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 第927节

其实这是错的。

明朝那么多皇帝很久很久不上朝,其统制不也照样持续了很多年嘛。

清朝是外族入侵,其统制同样持续了很多年,如果没有赶上那个大时代,兴许会持续更多年。

所以,究其原因,还是在制度上。

唐玄宗以前的唐朝之所以强盛,那是因为那时期的唐朝牢牢的控制两原,即中原和草原,也可以说唐玄宗以前的唐朝是二元帝国。

到了唐玄宗时期,可能是因为唐玄宗在即位之初太过“英明神武”了,有些飘飘然,亦或是被那些文臣所蛊惑,他竟然主动放弃了草原。

结果,导致草原脱离了唐朝的控制。

最终导致安史之乱的发生。

再举个例子,举个跟李衍切身相关的例子。

那就是金朝的灭亡。

世人皆知,金朝亡于蒙古。

可很多人却不知道,本在金朝控制下的蒙古是怎么崛起的?

蒙古之所以可以崛起,那是因为金朝的皇帝跟唐玄宗一样,自己放弃了草原,才导致蒙古崛起,最后灭掉金朝。

说得具体一点就是,金朝的皇帝,一再汉化,将都城先从上京迁到燕京,然后又将都城从燕京迁到了东京汴梁,最后彻底放弃对草原的控制,然后蒙古崛起,灭掉金国。

当然,金朝迁都,也是有其必然的原因,那就是金朝的那些军事贵族权力太大,他们牢牢的限制住了金朝的皇权,因此,金朝的几任皇帝才不得不汉化、不得不向南迁都,以此来摆脱金朝的那些军事贵族的控制。

而明清两朝,前者虽然出了好几个长久不上朝的昏君,后者虽然是入侵的外族,可其朝的统治却是非一般的长久,并且在统制其间相对较为安稳,这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既控制了中原,又控制了草原。

所以,要想让自己建立的王朝长久一些,能禁得住一些风雨,李衍除了要坐稳这中原的江山,也一定要控制好草原。

而只要李衍得了恩州-围场以南到燕云以北的这部分领土,就可以将自己的手伸进草原之中,拥有草原视野,然后李衍就可以利用和操纵草原上的部落矛盾,分而治之,操控草原,这才不会给蒙古、女真灭亡自己江山的机会。

所以,李衍才坚持这个霸王条约。

李衍想干的事,谁能阻止得了?

很快,中金议和的条约就正式开始实施。

不久之后,金军就撤出了燕京,大中全面收复燕云地区。

紧随其后,岳飞、刘锜、吴玠亲率二十五大军一直护送金军撤到达赤峰府(李衍为大定府改的名),逼迫金军尽快交付赤峰府——大有,“你们金国如果不交付,我们就自己动手抢”的意思。

迫于中军带来的强大压力,也迫于大金国目前的尖锐形势,不到六月,仅仅是五月中旬,金人就从赤峰府全部撤走,将赤峰府交给了刘锜。

可这并没有完,岳飞和吴玠随后继续率兵北上。

金国的高层哪能不知,岳飞和吴玠此举是逼迫他们尽快将答应给的金银财物交付?

不久之后,金国发生一场规模不小的内乱,幸得完颜斜也及时带兵回去,才镇压下了那场叛乱。

这场叛乱过去不久,金国就将该交付的战争赔款和岁币全部都交付了,中金两国也正式递交了国书,双方休兵,暂时和平相处。

谁都知道,中金两国的和平是暂时的,等双方准备好了,还得再战。

换而言之,双方随时都有可能再起战端。

而最先爆发战争的,一定是地处两国之间、蒙冀辽交汇处的赤峰府。

因此,赤峰府变得至关重要,非猛将、能官不能镇守这里。

李衍在自己手下一众文武中筛筛选选了一番之后,亲自点刘锜为赤峰节度使镇守赤峰,并任命陈遘为赤峰知府,二人为大中镇守北方边境。

李衍选刘锜和陈遘镇守赤峰府,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情理之外。

刘锜稳重善战,由他镇守赤峰府自然是合适的,可事实上还有比刘锜更合适镇守赤峰府的人,这个人就是在收复燕云过程当中立功最多的岳飞。

然而——

不知为甚么,李衍选了刘锜,没选岳飞。

至于陈遘。

从能力上来说,陈遘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可问题是,陈遘原来是宋臣,不久之前才投大中的。

任用这样一个人,驻守这么关键的地方,真的没有问题吗?

刘锜比不比岳飞更适合镇守赤峰府,陈遘有没有问题,这都得等以后再说,因为这项任命很快就尘埃落定了,没有任何悬念。

与赤峰府相比,大中的人现在更关心,谁来镇守更为重要的燕地?

要知道,这里才是汉人安全的真正保证,万万不容有失!

对此,人们有很多猜测。

而人们猜得最多的还是,由岳飞来镇守燕地,这也能解释为甚么是由刘锜而不是由岳飞来镇守赤峰府。

可不知道为甚么,李衍却迟迟没有下达让岳飞镇守燕地的命令……

……

第七百七十五章 和平时期(求订阅!)

随着中金议和,大中迎来了难得的和平时期。

趁着这好不容易才争取到的和平时期,大中大力发展。

年初,李衍以铁腕手段在河北、鲁地、河南三地强行推出的玉米和红薯,如今大发神威——河北、鲁地、河南三地的红薯多是一年两熟,春薯如今已经收获,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其产量着实是高得有些吓人,其亩产量竟然是原来年头好的时候种植水稻等农作物的一倍还带拐弯,而夏薯的长势,甚至比春薯还要好,如果不出现意外,红薯的亩产将是原来年头好的时候种植水稻等农作物的三倍,有可能更多。至于玉米,虽然还未收获,但根据去年实验田的经验以及目前的长势,其亩产有可能还要高于红薯。

首节 上一节 927/10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