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他妈还让不让人活了,你18岁开个报馆也就算了,如今唱片又上市,这到底是人是妖?
陈柳泉做为专业音乐制作人,自然是收听了广播的。
他气得双手捶桌,含恨叫道:“张国栋你个天杀的,金子已经发光都被你踢走,真是气死我了。”
陈淑芬赶紧过来揉他肩膀,劝解道:“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如今已成事实,空想这些有什么用呢?你的身体要紧。”
陈柳泉闭上眼睛皱着眉头,拍拍肩头陈淑芬的小手,无奈地叹了口气。
宝丽多的林子方也听了这两首歌,心里真切地感到了后悔和畏惧。后悔的是被自己扫地出门的陆致远居然有这么大的潜力,自己当时确实应该听听小样才是。
畏惧的是此事一旦被宝丽多高层获悉原委,那么被扫地出门的铁定就是自己了。
他仔细回想了好一会,才放下心来。当时办公室里只有自己和陆致远,此事天知地知,不可能会传扬出去。
12月8日一大早,《我的中国心》单曲唱片一经上市就引起了巨大反响,购者如潮。
“给我一张,给我一张,这是昨天电台放的那首歌吗?”
“这上面怎么没有歌手肖像?搞什么鬼?”
“多少钱一张?给我来两张。”
“我靠,国语歌曲而已,真有那么好听吗?”
“你落伍了,这是国语流行音乐,不是黄梅戏,回家试试你就知道了。”
林仓渊站在尖沙咀海运大厦里面,看着唱片店里人头攒动、争相抢购的场面,开心地笑了起来。
这时文旧波走了过来。
“怎么样?”
“我去看了看,还行,今天怎么算销量上八千应该没问题。”
林仓渊点头道:“那也不错了,这样一月下来冲击10万有希望。我们和宝丽多的版次,哪个更受欢迎?”
文旧波脸色一僵,“自然是宝丽多的,他们的技术强了太多。”
黑胶唱片此时全球制作生产线也不过几十条,所以文志唱片公司自然需要委托本地其他唱片公司的生产线进行压制。
不同唱片公司出版的黑胶唱片,一般都有固定的圈心码,如宝丽多黑胶唱片的圈心码一般有1Y1、2Y1、2Y3等字样,文志黑胶唱片的圈心码一般为手写码。
与此同时,报社这边,在打了鸡血的全体员工通力合作下,《雅致报》火热出炉,头版就是吸引眼球的两则新闻。
一则大标题“嫦娥奔月而今成真,美宇航员昨离地球。”版面还配有地球的图片。
另一则新闻则是“九龙影院昨日灵异事件,一名观众吓晕口吐白沫”,彩色的图片令人毛骨悚然。其实就是观众吃多了,看电影时吐了几口而已。
其它新闻还有财经新闻以及电影电视介绍和马经等。
评论文章版块,有罗福的连载评论《论香港》。小说连载版面,则是满版的《诛仙剑》第一章。
香港人看报纸通常有两个习惯,一是喜欢自己买自己看。你要跟他换报看,他都会说:“我点解(干嘛)要跟你孖份(一起)看,我钟意自己看,要存起来嘅。”
第二个习惯是香港人每逢新杂志或者新报纸出售,大家无论如何都要先买一份回家看看。合口味则以后每天追买,不合口味也就是一次过的事,再说一个报社的第一期收藏起来多少也有价值。
看到《诛仙剑》的连载后,很多香港人就在哀叹:“点办(怎么办)?依家之后每天仲要多出三毛睇报(从今以后每天又要多出三角钱看报)。”
伟锦园里,罗福专心致志地看着《雅致报》,偶一抬头看到棋友板着脸背着手走过来,扬起报纸喊道:“老李,怎么才来?来看看我的新评论,依旧锐利无比啊。”
老李哼了一声,接过报纸看了起来。
罗福得意洋洋地收拾棋子,等着老李按以往的惯例对自己夸赞几句后两人就开始棋局。
可是十分钟过去了,老李依旧埋头苦读。
罗福奇怪了,俯身过去一看,老李正津津有味地读着连载的《诛仙剑》。
垂头丧气的罗福只好坐下,百无聊赖地等他。
半晌后,老李折了报纸问道:“真不过瘾,还有吗?”
“没有了,这是第一期,要看明天自己去买。”
“写的不错,可这不像是武侠啊?”
“好看就行,你管他武侠不武侠?”
“说的也是,那我回去了。”
“哎,你不下棋回去做什么?”
“我女儿给我买了张唱片,我要回去听歌。”
“什么歌让你连棋都不下了?”
“《我的中国心》。”
第四十四章谋划
晚上八点,首日26724张的销量数据摆在了林仓渊的面前,他的心里五味杂陈。
数日销量超过2万即为黄金唱片,陆致远细碟首日销量却卖出了26724张,远远超出自己早上预计的八千张。
任凭哪个唱片公司见到这个首日销量数据都会笑得合不拢嘴。难道林仓渊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因为《我的中国心》盗版卡式录音带已经第一时间在市场上出现。
自从卡式录音带1962年发明以来,唱片发行经常出现盗版。但唱片首日上市即遭逢盗版,这在香港唱片界还是首例。
当林仓渊哭笑不得地将这个消息告诉陆致远的时候,陆致远心里却非常平静。碰到盗版,你还能怎么样?50年后,盗版都还如日中天,现如今能有什么办法?只能听之任之。
相比于唱片首日销量火爆,《雅致报》首日上市上却显得波澜不惊,首日销量堪堪超过八千,报社员工顿时心灰意冷。
为此,陆致远不得不召开会议,给旗下员工打气:“这个成绩已经很不错了,大家对比平时《南风报》的销量,我们是不是已经有了长足进步?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雅致报》日销量超过三万指日可待。”
会议结束后,陆致远留下李承伟,语重心长地说道:“承伟,我知道你的祖父和父亲都曾在在《沪报》做编辑。相对来说,你是我们这么多员工里面办报经验最丰富的。我只想说一条,如今形势已经大变,文人办报的时代,犹如黄粱一梦,已经远去。现如今办报的,必须是那些懂经营、通晓报纸生产、广告和发行,并能将这些资源有机整合的经营人才。作为报社主编,我希望你边做边学,扩散自己的思维,勇于创新。那样,我就可以把报社放心地交给你和南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我明白的老板,首日销量并不能说明什么,我们会努力求存,存中求变,时时贴近香港民众的胃口,办出一份香港人离不开的报纸来。”
“嗯,你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我们在自己做好之余,还要看看周围,要盯住《星岛日报》那样的龙头,要知己知彼。”
李承伟疑惑地看着老板,不知其意。
陆致远附身过去,贴耳私语几句。
李承伟两目圆睁,“还可以这样?”
陆致远神秘一笑道:“当然可以,一为了解对手,有的放矢;二为扰敌于疲,让其自乱阵脚。我想想,就给他取个代号叫“深海”吧。”
李承伟笑了笑:“老板,谁要跟你玩,早死早超生。”
陆致远自嘲地笑道:“我不是君子,讲究报仇不过夜,就为让她难受而已,没别的。”
“好的,我这就去安排。”
李承伟走到门边,又回头问道:“老板,我再问你个问题,可以吗?”
“别这么见外,有问题尽管问。工作中我们是上下级,生活上我们是朋友嘛。”
“老板,《我的中国心》是你唱的吗?”
“你也听了电台?”
李承伟摇了摇头道:“没有。我看到街上这个唱片都卖疯了,一时好奇就买了张。可是这封面上为什么只有你的名字,却没头像呢?”
陆致远想了想答道:“我实话跟你说吧,办报肯定是我一生的事业,出唱片只是当时听了罗老师关于一代港人文化取向的分析,才萌发了让国语继续在香港流行起来的想法,仅此而已。有数的几首歌之后,我就会离开这个圈子,这么说你明白吗?”
李承伟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等他出去后,陆致远又叫了王丽芬来到自己的办公室。
“丽芬,这几天做得还习惯吗?”
“挺好的老板。”
“嗯,我和阿峰是好兄弟好朋友,你有空多来家里玩嘛,别拘束。”
王丽芬羞涩地点了点头道:“我会的老板。”
“丽芬,你也知道,这个报社自从收购之后,我只带了你和李主编两人进来。我希望你在出纳的岗位上一定要做到现金管理日清月结,要认真地审核预算外收入,做好总报表。总报表对我们来说很重要,上面的数据反映了报社所有的收入、支出等财务状况,制作时一定要认真仔细。”
“我一定会做到的老板,我不会辜负这份薪酬。”
陆致远摇了摇头道:“不止这些,我还要你盯紧了公司的一切支出,是一切的支出,你明白吗?”
王丽芬一惊,闻弦歌而知雅意,“我想我明白了。”
“你明白了就好。财务是公司的根本,我必须交给我绝对信任的人来管理,我希望那个人就是你。”
王丽芬激动地说道:“老板你不用多讲,我明白该怎么做的,谢谢你对我和阿峰这么好,我们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嗯,你出去吧,好好干,不要有负担。”
王丽芬出去后,陆致远吁了口气,报社和唱片都已走上正轨,该把精力放到叶家上面了。
叶深棠1909年出生于朝州饶平,1961年创办叶氏集团,转行做房地产生意,一路扩展之后,成为了香港富豪之一。
叶氏集团迄今已经涉足地产、酒店、玩具、皮箱、建材贸易、物业投资等行业领域,直接掌控了香港四家上市公司,市值超过65亿.。
叶深棠三个儿子都是人中翘楚,才貌双全。
老大叶汉生持有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硕士学位,老二叶楚生持有伦敦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老三叶惟生持有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
陆致远看着这些资料,不禁到抽一口冷气,豪门底蕴真不是一般人想得到的。
自己能帮叶惟生夺位成功吗?
陆致远手指轻敲桌面,陷入了沉思。
九龙塘叶宅里,叶开福站在窗边远眺,心里百感交集。
刚才叶家三少爷跟自己说的话犹在耳边回荡,自己该答应他吗?
他是自己亲眼看着长大的,如今想要争夺家主之位,难道不应该吗?她的母亲当年对自己有恩,自己能拒绝吗?
想了想,叶开福下定了决心,自己今年已经58岁了,还有几年活头,就帮他一把吧。
其实也不用刻意做什么,举手之劳而已。
叶惟生坐在自己的卧房里发呆,陆致远对自己说的言犹在耳。
“叫管家帮你做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其实只是向他表明你自己的志向,把他拉到你的船上。这件事之后,也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最多让你父亲的心里种上一根刺。他如果安排你加入家族企业,进入他的考察视线,那么这第一步你就成功了。”
自己想要家主之位不为别的,只为不让叶家固步自封,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叶家好,叶惟生在心里这么想道。
第四十五章第一步
叶家有个良好的传统,每月第二个星期日,全家都会去屋后一公里的湖边钓鱼。
叶深棠一直对此引以为豪,认为全家在大自然里徜徉一番,享受宁静,是一种无上的幸福,也是增加家庭凝聚力的一种好方式。
不过他也有很不满意的地方,那就是三个儿子这么出色,居然没有一个成婚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