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商海 第53节

现在的几个门店都是在市区的商场,可冰城这么大呢,许多人根本没时间来市里逛街,那么就应该在每个区都设立一家门店,下面许多县城也是有不少的购买力。

郭继杰的家里带资金过来,这点提前通知王思恒,那么王思恒就可以说成是他的功劳,变成了招商引资的成果,王思恒自然会承他这份人情,他再想便宜的租赁门店,王思恒也不好意思拒绝。

这是王浩安前世经商攒下来的经验,也是许多小商人都会的本领,八面玲珑。等你成为那种顶尖的大商人之后,就不需要如此了,可王浩安距离那种级别,差的还远呢。

现在就看郭家肯给出什么条件了,太低了肯定不行,可估计也谈不到太高,相比于郭家,王浩安的劣势其实更多。

不一会儿,郭继杰就过来请王浩安过去继续谈,他有些歉意的看着王浩安:“浩安兄弟,这件事我真做不了主,你别怪我。”

王浩安摆摆手:“没事儿,这不影响咱们的关系。我是跟你合作,不是跟郭家。再说你家里想给你争取更多的股份,也是人之常情。但有些事不能太过分,这公司能有今天,主要是因为我,当初其实换个人合作,我也一样能成功。”

“是,我明白。”

郭继杰嘴上说的好听,但心里其实也想要更多的股份,反正都不是他掏钱,是家里给么,给的多,他得到的也就更多啊。

为了这些股份,他都跟大佬表态不要郭氏集团了,付出多大的代价啊,虽然他不表态,貌似也没希望得到。

王浩安说还有很多赚钱的生意,但那些生意跟他郭继杰可没啥关系,他觉得还是抓住眼前的最好。

王浩安回到办公室,李思华就直接说道:“一千五百万港币,其中一千万是注资,五百万给你个人,继杰在安杰公司的股份增持到百分之四十九。”

“安杰公司成立才多久,资产也才多少,这么短的时间,你能得到这么多的利润,还有后续源源不断的利润,还有我们郭氏集团的友谊。”

“李先生,一千五百万港币,合RMB也才一千万左右。这笔钱换取将近百分之四十的股份,你觉得我会答应?安杰公司的盈利能力,还用我再多说吗?”

“我刚才的条件很清楚,五百万RMB注资,五百万RMB给我,给你百分之三十的股份。你真想多要股份也行,加钱吧。”

王浩安端起茶杯嗞溜一口,小赵怎么回事啊,招待别人的茶差点就算了,我喝的怎么也是这种?

回头提醒一下,给他们普通的龙井就好了,名气大,但精品少,给我的杯子里,一定要泡最好的雨前龙井。

李思华又开始说什么他们的优势,比如有管理经验,比如公司遇上风险,他们可以有资金支持,比如开拓渠道市场等等。

但王浩安就是一步不让,因为这公司真的值这么多钱。李思华说的那些可以算是无形资产,若是王浩安自己跟对方合作,或许也就答应了,但现在不是还有郭继杰么。

郭继杰是公司的股东,到时候公司遇上困难,郭家还真一点都不帮?给资金什么的,郭秉雄或许还要考虑,但帮忙开拓渠道市场什么的,几乎没什么直接成本,郭秉雄还会吝啬吗?

这些是无论王浩安降不降价,都能得到的好处,那他为什么还要降价?他给郭继杰的已经够多了,如果不是他需要一笔钱做点其他投资,当初都不会答应让郭继杰有增持股份的机会。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双方终于是谈妥了。

注资港币一千万,王浩安个人得到七百万港币,郭继杰在安杰公司的股份增持到百分之四十九,并且继续担任法人。

七百万港币,差不多等于五百万RMB,这笔钱足够他做那份投资了。而安杰公司得到了七百多万RMB的注资,公司的扩张也可以同步进行,他未来也能赚到更多。

大家各退一步,皆大欢喜的局面。其实主要是双方都不想耽误时间,时间拖得越久,变数就越大,所以才会谈的这么快。

当签好协议之后,双方都松了一口气,目的达成了。

PS:求收藏,求推荐票,祝各位中秋快乐

第68章 扩大规模的办法

“想不到在冰城这种北方的城市,也有如此的美食,看来以后我得多到内地来看看。”李思华放下筷子,拿起餐巾擦了擦嘴。

“怎么,郭氏集团打算进军内地市场了?”王浩安敏锐的发现了话语里面的玄机。

“还没确定,但通过继杰这件事,董事长对内地市场要重新进行评估,或许不久之后,郭氏集团就可能进入。”

等到97之后,再做决定,这是现在许多香江商人的打算。现在他们还有另外一种选择,脱籍,成为不列颠的人。不列颠的联邦非常大,很适合他们做生意。

但是更多的人都不想要离开生活多年的地方,还有许多人在内地有着亲人,不想成为外国人。

李思华这名字,就知道他父亲当初也想故乡,从小他也没少被父亲教育,香江那边还是有很多爱国志士的。

郭氏集团进军内地市场,这点是肯定的。一个如此巨大的新兴市场,谁都不愿放弃。但新兴市场也就代表着市场不够成熟,困难会非常多,变数太大,许多成功的商人,都已经不愿意冒险了。

在创业初期,很多商人都极具冒险精神,为的就是更高的利润,可以更快的发展壮大。可当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很多人都会变得保守,因为他们害怕失去。

一穷二白的创业,失败了也损失不了什么,还可以很快开始二次创业。可当他们功成名就之后,一旦失败,就再难翻身,损失太大了。

老话不是也这么说么:江湖越老,胆子越小。放在商人的身上,同样适用。

“对了,下一步安杰公司要怎么发展?这笔注资,你们打算怎么使用?”李思华问道,也有一种考教的意味。

“扩大生产线,同时增加门店数量,开设更多的直营店,增加销量,占领市场。”郭继杰毫不犹豫的说道。

他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内心也早有了规划。只是在家的时候,他没敢说,那时候老豆还没确定要给他投钱呢。

“看来王先生有不同的意见?”李思华看到王浩安微微摇头。

“扩大生产线,这点其实并不太划算。刨除冰城的工人工资比较高不说,冰城的工厂,最多能覆盖东北三省,再远的话,运输成本会提升很多,不如在当地建厂。”

“可是建厂需要的投资很多,我们这些钱,远远不够。去南边收购工厂,成本也不低,哪怕是寻找一些负债率较高的,也未必就合适。”

“不过这点还是要进行,收购现成的工厂,能够更快的扩大产能,产能是我们当务之急的问题。”

“其实还有另外一种办法,那就是找人代工,我们出图样,让他们代为生产,贴上我们的商标,这样是最快提升产能的办法,长久来看却不划算。”

服装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是极大的成本支出。找别人代工,别人肯定也要利润,而且质量问题还难以保证,但却是眼下扩大产能最快的方法。

“代工?这个办法不错,可问题是别人接了你第一次订单,以后直接模仿你们的怎么办?我听说在内地,这种事情非常多见,当地也不会管,甚至还会保护那些人。”李思华点出了里面的问题。

“没错,所以说代工只是权宜之计,最迟明年出,我们就要收购几家成熟的工厂,在全国范围布局,眼下是资金周转不开。”

“对对对,眼下还是开更多的门店重要,门店越多,我们销售就越快,这样才能赚到更多的钱。现在销售还是不太能跟得上,产能扩大之后,万一销售不好,那利润势必要下降。”郭继杰补充道。

“继杰,你想过没有,开一家门店的成本要多少?房租、装修,员工薪水,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一年要多少钱?”李思华问道。

“二十万够了吧?我们有这么多流动资金呢,开几十家直营门店有问题吗?”郭继杰反问道。

“几十家,那么几十家够覆盖多少城市呢?东北三省也就差不多了,了不得也就到京城。我们要布局全国,哪怕一个地市开一家,刨去那些偏远山区的,也要两百家才够,你算算这要多少钱?”

“我们要在其他地区开设门店,广告宣传要跟上吧?没有宣传,别人会买我们的服装吗?广告宣传要多少钱,你算过吗?”王浩安反问道。

“那我们可以先覆盖东北三省,稳定住市场,再徐徐向南发展啊。”郭继杰争辩道。

首节 上一节 53/6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