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91 第124节

“你先下去吧,伍尔西局长,之后的问题我们之后在讨论,现在要做的是如何解决美国社会和舆论的问题。所以现在请让我一个人静一静。”马里奥现在都不想看到伍尔西的样子,他直截了当的吩咐不想再见到他,“还有,如果我是你的话,就一定会对自己的情报部门下手,难道你没有发现这次的事件几乎是苏联人设计好的陷阱等着我们跳进去吗?”

听到这句话,伍尔西突然感到冰凉和刺骨的情绪扼住了他的喉咙,伍尔西有些僵硬的扭转头,看到的只是马里奥同样冰冷的眼神。

“我希望你能回去好好的排查一下最近的中情局高层,我可不希望我们中出了一个叛徒。”马里奥不急不缓的说道,但是说出来的话却像一颗钉子直接插入伍尔西的心脏之中。

这一次自由的美国政府可没有再像以前一样纵容舆论了。整治舆论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些公共知识分子,他们尤其是将目标放在了那些从苏联过来的公知身上,虽然这些人每天都朝着人类希望美利坚唱赞歌,并且表明只要美利坚还在一天,他们就不会停止对美国的赞扬,反正是怎么恶心怎么来。

首先行动的是美国的税务部门,他们发现这些人都有一些隐蔽的财产账号,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将有一笔不明的资金打到他们的账户上。发现这些倪端的税务部门默不作声,他们并不想因为这个打草惊蛇。

于是美国的警察部门开始行动了,同样公知们会犯俄国人最常犯的一个错误,酒驾。守株待兔的警察部门在他们醉醺醺的上车那一刻就立刻扑了上去,以酒驾的名义将他们逮捕,不过逮捕之后可不是送往警察局,而是被送到了中情局秘密羁押犯人的地方。

没有哪个贪生怕死的公知能在中情局的审讯面前撑过几回合,也顺便让这些人感受一下自由世界的制裁。在水刑的折磨之下很快公知就吐露出了真言。

“我说,我说,是苏联克格勃对外情报局将资金打到我们的账户上,他们还说了只要我乖乖的配合,他们就不会动我的家人。我就只知道这些!”

只有一根绳子系住的灯泡在一晃一晃,加盖了灯罩之后的光芒只能照亮一片椭圆的昏黄区域,自以为两边都收好处的公知们还幻想着自己能在美利坚和苏联之间赚个钵满盆溢,但是他们也没想到当个墙头草是有代价的。

“他们要你配合什么?”审讯人员将手指捏的咯咯直响,他拎起公知的衣领,狠狠的威胁道,“如果你们不说,那么接下来我就一根一根的掰断你的手指。”

“我说,我说,他们就是要我到美国来给你唱赞歌,越恶心越好,最好能在社会上造成舆论轰动。从而煽动民众。总而言之,就是美国政府做什么都是对的,这样才能增加美国民众的逆反心理。”

“比如有人批判美国政府,那么我们就会想法设法的攻击他,并且将美国政府的形象拔高到一个光辉的无可比拟的高度。将黑的说成白的,将错误的说成正确的。凡是美国政府所做的一切无论对不对,都是正义的。”

“那么,你们一共有多少人?”审讯人员继续逼问道。

“我不知道,我们都是单线联系的。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些申请政治避难的苏联知识分子,很大一部分都是克格勃的间谍。”公知们哭丧着脸说道。贪生怕死的他一句话就将所有人出卖了,无论他们是不是间谍。

这样一来中情局对这些公知们的手段有了大致的了解,他们就跟之前的苏联宣传部官僚差不多同类人,只是苏联政府非常险恶的将这些人作为暗棋安插到美国之中。想象一下这些人一旦把持了社会舆论,将会造成多么可怕的后果。

不过中情局现在总算有可以交付的成绩了,他们将这些公知描述成苏联派遣过来的间谍,目的就是要混淆美国民众的视听,现在中情局将要施展大规模的逮捕行动,将那些逐渐在美国产生影响力的苏联公共知识分子全部逮捕归案。

马里奥总统毫不犹豫的应允了这项行动,毫无疑问这为美国转移国内民众注意力提供了非常关键性的影响。那些还穿着睡衣的俄国人直接被破门而入的中情局特工以怀疑是间谍的借口逮捕归案。

“放开我,我是美国公民,你们没有权利逮捕我,这是自由的国家,不是独裁的苏联!”有些公知还想挣脱警察的逮捕,顿时就被自由国度警察的棍棒一阵招呼,打得他站不起身来。然后警察像托着一条死狗一样的夹住这些人的胳膊,将他们拉上警车。

这些公知们被逮捕可不会有人去为他们上书请愿,一来是因为平时吹捧美国的关系,导致了相当一部分民众对他们表示厌恶,二来,美国白人社会怎么可能去帮助一个俄国的移民。

美国政府自然在媒体上大书特书,将这些人描述成邪恶的苏联克格勃间谍,扰乱美国社会秩序的可怕敌人,美国政府表示将会加强苏联政治避难民众的管理。

这样夸张的报道自然吸引了民众的眼球,以至于一个星期之前还是沸沸扬扬的阿拉伯海对峙事件瞬间就被人抛诸脑后。不过代价就是移民局的局长被勒令下台。

正好印证了之前说过的那句话,民众的眼球只会抓住最新鲜的事物,政府犯下的错误他们也会因为新鲜事物的出现而选择忘记。不过接下来那些还想逃亡到美国的苏联公知们就开始犯难了。美国大使馆关闭了相当一部分的政治避难申请,就是怕混进了苏联克格勃安插的间谍。

而且看到去了美国的那一批最终落得这样的下场,其他的人也害怕了。他们不敢再像之前那样,跟苏联民众诉说美国的友好,平等和自由。因为最先过去的那批公众知识分子,就成了血淋淋的例子。

苏联的报道倒是跟美国截然不同,他们将那些公知比喻成叛徒的下场,并且告诫群众,看,这就是那些无脑的相信自由和民主的下场。人家根本没把你当做人,你还非得拿热脸去贴冷屁股。现在出事了吧?

在这次的美国版本公共知识分子迫害危机之后,原本盛行在苏联的自由思潮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他们感到失望和无助,原本最崇尚的国家变成了最厌恶的国度。恰好这一切的事件,同样算计在苏联对外情报局的掌控之中。

第二百四十一章 苏联英雄称号

1987年的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苏联驾驶员瓦西里·辛巴尔在狠狠的教训了挪威的战斗机之后,非但没有得到苏联方面的任何褒扬,反而那架战术编号为36的苏27战斗机也被封存起来,为了避免国际社会的指责,辛巴尔也被停飞处分了一段时间之后被调往其他的飞行连队,并且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内三缄其口,不准说出这件事情的经过。

不过这次就不一样了,在阿拉伯海施展了手术刀的谢尔盖同志非但没有受到军队的处分,反而向一个苏联英雄一样受到了军队的表扬,国防部长甚至亲自为谢尔盖同志颁发苏联英雄称号的勋章,表彰他在这次对峙事件中的英勇行为。

国防部长亚佐夫同志甚至亲自为他颁发苏联英雄的勋章,从1979年至1989年只有69人获得过这样伟大的殊荣,绝大多数还是因为阿富汗战争中的英勇表现。而谢尔盖可以说是自从1989年之后首位获得了苏联英雄称号的士兵,以褒奖他在阿拉伯海上为维护苏联军队的尊严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亚佐夫同志站在颁奖台上,他并没有说出恭喜等之类的庆贺话题,而是一反常态的跟这些人讲起了一个故事,可能对于海军来讲不太熟悉,对于空军来讲却是耳熟能详的故事。

“在说几句恭贺的话之前,我想想说一件事。”亚佐夫饱含深情的说道,“1973年11月28日,一架美军高空侦察机侵入苏联领空,苏联巴库防空区紧急起飞一架编号140的米格-21战斗机拦截。战斗机起飞19分钟后,巴库指挥所将指挥权交给前线机场地面引导员乔尔内大尉。米格-21飞行员叶利谢耶夫发现敌机后,果断发射了两枚导弹,但都被高空侦察机机动动作规避了。”

“眼看敌机就要逃离苏联领空,驾驶员叶利谢耶夫紧急呼叫地面指挥。乔尔内大尉毅然给叶利谢耶夫下达撞击敌机的指令。”

“‘140明白!’这是当时米格21最后的回答。战斗结果是侦察机被撞毁,米格-21同归于尽。苏联政府授予叶利谢耶夫苏联英雄称号,他所在的982歼击机团每天点名时,第一个点到的是这位英雄的名字。”

说到这里,亚佐夫叹息了一声,“我们曾有无数像叶利谢耶夫同志一样的先烈,他们深怀着对祖国的热情而奉献出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我们不该忘记这些无名的英雄,无论他是卫国战争中长眠在某一片黄土之下的战士,还是尸骸永远的沉睡在海底再也没有打捞上来的舰艇。”

“他们可能是某位母亲的儿子,某个孩子的爸爸,但最重要的,他们永远是共和国的功臣!像谢尔盖同志,叶利谢耶夫同志一样,永远不会忘记的功臣。”说到这里,国防部长亚佐夫脱下帽子露出了满头的苍白,这位为国家和人民鞠躬尽瘁的国防部长缓缓的举起了手,向着颁奖的谢尔盖同志,还有台下的士兵们敬了一个军礼。这也是有史以来,国防部长第一次向普通的士兵示以崇高的敬意。

“感谢你们所付出的一切,祖国人民和苏维埃,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奉献。”

会堂里热烈的掌声响起,有些士兵激动的热泪盈眶,亚佐夫同志的发言煽情的十分到位,颁奖结束之后,那些士兵争先恐后的跟国防部长亚佐夫握手,表达自己的崇敬。而这样的效果,正是亚佐夫同志想要看到的。

颁奖仪式结束之后,亚佐夫同志没有在这里多做停留,他还要回去莫斯科处理政务,在临走之前他还遇到了另外一个老朋友,海军总司令斯米尔叶夫。不过对方见到亚佐夫的时候,可没有那种兴奋的神情,只是有些抱怨这样拿整支舰队去冒险的行为。

亚佐夫在听完斯米尔叶夫的抱怨之后,微笑着解释道,“风险与机遇并存,斯米尔叶夫同志。这次苏联是大获全胜,不但赢得了中东反美国家的好感,同时也锻炼了太平洋舰队在模拟冲突之中的应变能力,不是么?”

“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巩固了与盟友之间的地位,将美国彻底的推向了中苏之间的对立面,现在,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了,美国人的四面树敌几乎将他推到了悬崖的边缘,岌岌可危。”

斯米尔叶夫却不同意亚佐夫的看法,“但是也让我们千辛万苦打造的苏联军队暴露在敌人的炮火之下。说实话亚佐夫同志,在阿拉伯海与美国舰队起冲突是一件非常不明智的行为。他们在那一片区域有自己的海军基地,舰艇分分钟能够得到补给。而我们的舰队出了在印度补充了一下燃料和食物之后,几乎是没有任何后勤的与美国对峙,险些将一支舰队葬身鱼腹。”

“一支强大的舰队从来不会冒着风险去赌自己的运气,我希望这样险中求胜的不要再出现第二次了。”斯米尔叶夫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本来他作为海军总司令是无权过问这样的事情,不过同样怀着对苏维埃的忠诚,他才将这些心里话告诉亚佐夫。

习惯用军人的思维来看待局势的斯米尔叶夫自然不会懂亚纳耶夫风险决策的应对模式,就像那些坐在办公室的官僚们同样不懂战争模式的灵活性。亚纳耶夫的这一棋子落脚,反而让逐渐疑云密布的中东局势再添一把柴火。

起码亚纳耶夫算计的非常清楚,无论对峙事件成功与否,中东的局势都会因为这次的阿拉伯海对峙发生重大的改变。然而一心想着控制石油,并且利用石油期货赚取利润的美国没想到那些中东的国家居然开始倒向了另外一边。在美国威胁和打击之下的伊朗和伊拉克起码看到了另外一位与他们有着利益共同点的国家,也同样实力强大到可以借助和攀附的国家。

苏联。

第二百四十二章 圣乔治厅的阴谋

大克里姆林宫今天非常意外的一片灯火辉煌,二楼的白色大理石大厅天花板上悬挂着一排巨大的镏金吊灯,两侧墙壁上雕刻着精美的浮雕。这里是气势磅礴的圣乔治厅,此时站满了谈笑风生的人群,他们聚集在这里,无外乎是因为同一件事。美苏两国关于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条约。

此时站在克里姆林宫白色大理石地板上的人群也是表情各自复杂,这些人有来自这幢精美建筑高墙内的政治家,也有来自混杂着火药还有钢铁冰凉嗅味军营的将军,同样那些风尘仆仆从西方赶过来的记者们眼神锐利的寻找着他们的猎物,可以报道在报纸,或者新闻上的政治猎物。

当然在宴会中,还有同样跟这些西方记者一样的猎人。他们是暗藏的,目光阴沉的阴谋家们,克格勃的间谍和反间谍情报人员。这些人不同于手持短款卡拉什尼科夫的克里姆林宫的安全保卫人员,后者只是在大克里姆林宫殿堂的四周的墙边上用怀疑的眼光警惕着周围的情况。

而他们跟那些端着泛光的银盘、高档的水晶玻璃怀里盛着罗曼诺夫王室特制香槟和克里姆林宫牌伏特加,来回走动的侍者们一样不显眼。这些克格勃的间谍在房间各处巡围,竖起耳朵听取一言半语,也许有那么一个太低的交谈声或者跟当晚气氛不协调的词句。

四重奏弦乐队在角落里演奏着激昂的古典音乐,或许没有人会认真的去听,但这是外各国交招待会的特色节目,缺少了它,一个外交场合就变得有些不完整。圣乔治厅复杂的大理石地板花纹上,承接了一百多人的皮鞋还有高跟鞋,每个人有一半时间在说话,人们为了能彼此听到谈论,不得不提高嗓门去压倒音乐,间谍们利用这嘈杂声音和隐蔽身份进行活动,成为宴会上的幽灵。

这些西方的外交官还有克里姆林宫的政治家们,正在等待着这艘宫殿真正的主人到场,虽然在一个月之前,各自效忠的国家还在因为阿拉伯海事件而冷战对峙,最终美国的退让选择了和解这场危机。

紧接着,苏联也发布了关于大规模化学杀伤性武器的限定条约,美苏双方政治家几乎是聚集在克里姆林宫的宫殿里,来谈论这件事情。同样深谙“克里姆林宫学”的间谍们也聚集在这里,他们能够通过那些苏联官员的神态和谈吐,来搜集自己的情报。

汉默将军的副官查尔斯显然就是属于另外这一类人,而且他也不是唯一一个出没在克里姆林宫的中情局特工。虽然他是以生化武器谈判小组的身份出现在这里,并且负责追踪苏联境内某些可能流失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毕竟在两个月之前,“国家技术探测工具”,也就是暗指的间谍卫星和通讯手段追踪到一艘从苏联加盟国出发的货车有着可疑的行为。

首节 上一节 124/5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