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王浩安敢将匡威和安德玛的工厂都卖掉,就是因为有李拧在帮忙托底。李拧公司这两年在华夏产能增长极快,工厂也不断的增加和扩张,正好可以帮忙代工一部分产品,顺便也学习一下美利坚体育品牌的生产工艺。
这也给了匡威充足的时间,在芭西找到了一家合适的代工厂。要从华夏运输到美利坚太远了,从芭西就方便许多,生产成本更低,运费也更低,还能及时供货。
“王总诶,你问题太多了,让我一件一件说。合适建厂的地方有许多,你不是要建在沿海地区么,方便轮船运输,所以可选择的我筛选了一下,目前有十二个城市都挺合适的,条件都差不多,具体还是得你的人去谈。”
“内陆你说也要建造一家工厂,我觉得既然京城和魔都发展最快,那么就选择在他们中间,鲁东有个地方,交通也不错。还有就是金陵,靠着江,一样方便运输到魔都的港口。”
“如果你倾向于北方,那么选择沈城或者津门比较合适。但是我找的代工厂,其中有一家就在津门,所以津门建厂我不建议。”
“资料什么的,我都带来了,一共有七个符合你要求的代工厂,不过全部是生产鞋的,设备不算少,有成熟的工人,技术方面也不算落后,且只要有你的订单,他们就能贷款更新设备,扩大产能。”
“至于说服装等其他的代工厂,这个我没找到特别合适的,要不你让安杰公司的工厂代工先生产一批服装?”
徐晓天做了很多年的鞋类生意,现在负责的也是晓天鞋城,对于鞋类的工厂很熟悉,也能发现其中的一些问题。
可是服装方面,他就很一般了,虽然之前成为安杰服饰的代理,但销售和生产完全是两回事。
徐晓天给的资料,王浩安大概翻看了一下,有些疑惑的问道:“怎么没有温洲和江浙的工厂呢?”
这些地方,不才是华夏鞋类最主要的产地吗?
“王总,那些地方小厂子居多,倒是很喜欢接代工的订单,可他们产能太低了。你总不希望一份订单只有千八百双的吧?你跟我说的是,年产能要超过十万双,那些小厂子根本就连十分之一都达不到。”
“我倒是想着整合一下,看看能否直接弄成一个大工厂。可是他们的设备型号都不同,擅长的工艺也不同。而且都漫天要价,收购他们的,比你自建新工厂要贵百分之五十以上。”
“而且那些小工厂也都有不小的代工订单,就算是他们整合起来没问题,那些之前的代工订单怎么办?”
“还有一个消息我要告诉你,不要去温洲等地方开工厂。一来那边小工厂多,二来那边许多工厂沾亲带故,人际关系复杂,三来那边对于新材料的应用非常的快。”
“新材料的应用,简单来说就是一些人造皮毛什么的,表面上看起来跟真的皮毛差不多,可实际上问题很大。”
“不说透气、舒适等问题了,他们许多产品的质量都有问题。工艺落后,生产出来的都是样子货,根本经不起穿,之所以他们的产品非常红火,就是因为他们成本低,且能卖上高价。”
做生意的都想多赚钱,有些人可能是不知道,被忽悠了,卖了劣质品,有些人则是故意的。
在晓天鞋城,徐晓天就制定了一条规则,那就是店铺三包服务。你必须在三包卡上签字,注明材料,注明产地,注明品牌等,一旦出现任何问题,消费者回来找了,鞋城先处理,回头再处理店铺,反正每一家店铺都缴纳了不低的保证金。
也正是因为如此,晓天鞋城的口碑才非常好,许多人宁可绕远道,也要来这儿买。当然了,他们以为这里的鞋会更便宜,实际上不然,这里的价格水分也是非常大的。
王浩安明白过来,不在那边建厂或者找代工厂,就是怕对方以次充好。到时候就算告了对方,可对方那种小作坊式的工厂,又能赔偿多少钱?损失最大的还是他。
“老徐,这次多谢你了。鞋厂的事儿,我有数了,回头会交给舒立华来负责。至于服装厂的问题,我再研究,但是安杰服饰不做代工。”
安杰服饰目前可是华夏销量最高,销售额最高的服装品牌,产品生产出来,根本不愁卖,更何况现在还大力开拓海外市场。
做代工,利润不高就不说了,还影响自己的品牌。而且让安杰服饰的工厂代工,郭继杰他们会怎么想,毕竟匡威是王浩安自己的公司。
找李拧公司代工,也是因为李拧公司产能过剩,但也说好了,代工不会超过一年,因为李拧有信心让李拧公司的销量在一年内再次增长一大截。
“谢什么啊,这些资料我熟,捎带手就给你整理一下而已。具体的事情,还是要你安排人去做。”
“行,多的话我就不说了,晚上留下来,在我这儿吃吧,咱们聊聊天。”
第672章 未来发展
吃饭的时候,王浩安又跟徐晓天聊了许多晓天鞋城的事儿。晓天鞋城发展的很好,在全国多个省份开了鞋类批发城,同时周边还有郭继华等投资的服装批发城等,形成一个完整的服装、鞋帽批发、零售市场。
其实之前一些城市已经有了类似的批发市场,但规模都不够大。晓天鞋城不但规模大,还有政斧的支持,并且还有了许多国外品牌入驻,发展势头非常好。
当然还有依托百惠超市的晓天鞋城,也就是综合零售鞋店,因为种类齐全,且各种价位的都有,每天的生意也都非常火爆。
尤其是可以使用百惠超市或者百惠大卖场的购物卡消费之后,销售情况更是喜人。但这时候众多模仿者也出现了。
晓天鞋城的模式并不复杂,销售手段也没有多么高明,胜在这个模式出现的早,且建立好了很好的进货渠道。
一些人看到商机,在自己所在的城市也开了同样的鞋城,导致晓天鞋城门店的扩张受阻,好在那些鞋城都没有什么规模,影响不算太大。
但是一些城市拒绝了晓天鞋城的批发城投资,也拒绝了服装城等的投资,转而是将这项业务交给了其他商人,或者是政斧参与投资,甚至独资。
这一点让徐晓天很是不满,那些地方都是看了我们的策划书之后才做起来的,分明就是盗用我们的经营方案!
可惜一来没有实质上的证据,二来那计划书也是他交给政斧的,他太过相信一些政斧了,导致被人钻了空子。
徐晓天后来也学精了,先给地方政斧画个大饼,然后就要求迅速签署合同。如果地方政斧违约,那就打官司吧。
过去人都怕民告官,其实徐晓天也怕,可有郭继华在呢,有郭氏集团这个背景呢,这事儿闹大了,他大不了损失一点钱,那地方政斧的负责人的仕途不止要断,还有可能被定罪。
曾经的徐晓天只是一个做批发的小商人,如今已经是多少人眼中的大老板了,到了许多地方,都是领导的座上宾。
“王总,你说除了这个鞋城,以后我还能干点啥?”徐晓天放下酒杯,带着微醺的酒意问道。
“能做的还有很多啊。这两年鞋城在快速扩张,没有分红,但你的工资收入也不低。你想想几年前,你兜里才多少钱,代理个服装,还得四处借钱。”
当初王浩安也清楚,许多人可能没有那么多钱,交上来的保证金不知道是从哪儿借的呢。但想必那些人现在都不后悔,或者说后悔借少了,应该再大胆一点,现在肯定能赚的更多。
“我那是资金都压在鞋上了,我也算是改革开放之后,最早一批开始做个体批发的。别人做个体户销售,我做批发,所以我比他们赚得多。”徐晓天有些得意。
“不过跟你直接办工厂还是没法比,要是我当初有这个胆子,有这个魄力,恐怕现在我早有自己的制鞋工厂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有自己的工厂,也不见得就能比现在混得好,或许还远远不如。可你说我现在混得不错吧,可以送孩子出国留学,可以让老婆住大房子,有保姆干活,我爸妈,我岳父岳母,都有人伺候着。”
“但你说我怎么就找不到当初的感觉了呢?我总觉得公司鞋类这一块,很快就要到瓶颈了啊,以后还怎么更进一步?”
“我们这个模式,搬到国外能成功吗?”
王浩安这才明白,原来徐晓天是有将晓天鞋城扩张到国外的想法。之前可能是不好意思开口,现在借着酒意说出来。
“说实话,我不知道这个模式到国外能否成功。首先我们国家的国情跟许多国家都不同,我们是发展中的国家,且发展速度正处于最快的时期。”
“其次我们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城市人口密度很大,这是许多国外地区都不具备的。”
“最后就是我们做之前,没有跟我们模式一样的鞋城,就算是有,规模也远无法跟我们比。更何况我们还有政斧的扶持,有自带客流量的百惠超市作为战略合作伙伴,这一点在国外也很难实现。”
“就说我们那些门店,在许多人看来非常的好,实际上也排除了一定的客户。因为有许多客户有选择困难症,看到同类产品特别多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最终他们就选择不来这种地方。”
“还有就是治安方面,我们国家的治安越来越好,比全球大部分的国家都安全,一些符合之前条件的地区,可能治安方面没有保障。”