来两万,两万不行就来五万,五万不行就来十万,反正前期的平整地面和铺设石子甚至是铺设枕木都不需要什么技术,一般的农民工就能完成,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想起了一个发展经济的方法。
这个方法其实后世的人大多有耳闻,那就是率先启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为经济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这话有点理论化了,如果直观的来说,那就是石子需要钱买吧,木头需要钱买吧,人工需要钱吧,这些钱最终是要落到沿线各地的平民手里的,他们有了钱就有了消费能力,就会去买东西,就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这是铁路修建过程中的扩大内需。铁路修成以后,沿线各地的商品运输也方便了,商人来往也方便了,商业活动就会越来越频繁,这样经济就会慢慢增长。
朱慈炅其实一直在想怎么让大明的经济快速增长,要让经济增长就必须搞活市场,要搞活市场就必须有消费群体,这个消费群体从哪里来,最大的消费群体就是普通老百姓了,问题他们没钱啊!所以先要让平民百姓有钱,才能谈经济增长,怎么让他们有钱呢?先搞基础设施建设,让他们赚点钱;再提高粮食价格,让他再赚点钱;然后还可以推广特色养殖,建劳动密集型工厂等等等等,老百姓有钱了市场就活跃了,市场活跃了经济自然就会慢慢增长。
这个铁路建设只是让老百姓有钱的第一步,所以他准备疯狂招工,能招多少就招多少,反正他现在有的是钱,先投入一点,让老百姓富裕起来,慢慢的大明的经济就搞活了,这样他才能收入更多的钱。
这些都是后话,还是先说修铁路,第一步是实验,这个实验自然是宋应星负责的,首先他带人把内城西面的城墙挖了个洞,没办法,走其他城门太麻烦了,直接将王恭厂西侧的城墙开个动,先铺上轨道平板车的小轨道,运东西出去就方便多了,这个朱慈炅自然是同意的。
开完洞就要铺轨道了,现在他可没那么多铁矿石,所以轨道也只能先铺个几里长的小环形轨道,就跟一般体育场的环形跑道差不多。
这个轨道也不是说铺就铺的,因为轨道的标准形状还没定下来呢,朱慈炅只是大概给他画了个工字形的轨道截面,具体这个工字下面一横多宽多厚,中间这一竖又是多高多厚,还有上面那一横又是多宽多厚,内侧又短多少合适,这些都是要试的。
轨道不可能做成实心的方刚柱子,那样的话一米轨道就不止一百多斤了,浪费材料不说,还不好固定,做成工字形是毋庸置疑的,这个宽度高度和厚度也不一定就会和后世的轨道一模一样,因为材质不一样,在明朝这会儿是不可能造出优质的轨道钢的,而且轨道不是拉出来的,也不是压出来的,在明朝只能铸出来,这个强度就比拉出来或者压出来的低多了,所以,这会儿做出来的轨道肯定要比后世的轨道厚重,至于具体厚多少那就要实验了。
还有石子要铺多厚,枕木要用多粗的,拐弯的地方要倾斜多少度,这些都要一项项的实验,把个宋应星忙的,带着一帮学生和一大群民工,把个几里长的铁路铺了挖,挖了铺,用最新定型的蒸汽火车头在上面不停的来回碾,一会儿铁轨碾裂了,一会儿石子碾塌了,一会儿枕木碾断了,不知道多少次差点翻车,也不知道出了多少次轨,差点没把宋应星折腾死。
要知道一百多吨的火车头,如果出轨了,要修复再撬回来需要费多大的劲啊,那会儿可没有大吊车,宋应星为此专门做了十个巨大的吊葫芦和十个巨大的铁架子,每次抬铁架子和吊葫芦都能把人抬吐血,就更别说把火车头慢慢吊起来撬回轨道了。
其中的辛苦就不多说了,总之宋应星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铁路的各项参数都测试的差不多了,这个时候施维拉那边的第一批铁矿石也送到了,铁路终于可以开工了。
施维拉其实刚击退奥朗则布的第一次进攻就开始收集铁矿石了,差不多过年的时候他就已经收集齐了两百万斤铁矿石,也就是说这边远征军团还没出发,那边铁矿石就已经发出来了,这会儿能到也不奇怪。
有了铁矿石就好办了,小高炉使劲烧起来,轨道铸起来,铣床铣两刀,钻床在打两排孔,然后就可以往外铺了。为了方便运送轨道,宋应星特意将王恭厂所有轨道平板车的轨道全部换成了标准铁轨,间距也调的和铁轨一样宽,轨道平板车也全部重做了,而且还多做了几十辆,这样轨道就不用抬了,直接铁路铺到哪里,轨道平板车就推到哪里,只要把轨道从平板车上面抬下来就行了。
两条并行的轨道,一条是往过送轨道的,一条是往回拉空车的,一辆轨道平板车上的铁轨用完了,直接把空车抬到另外一条轨道,然后后面满载的再推上来就行了,至于空车,一个人骑匹马,可以轻轻松松拉回去一长溜。
这铁路的铺设进度是惊人的,反正朱慈炅不在乎钱,一口气就招了十万民工,一部分人由工部的官员带着专门去架桥,一部分专门运石子,一部分专门准备枕木,一部分专门平整路基,一部分专门铺设石子,一部分专门铺设枕木,宋应星和他的学生们只要带着人检查一下,然后往上面铺铁轨就行了,速度简直快的惊人,一天就能铺设五六里!
铁路铺好了没有火车肯定是不行的,所以铺设铁轨的事情宋应星慢慢交给几个学生负责去了,他则带着大部分学生造火车头和货运车厢去了。
按朱慈炅的意思,先试运行几个月,试运行期间每天每边发一趟车就行了,这样的话就需要两个火车头。至于货运车厢,一个火车头按理来说最少可以拉三四十节,但那样就有点危险了,刹车和减速都需要很长的距离,动作太猛的话很容易造成脱轨,所以朱慈炅和宋应星商定,干脆先一个车头后面挂十节货运车厢试试。
其实,十节货运车厢已经不少了,要知道一节货运车厢载重最少都是五十吨,也就是十万斤,一趟就可以拉一百万斤,现在商业活动还没有繁荣起来,光拉军用物资,这运货量已经足够了。
人多就是力量大,铁路的铺设速度完全超乎了朱慈炅的想象,到三月底,京东铁路竟然全线贯通了!
正好,此时施维拉的第二批铁矿石也运送过来了,同时也传过来消息,远征军团终于到达果阿,而奥朗则布的大军还没有打过来,也就是说,迈索尔城应该算是保住了,除非莫卧儿帝国派三四十万大军压上来,不过这种可能性基本是没有的,迈索尔只是迈索尔土邦王国的都城,并不是莫卧儿帝国的都城,莫卧儿帝国没必要这么疯狂,也不可能这么疯狂。
迈索尔城保住了铁矿石供应就有了保证,朱慈炅总算可以集中精神关注国内的发展了,第一件事自然是测试京东铁路。
京城这边正好有辽东四个军团的武器、弹药、粮草和辎重要往东大营的港口运;东大营那边也正好有两百多万斤铁矿石要往京城运,朱慈炅直接下旨,三月二十六号到三月二十八号,京东铁路正式试运行三天,至于为什么选这个日期,现代人都懂得,六和八那都是吉利数字啊。
三月二十六日一早,朱慈炅亲临城西的调度站,主持第一趟列车的发车仪式,这天京城又是万人空巷,整个城西旌旗招展,彩旗飘飘,数十万京城居民几乎把整个调度站都围住了,朱慈炅不得不出动几乎所有在京的锦衣卫前来维持秩序。
第一趟列车先是满载着武器弹药在调度站立缓缓的运行了一圈,所有在场居民惊叹如潮,这么巨大的铁家伙竟然能自己动,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啊!
朱慈炅自然是一点都不吃惊,他用望远镜仔细观察了一阵,列车运行平稳,刹车系统和转向系统工作都很正常,基本上没问题了,吉时一到,他立马站起身来,威严的一挥手,朗声道:“发车。”
“呜”列车一声长鸣,缓缓的开出调度站,开向远方,慢慢的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朱慈炅站在那里接受这平民的欢呼,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火车都能造出来,大明崛起的脚步谁人可挡!
第七卷 第十六章 抵达果阿
三月的果阿春光明媚、凉风习习,气候很是舒爽,这段时间施维拉伯爵的心情更是舒爽,因为大明远征军团就要到了,那可是整整五万大军啊,他一封求援信过去,大明皇帝陛下立马派出五万大军前来支援,这是多大的恩宠,这是多大的面子!
这天,海上传来消息,大明的船队将于中午抵达果阿港,施维拉伯爵立刻跟吃了兴奋剂一样忙活起来。彩旗插起来,横幅拉起来,鲜花摆起来,红地毯铺起来,整个果阿港被他布置的花枝招展;还有欢迎的队伍,他的卫队肯定要带上,罗四维和手下两百名禁卫军将士那都不用去叫,唯独孔德德那里要去招呼一声。
施维拉匆匆的跑到孔德德的房间里,想找他商量一下派人迎接大明远征军团的事情,却发现这货正光着膀子抱着两个土著美女吃豆腐呢。这还得了,施维拉立马气急败坏的道:“孔德德,请注意你的形象,你是印度总督你知道吗?大明帝国的贵宾马上就要到了,你还在这里风流快活,像样吗?你说,你像样吗?你这是想丢我们葡萄牙帝国的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