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第545节

要真的说起来,莱因哈特也算是后世的漫威电影迷了。资深影迷嘛,说到底,这类人哪怕榨干以后,骨子里剩下的实际上也就是那么点固执了,莱因哈特当然也不例外,他很有原则。

在他看来,名字不合适又怎么样?他也知道这名字跟日本人取名字的风格有差别。但这可是他那个时代最火爆的超级电影里面,关于二战题材的特色经典名字!

经典是需要尊重的,莱因哈特扪心自问,就算正在美国的漫威原作者斯坦李不知道,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违反原则的事情就可以做吗?越过致敬标准的事情就可以干吗?答案很明显……咳咳,当然可以干啦!

只见莱因哈特毫不迟疑的说道:“你们觉得怎么合适就怎么改,只要能用上就行,随便改,我们这边没事儿,为了体现日本特色,带上一个‘伊耶那岐’的名字在前面也可以啊!”

莱因哈特有很多原则,然而所有原则都得给一个最重要的原则让步,那就是,怎么可以得到实际利益,就怎么做。

只要你们日本人大量使用这种新型毒品,好好的帮第三帝国牵制美国,疯狂的与美军厮杀,拖延美国转向欧洲的步伐。名字什么的,开心就好。

大岛浩闻言也是差点吐血,莱因哈特一开始说的那义正言辞的抢先发话,给人感觉真的是有板有眼,说一不二。可他完全没想到,转眼间,莱因哈特居然马上就表现的这么没有底线。

一个元首,一个能领导着德意志民族一路崛起的国家领导者,居然变脸比翻书还快不说?而且随意让外国篡改本国科研者呕心沥血研制的秘密武器名字。你妹啊,你好歹是德国元首啊,还有没有一点国家荣誉感的操守了啊!

大岛浩简直苦笑不得,哪儿有这种元首呀!照他的话将,“超级士兵血清”可是帮助德国崛起的关键。可转眼间,他就同意把这帮助德国崛起的国之重器,换上了一个日本名字。

大岛浩也哭笑不得,咳嗽道:“那就多谢元首阁下的慷慨,我们德日双方之后就都按‘天照之光’来互相称呼秘密药物,可以吗?”

“小事情。”莱因哈特可有可无道:“没别的事你就先回去吧,相关交易的具体内容,我会让人安排的。”

就这样,本来打算拿到莱因哈特立刻对美国宣战承诺的大岛浩,糊里糊涂的最后就带着一份“天照之光”秘密武器交付协议,离开了元首府邸。

正文 741悲剧朱可夫

克里姆林宫,斯大林刚刚放下巴甫洛夫的电话。

其实不用巴甫洛夫打电话,西南方面军的情况早已令他恼火异常了。但更令他费解的是,他不明白为什么在诺门坎挽救过局势,重创日军的朱可夫,这一次面对德军时,不但没能给敌人任何有力的打击,而且还一再向自己建议后撤,要主动放弃大把国土。

他实在想不通,自己一直看重的朱可夫为什么毫无能力指挥他的部队打败德国人,甚至在危急时刻拒不执行统帅部的进攻命令。

斯大林想起几年前,那时的朱可夫留给他的印象很不错。对日作战初露锋芒,表现出高超的指挥才能和组织能力,凯旋莫斯科,受到举国赞扬,荣膺“苏联英雄”称号。正因如此,他才把朱可夫提前晋升为大将,并任命为苏联最大的军区基辅特别军区司令员。

后来,基辅军区改为现在的西南方面军,朱可夫改仍苏军总参谋长。

如今把朱可夫调回西南方面军指导工作,也是让他回到自己的老部队,不应该会不适应啊。想当初,朱可夫去远东,接手的可全都是陌生的部队,最终还不是打退了日军的疯狂进攻,彻底打消了日军北上的念头。现在指挥老部下,效果理所应当会更好才是啊。

此时的斯大林还只知道日本部队的凶猛和顽强,却还完全没有来得及体验和熟悉另一种完全不同的风格。

虽然已经对德国选择了,可斯大林还没有真正了解自己的对手。德军和他之前了解的日军不一样,或者说完全可以称之为全面升级版的日军。

德国党卫军在战斗过程中,悍勇和顽强的程度丝毫不比日本那些信奉武士道的狂热士兵差。而德国国防军的武器装备还有战术体系,更是要比日本强上一大截。

别说朱可夫现在接手的部队,是已经在前面自杀式进攻中损失惨重的西南方面军残部。哪怕让朱可夫带领全盛时期的西南方面军,也不可能完成斯大林下达的进攻要求。

甚至可以说完全相反,朱可夫现在抗命不攻,要求后撤,才是真正挽救苏军,适合用来对抗德军的方式。

就如同另外一个时空中德国军神曼斯坦因百般劝谏希特勒后撤部队,缩短防线一个道理。这可时空中的朱可夫,也遇到了同样的选项。

按照斯大林的要求,无异于是会葬送手底下部队的。出于自己作为一名指挥官的责任感,朱可夫只能对斯大林提出他最讨厌的后撤建议。

只可惜,在另外一个时空中,曼斯坦因直言不讳的下场是被希特勒解职。而现在的朱可夫,还面对一个内部死敌,庸才将领巴甫洛夫。

一心想要报复朱可夫的巴甫洛夫,已经无数次在后方诋毁过朱可夫,甚至编撰了朱可夫勾结德国人的流言。

流言中讲到,朱可夫对付日本人的时候明明都能迅速获胜,为什么在面对德国人的时候就百般怯懦,而且还多次提出放弃国土,任由德军占领苏联领土。于是,流言重伤朱可夫通敌,否则不可能出现今天的局面。

对此,一直为了苏德战局尽心尽力的朱可夫,简直是百口莫辩。另外,一门心思放在战局上的他,也没有向巴甫洛夫那样,一天到晚不务正业,老是把重心放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上。

可明明是朱可夫忠心耿耿,巴甫洛夫阴险狡诈,但在斯大林那里可不这么看。

在斯大林眼中,同为自己一手提拔的新晋将领,巴甫洛夫报告时条理清晰,显得老持稳重,很有信心。而且得益于巴甫洛夫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苏联高层中对他的口碑也非常不错。

反观朱可夫,到有些显得自大妄为。

作为一个武将,朱可夫无疑是优秀的。他在军事上具备着一般人所不具备的领导指挥才能,可这类型的人一般来说都是性格是简单而粗暴的,喜怒形于色,爆粗口也已经是一种惯常之事了。从朱可夫在诺门坎领兵对战日本便可以看出,朱可夫治军是较为严厉的,对于士兵也很严格的。

如果光是对士兵严格也就算了,关键是朱可夫对同僚也严格,经常对看不惯的同僚加以指着批评,这就导致他在苏联高层人缘极差。

再者,朱可夫的性格棱角比较分明,不够圆润,这让他在仕途上树敌较多,有些人因为他之前在诺门坎获得的声望过大而不得不虚以委蛇,但当朱可夫这次与斯大林闹僵之后,与他相熟之人几乎全部与他断绝了往来,这从一定程度来说,朱可夫是没有什么朋友的。

这也就造成了巴甫洛夫一对朱可夫发起口诛笔伐,苏联高层基本都是站在巴甫洛夫这边,很少有帮朱可夫说话的。

三人成虎,哪怕斯大林一开始还觉得朱可夫是可靠的,但在以巴甫洛夫为首,众多高级军官反复诋毁后,斯大林也就越发质疑朱可夫了。

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悲剧,这是历史的同性。正如尽忠报国的岳飞被奸臣陷害,冠上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如今的朱可夫,也遇到了巴甫洛夫这样一个死敌,一心置他于死地。

关键是,在斯大林眼中,巴甫洛夫居然还是一位可靠的心腹爱将,是一位实力与能力不下于朱可夫的苏联勇将。

作为西部特别军区的司令员,巴甫洛夫掌管苏联最精锐的一个方面军。他经验丰富,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国内战争,中东铁路之战,还在支援西班牙内战时得到了英雄勋章,也参加了不久前的苏芬战争,完全是一副久经战阵的模样

想到这里,对比一向听从自己指示的巴甫洛夫与最近越来越不听话的朱可夫,斯大林回到办公桌旁,他下定决心,要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撤换军事长官,加强对部队的指挥,改变目前的混乱局面。

斯大林拿起电话:“接总参谋部......我觉得巴甫洛夫大将关于撤换朱可夫的建议是正确的,即刻执行吧。同时,一并撤掉西南方面军司令员基尔波诺斯上将、方面军参谋长普洱卡耶夫中将、方面军通讯主任巴尔卡夫少将、炮兵主任巴诺奇少将。这些人回来全部交由军事法庭审理。由铁个辛哥元帅接替西南方面军司令员职务,留下赫鲁晓夫辅助他。立刻执行!”

正文 742不甘心的结局

飞鱼今天晚上通宵码字,给大家一个交代。暂时重复一下,一小时后刷新就好

克里姆林宫,斯大林刚刚放下巴甫洛夫的电话。

其实不用巴甫洛夫打电话,西南方面军的情况早已令他恼火异常了。但更令他费解的是,他不明白为什么在诺门坎挽救过局势,重创日军的朱可夫,这一次面对德军时,不但没能给敌人任何有力的打击,而且还一再向自己建议后撤,要主动放弃大把国土。

他实在想不通,自己一直看重的朱可夫为什么毫无能力指挥他的部队打败德国人,甚至在危急时刻拒不执行统帅部的进攻命令。

斯大林想起几年前,那时的朱可夫留给他的印象很不错。对日作战初露锋芒,表现出高超的指挥才能和组织能力,凯旋莫斯科,受到举国赞扬,荣膺“苏联英雄”称号。正因如此,他才把朱可夫提前晋升为大将,并任命为苏联最大的军区基辅特别军区司令员。

后来,基辅军区改为现在的西南方面军,朱可夫改仍苏军总参谋长。

如今把朱可夫调回西南方面军指导工作,也是让他回到自己的老部队,不应该会不适应啊。想当初,朱可夫去远东,接手的可全都是陌生的部队,最终还不是打退了日军的疯狂进攻,彻底打消了日军北上的念头。现在指挥老部下,效果理所应当会更好才是啊。

此时的斯大林还只知道日本部队的凶猛和顽强,却还完全没有来得及体验和熟悉另一种完全不同的风格。

虽然已经对德国选择了,可斯大林还没有真正了解自己的对手。德军和他之前了解的日军不一样,或者说完全可以称之为全面升级版的日军。

德国党卫军在战斗过程中,悍勇和顽强的程度丝毫不比日本那些信奉武士道的狂热士兵差。而德国国防军的武器装备还有战术体系,更是要比日本强上一大截。

首节 上一节 545/5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